CN216660229U - 一种架桥汽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架桥汽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60229U CN216660229U CN202122554311.0U CN202122554311U CN216660229U CN 216660229 U CN216660229 U CN 216660229U CN 202122554311 U CN202122554311 U CN 202122554311U CN 216660229 U CN216660229 U CN 2166602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k
- bridge
- bow
- motorboat
- ponto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桥汽艇,采用喷水推进装置,推进效率高,正、反推力大;且船体转向灵活,可实现船体原地全回转功能。该架桥汽艇包括:主艇体、设置在主艇体内的驾驶舱以及设置在主艇体顶部的甲板;主艇体外部艏部设有刚性顶推,用于实现对浮桥的顶推;主艇体船舱内并排设置两套动力单元,每套动力单元均包括:柴油机动力装置、齿轮箱、轴系和喷水推进装置;柴油机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对应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齿轮箱通过轴系与喷水推进装置相连;喷水推进装置带有转向机构和倒车机构;甲板艏部设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能够与浮桥连接,实现对浮桥的顶推和带动浮桥倒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桥汽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技术中的架桥汽艇各方面性能表现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现有架桥汽艇的正车推力、倒车推力较小,推拉性能较低,架桥操作效率较低;
倒车力较小,冲摊退岸能力也较差;艇的最大航速较低,影响浮桥架设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桥汽艇,采用喷水推进装置,推进效率高,正、反推力大;且船体转向灵活,可实现船体原地全回转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架桥汽艇,包括:主艇体、设置在主艇体内的驾驶舱以及设置在主艇体顶部的甲板;
所述主艇体外部艏部设有刚性顶推,用于实现对浮桥的顶推;
所述主艇体船舱内并排设置两套动力单元,每套动力单元均包括:柴油机动力装置、齿轮箱、轴系和喷水推进装置;所述柴油机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对应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齿轮箱通过轴系与喷水推进装置相连;
所述喷水推进装置带有转向机构和倒车机构;
所述甲板艏部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能够与浮桥连接,实现对浮桥的顶推和带动浮桥倒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刚性顶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主艇体艏部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刚性顶推装置高度可调,两个所述刚性顶推装置底部设置有车轮,配合设置在所述甲板上的旋转吊钩实现该架桥汽艇在陆地上装卸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艇体底部艏部设为消波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支架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甲板艏部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甲板艏部驾驶舱上方设有折叠驾驶舱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甲板上还设置有旁带装置,所述旁带装置用于和浮桥相连,配合与浮桥相连的连接支架实现通过两个架桥汽艇夹带浮桥同向航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甲板上还设置有绞盘,所述绞盘用于释放缆绳与浮桥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艇体尾部两侧设有侧尾板浮体,两个侧尾板浮体中间设置有中间尾板浮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折叠驾驶舱棚后部两侧设置有与主艇体船舱连通的进风筒;所述甲板艉部区域设有两个与船舱连通的船舱出风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置于两个所述进风筒之间设置有连接至所述驾驶舱的进船阶梯。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汽艇作为与主艇体独立的装备喷水推进装置至于主艇体船舱内部,能够依据使用需要选择所需功率的喷水推进装置,且设置两套喷水推进装置,推进效率高,更高效的正、反推力性能。
(2)设置两套带有转向机构的喷水推进装置,船体转向灵活,通过控制可实现船体原地全回转。
(3)通过结构设计(增大船体的方型系数)使得船体吃水更浅,冲滩后倒车时更容易脱离岸滩。
(4)本实用新型架桥汽艇的艇底艏部设为消波艏,具有航速更高,耐波性和航向稳定性更好,高速行驶时艏部不易上浪等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汽艇采用折叠驾驶舱棚,能够在折叠后降低高度,在该艇装车后能降低装车后的整体高度,很好的解决了通行限高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架桥汽艇的艇体甲板艏部,安装有两台连接支架,可以很好的连接浮桥执行浮桥推拉任务;艇体尾甲板两舷装有旋转旁带装置,能够实现带动浮桥同向航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桥汽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架桥汽艇中甲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架桥汽艇中机舱内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架桥汽艇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架桥汽艇整体外形图。
