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1184U - 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41184U CN216641184U CN202122842758.8U CN202122842758U CN216641184U CN 216641184 U CN216641184 U CN 216641184U CN 202122842758 U CN202122842758 U CN 202122842758U CN 216641184 U CN216641184 U CN 2166411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el frame
- keel
- joint
- connecting rod
- gutter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包括檩托、龙骨架、排水沟和外包板;所述龙骨架通过接头和螺栓与所述檩托连接;所述龙骨架包括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所述第一龙骨架和所述第二龙骨架平行设置;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架和所述第二龙骨架内侧;所述外包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和所述第二龙骨架外侧。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天沟结构的零部件可在工厂预制,结构简单,现场拼装容易,解决了施工尺寸不精,现场杂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天沟结构直接通过檩托与墙体连接,安装步骤少,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安装完成后,建筑整体外观美观整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
背景技术
一体化天沟因其易加工成型、可模块化生产、轻质便捷、可装配式安装的特点,在工业建筑装配式屋面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随着各种多远建筑的推广,工业建筑行业对天沟的质量和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了。
现有的天沟为了保证排水效率,多采用复杂的插接式防雨构造,该构造往往导致插接位置刚度不足,容易发生变形,且施工步骤复杂,施工难度大,安装后的外观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包括檩托、龙骨架、排水沟和外包板;所述龙骨架通过接头和螺栓与所述檩托连接;所述龙骨架包括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所述第一龙骨架和所述第二龙骨架平行设置;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内侧;所述外包板包覆坐在所述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檩托呈“F”形;所述檩托包括底檩、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依次平行固定在所述底檩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檩、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为矩形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龙骨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龙骨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龙骨架与所述第二龙骨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龙骨架包括第一龙骨、第二龙骨以及若干个连接管;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平行,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接头的一个面板与所述第一龙骨的一个端面平行抵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个面板与所述第二接头平行抵接;所述第二接头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个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个端面平行抵接,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个面板与第一接头平行抵接;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相互抵接的面板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龙骨、所述第二龙骨和所述连接管为方形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自由端面板以及与两自由端面板垂直连接的固定面板;所述排水沟的一个所述自由端面板与所述第一龙骨架连接;所述排水沟的另一个所述自由端面板与所述第二龙骨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为不锈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平面板以及连接所述平面板的竖直面板;所述外包板的一个平面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的上表面;所述外包板的另一平面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的下表面,并延伸至第二龙骨架的下表面;所述外包板的竖直面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的外侧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天沟结构的零部件可在工厂预制,结构简单,现场拼装容易,解决了施工尺寸不精,现场杂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天沟结构直接通过檩托与墙体连接,安装步骤少,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安装完成后,建筑整体外观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天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h”、“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包括檩托1、龙骨架2、排水沟3和外包板4。
龙骨架2通过接头和螺栓7与檩托1连接。
排水沟3和外包板4分设在龙骨架2的内外两侧。
檩托1呈“F”形,包括底檩、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依次平行固定在底檩的上表面,第一连接杆排布在底檩的一个末端,第二连接板排布在底檩中后部位。底檩的另一个末端与墙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底檩、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矩形管。
龙骨架2包括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第一龙骨架通过接头和螺栓7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龙骨架通过接头和螺栓7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第一龙骨架包括第一龙骨、第二龙骨以及若干个连接管,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平行设置,连接管连接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并与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垂直固定连接。
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与第一连接杆垂直连接。第一龙骨呈长条形,第一龙骨通过接头和螺栓7与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龙骨通过接头和螺栓7与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和连接管为方形管。
第二龙骨架的结构与第一龙骨架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2所示,接头包括第一接头5和第二接头6。
第一接头5的横截面为“L”形,第一接头5的一个面板与第一龙骨的一个端面平行抵接,第一接头5的另一个面板与第二接头平行抵接。
第二接头6的横截面为“L”形,第二接头6的一个面板与第一连接杆的一个端面平行抵接,第二接头6的另一个面板与第一接头平行抵接。
第一接头5与第二接头6相互抵接的面板通过螺栓7连接。
优选的,第一接头5的两个面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筋板,第二接头6的两个面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筋板8。
排水沟3设置在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连接。
