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9422U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59422U CN215959422U CN202120532011.XU CN202120532011U CN215959422U CN 215959422 U CN215959422 U CN 215959422U CN 202120532011 U CN202120532011 U CN 202120532011U CN 215959422 U CN215959422 U CN 2159594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dispenser
- liner
- inner container
- liquid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内胆包括内胆本体和液位装置。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适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液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本体的外侧;所述液位装置包括储液盒和探测器;其中,所述储液盒与所述内胆本体连通;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盒内,且所述探测器在所述储液盒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内胆,能够减少饮水机内胆水不满即停止补水的情况出现,以提高饮水机内胆容积的利用率,增大一次性制备冷水或热水的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饮水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饮水机内胆应用于饮水机上,以作为制备冷水或热水的装置。传统的饮水机内胆一般是在其内部配置液位装置,该液位装置用以感应饮水机内胆的水满时,向控制器反馈水满信号以控制补水驱动器停止为饮水机内胆补水。但是,由于这种液位装置设置在饮水机内胆的内部,从而当饮水机内胆的液面尚未达到饮水机内胆内的顶面时(即饮水机内胆未填充满水时),液位装置极容易与饮水机内胆的液面接触,液位装置即向制器反馈水满信号,而导致补水驱动器提前关闭。这就导致饮水机内胆常常出现没有填充满水的情况出现,从而会在饮水机内胆的顶部空间积聚有一部分空气难以排出,使得饮水机内胆容积的利用率较差,进而导致一次性制备冷水或热水的产量大大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饮水机内胆,旨在减少饮水机内胆水不满即停止补水的情况出现,以提高饮水机内胆容积的利用率,增大一次性制备冷水或热水的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饮水机内胆,所述饮水机内胆包括内胆本体和液位装置。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适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液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本体的外侧;所述液位装置包括储液盒和探测器;其中,所述储液盒与所述内胆本体连通;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盒内,且所述探测器在所述储液盒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
可选地,所述储液盒具有底壁和顶壁;其中,所述储液盒的底壁所处在的位置低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面;所述储液盒的顶壁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
可选地,所述储液盒的底壁设有储液入口;所述内胆本体的侧壁设置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与所述储液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液位装置还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入口连接,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水管所处在的位置低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
可选地,所述液位装置还包括旁通气管,所述旁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盒的顶部连通,所述旁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环境或饮水机的排气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胆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适用于与饮水机的供水源连通;所述出水口适用于与饮水机的出水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饮水机内胆、补水组件及控制器。其中,所述饮水机内胆包括内胆本体和液位装置。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适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液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本体的外侧;所述液位装置包括储液盒和探测器;其中,所述储液盒与所述内胆本体连通;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盒内,且所述探测器在所述储液盒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和补水驱动器,所述补水管适用于将所述饮水机内胆的进水口和供水源连通;所述补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水驱动器、所述饮水机内胆中液位装置的探测器均连接。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饮水机内胆的排气孔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安装于所述排气管上。