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7443U - 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17443U CN216217443U CN202122636284.1U CN202122636284U CN216217443U CN 216217443 U CN216217443 U CN 216217443U CN 202122636284 U CN202122636284 U CN 202122636284U CN 216217443 U CN216217443 U CN 2162174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cavity
- holes
- processing assembly
- inlet h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涉及电声器件技术领域,声音处理组件包括声音接收件和拾音器。声音接收件包括一封闭端,声音接收件开设有音腔以及靠近封闭端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入音孔,多个入音孔皆连通音腔和外部,至少有两个入音孔在声音接收件上相对设置。拾音器设于音腔,能够接收由外接进入音腔的声音。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包括挂件以及上述的声音处理组件。使用者的声音能够通过多个入音孔进入音腔,至少有两个入音孔在声音接收件上相对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声音进入音腔后能够形成音质良好的立体声,由拾音器接收后再由播放终端播放出来的声音音质也会好很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背景技术
麦克风是我们生活中很常用的一种声音器件,主要用于接收外界的声音并传递至拾音器形成音频信号,拾音器再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至终端播放。然而,现有的麦克风只有一个接收声音的音孔,外界的声音从音孔进入后被拾音器接收,拾音器接收的声音质量差、无立体感,最后由终端播放出的声音音质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麦克风仅开设一个音孔,外界的声音由音孔进入拾音器的音质差、无立体感的问题,提供一种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音处理组件,包括:
声音接收件,包括一封闭端,所述声音接收件内开设有音腔,所述声音接收件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入音孔,多个所述入音孔皆连通所述音腔和外部,至少有两个所述入音孔在所述声音接收件上相对设置;
拾音器,设于所述音腔,由外部通过多个所述入音孔进入所述音腔的声音能够被所述拾音器接收。
上述声音处理组件的声音接收件的一端为封闭端,声音接收器内开设有音腔,使用者的声音能够通过声音接收件开设的多个入音孔进入音腔,至少有两个入音孔在声音接收件上相对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声音进入音腔后能够形成音质良好的立体声,由拾音器接收后再由终端播放出来的声音音质也会好很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音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入音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接收件的相对两侧皆开设有多个入音孔,多个入音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接收件的至少一侧包括一个第一音孔和多个第二音孔,多个所述第二音孔绕所述第一音孔的周向方向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接收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件和音套,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音套的一端为所述封闭端,所述拾音器位于所述固定件开设的所述音腔内,多个所述入音孔设于所述音套上,所述固定件开设有连通所述入音孔和所述音腔的通孔,外部的声音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入音孔、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音腔,所述音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件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套和所述固定件中的一者开设有卡孔,另一者包括弹性卡接件,所述音套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上,以使所述弹性卡接件与所述卡孔配合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音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包括挂件以及上述声音处理组件,所述挂件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声音处理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件的两端皆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声音处理组件,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由所述挂件伸出的插接凸起以及设于所述插接凸起上的卡接凸缘,所述声音接收件面向所述挂件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声音接收件能够与所述挂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卡接凸缘与所述插接槽卡接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接收件上至少有一个所述入音孔靠近所述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的内侧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声音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声音处理组件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声音处理组件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音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音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声音处理组件;2、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10、固定件;100、第一段;110、第二段;120、弹性卡接件;130、通孔;140、封闭端;150、音量加键;160、音量减键;170、开关键;180、充电口;190、音腔;
20、音套;200、入音孔;201、第一音孔;202、第二音孔;210、卡孔;220、挂件;
30、插接凸起;31、卡接凸缘;32、插接槽;33、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音处理组件1,包括声音接收件和拾音器。外部的声音进入声音接收件后能够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声音,使得拾音器能够接收到音质良好的声源,拾音器再将声音通过播放终端播放出来,播放的声音音质好。外部的声音可以是使用者讲话、唱歌的声音或其它声音,播放终端可以是音响、扬声器或手机等播放终端。
如图1及图3所示,声音接收件的其中一端为封闭端140,相对的另一端可以为封闭端140,也可以不封闭。声音接收件内开设有音腔190,声音接收件靠近封闭端140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入音孔200,多个入音孔200皆连通音腔190和外部,至少有两个入音孔200在声音接收件上相对设置,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外部的声音由多个入音孔200进入音腔190会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声音。
如图3所示,拾音器(图中未示出)设于音腔190内,由外部通过多个入音孔200进入音腔190的声音能够被拾音器接收,拾音器接收到上述具有立体感的声音后,将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再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播放终端,播放终端将电信号转换为音频信号播放,播放出来的声音音质好。
