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5745U - 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75745U CN216575745U CN202122811537.4U CN202122811537U CN216575745U CN 216575745 U CN216575745 U CN 216575745U CN 202122811537 U CN202122811537 U CN 202122811537U CN 216575745 U CN216575745 U CN 2165757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 edge
- knife
- angle
- end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包括刀柄和刀头,刀头上设有多个切削部,每个组合切削部分别包括端刃切削部和侧切削部,刀头在相邻侧切削部之间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排屑槽;每个端刃切削部分别包括切削面、端刃第一后刀面、端刃第二后刀面和端刃铲背,第一排屑槽的一侧侧壁构成端刃切削部的端刃前刀面,端刃前刀面与端刃第一后刀面相交形成端刃切削刃,且端刃切削刃的形状为圆弧,每个端刃铲背与相邻端刃前刀面相交处设有第二排屑槽。本实用新型所述多个侧切削部用以切削圆孔的侧壁,多个所述端刃切削刃用以切削圆孔的槽底壁,因所述端刃切削刃的形状为圆弧,可实现弧形孔底的圆孔的直接加工,有利于提高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切削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手机听筒的孔进行加工时,需要预先使用铣刀铣出圆孔,再更换铣刀对圆孔内表面进行抛光,加工过程中需要更换刀具并重新对刀,费时费力,且加工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能一次完成手机听筒的成型和抛光。
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沿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组合切削部,每个组合切削部分别包括端刃切削部和侧切削部,多个所述侧切削部在所述刀头的侧壁上沿其周向螺旋设置,所述刀头在相邻侧切削部之间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排屑槽;
每个所述端刃切削部分别包括切削面、端刃第一后刀面、端刃第二后刀面和端刃铲背,多个所述切削面设置在所述刀头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并相互连接,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端刃第二后刀面和端刃铲背均与所述切削面连接,所述第一排屑槽的一侧侧壁构成所述端刃切削部的端刃前刀面,每个所述端刃铲背与相邻所述端刃前刀面相交,所述端刃前刀面与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相交形成端刃切削刃,且所述端刃切削刃的形状为圆弧,每个所述端刃铲背与相邻所述端刃前刀面相交处设有第二排屑槽,且所述第二排屑槽远离所述切削面的一端与对应所述第一排屑槽顺滑连接。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二排屑槽靠近所述切削面的一端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切削面之间并与其顺滑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屑槽远离所述刀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刀柄。
作为优选,所述圆弧的半径为17.15mm。
作为优选,所述端刃切削刃在径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自刃口向内侧依次设有第一径向后角和第二径向后角,所述第一径向后角为6°,所述第二径向后角为15°。
作为优选,所述端刃切削刃在轴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自刃口向内侧依次设有第一轴向后角和第二轴向后角,所述第一轴向后角为0°,第二轴向后角为0°。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侧切削部分别包括侧刃第一后刀面和侧刃第二后刀面,所述第一排屑槽的一侧侧壁构成所述侧切削部的侧刃前刀面,所述侧刃第一后刀面与所述侧刃前刀面相交并形成侧刃切削刃。
作为优选,所述侧刃切削刃的长度为6-6.2mm。
作为优选,所述端刃切削刃在径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设有第一轴向后角和第二轴向后角,所述第一轴向后角为0°,第二轴向后角为 0°。
作为优选,所述端刃切削刃在轴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设有第一径向后角和第二径向后角,所述第一径向后角为6°,所述第二径向后角为15°。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个侧切削部用以切削圆孔的侧壁,多个所述端刃切削刃用以切削圆孔的槽底壁,因所述端刃切削刃的形状为圆弧,可实现弧形孔底的圆孔的直接加工,无需更换刀具和对刀,有利于提高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切削效率;
所述侧切削部与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和所述端刃第二后刀面连接,所述端刃铲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侧切削部之间,提高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强度;