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内胆的旁通气管的远离所述储液盒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的位于所述排气阀的进气侧的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阀;其中,所述出水管适用于将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出水阀安装于所述出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液位装置设置在饮水机内胆的内胆本体外侧,且该液位装置的探测器在所述储液盒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从而在使用饮水机内胆的补水模式时,仅在内胆本体的水位到达内胆本体的顶壁之后,也就是内胆本体存满水之后,该液位装置的储液盒内的液位才会到达或高于与内胆本体的顶壁齐平的位置,此时,液位装置的探测器才可以感应到液位,从而向控制器反馈水满信号,进而控制器控制补水驱动器关闭。如此,可以有效减少在饮水机内胆的内胆本体未填满水就关闭补水驱动器导致补水停止的情况出现,以确保每次补水均可将内胆本体填充满水,大大提高饮水机内胆容积的利用率,增大一次性制备冷水或热水的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饮水机内胆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一实施例的流路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饮水机补水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另一实施例的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水机内胆的实施例,所述饮水机内胆应用于饮水机中,以作为制备冷水或热水的装置。所述饮水机内胆可以是可制备冷水的制冷内胆,也可以是用于制备热水的制热内胆。所述饮水机内胆有效减少在饮水机内胆的内胆本体未填满水就关闭补水驱动器导致补水停止的情况出现,以确保每次补水均可将内胆本体填充满水,大大提高饮水机内胆容积的利用率,增大一次性制备冷水或热水的产量。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饮水机内胆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内胆10包括内胆本体100和液位装置200。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设有排气孔13,所述排气孔13适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液位装置200设置在所述内胆本体100的外侧;所述液位装置200包括储液盒210和探测器220;其中,所述储液盒210与所述内胆本体100连通;所述探测器220设置在所述储液盒210内,且所述探测器220在所述储液盒210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
具体说来,所述内胆本体100内部配置有换热器110,所述换热器110适用于与所述内胆本体100内的水换热,以获得温度较低的冷水并储存在所述内胆本体100的内部,以在用户需要时,可随时取用内胆本体100制备好的冷水。所述冷水和所述常温水是相对而言,所述冷水在换热后温度低于所述常温水。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以使得内胆本体100可从其顶部补水。内胆本体100还设置有与饮水机内胆10的出水端50连通的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可以设置在内胆本体100的底部或侧部均可。在此为了避免新补充的常温水和制备好的冷水混合,故将出水口12设置在内胆本体100的底部,具体在后文还有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将所述饮水机内胆10安装到饮水机时,需要将内胆本体100的进水口11通过补水驱动器21与供水源40连通,内胆本体100的出水口12与出水端50连通,并将所述饮水机的控制与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液位装置200内的探测器220、补水驱动器2连接,使得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探测器220反馈的水满信号来控制补水驱动器21的开关。具体在参见下文的详细说明。
为饮水机内胆10补水时,水从内胆本体100的进水口11输入内胆本体 100内,内胆本体100内的储水量增大,内胆本体100内的水位逐渐升高,从而将内胆本体100内的空气向上挤压,使得内胆本体100内的空气从其顶部的排气孔13排出。在内胆本体100内胆内的液位升高到与储液盒210连通的位置时,内胆本体100内的水也会进入到液位装置200的储液盒210内。
由于液位装置200位于内胆本体100的外侧,且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在所述储液盒210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所以当内胆本体100的液位到达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之前,储液盒210内的液位也不会到达与内胆本体100的顶壁齐平的位置,从而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也就不会感应到水位,从而不会向控制器反馈水满信号,进而控制器就不会在此尚未填满内胆本体100的情况下控制补水驱动器22关闭。直到内胆本体100的水位到达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之后,储液盒210内的水位才会到达或高于与内胆本体100的顶壁齐平的位置,此时,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可以感应到水位,从而向控制器反馈水满信号,进而所述控制器根据水满信号控制补水驱动器22关闭。
至于所述探测器的类型,所述探测器可以是水位浮球,也可以是水位探针,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在此没有具体限定。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为水位浮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液位装置200设置在饮水机内胆10的内胆本体100外侧,且该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在所述储液盒210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从而在使用饮水机内胆10的补水模式时,仅在内胆本体100的水位到达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之后,也就是内胆本体 100存满水之后,该液位装置200的储液盒210内的液位才会到达或高于与内胆本体100的顶壁齐平的位置,此时,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才可以感应到液位,从而向控制器反馈水满信号,进而控制器控制补水驱动器22关闭。如此,可以有效减少在饮水机内胆10的内胆本体100未填满水就关闭补水驱动器22 导致补水停止的情况出现,以确保每次补水均可将内胆本体100填充满水,大大提高饮水机内胆10容积的利用率,增大一次性制备冷水或热水的产量。