如图4至图6所示,声音接收件的侧部开设的多个入音孔200的数量和布局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在一实施例中,入音孔200的数量为两个(图中未示出),入音孔200的形状不限,可以为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等形状,本实施例的入音孔200形状为圆形,两个入音孔200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外部的声音能够同时从两个入音孔200进入至音腔190,形成音质良好的立体声。
在一实施例中,声音接收件的相对两侧皆开设有多个入音孔200,多个入音孔200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图中未示出)。声音接收件的相对两侧开设的入音孔200数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本实施例的声音接收件的相对两侧皆开设有三个入音孔200,三个入音孔200可以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即正相对的两个入音孔200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使得外部的声音由多个入音孔200进入音腔190后形成的立体声音质更好。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另外一实施例中,声音接收件的至少一侧包括一个第一音孔201和多个第二音孔202,多个第二音孔202绕第一音孔201的周向方向布置。第一音孔201和第二音孔202的形状皆不限,可以为圆形、长条形等其它形状,本实施例的第一音孔201为圆形,第二音孔202为长条形。第一音孔201和第二音孔202的数量不限,本实施例的第一音孔201是数量为一个,第二音孔20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第二音孔202均匀地沿第一音孔201的周向方向布置,使得外部的声音由多个入音孔200进入音腔190后形成的立体声音质更好。
如图5所示,第二音孔202和第一音孔201可以皆为圆形,多个第二音孔202的孔径可以不一致,呈环形阵列绕第一音孔201的圆周方向布置。
如图3及图6所示,第一音孔20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第二音孔202可以由多个长条形孔和弧形孔组成,第二音孔202绕第一音孔201的圆周方向布置。第一音孔201和第二音孔202的形状不同时,外部的声音从第一音孔201和第二音孔202传递至音腔190的声音的立体感不一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听觉感官设置合适的第一音孔201和第二音孔202的形状。
上述的声音接收件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的整体,也可以由多个零部件连接而成。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声音接收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件10和音套20,固定件10靠近音套20的一端为封闭端140,固定件10内部开设上述的音腔190,音套20为中空状,音套20套设于固定件10的端部,音套20的侧部开设有入音孔200,固定件10开设有连通入音孔200和音腔190的通孔130,外部的声音能够依次通过入音孔200、通孔130进入音腔190,被拾音器接收。
如图3所示,在另外一实施例中,固定件10面向音套20的一端开口,音套20面向固定件10的一端开口,音套20背向固定件10的一端为封闭端140,音套20和固定件10皆为空心状,固定件10与音套20连接后,彼此相互连通形成上述的音腔190。拾音器位于该音腔190内,多个入音孔200设于音套20上,多个入音孔200皆直接连通音腔190,外部的声音能够通过入音孔200进入音腔190,被拾音器接收。
音套20的延伸方向和固定件10的延伸方向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呈倾斜的夹角设置。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音套20的延伸方向与固定件10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该夹角的角度不限,可以大于0°且小于180°,本实施例的夹角角度为150°。通过这样的倾斜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例如将声音处理组件1挂置在嘴巴附近时,入音孔200能够距离用户的嘴唇更近,用户说话的声音能够更有效地通过入音孔200传递至音腔190内。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固定件10包括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段100和第二段110,第一段10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段110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一段100的延伸方向与音套20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段100连接音套20,使得音套2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段110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一段100可以与音套20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为了后期便于更换音套20,本实施例的音套20与第一段100采用可拆卸卡接的方式连接。每个音套20上可以设置不同数量或不同布局方式的入音孔200,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对应的音套20安装在第一段100。
音套20和固定件1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许多种,下面以可拆卸卡接为例叙述: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音套20和固定件10中的一者开设有卡孔210,另一者包括弹性卡接件120,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0设置有弹性卡接件120,音套20开设有卡孔210,弹性卡接件120与卡孔210能够配合卡接,以使音套20与固定件10连接。当需要将音套20从固定件10上拆卸时,可以将弹性卡接件120变形弯曲,以脱离卡孔210,对音套20解锁,此时音套20可以从固定件10上拆卸下来。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声音处理组件1还包括设于固定件10的音量加键150、音量减键160、开关键170和充电口180,固定件10内部还可以设置电路板和电池,电池、音量加键150、音量减键160、开关键170和充电口180皆电性连接电路板,电池用于为电路板供电,充电口18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续航。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无线连接播放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例如无线连接手机终端。音量加键150用于扩大拾音器接收的声音,使得在播放终端播放的声音增大,音量减键160用于减小拾音器接收的声音,使得在播放终端播放的声音减小。开关键170用于为电路板通电或断电,当电路板通电时,拾音器可以将接收的声音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播放终端播放。当电路板断电时,拾音器无法将声音发送至播放终端播放。
如图2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2,包括挂件220以及上述声音处理组件1,挂件220的至少一端连接有上述的声音处理组件1,即挂件220的其中一端连接声音处理组件1,也可以是两端同时连接有声音处理组件1。在一实施例中,挂件220的两端同时连接有声音处理组件1。挂件220可以是常用的橡皮绳或线缆等线状物体,用户可以将挂件220挂置在后颈,两个声音处理组件1分别位于用户嘴唇的两侧,用户在讲话时,发出的声音能够同时传递至两个声音处理组件1,声音由两个声音处理件的入音孔200进入对应音腔190,再传递至两个拾音器,两个拾音器可以将声音传递至同一个处理器处理,再由播放终端播放出,播放的声音音质更好。
