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8722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88722U CN216488722U CN202122401403.5U CN202122401403U CN216488722U CN 216488722 U CN216488722 U CN 216488722U CN 202122401403 U CN202122401403 U CN 202122401403U CN 216488722 U CN216488722 U CN 2164887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connector
- housing
- outer member
- insulative
-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壳体以及密封胶体。端子配置于绝缘本体。壳体组装至绝缘本体。壳体具有绝缘外部件,环绕绝缘本体与端子。绝缘本体与端子突出于绝缘外部件的前侧的局部用以与另一电连接器对接。密封胶体填充于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且位于绝缘外部件的后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超薄化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电连接器的结构也越来越小,如何保证电连接器的防水和高频特性成为重要挑战。
为了保证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现有电连接器的防水外壳是以金属材料予以抽引而制成,但受限于抽引工艺复杂且具备相当的困难程度,因此这类的防水外壳无法有效地降低其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以绝缘外部件所构成的壳体能使制作工艺简单化且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壳体以及密封胶体。端子配置于绝缘本体。壳体组装至绝缘本体。壳体具有绝缘外部件,环绕绝缘本体与端子。绝缘本体与端子突出于绝缘外部件的前侧的局部用以与另一电连接器对接。密封胶体填充于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且位于绝缘外部件的后侧。
优选地,上述的壳体还具有内部件,内部件具有挡墙,挡墙突出于绝缘外部件的内壁,绝缘本体的前侧面抵接于挡墙。
优选地,上述的内部件与绝缘外部件是一体结构。
优选地,上述的绝缘外部件是塑料结构体,内部件是金属结构体,金属结构体嵌合于塑料结构体。
优选地,上述的内部件还具有多个扣持部,突出于绝缘外部件且弯折地抵接于绝缘本体的后侧面,以将绝缘本体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上述的绝缘本体包括舌部、中隔部与后板,中隔部具有上述的前侧面与后侧面,舌部与后板分别从前侧面与后侧面而彼此背对地延伸,且多个端子各从后板经过中隔部而延伸至且局部暴露于舌部。舌部的局部突出于绝缘外部件的前侧,后板突出于绝缘外部件的后侧,中隔部被扣持在挡墙与扣持部之间。
优选地,上述的中隔部的后侧面、绝缘外部件的局部内壁与后板之间形成空间,上述的密封胶体填充于空间。
优选地,上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结构板件,覆盖且扣持于后板,密封胶体位于中隔部的后侧面与结构板件之间。
优选地,上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组装于绝缘外部件的前侧,密封圈用以抵接另一电连接器。
优选地,上述的电连接器是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
基于上述,电连接器藉由具绝缘外部件的壳体,使其环绕在绝缘本体与端子之外,同时搭配密封胶体填充于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且让密封胶体位于绝缘外部件的后侧,据以将绝缘本体的前、后端所在空间予以隔绝,也是将各端子的前、后端所在空间予以隔绝,而达到IPX8防水等级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的电连接器。
图3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4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构件经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图7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电连接器
110:绝缘本体
111:舌部
112:中隔部
112a:前侧面
112b:后侧面
113:后板
113a、152:卡扣部
120:端子
130:壳体
131:环形本体
132:挡墙
133:翼部
140:密封圈
150:结构板件
151:凸部
160:密封胶体
A1:绝缘外部件
A2:内部件
P1、P2:空间
P21、P22:子空间
P3:环形槽
SP:容置区
W1、W2、W3、W4:扣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的电连接器。图3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例如是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10、多个端子120、壳体130、橡胶圈140、结构板件150以及密封胶体160。端子120配置于绝缘本体110。壳体130组装至绝缘本体110,以让绝缘本体110与端子120是呈穿过壳体130的状态。密封圈140组装于壳体130。结构板件150组装于绝缘本体110。
图4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30包括绝缘外部件A1与内部件A2,其中绝缘外部件A1环绕绝缘本体110与端子120。绝缘本体110与端子120突出于绝缘外部件A1的前侧的局部用以与另一电连接器(未绘示)对接,前述密封圈140则是在所述对接时抵接于所述另一电连接器。同时对照图2,密封胶体160填充于壳体130与绝缘本体110之间且位于绝缘外部件A1的后侧。内部件A2具有挡墙132,挡墙132突出于绝缘外部件A1的内壁,绝缘本体110的前侧面112a抵接于挡墙132。
