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5473U -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55473U CN216055473U CN202121818860.8U CN202121818860U CN216055473U CN 216055473 U CN216055473 U CN 216055473U CN 202121818860 U CN202121818860 U CN 202121818860U CN 216055473 U CN216055473 U CN 2160554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 action
- lvds connector
- circuit board
- printed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创作为一种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能够连接一软性扁平电缆与一印刷电路板,其包含一第一组件与一第二组件。第一组件能够连接软性扁平电缆。第二组件能够连接印刷电路板。当第一组件提供插件朝第二组件的作用槽移动时,插件驱动第二组件的拉杆朝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直到插件锁扣第一组件;又,当拉杆受外力驱动而朝相反于第一转动方向的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插件被拉杆推离,让第一组件脱离第二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LVDS连接器,是通过位在缆线端的解锁装置进行解锁,其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操作,且由于位在缆线端,无法明显的判断已经解锁或是仍处于锁固的状态,导致于未完成解锁的情况下,强行拉出缆线,而造成锁固结构的锁坏。
有鉴于此,本创作提出一种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能够连接软性扁平电缆与印刷电路板。
本创作的第二目的是根据上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提供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通过拉杆结构实现自动锁固与自动弹起解锁的结构,能够轻易的识别锁固与解锁状态,进而轻易的锁将软性扁平电缆锁固在印刷电路板或软性扁平电缆自印刷电路板脱离。
本创作的第三目的是根据上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设置有防呆结构,可以避免组装时发生错误的现象。
本创作的第四目的是根据上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提供弹片,用以电性连接软性扁平电缆而加大接地面积,以优化高频性能与改善串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能够连接一软性扁平电缆与一印刷电路板。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组件与一第二组件。第一组件能够连接软性扁平电缆。第一组件还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一胶芯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含一第一本体、一弹片与多个插脚。弹片形成在第一本体的一表面以能够接触印刷电路板及多个插脚形成在第一本体的二侧边。第一胶芯包含一第三本体、多个插孔与多个插件。第三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第三本体形成包含多个插件且在每一插件形成每一插孔。多个插孔对应多个插脚设置。第二壳体包含一第二本体与多个包覆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形成一容置空间以能够容置软性扁平电缆。第二本体通过多个包覆件将第一胶芯固定在容置空间。第二组件能够连接印刷电路板。第二组件能够连接与分离第一组件。第二组件还包含一第二胶芯、一固定件、多个拉杆与端子。第二胶芯包含一第四本体与多个作用槽。第四本体形成多个作用槽且在多个作用槽形成多个凹槽。多个作用槽对应多个插件设置。固定件包含多个第五本体与多个焊接件。每一第五本体覆盖每一凹槽。多个焊接件供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以能够将第二组件固定在印刷电路板。多个拉杆分别包含一第六本体、一第二作用件、一操作件与一转轴件。第二作用件、操作件与转轴件形成在第六本体。第二作用件与转轴件限位在每一凹槽。操作件显露在每一凹槽。端子设置在第二胶芯,以能够连接印刷电路板。其中,多个插件朝多个作用槽移动时,多个插件驱动多个拉杆的第二作用件朝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直到多个插件锁扣多个拉杆的第二作用件,让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结合;又,当每一拉杆的操作件受外力驱动而朝相反于第一转动方向的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第二作用件将多个插件推离多个作用槽,让第一组件脱离第二组件。
相较于传统的连接器,本创作提出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可以通过提供软性扁平电缆预先结合第一组件而能够轻易的结合已经设置有第二组件的印刷电路板,轻易的将软性扁平电缆锁扣在印刷电路板,又,通过拉杆的作用,软性扁平电缆可以轻易的自印刷电路板脱离。
本创作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一实施例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组件的第一壳体的前视图。
图2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组件的第一壳体的俯视图。
图3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结合第一胶芯的俯视图。
图4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结合第一胶芯的前视图。
创作图5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二胶芯、固定件与端子的组合俯视图。
图5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二胶芯、固定件与端子的组合前视图。
图6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拉杆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6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拉杆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6c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拉杆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7是说明本创作的第二胶芯、固定件、拉杆与端子的组合详细示意图。
图8a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底视图。
图8b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8c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d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前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 软性扁平电缆
4 印刷电路板
10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20 第一组件
202 第一壳体