声音处理组件1与挂件22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声音处理组件1与挂件220通过转动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如图7及图8所示,挂件220的两端皆可拆卸连接声音处理组件1,挂件220朝向声音处理组件1伸出设置有插接凸起30,插接凸起30上设置有卡接凸缘31,声音接收件面向挂件220开设有插接槽32,声音接收件能够与挂件220转动连接,以使卡接凸缘31与插接槽32卡接或分离。声音接收件面向挂件220开设有避让槽33,避让槽33的形状与卡接凸缘31适配,避让槽33连通插接槽32,在挂件220连接声音接收件的过程中,可以使卡接凸缘31沿着避让槽33插入插接槽32内,再将声音接收件与挂件220相对转动,以实现卡接。当需要分离挂件220与声音接收件时,可以将挂件220与声音接收件相对转动,使卡接凸缘31与避让槽33位置对应,将挂件220与声音接收件分离即可。当不使用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2时,可以将挂件220的两端与两个声音处理组件1分离拆卸,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收纳。
如图2及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声音接收件上至少有一个入音孔靠近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2的内侧设置。由于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2在穿戴在穿戴者的头部时,穿戴者的嘴唇位于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2的内侧,入音孔200靠近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2的内侧,能够使嘴唇发出的声音径直通过入音孔200进入音腔190,使得拾音器采集到的声源音质更好。声音接收件与挂件220连接后,声音接收件还能够相对挂件220转动,对入音孔200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入音孔200更靠近穿戴者的嘴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声音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声音接收件,包括一封闭端,所述声音接收件内开设有音腔,所述声音接收件靠近所述封闭端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入音孔,多个所述入音孔皆连通所述音腔和外部,至少有两个所述入音孔在所述声音接收件上相对设置;
拾音器,设于所述音腔,由外部通过多个所述入音孔进入所述音腔的声音能够被所述拾音器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音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入音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接收件的相对两侧皆开设有多个入音孔,多个入音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接收件的至少一侧包括一个第一音孔和多个第二音孔,多个所述第二音孔绕所述第一音孔的周向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接收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件和音套,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音套的一端为所述封闭端,所述拾音器位于所述固定件开设的所述音腔内,多个所述入音孔设于所述音套上,所述固定件开设有连通所述入音孔和所述音腔的通孔,所述音套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上,外部的声音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入音孔、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音腔,所述音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件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套和所述固定件中的一者开设有卡孔,另一者包括弹性卡接件,所述音套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上,以使所述弹性卡接件与所述卡孔配合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音套。
8.一种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挂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声音处理组件,所述挂件相对两端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声音处理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的两端皆可拆卸卡接所述声音处理组件,所述挂件包括插接凸起以及设于所述插接凸起上的卡接凸缘,所述声音接收件面向所述挂件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声音接收件能够与所述挂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卡接凸缘与所述插接槽卡接或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接收件上至少有一个所述入音孔靠近所述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的内侧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36284.1U CN21621744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36284.1U CN21621744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17443U true CN216217443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97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36284.1U Active CN216217443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17443U (zh)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36284.1U patent/CN2162174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790671U (zh) | 无线耳机组 | |
CN204859501U (zh) | 耳机 | |
US20070230735A1 (en) | Selective type headset | |
US9992591B2 (en) | Arranging an audio signal based on the number of loudspeakers | |
CN101258770A (zh) | 多模式音频再现设备 | |
US20200029149A1 (en) | In ear stereo headphones with integrated charging means | |
CN107113486A (zh) | 声音输出设备 | |
WO2018014431A1 (zh) | 圈铁蓝牙耳机 | |
JPS62151100A (ja) | 補聴器 | |
CN216217443U (zh) | 声音处理组件及挂脖式双咪声学装置 | |
CN209994537U (zh) | 一种兼容2.4g无线接收模式的耳机 | |
CN215897984U (zh) | 开放式无线耳机 | |
CN212541314U (zh) | 一种网络直播声卡 | |
CN211481451U (zh) | 耳机罩及耳机设备 | |
CN211930858U (zh) |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 |
KR101928217B1 (ko) | 착탈 가능한 이어폰을 포함하는 헤드폰 | |
CN108156547B (zh) | 一种tws耳机 | |
CN212413393U (zh) | 一种多动铁耳机 | |
CN219420973U (zh) | 具有倒相管的音响麦克风 | |
KR102312187B1 (ko) | 모듈형 이어폰 | |
CN214481195U (zh) | 一种圈铁混合的耳机 | |
CN217883799U (zh) | 一种具有高低音腔的入耳式耳机 | |
CN108650578A (zh) | 模块化的耳机 | |
CN217335840U (zh) | 一种耳机 | |
CN216122820U (zh) | 一种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