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7236U - 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97236U CN216197236U CN202122398161.9U CN202122398161U CN216197236U CN 216197236 U CN216197236 U CN 216197236U CN 202122398161 U CN202122398161 U CN 202122398161U CN 216197236 U CN216197236 U CN 2161972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locking
- lock
- hook
- piece
- unlock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包括锁壳、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锁壳内的锁钩,锁壳开设有对应于锁钩的锁孔,锁壳内滑移设有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第一解锁块与锁钩止挡配合,第一解锁块设有避让缺口和挡部;第二解锁块与第一解锁块通过传动结构传动配合,且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的解锁方向相垂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在锁壳内设置解锁方向相垂直的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的方式,使得第一解锁块对锁钩直接解锁,第二解锁块通过传动结构对锁钩间接解锁,采用多向解锁的方式,具有方便使用、双保险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门体上都使用按压式开关,如文件柜、复印机等办公家具,还有大容积电冰箱上的吧台门等。已有的按压开关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结构简单的弹簧卡扣式,一种是结构复杂细致的触压开关。
现有公告号为CN2141702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按压式防水门锁,包括门锁壳体、安装于门锁壳体内部的锁定体壳体、设置于锁定体壳体顶部的锁定体上盖,锁定体上盖上具有可供门钩插入的锁孔,锁定体壳体内安装有配设有扭簧的锁定体,锁定体的一侧设有配设有压块弹簧的压块,压块内具有与锁定体的钩体相配合的锁钩槽,门钩未插入锁孔时,压块在压块弹簧的作用下封闭锁孔,锁定体在门钩的下压动作下转动时,压块向下移动,锁定体的另一侧设有可摆动的定位片,定位片朝向锁定体的一侧配设有拉簧;门钩插入锁孔时,定位片在拉簧的作用下与锁定体的心形定位槽相抵配合,阻止或释放锁定体转动,使门锁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还包括复位开关,复位开关可转动的设置于锁定体壳体内,复位开关设置于定位片朝向锁定体的一侧,复位开关转动使定位片向远离锁定体一侧移动时,定位片脱离对锁定体的抵靠,解除门锁锁定,门锁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位于复位开关的正下方,可通过排水口控制复位开关动作,解除门锁锁定。
但上述的按压式门锁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解锁过程仅能通过排水口实现解锁,解锁方式较单一,解锁过程可能产生失灵的情况,使用过程较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采用多向解锁的方式,具有方便使用、双保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包括锁壳、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锁壳内的锁钩,锁壳开设有对应于锁钩的锁孔,锁壳内滑移设有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第一解锁块设有避让缺口和挡部,挡部与锁钩止挡配合;第二解锁块与第一解锁块通过传动结构传动配合,且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的解锁方向相垂直;
当锁钩抵于挡部时,锁钩处于锁止状态,当锁钩与避让缺口相配合时,锁钩处于解锁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门钩伸入锁孔内与锁钩锁止配合,且锁钩的底部抵于第一解锁块的挡部,使得锁钩无法任意转动而锁止;解锁时,将第一解锁块向锁壳内按压,使得挡部与锁钩远离,锁钩对应于避让缺口,此时,锁钩不再被挡部止挡即可向锁孔转动,将门钩向锁壳外拉动即可解锁;此外,采用另一种解锁方式解锁时,还可通过按压第二解锁块,第二解锁块通过传动结构驱使第一解锁块相对锁钩运动,使得第一解锁块对锁钩实现解锁。