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518991U -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8991U
CN216518991U CN202123425379.5U CN202123425379U CN216518991U CN 216518991 U CN216518991 U CN 216518991U CN 202123425379 U CN202123425379 U CN 202123425379U CN 216518991 U CN216518991 U CN 216518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il
overflow
valv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53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新江
郎伟奇
蔡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uk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Ruikun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Ruikun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Ruikun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53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8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8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8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包括延长臂,延长臂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搅拌鼓,延长臂上设置有驱动两个搅拌鼓进行转动的液压驱动组件,延长臂包括沿延长臂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安装座、臂体和连接板,臂体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搅拌鼓安装在安装座上,臂体内设置有贯通的空腔,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总进油管、总出油管和两个液压马达,两个液压马达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搅拌鼓内,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设置在空腔内,总进油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进油端连接,总进油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出油端连接,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其上油管的位置设计合理,油管接头不容易松动,也便于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背景技术
通常的软基处理是以淤泥原位搅拌机搅拌淤泥,同时向搅拌的淤泥中灌注水泥浆,淤泥原位搅拌机上的搅拌鼓将淤泥与水泥浆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混合,达到淤泥和水泥浆混合搅拌后原位硬化的目的。
中国专利号为202022162557.9,申请日为2020年9月28日的专利,其公布了一种淤泥原位搅拌机,包括延长臂(3),延长臂(3)上设置有两个搅拌鼓(1)和驱动搅拌鼓(1)转动的双搅拌鼓液压驱动油路系统,双搅拌鼓液压驱动油路系统包括系统进油管(11)、系统回油管(12)、进油阀块(5)、回油阀块(7)、两条马达进油管(9)、两条马达回油管(10)及分别安装在两个搅拌鼓(1)内的两个液压马达(1-9),系统进油管(11)通过进油阀块(5)与两条马达进油管(9)连接,两条马达回油管(10)通过回油阀块(7)连接到系统回油管(12),两个液压马达(1-9)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两条马达进油管(9)和两条马达回油管(10)相连接,两个液压马达(1-9)并联,进油阀块(5)或回油阀块(7)内安装有流量平衡阀(8),其中进油阀块5、回油阀块7安装在延长臂3的外侧壁上。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 将进油阀块、回油阀块安装在延长臂的侧面处,由于延长臂在不停地动,进油阀块、回油阀块与外部油管的接头容易松动,并且在延长臂的外侧面上设置开口,会影响延长臂整体的强度,也不便于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其上油管的位置设计合理,油管接头不容易松动,也便于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包括延长臂,延长臂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搅拌鼓,延长臂上设置有驱动两个搅拌鼓进行转动的液压驱动组件,所述延长臂包括沿延长臂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安装座、臂体和连接板,臂体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搅拌鼓安装在安装座上,臂体内设置有贯通的空腔,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总进油管、总出油管和两个液压马达,两个液压马达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搅拌鼓内,所述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设置在空腔内,总进油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进油端连接,总进油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出油端连接,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总进油管可给两个液压马达供油,总进油管可供两个液压马达出油,形成循环的油路,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处,因此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的接头位于连接板处,油管接头不容易松动,延长臂采用分体式的结构,便于拆装维修,也可通过拆下连接板,直接进行维修,无需在延长臂的外侧面上设置开口,不会影响延长臂整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液压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分流阀和第二分流阀,第一分流阀和第二分流阀设置在空腔内,总进油管与第一分流阀连接,第一分流阀通过两根马达进油管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的进油端连接,总出油管与第二分流阀连接,第二分流阀通过两根马达出油管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的出油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分流阀和第二分流阀设置在空腔内,可减少分流阀与油管的接口松动的概率,避免出现漏油的情况,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臂体的空腔内还设置有保护液压马达的溢流组件,溢流组件包括总溢流管,总溢流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溢油端连接,总溢流管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液压马达的油压过大时,油液可从经总溢流管排出,从而保护液压马达,延长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溢流组件还包括第三分流阀和溢流阀,总溢流管与第三分流阀连接,第三分流阀通过两根支路溢流管与溢流阀连接,溢流阀通过两根马达溢流管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的溢油端连接,溢流阀可控制各马达溢流管与对应的支路溢流管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三分流阀和溢流阀设置在空腔内,可减少第三分流阀和溢流阀与油管的接口松动的概率,避免出现漏油的情况,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第一转接管与总进油管连接,第二转接管与总出油管连接,第三转接管与总溢流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连接板安装在臂体上时,第一转接管与总进油管插套连接,第二转接管与总出油管插套连接,第三转接管与总溢流管插套连接,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第三转接管可分别与挖机上的相应的液压油管连接;拆下连接板时,可一起拆下其上的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与外部挖机机械臂连接的支座,支座上设置有定位孔,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可分别穿设于定位孔,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的端部可分别向支座的外侧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可分别穿设于定位孔,安装稳定,减少转接管松动的概率,减少了漏油维修的概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延长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液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座、臂体和连接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溢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液压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包括延长臂1,延长臂1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搅拌鼓2,搅拌鼓2的结构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因此在本文中不具体介绍,延长臂1上设置有驱动两个搅拌鼓2进行转动的液压驱动组件,延长臂1包括沿延长臂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安装座11、臂体12和连接板13,臂体1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11和连接板13通过螺栓和螺母的结构固定连接,两个搅拌鼓2安装在安装座1上,臂体12内设置有贯通的空腔121,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总进油管31、总出油管32和两个液压马达4,两个液压马达4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搅拌鼓2内,总进油管31和总出油管32设置在空腔121内,总进油管31与两个液压马达4的进油端41连接,总进油管32与两个液压马达4的出油端42连接,总进油管31和总出油管32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13处。