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580812U -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0812U
CN216580812U CN202122960891.3U CN202122960891U CN216580812U CN 216580812 U CN216580812 U CN 216580812U CN 202122960891 U CN202122960891 U CN 202122960891U CN 216580812 U CN216580812 U CN 216580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er
fixing structure
control unit
support frame
hydraulic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0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彬
庄泽铭
余忠儒
陈泊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08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0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0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0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包括一头管、一第一支撑架、一把手杆、一前饰盖以及一液压回路控制单元。第一支撑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把手杆固接该第一支撑架。前饰盖固接该第一支撑架。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被连接于该前饰盖,其中,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至少部分位于该头管与该前饰盖之间。

Description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防锁死刹车系统一般具有液压回路控制单元,液压回路控制单元通过支架被固定于车架之上。液压管线连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刹车拉杆以及刹车卡钳。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液压回路控制单元不会随把手杆而转动,因此把手杆在转向的过程中,容易对液压管线发生拉扯,或造成液压管线对其他元件或管线造成干涉或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包括一头管、一第一支撑架、一把手杆、一前饰盖以及一液压回路控制单元。第一支撑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把手杆固接该第一支撑架。前饰盖固接该第一支撑架。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被连接于该前饰盖,其中,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至少部分位于该头管与该前饰盖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吊架,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被锁附于该吊架,该吊架被锁附于该前饰盖。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锁附件以及一第二锁附件,该吊架包括一第一吊架锁附部以及一第二吊架锁附部,该第一锁附件沿一第一方向穿过该第一吊架锁附部并锁附连接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该第二锁附件沿一第二方向穿过该第二吊架锁附部并锁附连接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缓冲件以及一第二缓冲件,该第一缓冲件设于该第一吊架锁附部,该第二缓冲件设于该第二吊架锁附部,该第一锁附件沿该第一方向穿过该第一缓冲件,该第二锁附件沿该第二方向穿过该第二缓冲件。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前饰盖包括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位于该前饰盖的内侧,该吊架被锁附固定于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两个第三锁附件,该两个第三锁附件沿一第三方向穿过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而锁附连接该吊架,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避震器、一第二避震器以及一第二支撑架。该第一避震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架。该第二避震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其中,该第二支撑架连接该第一避震器以及该第二避震器,其中,该前饰盖固接该第一支撑架以及该第二支撑架。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保险杆以及一第二保险杆,该第一保险杆的两端套接该第一避震器,该第二保险杆的两端套接该第二避震器,该第一保险杆的一端抵接该第一支撑架,该第一保险杆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支撑架,该第二保险杆的一端抵接该第一支撑架,该第二保险杆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支撑架,该前饰盖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保险杆与该第二保险杆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仪表装置,该前饰盖更包括两个第二饰盖连结部,该仪表装置锁附连接该两个第二饰盖连结部,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位于该仪表装置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大灯,该前饰盖更包括一饰盖缺口,该大灯穿过该饰盖缺口,该大灯连接该第一保险杆以及该第二保险杆,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位于该大灯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被固定于前饰盖,液压回路控制单元与前饰盖随把手杆而转动。因此,把手杆在转向的过程中,不会对液压管线发生拉扯,也可减少液压管线与其他元件或管线之间的干涉或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外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饰盖与液压回路控制单元的爆炸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饰盖与液压回路控制单元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的组合图。
图5A以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架的细部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装置。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前饰盖
11:第一饰盖连结部
12:第一饰盖连结部
13:饰盖缺口
21:头管
31:第一支撑架
32:第二支撑架
4:把手杆
5:液压回路控制单元
51:吊架
511:第一吊架锁附部
512:第二吊架锁附部
521:第一锁附件
522:第二锁附件
531:第一缓冲件
532:第二缓冲件
54:第三锁附件
61:第一避震器
62:第二避震器
71:第一保险杆
72:第二保险杆
81:仪表装置
82:大灯
X:第一方向
Z: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M:摩托车
91:龙头
92:前轮
93: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M的外型,包括龙头91、前轮92、后轮93、座垫、动力系统等元件。
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座垫及脚架等元件。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3、挡泥板等元件。
龙头91用以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摩托车M减速。
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以此通过旋转龙头91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动力系统连接并驱动后轮93,以此为摩托车M提供动力,使摩托车M前进。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的爆炸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饰盖与液压回路控制单元的爆炸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饰盖与液压回路控制单元模块的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的组合图。如图2、图3A、图3B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包括一头管21、一第一支撑架31、一把手杆4、一前饰盖1以及一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第一支撑架31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21。把手杆4固接该第一支撑架31。前饰盖1固接该第一支撑架31。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被连接于该前饰盖1,其中,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至少部分位于该头管21与该前饰盖1之间。
如图3A以及3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吊架51,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被锁附于该吊架51,该吊架51被锁附于该前饰盖1。
图5A以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架的细部结构。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锁附件521以及一第二锁附件522,该吊架51包括一第一吊架锁附部511以及一第二吊架锁附部512,该第一锁附件521沿一第一方向X穿过该第一吊架锁附部511并锁附连接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该第二锁附件522沿一第二方向Z穿过该第二吊架锁附部512并锁附连接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该第一方向X垂直于该第二方向Z。
如图5A以及5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缓冲件531以及一第二缓冲件532,该第一缓冲件531设于该第一吊架锁附部511,该第二缓冲件532设于该第二吊架锁附部512,该第一锁附件521沿该第一方向X穿过该第一缓冲件531,该第二锁附件522沿该第二方向Z穿过该第二缓冲件532。