由于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的解锁方向相垂直,可从不同方向驱动第一解锁块实现解锁过程,如此,当第一解锁块解锁位置受阻无法直接解锁时,还可通过第二解锁块实现间接解锁,采用多向解锁的方式,具有方便使用、双保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转轴上套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端部抵于锁壳,复位扭簧的中部抵于锁钩,复位扭簧驱使锁钩的锁口始终具有朝向锁孔的运动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解锁块解锁后,由于避让缺口对应于锁钩下方,在复位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得锁钩自动向锁孔方向旋转,使得锁定于锁钩的门钩自动弹出,实现自动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解锁块开设有滑槽,锁壳对应设置有限位板,第一解锁块与限位板滑移配合,第一解锁块的滑移方向与转轴的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解锁块相对锁壳移动时,滑槽沿限位板水平位移,使得解锁过程中第一解锁块位移较平稳,可提高第一解锁块与锁钩之间的配合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第一解锁块晃动而对锁钩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解锁块与锁壳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驱使第一解锁块始终具有伸出锁壳的运动趋势,使得挡部与锁钩相抵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解锁块向锁壳内按压后,对第一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当门钩插入锁钩后,锁钩底部脱离避让缺口,锁钩对第一解锁块的抵挡作用消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得第一解锁块向锁壳外运动实现复位,直至锁钩的底部重新抵于挡部,如此,无需手动将第一解锁块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解锁块与锁壳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驱使第二解锁块始终具有伸出锁壳的运动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当撤去对第二解锁块的按压时,即可使得第二解锁块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解锁块上的导向面,导向面驱使第一解锁块沿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方向向锁壳内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解锁块向锁壳内按压时,导向面抵于第一解锁块上,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即可推动第一解锁块向锁壳内移动,使得挡部远离锁钩,而避让缺口对应位于锁钩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当第二解锁块向锁壳内按压解锁后,第二解锁块与第一解锁块相互定位,使得锁钩处于半解锁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解锁块向锁壳内按压后,使得第一解锁块通过定位结构将第二解锁块锁止定位,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均定位于相对解锁的位置实现半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解锁块的钩部和定位槽,第一解锁块设有定位部,钩部与定位部沿第二解锁块伸出锁壳的方向止挡配合,定位部对应嵌于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解锁块向锁壳内按压时,在传动结构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解锁块向锁壳内位移,当定位部对应于定位槽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即可推动第一解锁块向锁壳外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定位部对应嵌于定位槽中,而第二解锁块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钩部钩于定位部的侧壁,如此,即可将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均定位于解锁位置,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不会在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解锁块的挡部设有导向斜面,挡部的上表面设为止挡面,导向斜面与止挡面相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相对定位时,锁钩的底端靠近挡部的一侧抵于导向斜面上,当门钩向外拉动并脱离锁钩时,锁钩转动,并且锁钩底部作用于导向斜面上,推动第一解锁块向锁壳内运动一定距离,使得定位部从定位槽中脱离,且钩部与定位部分离,第二解锁块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锁壳外运动实现复位,如此,传动结构设计较巧妙,第一解锁块按压后可保持于半解锁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锁壳开设有侧面开口、正面开口,侧面开口供第一解锁块伸出,正面开口对应于第二解锁块,第二解锁块外端与锁壳正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解锁块伸出于锁壳,可与电控件相配合,实现电控解锁,第二解锁块端面与锁壳正面齐平,隐形设置,外观较美观,且不易造成磕碰。如此,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分别通过电控件和手动实现两种方式的解锁,解锁较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在锁壳内设置解锁方向相垂直的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的方式,使得第一解锁块对锁钩直接解锁,第二解锁块通过传动结构对锁钩间接解锁,采用多向解锁的方式,具有方便使用、双保险的效果;