2022 第一本体
2024 弹片
20242 接触点
2026 插脚
2028 开口
20262 凸点
204 第一胶芯
2042 第三本体
2044 插孔
2046 插件
20462 第一作用件
2048 夹持部
20410 卡扣件
206 第二壳体
2062 第二本体
2064 包覆件
40 第二组件
402 第二胶芯
4022 第四本体
4024 作用槽
40242 凹槽
4026 端子孔
404 固定件
4042 第五本体
4044 焊接件
406 拉杆
4062 第六本体
4064 第二作用件
4066 操作件
4068 转轴件
40610 限位件
50 端子
SP 容置空间
RD 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创作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创作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在本创作中,是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创作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的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多个。
在本创作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多个要件的一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请参考图1,是本创作一实施例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中,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10连接软性扁平电缆2与印刷电路板4。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10包含第一组件20与第二组件40,第一组件20连接软性扁平电缆2与第二组件40连接印刷电路板4。软性扁平电缆2通过第一组件20与第二组件40连接印刷电路板4。第二组件40能够连接与分离第一组件20。
第一组件20还包含一第一壳体202、一第一胶芯204与第二壳体206。
一并可以参考图2a与图2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组件的第一壳体的详细示意图。图2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组件的第一壳体的前视图;以及,图2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组件的第一壳体的俯视图。第一壳体202包含一第一本体2022、一弹片2024与多个插脚2026。
第一本体2022的材质可为金属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2022的形状可为C形。第一本体2022形成弹片2024与多个插脚2026。弹片2024形成在第一本体2022的一表面以能够接触印刷电路板4及多个插脚2026形成在第一本体2022的二侧边。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2024的数量是以四个为例说明。弹片2024用于接触例如软性扁平电缆2的铝箔(图未示),使得软性扁平电缆2通过铝箔与弹片2024而接地。其中,弹片2024的自由端朝向软性扁平电缆2的方向延伸,用以通过弹片2024的接触点20242电性连接。插脚2026的数量是以二个为例说明,多个插脚2026自第一本体2022向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插脚2026形成凸点20262,以能够接触后续提到的插孔2044的内壁,而将插脚2026固定在插孔2044。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2022可形成开口2028以对应后续提到的第一胶芯204形成卡扣件20410(可参考图8c),通过开口2028结合卡扣件20410,让第一胶芯204固定在容置空间SP。
一并可以参考图3与图4。图3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结合第一胶芯的俯视图;以及,图4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结合第一胶芯的前视图。
第一壳体202的说明如前所述,在此不赘述。
第一胶芯204包含一第三本体2042、多个插孔2044与多个插件2046。
第三本体2042设置在第一本体2022,第三本体2042可为绝缘材质。第三本体2042被包覆在第一本体2022。第三本体2042的二侧边分别形成插件2046且在插件2046又形成插孔2044。在本实施例中,插孔2044与插件2046的数量分别以二个为例说明。其中,插孔2044对应第一壳体202的插脚2026设置。又,插件2046还包含第一作用件20462,且第一作用件20462具有导角,以作用后续提到的第二作用件4064。
第二壳体206包含一第二本体2062与多个包覆件2064,在本实施例中,包覆件2064的数量是以二个为例说明,包覆件2064是自第二本体2062的二侧边延伸而弯折为C形状,使得包覆件2064包覆第一壳体202的一部分,使得第二壳体206与第一壳体202形成一容置空间SP以能够容置软性扁平电缆2。另外,第二本体2062也通过包覆件2064将第一胶芯204固定在容置空间SP。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胶芯204还包含夹持部2048,以能够让例如机械手臂(图未示)移动第一组件20。
一并可以参考图5a与图5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二组件的第二胶芯、固定件与端子的详细示意图。图5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二胶芯、固定件与端子的组合俯视图;以及,图5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二胶芯、固定件与端子的组合前视图。
第二组件40还包含一第二胶芯402、一固定件404、多个拉杆406与端子50。
第二胶芯402包含一第四本体4022与多个作用槽4024,在本实施例中,作用槽4024的数量是以二个为例说明。作用槽4024形成在第四本体4022的二侧,又在作用槽形成二个例如U型的凹槽40242,在本实施例中,凹槽40242开设开口在作用槽4024,以供露出后续提及拉杆406的第二作用件4064在作用槽4024而能够作用在第一作用件20462,如图7所示。作用槽4024对应第一壳体202的插件2046设置,使得当第一组件20结合第二组件40时,插件2046能够沿著作用槽4024的导引而定位第一组件20与第二组件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胶芯402还包含端子孔4026,用以容置端子50。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4的数量是以二个为例说明。每一固定件404分别包含第五本体4042与焊接件4044。第五本体4042覆盖凹槽40242。焊接件4044用于焊接在印刷电路板4,以能够将第二组件40固定在印刷电路板4。
端子50设置在第二胶芯402的第四本体4022,端子50的一端连接印刷电路板4及端子50的另一端能够在第一组件20结合第二组件40之后电性连接软性扁平电缆2的导线(图未示)。
前述中,第五本体4042覆盖凹槽40242以形成空间放置拉杆406。一并可以参考图6a、6b与图6c,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二组件的拉杆的详细示意图。图6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拉杆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6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拉杆的第二立体示意图;以及,图6c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拉杆的第三立体示意图。拉杆406分别包含一第六本体4062、一第二作用件4064、一操作件4066与一转轴件4068。
