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111062U -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1062U
CN216111062U CN202121042975.2U CN202121042975U CN216111062U CN 216111062 U CN216111062 U CN 216111062U CN 202121042975 U CN202121042975 U CN 202121042975U CN 216111062 U CN216111062 U CN 216111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pipe
air intake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429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冠军
韩洪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429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1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1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1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滤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第一分离件和集雪排除器,第一分离件与进气管的内壁连接,用于阻挡气体中的杂质,第一分离件包括用于气体流通的第一通道;集雪排除器,与进气管的管腔连通,用于收集和排出杂质。进气管内的气流移动到与第一分离件撞击时,撞击使得气流中的气体和杂质离心分离,气体从第一通道顺利的进入至空气滤清器壳体内,杂质受到第一分离件的阻挡及杂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集雪排除器将分离之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和排出,以消除因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壳体内杂质堆积导致的空气滤清器进气阻力升高,滤芯变形破损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滤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在冬季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发生雪花由进气口进入到空气滤清器内,并且随着时间的积聚会越来越多,使得空气滤清器的进气通道逐渐变窄,从而引起进气阻力的升高;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空气滤芯皱褶变形,并形成开路,使得雪花被吹至干净端通道内,极大可能造成发动机的损坏。
现有技术中,在空气滤清器的下壳体处设置排尘孔,该排尘孔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去除灰尘,但不能避免雪花进入至空气滤清器中。在冬季的雪天,存在雪花从进气孔进入至空气滤清器中,并在进气通道处产生堆集,空气滤清器进气阻力升高导致滤芯变形破损,使得滤芯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进气结构,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雪花进入空气滤清器中,空气滤清器进气阻力升高导致滤芯变形破损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进气结构,包括,
进气管,用于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入气端连接;
第一分离件,与所述进气管的内壁连接,用于阻挡气体中的杂质,所述第一分离件包括用于气体流通的第一通道;
集雪排除器,与所述进气管的管腔连通,用于收集和排出所述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离件相对于所述进气管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离件的上部与所述进气管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夹角为30°至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离件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第一分离件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离件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为所述第一通道。
进一步的,一所述第一分离件靠近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集雪排除器靠近一所述第一分离件,且位于一所述第一分离件远离所述出气端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集雪排除器包括收容槽和受气体压力或重力开启的常闭式阀门,所述收容槽与所述进气管的管腔连通,所述常闭式阀门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连接。
进一步的,进气结构还包括,
第二分离件,一端与所述进气管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进气管的管壁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第二分离件相对于所述进气管倾斜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分离件远离所述入气端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集雪排除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气结构,第一分离件与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在第一分离件上设有第一通道,进气管内的气流移动到与第一分离件撞击时,撞击使得气流中的气体和杂质离心分离,气体从第一通道顺利的进入至空气滤清器壳体内,杂质受到第一分离件的阻挡及杂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再利用与进气管的管腔连通的集雪排除器将分离之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和排出,以消除因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壳体内杂质堆积导致的空气滤清器进气阻力升高,滤芯变形破损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及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空气滤清器进气阻力升高导致滤芯变形破损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滤清器壳体和上述的进气结构,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入气端与所述进气结构的端部连接。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空气滤清器。
所述空气滤清器及车辆与上述的进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分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管;11-出气端;
2-第一分离件;21-第一通道;
3-集雪排除器;
4-第二分离件;41-第二通道;
5-空气滤清器壳体;51-入气端;52-上壳体;53-下壳体;
6-空气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是指相对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和后方。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1、第一分离件2和集雪排除器3,进气管1用于与空气滤清器壳体5的入气端51连接;第一分离件2与所述进气管1的内壁连接,用于阻挡气体中的杂质,所述第一分离件2包括用于气体流通的第一通道21;集雪排除器3与所述进气管1的管腔连通,用于收集和排出所述杂质。
具体而言,入气端51为成型在空气滤清器壳体5上与进气管1连接的一端;该进气管1与空气滤清器壳体5为固定连接,进气管1与空气滤清器壳体5的连接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参照图2所示,第一分离件2的外边缘与进气管1的内壁连接,第一分离件2与进气管1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满足使用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进气结构,第一分离件2与进气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在第一分离件2上设有第一通道21,进气管1内的气流移动到与第一分离件2撞击时,撞击使得气流中的气体和杂质离心分离,气体从第一通道21顺利的进入至空气滤清器壳体5内,杂质受到第一分离件2的阻挡及杂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再利用与进气管1的管腔连通的集雪排除器3将分离之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和排出,以消除因进气管1和空气滤清器壳体5内杂质堆积导致的空气滤清器进气阻力升高,滤芯变形破损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杂质为大颗粒物体,例如雪花、碎石、土块等。
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分离件2相对于所述进气管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与所述进气管1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气流移动到与第一分离件2撞击后,杂质自身重力大,大部分向下移动,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与进气管1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第一分离件2与进气管1的管壁之间堆积杂质的空间大。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与所述进气管1的轴线的夹角为30°至60°,从而减小了杂质撞击第一分离件2的作用力。
参阅图2所示,第一分离件2为板状结构,第一分离件2的边缘与进气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分离件2的形状与进气管1的内部完全适配,所述第一通道21设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
气流移动到与第一分离件2撞击后,由于空气相对于杂质的重量小,大部分向上移动,因此,将第一通道21设置在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方便气体穿过第一通道21向空气滤清器壳体5内流入,减少进气阻力,以避免空气滤清器壳体5内的空气滤芯6褶皱变形,避免空气滤芯6损坏形成开路而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