2.采用在转轴上套设复位扭簧的方式,使其作用于锁钩,在复位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得锁钩自动向锁孔方向旋转,使得锁定于锁钩的门钩自动弹出,实现自动开门;
3.采用在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之间设置定位结构的方式,当按压第二解锁块实现解锁后,可使得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相互锁止定位,锁钩处于半解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关系示意图,处于锁止状态。
图4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关系示意图,处于解锁状态。
图5是实施例中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安装于锁壳内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前壳的内部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与电控件配合作用的示意图。
图中:1、锁壳;11、前壳;111、限位板;12、后壳;13、锁孔;14、插入斜面;15、侧面开口;16、正面开口;2、锁钩;21、转轴;22、复位扭簧;23、锁口;3、门钩;4、第一解锁块;41、避让缺口;42、挡部;421、止挡面;422、导向斜面;43、滑槽;44、第一复位弹簧;45、第一定位孔;46、第一限位柱;47、定位部;5、第二解锁块;51、第二复位弹簧;52、第二定位孔;53、第二限位柱;54、导向面;55、钩部;56、定位槽;57、止挡台阶;6、电控件;61、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便于说明,下述的“左”、“右”均与附图1所示方向一致。
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锁壳1、通过转轴21转动安装于锁壳1内的锁钩2,锁壳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与后壳12通过卡扣扣合形成有容纳腔。前壳11开设有对应于锁钩2的锁孔13,锁孔13的上下孔边均设置有插入斜面14,插入斜面14可便于门钩3的插入,前壳11的侧壁开设有侧面开口15,前壳11的前面开设有正面开口16,锁壳1内滑移设有第一解锁块4和第二解锁块5,侧面开口15供第一解锁块4伸出,正面开口16对应于第二解锁块5,第二解锁块5外端与锁壳1正面齐平,且第二解锁块5的外端还设有与前壳11止挡配合的止挡台阶57,止挡台阶57与前壳11止挡配合可起到防脱作用。第一解锁块4伸出于锁壳1,可与电控件6的推杆61相配合(图9),实现电控解锁,第二解锁块5端面与锁壳1正面齐平,隐形设置,外观较美观,且不易造成磕碰。如此,第一解锁块4和第二解锁块5分别通过电控件6和手动实现两种方式的解锁,使得解锁较方便。
如图2-4所示,转轴21上套设有复位扭簧22,复位扭簧22的两端部抵于前壳11,复位扭簧22的中部抵于锁钩2,复位扭簧22整体呈“几”字形,复位扭簧22驱使锁钩2的锁口23始终具有朝向锁孔13的运动趋势,采用复位扭簧22的中部抵于锁钩2的方式,使得复位扭簧22对锁钩2的作用力较稳定,不易发生偏移。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第一解锁块4设有避让缺口41和挡部42,挡部42设置于第一解锁块4的左端,避让缺口41位于第一解锁块4的中部,挡部42的上表面设为止挡面421,止挡面421与锁钩2的底部止挡配合;当第一解锁块4解锁后,由于避让缺口41对应于锁钩2下方,在复位扭簧22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得锁钩2自动向锁孔13方向旋转,使锁定于锁钩2的门钩3自动弹出,从而实现自动开门。第二解锁块5与第一解锁块4通过传动结构传动配合,且第一解锁块4与第二解锁块5的解锁方向相垂直;当锁钩2抵于挡部42时,锁钩2处于锁止状态,当锁钩2与避让缺口41相配合时,锁钩2处于解锁状态。第一解锁块4开设有滑槽43,前壳11内对应设置有水平的限位板111,第一解锁块4与限位板111滑移配合,第一解锁块4的滑移方向与转轴21的轴线平行。当第一解锁块4相对锁壳1移动时,滑槽43沿限位板111水平位移,使得解锁过程中第一解锁块4位移较平稳,可提高第一解锁块4与锁钩2之间的配合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第一解锁块4晃动而对锁钩2产生磨损。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解锁块4与锁壳1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4,第一解锁块4位于锁壳1内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5,第一定位孔45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柱46,第一复位弹簧44套设于第一限位柱46上,第一复位弹簧44的另一端抵于前壳11内侧壁,第一复位弹簧44驱使第一解锁块4始终具有伸出锁壳1的运动趋势,使得挡部42与锁钩2相抵配合。