第二作用件4064、操作件4066与转轴件4068形成在第六本体4062。第二作用件4064与转轴件4068限位在凹槽40242。操作件4066显露在凹槽40242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拉杆406还包含限位件40610,在限位件40610设置在凹槽40242之后,让拉杆406限位在凹槽40242。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406的操作方式为,在与例如转轴件4068的轴方向的垂直方向施加外力在操作件4066时,将会造成拉杆406的转动,使得第二作用件4064转动而将第一作用件20462抬起,让第一组件20自第二组件40脱离,其拉杆406的转动方向RD同外力施加的方向,其拉杆406转动的角度的范围可以介于5度至50度之间,如图1所显示拉杆406位置;又,当第一组件20插入第二组件40时,第二作用件4064受到第一作用件20462的压迫,让第二作用件4064改变转轴件4068的方向,即是相反于前面所述的转动方向RD,直到第一组件20完全插入第二组件40,如图7所显示拉杆406位置,图7是说明本创作的第二胶芯、固定件、拉杆与端子的组合详细示意图。
一并可以参考图8a、8b、8c与图8d,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详细示意图。图8a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底视图;图8b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后视图;图8c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俯视图;以及,图8d是说明本创作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的前视图。当插件2046朝作用槽4024移动时,插件2046驱动拉杆406的第二作用件4064朝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直到插件2046锁扣拉杆406的第二作用件4064,让第一组件20与第二组件40结合,例如第一转动方向让拉杆406的操作面4066垂直于多个插件;又,当拉杆406的操作件4066受外力驱动而朝相反于第一转动方向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第二作用件4064将插件2046推离作用槽4024,让第一组件20脱离第二组件40,例如第二转动方向让拉杆406的操作面4066与插件2046夹设角度,其角度可介于5度至50度之间。
虽然本创作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创作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创作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方法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创作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供连接软性扁平电缆与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包含:
第一组件,供连接所述软性扁平电缆,所述第一组件还包含:
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本体、弹片与多个插脚,所述弹片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以供接触所述印刷电路板及所述多个插脚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二侧边;
第一胶芯,具有第三本体、多个插孔与多个插件,所述第三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形成具有所述多个插件且在每一所述插件形成每一所述插孔,所述多个插孔对应所述多个插脚设置;以及
第二壳体,具有第二本体与多个包覆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置空间以供容置所述软性扁平电缆,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多个包覆件将所述第一胶芯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以及
第二组件,供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组件供连接与分离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还包含:
第二胶芯,具有第四本体与多个作用槽,所述第四本体形成所述多个作用槽且在所述多个作用槽形成多个凹槽,所述多个作用槽对应所述多个插件设置;
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五本体与多个焊接件,每一所述第五本体覆盖每一所述凹槽,所述多个焊接件供焊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以供将所述第二组件固定在所述印刷电路板;
多个拉杆,分别具有第六本体、第二作用件、操作件与转轴件,所述第二作用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转轴件形成在所述第六本体,所述第二作用件与所述转轴件限位在每一所述凹槽,所述操作件显露在每一所述凹槽;以及
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胶芯,以供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多个插件朝所述多个作用槽移动时,所述多个插件驱动所述多个拉杆的所述第二作用件朝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直到所述多个插件锁扣所述多个拉杆的所述第二作用件,让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结合,又,当每一所述拉杆的所述操作件受外力驱动而朝相反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作用件将所述多个插件推离所述多个作用槽,让所述第一组件脱离所述第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片是一个或是多个,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朝向所述软性扁平电缆的方向延伸,用以通过所述弹片的接触点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插脚形成凸点,以供接触每一所述插孔的内壁,而将所述多个插脚固定在所述多个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形成开口与所述第一胶芯形成卡扣件,通过所述开口结合所述卡扣件,让所述第一胶芯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胶芯还包含夹持部,以供移动所述第一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胶芯还包含端子孔,以容置所述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拉杆还包含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凹槽,让每一所述拉杆限位在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为U型,以供所述转轴件进行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方向让所述多个拉杆的操作面垂直于所述多个插件,以及所述第二转动方向让所述多个拉杆的操作面与所述多个插件夹设一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插件还包含第一作用件,且所述多个第一作用件具有导角,以作用所述第二作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203564 | 2021-03-30 | ||