本申请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将切削力分散在端刃切削部和侧切削部上,减少切削摩擦阻力,造成产品高光面出现刀纹,保证加工产品质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1、刀柄;2、刀头;21、端刃切削部;211、切削面;212、端刃第一后刀面;213、端刃第二后刀面;214、端刃铲背;215、端刃前刀面;216、端刃切削刃;22、侧切削部;221、侧刃第一后刀面;222、侧刃第二后刀面;223、侧刃前刀面;224、侧刃切削刃;23、第一排屑槽;24、第二排屑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5,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包括刀柄1和刀头2,所述刀头2上设有沿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组合切削部,每个组合切削部分别包括端刃切削部21和侧切削部22,多个所述侧切削部22在所述刀头2的侧壁上沿其周向螺旋设置,所述刀头2在相邻侧切削部22之间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排屑槽23;
每个所述端刃切削部21分别包括切削面211、端刃第一后刀面 212、端刃第二后刀面213和端刃铲背214,多个所述切削面211设置在所述刀头2远离所述刀柄1的一端并相互连接,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212、端刃第二后刀面213和端刃铲背214均与所述切削面211 连接,所述第一排屑槽23的一侧侧壁构成所述端刃切削部21的端刃前刀面215,每个所述端刃铲背214与相邻所述端刃前刀面215相交,所述端刃前刀面215与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212相交形成端刃切削刃 216,且所述端刃切削刃216的形状为圆弧,每个所述端刃铲背214 与相邻所述端刃前刀面215相交处设有第二排屑槽24,且所述第二排屑槽24远离所述切削面211的一端与对应所述第一排屑槽23顺滑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个侧切削部22用以切削圆孔的侧壁,多个所述端刃切削刃216用以切削圆孔的槽底壁,因所述端刃切削刃216的形状为圆弧,可实现弧形孔底的圆孔的直接加工,无需更换刀具和对刀,有利于提高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切削效率;
所述侧切削部22与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212和所述端刃第二后刀面213连接,所述端刃铲背214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侧切削部22 之间,提高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的强度;
本申请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将切削力分散在端刃切削部21和侧切削部22上,减少切削摩擦阻力,造成产品高光面出现刀纹,保证加工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二排屑槽24靠近所述切削面211的一端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切削面211之间并与其顺滑连接。
所述切削面211在切削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屑经过所述第二排屑槽24流入所述第一排屑槽23内,且所述第一排屑槽23远离所述刀头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刀柄1,增大所述第一排屑槽23的容量,以所述弧面高光成型刀在切削的过程能顺利的排出废屑,避免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堆积在圆孔内。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切削部22分别包括侧刃第一后刀面221 和侧刃第二后刀面222,所述第一排屑槽23的一侧侧壁构成所述侧切削部22的侧刃前刀面223,所述侧刃第一后刀面221与所述侧刃前刀面223相交并形成侧刃切削刃224。
作为优选,所述圆弧的半径为17.15mm,所述侧刃切削刃224 的长度为6-6.2mm。
针对手机听筒,本申请中设置所述圆弧的半径为17.15mm,所述侧刃切削刃224的长度为6-6.2mm。
所述端刃切削刃216在径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设有第一径向后角和第二径向后角,所述第一径向后角为6°,所述第二径向后角为 15°;所述端刃切削刃在轴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设有第一轴向后角和第二轴向后角,所述第一轴向后角为0°,第二轴向后角为0°。
由此,在端刃切削刃216的后角设计上,采用两个后角的设计方案,保证所述端刃切削刃216的强度和耐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和刀头(2),所述刀头(2)上设有沿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组合切削部,每个组合切削部分别包括端刃切削部(21)和侧切削部(22),多个所述侧切削部(22)在所述刀头(2)的侧壁上沿其周向螺旋设置,所述刀头(2)在相邻侧切削部(22)之间设有螺旋状的第一排屑槽(23);