如图3所示,排水沟3的横截面为“C”形,沿第一龙骨架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檩托1中。排水沟3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自由端面板和与两自由端面板垂直连接的固定面板,固定面板与两自由端面板的底端连接。排水沟3的一个自由端面板与第一龙骨架连接,排水沟3的另一个自由端面板与第二龙骨架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排水沟3在两自由端面板的自由端设有折边,折边相向设置。
优选的,排水沟3与龙骨架2通过自攻钉固定。
优选的,排水沟3为不锈钢板制成。
如图4所示,外包板4的横截面大体为“C”形,包覆在龙骨架2的外侧,沿龙骨架2轴向延伸,并与檩托1相抵接。外包板4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平面板以及与两平面板垂直连接的竖直面板,其中,一个平面板包覆在第一龙骨架的第一龙骨的上表面上,另一平面板包覆在第一龙骨架的第二龙骨的下表面上且延伸至第二龙骨架的第二龙骨的下表面,竖直面板包覆在第一龙骨架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外包板4与龙骨架2通过自攻钉固定。
优选的,外包板4为铝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天沟结构,零部件可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直接安装,制作和安装都非常简易,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檩托、龙骨架、排水沟和外包板;
所述龙骨架通过接头和螺栓与所述檩托连接;
所述龙骨架包括第一龙骨架和第二龙骨架,所述第一龙骨架和所述第二龙骨架平行设置;
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架和所述第二龙骨架内侧;
所述外包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和所述第二龙骨架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檩托呈“F”形;
所述檩托包括底檩、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依次平行固定在所述底檩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檩、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为矩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龙骨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连接;
所述第二龙骨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龙骨架与所述第二龙骨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龙骨架包括第一龙骨、第二龙骨以及若干个连接管;
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平行,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第二龙骨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一接头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接头的一个面板与所述第一龙骨的一个端面平行抵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个面板与所述第二接头平行抵接;
所述第二接头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个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个端面平行抵接,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个面板与第一接头平行抵接;
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相互抵接的面板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龙骨、所述第二龙骨和所述连接管为方形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沟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自由端面板以及与两自由端面板垂直连接的固定面板;
所述排水沟的一个所述自由端面板与所述第一龙骨架连接;
所述排水沟的另一个所述自由端面板与所述第二龙骨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沟为不锈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天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平面板以及连接所述平面板的竖直面板;
所述外包板的一个平面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的上表面;
所述外包板的另一平面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的下表面,并延伸至第二龙骨架的下表面;
所述外包板的竖直面板包覆在所述第一龙骨架的外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42758.8U CN216641184U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42758.8U CN216641184U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41184U true CN216641184U (zh) | 2022-05-31 |
Family
ID=8173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42758.8U Active CN216641184U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41184U (zh) |
-
2021
- 2021-11-19 CN CN202122842758.8U patent/CN2166411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24572B (zh) | 一种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插接节点的计算方法 | |
US20130125400A1 (en) | Structural arrangement for generally planar devices | |
CN216641184U (zh) | 一种装配式天沟结构 | |
CN211058173U (zh) | 一种钢结构屋面天沟排水结构 | |
CN110130543B (zh) | 一种模块化墙体 | |
CN105971169B (zh) | 一种装配式卡口型铝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216475513U (zh) | 一种金属屋面 | |
CN113756486B (zh) | 一种风塔螺旋曲面幕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8541284U (zh) | 箱型梁屋架室内饰面包封系统 | |
CN215829768U (zh) | 一种吊顶 | |
CN210049413U (zh) | 一种钢结构墙体伸缩缝节点 | |
CN217500734U (zh) | 站房候车厅用大跨度、大空间双曲面拼装式铝板跌级吊顶 | |
CN216616607U (zh) | 一种钢天沟的支架结构 | |
CN115075424B (zh) | 一种预制式保温墙体 | |
CN216973984U (zh) | 一种站房遮阳桁架拉杆支撑装饰系统 | |
CN217557317U (zh) | 一种半单元式异形框架幕墙连接结构 | |
CN211526366U (zh) | 一种室内吊顶装饰用的吊灯灯槽连接件 | |
CN210530170U (zh) | V形吊挂钢结构采光天窗 | |
CN210239227U (zh) | 一种折叠集装箱包边连接件及折叠集装箱 | |
CN202899295U (zh) | 一种用于门窗过梁的b型梁柱固定组件 | |
CN217204630U (zh) | 一种用于超轻钢大跨度梁的连接构造 | |
CN221276957U (zh) | 一种异形幕墙钢骨架板块及其组合结构 | |
CN216516378U (zh) | 一种挑檐玻璃幕墙龙骨固定装置 | |
CN215106258U (zh) | 钢结构建筑外墙加强板 | |
CN222501064U (zh) | 一种清水混凝土覆模板承托安装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201,900 Room B0499, Building 13, No. 358, Meilin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unzh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379, building 13, No. 358, Meilin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9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yu Space Structure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