其中:1-主艇体;2-甲板;101-艏部储存舱;102-驾驶舱;103-电控柜;104-油箱;105-启动蓄电池;106-柴油机动力装置;107-齿轮箱;108-轴系;109-喷水推进装置;110-转向机构;111-倒车驱动单元;112-倒车斗;113-液压泵站;114-侧尾板浮体;115-中间尾板浮体;116-消波艏;117-装车圆钮;118-防撞护舷;119-特征标志符;201-刚性顶推;202-连接支架;203-带缆桩;204-艏储存舱舱口盖;205-前舱口盖;206-折叠驾驶舱棚;207-进风筒;208-进船阶梯;209-主舱口盖;211-出风筒;212-手动绞盘;213-旁带装置;214-旋转吊钩;215-尾舱口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桥汽艇,采用喷水推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正、反推力大;船体转向灵活,可实现船体原地全回转功能。
如图1-图3所示,该架桥汽艇包括:主艇体1以及设置在主艇体1顶部的甲板2。
主艇体1外部艏部设有两个刚性顶推201;两个刚性顶推201沿主艇体1纵轴线左右对称(即以主艇体1的横向为左右方向)布置于主艇体1艏部两侧;刚性顶推201仅用于对浮桥的顶推(即不与浮桥相连,直接顶推浮桥前进)。
主艇体1船舱内艏部设有艏部储存舱101;艏部储存舱101用于存放缆绳等;艏部储存舱101顶部开有舱口盖204。
艏部储存舱101后部为驾驶舱102,驾驶舱102内设有电控柜103、油箱104(用于为柴油机动力装置106供油)和启动蓄电池105。其中电控柜103位于驾驶舱102前方,油箱104置于驾驶舱102底部,启动蓄电池105置于驾驶舱102前部两侧。
主艇体1船舱内并排设置两套柴油机动力装置106,两台柴油机动力装置106左右对称布置;主艇体1船尾下部并排设有两个喷水推进装置109;每套柴油机动力装置106对应一套齿轮箱107、一个轴系108和个喷水推进装置109;柴油机动力装置106的输出端与对应齿轮箱107的输入端相连;齿轮箱107通过轴系108与对应的喷水推进装置109相连;即两个喷水推进装置109分别经轴系108和齿轮箱107与两套柴油机动力装置106动力输出端连接。
喷水推进装置109带有转向机构110和倒车机构,其中倒车机构包括倒车驱动单元111和倒车斗112;转向机构110和倒车机构111连接液压泵站113,通过液压泵站113驱动转向机构110和倒车机构111。喷水推进装置109通过转向机构110实现转向,通过倒车驱动单元111带动倒车斗112运动实现倒车;通过驾控台控制两个喷水推进装置109可实现船体原地全回转功能。
主艇体1尾部两侧设有侧尾板浮体114,两个侧尾板浮体114左右对称置于喷水推进装置109尾部;中间尾板浮体115置于船尾中间,即位于两个侧尾板浮体114之间;侧尾板浮体114和中间尾板浮体115可改善主艇体1浮态,降低航行阻力。
如图5所示,主艇体1底部艏部设为消波艏116;由此可提高耐波性和航向稳定性,高速行驶时艏部不易上浪。
主艇体1下方中部和后部分别设有装车圆钮117,用于实现该架桥汽艇与运输车的固定连接。
主艇体1舷外设有防撞护舷118和特征标志符119。
如图2-图4所示,甲板2艏部设有两个连接支架202;两个连接支架202沿主艇体1纵轴线左右对称布置于主艇体1艏部两侧,且位于两个刚性顶推201的外侧,连接支架202可与浮桥连接,实现对浮桥的顶推和带动浮桥倒车。
甲板2艏部驾驶舱102上方设有折叠驾驶舱棚206,折叠驾驶舱棚206两侧设有前舱口盖205。折叠驾驶舱棚206两侧和前部均设有带缆桩203;折叠驾驶舱棚206后端设有两个与主艇体1船舱连通的船舱进风筒207,两个船舱进风筒207左右对称布置。甲板2艉部区域设有两个与船舱连通的船舱出风筒211,两个出风筒211置于甲板2中后部两侧,对称布置。由此空气可从驾驶舱流至船舱尾部,用于主艇体1内的冷却、换热、通风。
两个船舱进风筒207中间为进船阶梯208,连接至驾驶舱102,可以降低人员进舱高度,避免碰头。
船舱进风筒207后部的甲板2上设有两个对开的主舱口盖209,主舱口盖209沿艇体中线左右对开。
甲板2尾部区域设有手动绞盘212、旁带装置213、旋转吊钩214、尾舱口盖215。两个手动绞盘212和两个旁带装置213左右对称置于甲板2后部两侧;旁带装置213用于和浮桥相连,配合两个连接支架202实现通过两个架桥汽艇夹带浮桥同向航向(此时浮桥长度方向与架桥汽艇长度方向一致)。手动绞盘212用于在通过连接支架202连接较长浮桥执行浮桥推拉任务时(此时浮桥长度方向与架桥汽艇长度方向垂直),从两侧通过缆绳连接浮桥的两端,保证推拉过程中浮桥的稳定性。
旋转吊钩214置于甲板2后部中间,用于实现该架桥汽艇的起吊装车,也能通过连接拖缆绳索,用于拖拉其他船只或浮桥航行的作用;两个艉舱口盖215左右对称置于甲板2艉部两侧。
该架桥汽艇采用喷水推进装置109通过经轴系108和齿轮箱107连接在柴油机动力装置106的输出端,具有推进效率高,正、反推力大的优点。
实施例2:
刚性顶推201高度可调,能够通过螺栓调节高度;两个刚性顶推201底部设置有车轮,配合旋转吊钩214能够实现该架桥汽艇在陆地上的行走,具体为:调整刚性顶推201的高度,使其底部车轮接触地面,然后通过旋转吊钩214起吊架桥汽艇的后端,便可实现该架桥汽艇陆地装卸载。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艇体(1)、设置在主艇体(1)内的驾驶舱(102)以及设置在主艇体(1)顶部的甲板(2);
所述主艇体(1)外部艏部设有刚性顶推(201),用于实现对浮桥的顶推;
所述主艇体(1)船舱内并排设置两套动力单元,每套动力单元均包括:柴油机动力装置(106)、齿轮箱(107)、轴系(108)和喷水推进装置(109);所述柴油机动力装置(106)的输出端与对应齿轮箱(10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齿轮箱(107)通过轴系(108)与喷水推进装置(109)相连;
所述喷水推进装置(109)带有转向机构(110)和倒车机构;