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绝缘外部件A1与内部件A2是一体结构,其中特别的是,绝缘外部件A1是塑料结构体,例如是以尼龙(Nylon)材料,特别是PA4T,予以射出成型,而内部件A2是金属结构体,因此二者能通过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工艺而使金属结构体嵌合于塑料结构体之内,其中内部件A2除能加强外部绝缘件A1的结构强度之外,还提供壳体130与绝缘本体110之间的结合功能,后续会有进一步详述。
图5是图4的构件经结合后的示意图,其相当于以另一视角绘示图3所示壳体130。图6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在此省略前述壳体130的绝缘外部件A1,以利于辨识内部件A2与绝缘本体110的相对关系。请先参考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10包括舌部111、中隔部112与后板113,中隔部112具有前侧面112a与后侧面112b,舌部111与后板113分别从前侧面112a与后侧面112b而彼此背对地延伸,且多个端子120各从后板113经过中隔部112而延伸至且局部暴露于舌部111。舌部111的局部突出于绝缘外部件A1的前侧,后板113突出于绝缘外部件A1的后侧,而如前述图1、图2所示。
再者,前述结构板件150覆盖且扣持于后板113,如图3所示,后板113具有多个卡扣部113a,例如是卡扣凸起,而结构板件150具有多个卡扣部152,例如是卡扣凹槽,通过二者相互对应卡扣而使结构板件150与后板113能组装在一起。在此并未限制上述卡扣部113a、152的形式,于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卡扣部113a也可以是卡扣凹槽,而卡扣部152也可以是卡扣凸起。本实施例的结构板件150还具有凸部151,如前述电连接器100是插座电连接器,因此凸部151用以插置于电路板(未绘示),其除能提供定位效果外,还能据以电路板的接地接垫电性导通而产生接地效果。此外,壳体130的绝缘外部件A1还延伸有一对侧翼133,其用以与前述电路板通过锁附件(例如螺丝或铆钉)而固定在一起。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绝缘外部件A1是环形构件,其具有容置区SP,且容置区SP包括环形槽P3与空间P1、P2,其中环形槽P3是用以组装密封圈140,即让密封圈140是组装在绝缘外部件A1的前侧。当内部件A2嵌入其中后,挡墙132会突出于绝缘外部件A1的内壁,进而可将绝缘外部件A1内的部分容置区SP分隔,也就是如图3所示,而容置区SP的空间P1、P2则会受挡墙132分隔,其中空间P1位于绝缘外部件A1的前侧,而空间P2位于绝缘外部件A1的后侧。
请同时参考图4与图5并对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内部件A2还具有多个扣持部W1~W4,其分别突出于绝缘外部件A1且弯折地抵接于绝缘本体110的后侧面112b,以将绝缘本体110与壳体130固定在一起。详细而言,如前述的内部件A2是金属结构,因此其自然具有可变形的物理特性,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内部件A2是以金属结构板件进行冲压而成而包括位于中间且呈环形的挡墙132,以及从挡墙132延伸出的突出结构,其除了前述扣持部W1~W4之外,其余突出结构是作为与绝缘外部件A1进行埋入射出时能提高构件结合度之用。
结合后的壳体130即如图5所示,其中扣持部W1~W4会突出于绝缘外部件A1,因此当绝缘本体110、端子120与结构板件150组装完毕而与壳体130对接,便如图6所示,挡墙132抵接至中隔部112的前侧面112a,接着将扣持部W1~W4予以相对地弯折并抵接至中隔部112的后侧面112b,即能让中隔部112被扣持在挡墙132与扣持部W1~W4之间,而完成前述壳体130与绝缘本体110的固定工艺。
图7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6与图7并对照图2,组装完毕的壳体130与绝缘本体110,其会在中隔部112的后侧面112b、绝缘外部件A1的局部内壁与后板113(被结构板件150所覆盖者)之间形成空间P2,如图7所示空间P2可分隔为上、下相对而彼此连通的子空间P21、P22,故上述的密封胶体160便能填充于空间P2(子空间P21、P22),除能对相关构件进行接着之外,还能进一步地产生隔绝效果,也就是让绝缘本体110的前、后端所在空间予以隔绝(相当于是将各端子120的前、后端所在空间予以隔绝)。同时对照图2与图7,密封胶体160是位于中隔部112的后侧面112a与结构板件150之间。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藉由具绝缘外部件的壳体,使其环绕在绝缘本体与端子之外,同时搭配密封胶体填充于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且让密封胶体位于绝缘外部件的后侧,据以将绝缘本体的前、后端所在空间予以隔绝,也是将各端子的前、后端所在空间予以隔绝,而达到IPX8防水等级标准。
更进一步地说,壳体是由彼此嵌合的绝缘外部件与内部件所构成,其中绝缘外部件是以塑料注塑而成,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抽引金属壳的复杂工艺与制作成本,同时搭配是金属结构体的内部件,而得以提高壳体的结构强度,并提供壳体与绝缘本体的结合结构。再者,当壳体与绝缘本体结合完毕后,其在绝缘本体的中隔部的后侧面、绝缘外部件的局部内壁与绝缘本体的后板之间形成空间,并以密封胶体填充于空间,而顺利地达到前述空间隔绝的密封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绝缘本体;
多个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
壳体,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壳体具有绝缘外部件,环绕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多个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多个端子突出于所述绝缘外部件的前侧的局部用以与另一电连接器对接;以及