第二解锁块5与锁壳1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1,第二解锁块5位于锁壳1内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52,第二定位孔52内设有第二限位柱53,第二复位弹簧51套设于第二限位柱53上,第二复位弹簧51的后端抵于后壳12,第二复位弹簧51驱使第二解锁块5始终具有伸出锁壳1的运动趋势。当第一解锁块4向锁壳1内按压后,对第一复位弹簧44进行压缩。当门钩3插入锁钩2后,锁钩2底部向上转动而脱离避让缺口41,锁钩2对第一解锁块4侧面的抵挡作用消失,在第一复位弹簧44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得第一解锁块4向锁壳1外运动实现复位,直至锁钩2的底部重新抵于挡部42的上表面,如此,无需手动将第一解锁块4复位。在第二复位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当撤去对第二解锁块5的按压或阻挡时,即可使得第二解锁块5自动复位向锁壳1外伸出。
如图2所示,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解锁块5上的导向面54,导向面54驱使第一解锁块4沿平行于转轴21的轴线方向向锁壳1内移动。当第二解锁块5向锁壳1内按压时,导向面54抵于第一解锁块4上,在导向面54的导向作用下,即可推动第一解锁块4向锁壳1内移动,使得挡部42远离锁钩2,而避让缺口41对应位于锁钩2下方。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解锁块4与第二解锁块5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当第二解锁块5向锁壳1内按压解锁后,第二解锁块5与第一解锁块4相互定位,使得锁钩2处于半解锁状态。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解锁块5的钩部55和定位槽56,第一解锁块4设有定位部47,钩部55与定位部47沿第二解锁块5伸出锁壳1的方向止挡配合,定位部47一端对应嵌于定位槽56中。第一解锁块4的挡部42设有导向斜面422,导向斜面422与止挡面421相邻设置。
当第二解锁块5向锁壳1内按压时,在导向面54的导向作用下推动第一解锁块4向锁壳1内(向左)位移,当定位部47对应于定位槽56时,在第一复位弹簧44的弹力作用下即可推动第一解锁块4向锁壳1外(向右)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定位部47对应嵌于定位槽56中,而第二解锁块5在第二复位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钩部55钩于定位部47的侧壁,如此,即可将第一解锁块4和第二解锁块5均定位于解锁位置,第一解锁块4和第二解锁块5不会在第一复位弹簧44和第二复位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此时,锁钩2的底端靠近挡部42的一侧抵于导向斜面422上,当松开对第二解锁块5的按压后,在复位扭簧22的弹力作用下,锁钩2向锁孔转动一定的角度,并且锁钩2底部作用于导向斜面422上,推动第一解锁块4向锁壳1内运动一定距离,使得定位部47从定位槽56中脱离,且钩部55与定位部47分离,第二解锁块5在第二复位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向锁壳1外运动实现复位,如此,传动结构设计较巧妙,第一解锁块4按压后可保持于半解锁的状态。防止出现当第二解锁块5向锁壳1内按压时,门钩3可能与第二解锁块5同时按下,门钩3顶住锁钩2导致无法解锁的现象,而通过导向斜面422的作用下可避免出现上述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在初始状态下,门钩3伸入锁孔13内与锁钩2锁止配合,且锁钩2的底部抵于第一解锁块4的挡部42,使得锁钩2无法任意转动而被锁止;解锁时,将第一解锁块4向锁壳1内按压,使得挡部42与锁钩2远离,锁钩2对应于避让缺口41,此时,锁钩2不再被挡部42止挡即可向锁孔13转动,将门钩3向锁壳1外拉动即可解锁;此外,采用另一种解锁方式解锁时,还可通过按压第二解锁块5,第二解锁块5通过传动结构驱使第一解锁块4相对锁钩2运动,使得第一解锁块4对锁钩2实现解锁。由于第一解锁块4与第二解锁块5的解锁方向相垂直,可从不同方向驱动第一解锁块4实现解锁过程,如此,当第一解锁块4解锁位置受阻无法直接解锁时,还可通过第二解锁块5实现间接解锁,采用多向解锁的方式,具有方便使用、双保险的效果,还可实现手动与电控解锁一体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包括锁壳(1)、通过转轴(21)转动安装于所述锁壳(1)内的锁钩(2),所述锁壳(1)开设有对应于所述锁钩(2)的锁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内滑移设有第一解锁块(4)和第二解锁块(5),所述第一解锁块(4)设有避让缺口(41)和挡部(42),所述挡部(42)与所述锁钩(2)止挡配合;所述第二解锁块(5)与所述第一解锁块(4)通过传动结构传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解锁块(4)与所述第二解锁块(5)的解锁方向相垂直;
