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8425U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18425U CN216618425U CN202122899119.5U CN202122899119U CN216618425U CN 216618425 U CN216618425 U CN 216618425U CN 202122899119 U CN202122899119 U CN 202122899119U CN 216618425 U CN216618425 U CN 2166184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etary gear
- gear
- input shaft
- power input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在转速倍数递减的情况下,设备体积大大缩小,而输出扭矩却倍增;小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位于壳体内的端部,第一内齿圈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同时与小齿轮和第一内齿圈啮合,第一内齿圈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第二内齿圈套装在动力输入轴远离小齿轮的一端,且第二内齿圈位于壳体内,行星齿轮架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上,且行星齿轮架也位于壳体内,位于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端部之间留有间隙,行星齿轮架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套筒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第二行星齿轮能与第二内齿圈相啮合,第三行星齿轮与星齿轮架上的内齿圈啮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属于牵引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牵引机为了获得更大的扭矩,一般采用大型的减速机,也有通过大型的电动机等动力源设备实现,二者有个共同点就是设备体积过大,要想获得倍数级的扭矩增量,体积会随之增大很多,在对空间有严格要求的场合,这类方案受到严重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在转速倍数递减的情况下,设备体积大大缩小,而输出扭矩却倍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包括壳体、动力输入轴、小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架和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一端从壳体的一侧伸入到壳体内,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侧,用于与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小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位于壳体内的端部,所述第一内齿圈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位于小齿轮和第一内齿圈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同时与小齿轮和第一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所述第二内齿圈套装在动力输入轴远离小齿轮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内齿圈位于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架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上,且所述行星齿轮架也位于壳体内,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从壳体的另一侧伸入到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架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位于壳体内的端部,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侧,用于与负载动力连接,位于壳体内的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行星齿轮架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所述套筒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套筒设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分别设置在连接轴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能与第二内齿圈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与星齿轮架上的内齿圈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所述限位套管的另一端设置多个圆形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匹配的落在限位卡槽内,通过所述限位卡槽使得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
所述第二内齿圈通过固定环固定在壳体内,不发生转动。
所述连接轴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公转角速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定不同传动齿轮间的传动比,实现扭矩的倍数级放大,第二内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的设置,使得在负载增大的同时运行更平稳,并起到“飞轮”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衔接紧凑,因而大大缩小了减速机的体积,提高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动力输入轴、3为小齿轮、4为第一行星齿轮、5为第一内齿圈、6为第二行星齿轮、7为第二内齿圈、8为第三行星齿轮、9为行星齿轮架、10为动力输出轴、11为套筒、12为内齿圈、13为连接轴、14为限位套管、15为限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包括壳体1、动力输入轴2、小齿轮3、第一行星齿轮4、第一内齿圈5、第二行星齿轮6、第二内齿圈7、第三行星齿轮8、行星齿轮架9和动力输出轴10,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从壳体的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小齿轮3安装在动力输入轴2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第一内齿圈5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2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位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同时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5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11,所述第二内齿圈7套装在动力输入轴2远离小齿轮3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内齿圈7位于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10上,且所述行星齿轮架9也位于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一端从壳体1的另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安装在动力输出轴10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负载动力连接,位于壳体1内的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10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行星齿轮架9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12,所述套筒11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贯穿套筒11设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分别设置在连接轴13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能与第二内齿圈7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8与星齿轮架9上的内齿圈12啮合。