所述甲板(2)艏部设有连接支架(202),所述连接支架(202)能够与浮桥连接,实现对浮桥的顶推和带动浮桥倒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顶推(201)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主艇体(1)艏部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顶推(201)高度可调,两个所述刚性顶推(201)底部设置有车轮,配合设置在所述甲板(2)上的旋转吊钩(214)实现该架桥汽艇在陆地上装卸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艇体(1)底部艏部设为消波艏(1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02)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于所述甲板(2)艏部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2)艏部驾驶舱(102)上方设有折叠驾驶舱棚(20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2)上还设置有旁带装置(213),所述旁带装置(213)用于和浮桥相连,配合与浮桥相连的连接支架(202)实现通过两个架桥汽艇夹带浮桥同向航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2)上还设置有绞盘,所述绞盘用于释放缆绳与浮桥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艇体(1)尾部两侧设有侧尾板浮体(114),两个侧尾板浮体(114)中间设置有中间尾板浮体(115)。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驾驶舱棚(206)后部两侧设置有与主艇体(1)船舱连通的进风筒(207);所述甲板(2)艉部区域设有两个与船舱连通的船舱出风筒(21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架桥汽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筒(207)之间设置有连接至所述驾驶舱(102)的进船阶梯(20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54311.0U CN216660229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架桥汽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54311.0U CN216660229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架桥汽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60229U true CN216660229U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65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54311.0U Active CN216660229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架桥汽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602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78631A (zh) * | 2021-10-22 | 2022-01-2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汽艇 |
-
2021
- 2021-10-22 CN CN202122554311.0U patent/CN2166602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78631A (zh) * | 2021-10-22 | 2022-01-2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架桥汽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20024211A1 (en) | Articulated marine vehicle | |
CN112061321A (zh) | 一种舟桥架设用汽艇 | |
CN113291444A (zh) | 一种水航体新型倒航结构装置 | |
US5850801A (en) | Pushing unit | |
CN216660229U (zh) | 一种架桥汽艇 | |
CN106218807B (zh) | 多功能履带式高效水翼登陆艇及操作方法 | |
CN1147410C (zh) | 可半浸没的重货运输船 | |
US6981461B1 (en) | Amphibious high speed marine vehicle | |
CN112173054A (zh) | 一种架桥汽艇 | |
CN113212084A (zh) | 一种适用于极地海域的冰水两栖无人艇 | |
US6035796A (en) | Integrated houseboat-powerboat system | |
CN1513720A (zh) | 自行驳船 | |
US8915762B2 (en) | Catamaran vessel with hybrid propulsion for embarking and disembarking loads | |
CN113978631A (zh) | 一种架桥汽艇 | |
US3227123A (en) | Hydrofoil speed and pleasure craft | |
US3308780A (en) | Hydroski vehicle | |
US4534738A (en) | Tug type vessel | |
US4681054A (en) | Marine vessel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vehicle | |
CN114212216B (zh) | 超大型水下无人航行器船坞湿式回收牵引车及其牵引方法 | |
JP4305881B1 (ja) | 船舶及びバージ | |
CN114132443B (zh) | 无人驾驶装备运输舰艇及其航行使用方式 | |
CN205915907U (zh) | 一种海上潮间带两栖三体风电运维船 | |
CN209305798U (zh) | 一种方便吊装的新型娱乐游艇 | |
US5184563A (en) | Marine propulsion apparatus | |
RU198848U1 (ru) | Катамаран-амфибия с воздушными винтами электродвижени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