第一分离件2设置为板状结构,也便于第一分离件2的加工制作,减小了制作成本。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件2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为所述第一通道21。
通孔为第一通道21,结构简单稳定,方便加工制作,第一分离件2的成本。
参阅图2所示,第一通道21设置在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的中间位置,两侧为封闭结构,与第一分离件2的下部结构相同,均可以用于阻挡气流中的杂质。
其中,通孔以阵列的形式进行排布,同时,通孔个数的多少决定了进入至空气滤清器壳体5内气体的流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调节通孔的个数,调节进入至空气滤清器内气体的流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孔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如图2所示的圆形通孔,也可以是方孔,异性孔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一所述第一分离件2靠近所述进气管1的出气端11,即进气管1的左端为出气端1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气管1呈L型,所述集雪排除器3靠近一所述第一分离件2,且位于一所述第一分离件2远离所述出气端11的一侧,所述集雪排除器3设置在进气管1的拐点附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雪排除器3包括收容槽和受气体压力或重力开启的常闭式阀门,所述收容槽与所述进气管1的管腔连通,所述常闭式阀门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连接。
进气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杂质会落在进气管1的管腔和收容槽内,由于收容槽的设置位置、进气管1的振动等,杂质会堆积在收容槽内,当常闭式阀门受到的气体压力或是杂质的重量达到常闭式阀门开启条件时,常闭式阀门开启,常闭式阀门打开后排出收容槽内的杂质,待常闭式阀门满足关闭条件时常闭式阀门关闭,收容槽继续收集杂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常闭式阀门为常闭式橡胶阀,具体的橡胶阀可以为橡胶材质制作而成的单向阀。
参照图1所示,该进气结构还包括第二分离件4,第二分离件4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进气管1的管壁形成第二通道41;同时,所述第二分离件4相对于所述进气管1倾斜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远离所述入气端51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道41朝向所述集雪排除器3。
参照图1所示,进气管1呈L型,第一分离件2和第二分离件4分别位于进气管1弯折处的两端,第一分离件2位于进气管1的下端,第二分离件4位于进气管1的上端,集雪排除器3位于第一分离件2和第二分离件4之间。第二通道41朝向所述集雪排除器3,当气流与第二分离件4撞击后,气体和杂质离心分离,气体顺着进气管1的延伸方向移动,杂质朝向集雪排除器3移动,进而被集雪排除器3收集。
第二分离件4相对于所述进气管1倾斜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分离件4相对于所述进气管1倾斜45°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分离件4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气管1为直筒型,此时,集雪排除器3可以设置在第一分离件2和第二分离件4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分离件2处即可实现相同的功能。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滤清器壳体5和上述实施例中的进气结构,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5的入气端51与所述进气结构的端部连接。
其中,空气滤清器壳体5包括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可拆卸连接,在实际应用中,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利用螺栓进行,以将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连接成一体件。同时,在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组成的容纳空间内固定设有空气滤芯6。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空气滤清器。
由于进气结构能够避免因进气管1和空气滤清器壳体5内杂质堆积导致的空气滤清器进气阻力升高,滤芯变形破损失去过滤效能和密封作用的问题,因此,可以避免发动机出现故障,车辆的用于体验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管(1),用于与空气滤清器壳体(5)的入气端(51)连接;
第一分离件(2),与所述进气管(1)的内壁连接,用于阻挡气体中的杂质,所述第一分离件(2)包括用于气体流通的第一通道(21);
集雪排除器(3),与所述进气管(1)的管腔连通,用于收集和排出所述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相对于所述进气管(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与所述进气管(1)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30°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通道(21)设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为所述第一通道(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分离件(2)靠近所述进气管(1)的出气端(11),所述集雪排除器(3)靠近一所述第一分离件(2),且位于一所述第一分离件(2)远离所述出气端(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雪排除器(3)包括收容槽和受气体压力或重力开启的常闭式阀门,所述收容槽与所述进气管(1)的管腔连通,所述常闭式阀门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分离件(4),一端与所述进气管(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进气管(1)的管壁形成第二通道(41);
所述第二分离件(4)相对于所述进气管(1)倾斜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远离所述入气端(51)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道(41)朝向所述集雪排除器(3)。
9.一种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滤清器壳体(5)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结构,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5)的入气端(51)与所述进气结构的端部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滤清器。
CN202121042975.2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Active CN216111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2975.2U CN216111062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2975.2U CN216111062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1062U true CN21611106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8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42975.2U Active CN216111062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10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361A (zh) * 2022-08-09 2022-10-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进气管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361A (zh) * 2022-08-09 2022-10-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进气管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5797B (zh) 电动吸尘器
AU2006201969B2 (en) Pervasive dedusting device for vacuum cleaner
CN102821665B (zh) 旋风分离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
AU2005202913B2 (en) Improved grille for a cyclone vacuum
CN100394881C (zh) 并列式吸尘器除尘装置
BRPI0610310A2 (pt) aparelho de separação ciclÈnica para poeira e pó
CN216111062U (zh) 一种进气结构及空气滤清器、车辆
CN203468514U (zh) 一种旋风分离式尘杯
CN103431810A (zh) 一种旋风分离式尘杯
CN101258999B (zh) 吸尘器的除尘装置
CN212508593U (zh) 一种具有引射集尘装置的空气滤清器
US7731771B2 (en) Cyclone collector
CN100374065C (zh) 外置式吸尘器除尘装置
CN101147663B (zh) 吸尘器
CN213696721U (zh) 一种吸尘器
CN201033059Y (zh) 吸尘器的除尘装置
CN201802520U (zh) 空滤器处理系统
CN110090517B (zh) 一种阶梯式气液分离器
CN220608226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分离尘结构
CN214366459U (zh) 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盖
CN212663080U (zh) 带有二级分离功能的捕集器
CN22034433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装置及清洁机
CN220275520U (zh) 一种过滤组件、吸尘器和清洁套装
CN115067800B (zh)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215078013U (zh)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