如图3A、图3B、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前饰盖1包括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11,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11位于该前饰盖1的内侧,该吊架51被锁附固定于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11。
如图3A、图3B、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两个第三锁附件54,该两个第三锁附件54沿一第三方向(-Z)穿过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11而锁附连接该吊架51(搭配螺帽,未显示),该第三方向(-Z)与该第二方向Z相反。
再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避震器61、一第二避震器62以及一第二支撑架32。该第一避震器61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架31。该第二避震器62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架31。第二支撑架32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21,其中,该第二支撑架32连接该第一避震器61以及该第二避震器62,其中,该前饰盖1固接该第一支撑架31以及该第二支撑架32。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架31为上三角台,该第二支撑架32为下三角台。该第一支撑架31以及该第二支撑架32随摩托车的龙头转动,并承受该第一避震器61以及第二避震器62的上下震动。
再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第一保险杆71以及一第二保险杆72,该第一保险杆71的两端套接该第一避震器61,该第二保险杆72的两端套接该第二避震器62,该第一保险杆71的一端抵接该第一支撑架31,该第一保险杆71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支撑架32,该第二保险杆72的一端抵接该第一支撑架31,该第二保险杆73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支撑架32,该前饰盖1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保险杆71与该第二保险杆72之间。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装置。如图1、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仪表装置81,该前饰盖1更包括两个第二饰盖连结部12,该仪表装置81锁附连接该两个第二饰盖连结部12,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位于该仪表装置81的下方。
如图1、图4、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更包括一大灯82,该前饰盖1更包括一饰盖缺口13,该大灯82穿过该饰盖缺口13,该大灯82连接该第一保险杆71以及该第二保险杆72,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5位于该大灯82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被固定于前饰盖,液压回路控制单元与前饰盖随把手杆而转动。因此,把手杆在转向的过程中,不会对液压管线发生拉扯,也可减少液压管线与其他元件或管线之间的干涉或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该前饰盖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其他强度较高的材料。该前饰盖本体可以通过冲压模具成型或模具射出等方式制造,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饰盖为外观件,前饰盖直接连接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因此可随摩托车的龙头转动。前饰盖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用于安装或吊挂零件,例如,可直接连接仪表装置、风镜等物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摩托车可以包括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或其他机动车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头管;
一第一支撑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
一把手杆,固接该第一支撑架;
一前饰盖,固接该第一支撑架;
一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被连接于该前饰盖,其中,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至少部分位于该头管与该前饰盖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吊架,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被锁附于该吊架,该吊架被锁附于该前饰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锁附件以及一第二锁附件,该吊架包括一第一吊架锁附部以及一第二吊架锁附部,该第一锁附件沿一第一方向穿过该第一吊架锁附部并锁附连接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该第二锁附件沿一第二方向穿过该第二吊架锁附部并锁附连接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缓冲件以及一第二缓冲件,该第一缓冲件设于该第一吊架锁附部,该第二缓冲件设于该第二吊架锁附部,该第一锁附件沿该第一方向穿过该第一缓冲件,该第二锁附件沿该第二方向穿过该第二缓冲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饰盖包括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位于该前饰盖的内侧,该吊架被锁附固定于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两个第三锁附件,该两个第三锁附件沿一第三方向穿过该两个第一饰盖连结部而锁附连接该吊架,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避震器,其中,该第一避震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架;
一第二避震器,其中,该第二避震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支撑架;
一第二支撑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头管,其中,该第二支撑架连接该第一避震器以及该第二避震器,
其中,该前饰盖固接该第一支撑架以及该第二支撑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一保险杆以及一第二保险杆,该第一保险杆的两端套接该第一避震器,该第二保险杆的两端套接该第二避震器,该第一保险杆的一端抵接该第一支撑架,该第一保险杆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支撑架,该第二保险杆的一端抵接该第一支撑架,该第二保险杆的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支撑架,该前饰盖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保险杆与该第二保险杆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仪表装置,该前饰盖更包括两个第二饰盖连结部,该仪表装置锁附连接该两个第二饰盖连结部,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位于该仪表装置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大灯,该前饰盖更包括一饰盖缺口,该大灯穿过该饰盖缺口,该大灯连接该第一保险杆以及该第二保险杆,该液压回路控制单元位于该大灯的上方。
CN202122960891.3U 2021-11-30 2021-11-30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Active CN216580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0891.3U CN216580812U (zh) 2021-11-30 2021-11-30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0891.3U CN216580812U (zh) 2021-11-30 2021-11-30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0812U true CN216580812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9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0891.3U Active CN216580812U (zh) 2021-11-30 2021-11-30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0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0881B2 (en) Motorcycle with antilock brake system
JPWO2017169093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リフレクター取付部構造
US7802661B2 (en) Brake device for motorcycle
CN216580812U (zh)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JP4326506B2 (ja) 自動二輪車
US10494047B2 (en) Saddle-riding-type vehicle cable support structure
JP2010070072A (ja) フェンダー構造
TWM624968U (zh) 防鎖死煞車系統固定結構
JP472735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TWI787867B (zh) 機車前飾蓋固定結構
JP5101231B2 (ja) 鞍乗型車両
CN217320614U (zh) 摩托车前饰盖固定结构
WO2017169106A1 (ja) 鞍乗型車両
TWM603431U (zh) 具有煞車控制系統之機車
JP684255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05769919U (zh) 机车防死锁刹车系统安装构造
CN220391442U (zh) 刹车机构
TWI857490B (zh) 煞車機構
CN217170899U (zh) 二轮车的卡钳支架结构
CN217477499U (zh) 摩托车悬吊结构
CN216943371U (zh) 摩托车座垫结构
CN221438259U (zh) 具有避震功能的摩托车
CN220391390U (zh) 具有龙头锁定功能的摩托车
CN217477464U (zh) 具有防锁死刹车系统的摩托车
JP7083041B2 (ja) 車輪速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