每个所述端刃切削部(21)分别包括切削面(211)、端刃第一后刀面(212)、端刃第二后刀面(213)和端刃铲背(214),多个所述切削面(211)设置在所述刀头(2)远离所述刀柄(1)的一端并相互连接,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212)、端刃第二后刀面(213)和端刃铲背(214)均与所述切削面(211)连接,所述第一排屑槽(23)的一侧侧壁构成所述端刃切削部(21)的端刃前刀面(215),每个所述端刃铲背(214)与相邻所述端刃前刀面(215)相交,所述端刃前刀面(215)与所述端刃第一后刀面(212)相交形成端刃切削刃(216),且所述端刃切削刃(216)的形状为圆弧,每个所述端刃铲背(214)与相邻所述端刃前刀面(215)相交处设有第二排屑槽(24),且所述第二排屑槽(24)远离所述切削面(211)的一端与对应所述第一排屑槽(23)顺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排屑槽(24)靠近所述切削面(211)的一端伸入相邻两个所述切削面(211)之间并与其顺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屑槽(23)远离所述刀头(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刀柄(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的半径为17.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切削刃(216)在径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自刃口向内侧依次设有第一径向后角和第二径向后角,所述第一径向后角为6°,所述第二径向后角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切削刃(216)在轴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自刃口向内侧依次设有第一轴向后角和第二轴向后角,所述第一轴向后角为0°,第二轴向后角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切削部(22)分别包括侧刃第一后刀面(221)和侧刃第二后刀面(222),所述第一排屑槽(23)的一侧侧壁构成所述侧切削部(22)的侧刃前刀面(223),所述侧刃第一后刀面(221)与所述侧刃前刀面(223)相交并形成侧刃切削刃(2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刃切削刃(224)的长度为6-6.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切削刃(216)在径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设有第一轴向后角和第二轴向后角,所述第一轴向后角为0°,第二轴向后角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弧面高光成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切削刃(216)在轴向方向上的切削后角设有第一径向后角和第二径向后角,所述第一径向后角为6°,所述第二径向后角为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11537.4U CN21657574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11537.4U CN21657574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75745U true CN216575745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4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11537.4U Active CN21657574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75745U (zh) |
-
2021
- 2021-11-16 CN CN202122811537.4U patent/CN2165757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66220B2 (ja) | ドリル | |
CN101247914B (zh) | 圆弧头立铣刀以及切削加工方法 | |
CN202606958U (zh) | 高速切削铝用两刃铣刀 | |
CN107812993A (zh) | 一种手机音量键用铣刀 | |
JPWO2016084877A1 (ja) | エンドミルおよ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CN106270702A (zh) | 一种带有曲线刃的整体式硬质合金成型铣刀 | |
CN108472748A (zh) | 立铣刀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 |
CN216575745U (zh) | 一种弧面高光成型刀 | |
CN216441727U (zh) | 一种高光铣刀 | |
CN207873228U (zh) | 一种新型迷你字刀 | |
CN218253078U (zh) | 一种变前角螺旋面的球头立铣刀 | |
CN210548351U (zh) | 错刃刀具 | |
CN213410496U (zh) | 铣刀及铣削装置 | |
CN213997964U (zh) | 一种便于排屑的铣刀 | |
CN216441778U (zh) | 一种高光倒角刀 | |
CN207914669U (zh) | 一种双面侧铣成型刀 | |
CN206383254U (zh) | 一种硬质合金螺旋铣刀 | |
CN107695404B (zh) | 一种高光机成型刀 | |
JP2017113838A (ja) | エンドミルおよ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CN212495619U (zh) | 一种三后角的球头立铣刀 | |
CN211680054U (zh) | 左旋左切的成型刀 | |
CN220093163U (zh) | 可加工弧形轮廓及倒角的球头立铣刀 | |
CN210615258U (zh) | 一种错刃铣刀 | |
CN217571034U (zh) | 一种加工低硫不锈钢用圆鼻铣刀 | |
CN212857936U (zh) | 一种高光倒角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