密封胶体,填充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绝缘外部件的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内部件,所述内部件具有挡墙,所述挡墙突出于所述绝缘外部件的内壁,所述绝缘本体的前侧面抵接于所述挡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件与所述绝缘外部件是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部件是塑料结构体,所述内部件是金属结构体,所述金属结构体嵌合于所述塑料结构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件还具有多个扣持部,突出于所述绝缘外部件且弯折地抵接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面,以将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壳体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舌部、中隔部与后板,所述中隔部具有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所述舌部与所述后板分别从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而彼此背对地延伸,且所述多个端子各从所述后板经过所述中隔部而延伸至且局部暴露于所述舌部,所述舌部的局部突出于所述绝缘外部件的所述前侧,所述后板突出于所述绝缘外部件的所述后侧,所述中隔部被扣持在所述挡墙与所述扣持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部的所述后侧面、所述绝缘外部件的局部内壁与所述后板之间形成空间,所述密封胶体填充于所述空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板件,覆盖且扣持于所述后板,所述密封胶体位于所述中隔部的所述后侧面与所述结构板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组装于所述绝缘外部件的所述前侧,所述密封圈用以抵接所述另一电连接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是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1403.5U CN216488722U (zh) | 2021-10-04 | 2021-10-04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1403.5U CN216488722U (zh) | 2021-10-04 | 2021-10-04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88722U true CN216488722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3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01403.5U Active CN216488722U (zh) | 2021-10-04 | 2021-10-04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88722U (zh) |
-
2021
- 2021-10-04 CN CN202122401403.5U patent/CN2164887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97687B (zh) | 电连接器 | |
US7037135B2 (en) | Double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82859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lips for connecting an outer shell and an inner shell | |
JPH05144516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1667694A (zh) | 具有抗电磁干扰触头的连接器组件 | |
CN106816786B (zh) | 射频连接器组件 | |
CN210111107U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3871944A (zh) | 电连接器 | |
US11545792B2 (en) |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members having integrated first and second curved contact portions for effective ground connections | |
CN21648872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4824903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US2007008762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2366481A (zh) | 电连接器组合、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 |
US6186833B1 (en) | Hybrid connector with audio jack | |
CN115939843A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729582A (zh) | 板对板插座、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4706333U (zh) | 连接器 | |
CN20137444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3845669U (zh) | 防水型连接器 | |
CN115513694A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13845569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14505832U (zh) | Usb插座 | |
KR102197657B1 (ko) |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플러그 커넥터 | |
CN211579028U (zh) | 板对板插座、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 |
KR102790904B1 (ko) | 개선된 결합 구조를 구비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