所述动力输入轴2上设置有限位套管14,所述限位套管1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所述限位套管14的另一端设置多个圆形的限位卡槽15,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匹配的落在限位卡槽15内,通过所述限位卡槽15使得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
所述第二内齿圈7通过固定环固定在壳体1内,不发生转动。
所述连接轴13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公转角速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动力源带动动力输入轴2转动,固定在动力输入轴2上的小齿轮3与动力输入轴2同步转动,由于第一行星齿轮4受限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与第一行星齿轮4啮合的第一内齿圈5随第一行星齿轮4的自转而转动,第一内齿圈5上一体成型的套筒11随第一内齿圈5同步转动,并带动连接轴13及连接轴13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随第一内齿圈5同步转动,第三行星齿轮8沿行星齿轮架9的内齿圈12转动带动行星齿轮架9转动,行星齿轮架9通过键槽连接带动动力输出轴10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定不同传动齿轮间的传动比,实现扭矩的倍数级放大,第二内齿圈7和第二行星齿轮6的设置,使得在负载增大的同时运行更平稳,并起到“飞轮”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衔接紧凑,因而大大缩小了减速机的体积,提高了其应用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动力输入轴(2)、小齿轮(3)、第一行星齿轮(4)、第一内齿圈(5)、第二行星齿轮(6)、第二内齿圈(7)、第三行星齿轮(8)、行星齿轮架(9)和动力输出轴(10),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一端从壳体的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入轴(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小齿轮(3)安装在动力输入轴(2)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第一内齿圈(5)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输入轴(2)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位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同时与小齿轮(3)和第一内齿圈(5)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5)外侧一体成型且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套筒(11),所述第二内齿圈(7)套装在动力输入轴(2)远离小齿轮(3)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内齿圈(7)位于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通过连接键连接在动力输出轴(10)上,且所述行星齿轮架(9)也位于壳体(1)内,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一端从壳体(1)的另一侧伸入到壳体(1)内,所述行星齿轮架(9)安装在动力输出轴(10)位于壳体(1)内的端部,所述动力输出轴(10)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侧,用于与负载动力连接,位于壳体(1)内的动力输入轴(2)和动力输出轴(10)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行星齿轮架(9)上设置有多个内齿圈(12),所述套筒(11)和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贯穿套筒(11)设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分别设置在连接轴(13)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6)能与第二内齿圈(7)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8)与星齿轮架(9)上的内齿圈(1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2)上设置有限位套管(14),所述限位套管(1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所述限位套管(14)的另一端设置多个圆形的限位卡槽(15),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匹配的落在限位卡槽(15)内,通过所述限位卡槽(15)使得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只能自转而不会公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齿圈(7)通过固定环固定在壳体(1)内,不发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3)两端的第二行星齿轮(6)和第三行星齿轮(8)公转角速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99119.5U CN216618425U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99119.5U CN216618425U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18425U true CN216618425U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69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99119.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6618425U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184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33817A (zh) * | 2021-11-24 | 2022-03-25 | 山西睿世达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
2021
- 2021-11-24 CN CN202122899119.5U patent/CN21661842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33817A (zh) * | 2021-11-24 | 2022-03-25 | 山西睿世达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CN114233817B (zh) * | 2021-11-24 | 2025-02-18 | 山西一枚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34723Y (zh) | 外转子无齿啮合行星减速电动轮毂 | |
CN108443422A (zh) |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 |
CN109723799B (zh) | 一种复合谐波减速器 | |
CN216618425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
CN111288077A (zh) | 减速传动轴承 | |
CN212717869U (zh) | 双圆弧人字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 |
CN114233817B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强力增压机 | |
CN216343711U (zh) | 一种基于行星轮系的机器人关节减速机构 | |
CN217355415U (zh) | 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 | |
CN114425786B (zh) | 一种自重构空间细胞机器人的能力聚集传动装置 | |
CN204739185U (zh) | 一种液压传动装置 | |
CN109027167A (zh) | 一种双传动比二级-谐波齿轮减速器 | |
CN208185352U (zh) | 一种同轴式斜齿轮减速电机 | |
CN208337332U (zh) | 一种双轴驱动谐波减速电机 | |
CN221669684U (zh) | 一种新型轮毂电机结构 | |
CN202348960U (zh) | 一种内置内齿驱动装置的转盘轴承 | |
CN212124846U (zh) | 一种双电机传动功率耦合装置 | |
CN216895573U (zh) | 一种新型传动组合结构装置 | |
CN216478713U (zh) | 一种偏心轴行星减速机 | |
CN201075853Y (zh) | 机械式太阳光跟踪装置 | |
CN221665242U (zh) | 多电机集成式减速器 | |
CN211034998U (zh) | 一种电葫芦 | |
CN221033891U (zh) | 一种具有手摇功能的行星减速机 | |
CN204164271U (zh) | 一种l型减速器 | |
CN222277386U (zh) | 一种分体式减速器用的行星齿轮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21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