当所述锁钩(2)抵于所述挡部(42)时,所述锁钩(2)处于锁止状态,当所述锁钩(2)与所述避让缺口(41)相配合时,所述锁钩(2)处于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1)上套设有复位扭簧(22),所述复位扭簧(22)的端部抵于所述锁壳(1),所述复位扭簧(22)的中部抵于所述锁钩(2),所述复位扭簧(22)驱使所述锁钩(2)的锁口(23)始终具有朝向所述锁孔(13)的运动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块(4)开设有滑槽(43),所述锁壳(1)对应设置有限位板(111),所述第一解锁块(4)与所述限位板(111)滑移配合,所述第一解锁块(4)的滑移方向与所述转轴(21)的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块(4)与所述锁壳(1)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4)驱使所述第一解锁块(4)始终具有伸出所述锁壳(1)的运动趋势,使得所述挡部(42)与所述锁钩(2)相抵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块(5)与所述锁壳(1)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1)驱使所述第二解锁块(5)始终具有伸出所述锁壳(1)的运动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解锁块(5)上的导向面(54),所述导向面(54)驱使所述第一解锁块(4)沿平行于所述转轴(21)的轴线方向向所述锁壳(1)内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块(4)与所述第二解锁块(5)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当所述第二解锁块(5)向所述锁壳(1)内按压解锁后,所述第二解锁块(5)与所述第一解锁块(4)相互定位,使得所述锁钩(2)处于半解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解锁块(5)的钩部(55)和定位槽(56),所述第一解锁块(4)设有定位部(47),所述钩部(55)与所述定位部(47)沿第二解锁块(5)伸出锁壳(1)的方向止挡配合,所述定位部(47)对应嵌于所述定位槽(56)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块(4)的挡部(42)设有导向斜面(422),所述挡部(42)的上表面设为止挡面(421),所述导向斜面(422)与所述止挡面(421)相邻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开设有侧面开口(15)、正面开口(16),所述侧面开口(15)供所述第一解锁块(4)伸出,所述正面开口(16)对应于所述第二解锁块(5),所述第二解锁块(5)外端与所述锁壳(1)正面齐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98161.9U CN216197236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98161.9U CN216197236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97236U true CN216197236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61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98161.9U Active CN216197236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97236U (zh)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22398161.9U patent/CN2161972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36961U (zh) | 锁舌的锁定与解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全自动锁 | |
CN110206406A (zh) | 一种锁体解锁机构 | |
US6637785B2 (en) | Handle device | |
CN111608494A (zh) | 一种全自动安全锁体 | |
CN103114778B (zh) | 一种齿轮式按钮控制锁 | |
CN216197236U (zh) | 一种门锁的解锁装置 | |
CN211396990U (zh) | 电动锁体 | |
CN209908156U (zh) | 一种具有互锁功能的安全锁具 | |
CN216811315U (zh) | 一种门窗锁具 | |
CN216341524U (zh) | 可任意切换开门方向的门锁 | |
CN216341486U (zh) | 关门自动上锁的锁体 | |
CN212389154U (zh) | 方舌防撬机构及门锁 | |
CN211201435U (zh) | 开关锁驱动模块及电动锁体 | |
CN212271848U (zh) | 一种全自动安全锁体 | |
CN111742107B (zh) | 一种具备机械锁功能和电子锁功能的双重功能锁体 | |
CN210858254U (zh) | 保险箱开锁结构 | |
CN216949862U (zh) | 一种门锁的传动感应装置 | |
CN210598448U (zh) | 一种把手离合结构及门锁 | |
CN111173384A (zh) | 搭扣式座舱锁 | |
CN215565046U (zh) | 一种室内门锁结构 | |
CN216476758U (zh) | 一种能自动锁定的锁体 | |
CN218117490U (zh) | 一种内置驱动装置的解锁面板 | |
CN218644102U (zh) | 一种柜门反弹式开启装置 | |
CN21769605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0036376U (zh) |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锁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