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分流阀33和第二分流阀34,第一分流阀33和第二分流阀34设置在空腔121内,总进油管31与第一分流阀33连接,第一分流阀33通过两根马达进油管35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4的进油端41连接,总出油管32与第二分流阀34连接,第二分流阀34通过两根马达出油管36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4的出油端4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臂体12的空腔121内还设置有保护液压马达4的溢流组件,溢流组件包括总溢流管51,总溢流管51与两个液压马达4的溢油端43连接,总溢流管51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13处。
在本实施例中,溢流组件还包括第三分流阀52和溢流阀53,总溢流管51与第三分流阀52连接,第三分流阀52通过两根支路溢流管54与溢流阀53连接,溢流阀53通过两根马达溢流管55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4的溢油端43连接,溢流阀53可控制各马达溢流管55与对应的支路溢流管54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管61、第二转接管62和第三转接管63,第一转接管61与总进油管31插套连接,第二转接管62与总出油管32插套连接,第三转接管63与总溢流管51插套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与外部挖机机械臂连接的支座131,支座131上设置有定位孔1311,第一转接管61、第二转接管62和第三转接管63可分别穿设于定位孔1311,第一转接管61、第二转接管62和第三转接管63的端部可分别向支座131的外侧延伸设置。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包括延长臂,延长臂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搅拌鼓,延长臂上设置有驱动两个搅拌鼓进行转动的液压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臂包括沿延长臂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安装座、臂体和连接板,臂体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搅拌鼓安装在安装座上,臂体内设置有贯通的空腔,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总进油管、总出油管和两个液压马达,两个液压马达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搅拌鼓内,所述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设置在空腔内,总进油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进油端连接,总进油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出油端连接,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分流阀和第二分流阀,第一分流阀和第二分流阀设置在空腔内,总进油管与第一分流阀连接,第一分流阀通过两根马达进油管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的进油端连接,总出油管与第二分流阀连接,第二分流阀通过两根马达出油管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的出油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的空腔内还设置有保护液压马达的溢流组件,溢流组件包括总溢流管,总溢流管与两个液压马达的溢油端连接,总溢流管的端部延伸至连接板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组件还包括第三分流阀和溢流阀,总溢流管与第三分流阀连接,第三分流阀通过两根支路溢流管与溢流阀连接,溢流阀通过两根马达溢流管分别与对应的液压马达的溢油端连接,溢流阀可控制各马达溢流管与对应的支路溢流管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第一转接管与总进油管连接,第二转接管与总出油管连接,第三转接管与总溢流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与外部挖机机械臂连接的支座,支座上设置有定位孔,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可分别穿设于定位孔,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的端部可分别向支座的外侧延伸设置。
CN202123425379.5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Active CN216518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5379.5U CN216518991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5379.5U CN216518991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8991U true CN21651899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3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5379.5U Active CN216518991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8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18991U (zh) 一种新型油路安装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CN216609492U (zh) 一种土壤固化稳定用搅拌设备
CN216739571U (zh) 一种用于加固稳定湿软土壤用的搅拌机
CN216732387U (zh) 一种双喷料管结构的原位搅拌机
CN114161572A (zh) 一种土壤固化稳定用搅拌设备
CN213511184U (zh) 一种双泵供料系统
CN212836311U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斗装置
CN221591947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施工的砂层顶管
CN208701794U (zh) 一种一体电控回转式挖掘机属具连接装置
CN220686180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预埋开沟装置
CN214497664U (zh) 一种挖掘机专用的阀架
CN214884004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头
CN2137736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215486924U (zh) 一种可拆卸式液压启闭机
CN214687282U (zh) 一种搅拌机卸料门盖瓦
CN219952070U (zh) 一种建筑建设用挖掘机构
JP3071586U (ja) 掘削機
CN221264385U (zh) 一种水田平地机
CN221405274U (zh) 一种黄金细尾矿砂絮凝沉降观测装置
CN218138899U (zh) 一种铁路水泥生产用脱硫石膏掺加配料装置
CN219837997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器
CN222414846U (zh) 一种盾构机用双液同步注浆装置
CN212535109U (zh) 一种混凝土浇灌装置
CN218398193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原位固化施工机械延长臂装置
CN221144695U (zh) 一种工程勘察钻机泥浆泵减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804-1, building 5, Caihe JIAYE building,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Fuk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yaojiaba airport, pheasant head village, Shuanglin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ZHOU RUIKUN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