TW110203564U TWM616366U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具有鎖扣與解鎖結構的lvds連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55473U true CN216055473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7811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18860.8U Active CN216055473U (zh) | 2021-03-30 | 2021-08-05 |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234686U (zh) |
KR (1) | KR200498238Y1 (zh) |
CN (1) | CN216055473U (zh) |
TW (1) | TWM6163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49338A (zh) * | 2021-03-30 | 2022-10-04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52701B1 (ko) | 2003-11-24 | 2006-02-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하-쌍극자가 결합된 정보 저장 매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20110035387A (ko) * | 2009-09-30 | 2011-04-06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커넥터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체결 고정용 록킹 기구 |
JP5019079B2 (ja) * | 2010-03-10 | 2012-09-05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KR20120106081A (ko) * | 2011-03-17 | 2012-09-26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록킹 구조가 개선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
KR101292278B1 (ko) * | 2012-01-12 | 2013-08-01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락킹 구조가 개선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
KR200469373Y1 (ko) * | 2012-05-16 | 2013-10-08 | 야-핑 린 | 전기 커넥터 |
JP2017195032A (ja) * | 2016-04-18 | 2017-10-26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プラグコネクタ |
-
2021
- 2021-03-30 TW TW110203564U patent/TWM616366U/zh unknown
- 2021-08-05 CN CN202121818860.8U patent/CN216055473U/zh active Active
- 2021-08-18 JP JP2021003205U patent/JP3234686U/ja active Active
- 2021-08-23 KR KR2020210002610U patent/KR200498238Y1/ko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49338A (zh) * | 2021-03-30 | 2022-10-04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16366U (zh) | 2021-09-01 |
KR200498238Y1 (ko) | 2024-08-07 |
JP3234686U (ja) | 2021-10-28 |
KR20220002408U (ko) | 2022-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408727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ting and unmating the same | |
US7918683B1 (en) |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daughter card assemblies configured to engage each other along a side interface | |
US4445740A (en) |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
CN101212090B (zh) | 电连接器 | |
US5571022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uction platform for facilitating picking | |
EP1063730A1 (en) | Circuit board mounte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 |
US12034249B2 (en) | Wire end connector with releasable latch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US20090305536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lever assist mating mechanism | |
EP0397075A2 (en) | Printed circuit board edge connector | |
WO2012075014A2 (en) | Card connector | |
CN216055473U (zh) |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lvds连接器 | |
JP4713604B2 (ja) |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 |
US20230096092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mpact system | |
US2007006610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11557859B2 (en) | Board en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JP2003217771A (ja) |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及び電気伝導端子 | |
CN2567812Y (zh) | 电连接器 | |
TWI787774B (zh) | 具有鎖扣與解鎖結構的lvds連接器 | |
JP2001351747A (ja) | 多芯コネクタ | |
WO2009104170A2 (en) | Flo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7983905U (zh) | 后缘解锁连接器 | |
CN21993748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3066494U (zh) | 对接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21379896U (zh) | 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 | |
US12362503B2 (en) | Terminal which makes direct wire-to-wire or wire-to-mating surface conne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