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由于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 安装在储液盒210内,如果要探测器220在所述储液盒210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也就是要求储液盒210所在位置要高于内胆本体100。但是,储液盒210的位置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如果储液盒210过高,例如储液盒210整体均高于内胆本体100的顶壁,那么内胆本体100被填充满之后,需要对内胆本体100内的水施加较大的压力才能迫使内胆本体100中的水挤压到储液盒210内,从而不利于探测器220及时感应水位信号,进而可能出现补水驱动器22关闭不及时的情况出现。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选地,所述储液盒210具有底壁和顶壁;其中,所述储液盒210的底壁所处在的位置低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面;所述储液盒210的顶壁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图2中的h1表示为所述储液盒210的底壁所处在的位置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h2表示为所述储液盒210的顶壁所处在的位置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则应当有,h1>0,且h2>0。如此,可使得储液盒210的上部分稍高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而储液盒210的下部分则稍低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这样既可以满足储液盒210内的探测器220设置在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且储液盒210也不会过高。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储液盒210与内胆本体100 连通,在所述储液盒210的底壁设有储液入口211;所述内胆本体100的侧壁设置有过水口14,所述过水口14与所述储液入口211连通。具体在此,所述过水口14设置在所述内胆本体100的侧壁的靠近其顶边的位置上,所述过水口14低于所述储液盒210的储液入口211,以便于所述内胆本体100内的水流入储液盒210。至于所述过水口14与所述储液入口211连通的方式,则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
具体在此,所述液位装置200还包括导水管230,所述导水管230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入口211连接,所述导水管2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口14连接。所述导水管230可采用普通胶管材料制成。在安装时,将导水管230的两端分别与过水口14和储液入口211插置连接即可。当然,所述导水管230并不是必须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直接将储液盒210贴靠并固定在内胆本体100的顶部,使得储液盒210的储液入口211直接和所述内胆本体100 的过水口14对接连通,亦可以实现储液盒210与内胆本体100之间的连通,仅需连接位置做好密封处理不至于漏水即可。
在此又考虑到,如果所述导水管230所处在的位置过高,那么,内胆本体100中的水有可能难以从导水管230通过,使得液位装置200失效。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减少这种情况出现,所述导水管230所处在的位置设置为低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以使得内胆本体100被水填满后,较为顺畅地进入到导水管230,进而从导水管230通过并进入到储液盒210内,以供储液盒210内的探测器220感应。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液位装置200的储液盒210需要与大气环境连通,才能使得内胆本体100中的水畅通地进出储液盒210。为此,可将储液盒210设计敞口或者排气出口212。如果在储液盒210上设计敞口,那么储液盒210暴露在大气环境的面积会较大,大气环境的空气会携带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进入储液盒210,进而从储液盒210窜入内胆本体100,导致内胆本体100也会受到污染。
基于此,可选在储液盒210的顶部设计排气出口212,并将所述排气出口 212与所述排气管70连通,以通过所述排气管70与大气环境连通。如此,延长了储液盒210与大气环境连通的路径,大气环境中空气携带的粉尘等不易从排气管70进入到储液盒210内,以保证储液盒210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和清洁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出口212所处在的位置还应高于所述内胆本体100 的顶壁,以减少所述储液盒210满溢并从排气出口212排出的情况出现。请参阅图2,图2中的h3表示为所述排气出口212所处在的位置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之间的高度差,h3>0。h3可以与h2相等,即所述排气出口212 设置在所述储液盒210的顶壁上;h3也可以小于与h2,即所述排气出口212 设置在所述储液盒210的侧壁上。具体在此,所述排气出口212设置在所述储液盒210的侧壁上,也靠近该侧壁的顶边,以使得所述排气出口212处在较高位置,使得所述储液盒210不易发生满溢。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装置200还包括旁通气管240,所述旁通气管240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盒210的排气出口212连接,所述旁通气管240的另一端与大气环境或饮水机的排气管70连接。也就是说,所述旁通气管240的远离所述储液盒210的一端可以直接与大气环境连通;或者,在所述饮水机具有排气管70的情况下,所述旁通气管240也可以与所述排气管70连接,从而通过该排气管70与大气环境连通,这样可以减少管路设计。
具体地,所述旁通气管240可采用胶管材料制成。在安装时,直接将所述旁通气管240的一端与排气出口212插置连接,并将所述旁通气管240的另一端与排气管70的连接口71插置连接,装配简单易于操作。由于所述排气出口212所处在的位置还应高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所以,与所述排气出口212连接的旁通气管240也相应会处在较高的位置,从而有利于旁通气管240与排气管70导通并排气,不易发生水堵。
当然,所述旁通气管240也不是必须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排气管70延伸到储液盒210的顶部,使得排气管70直接与储液盒210的排气出口212对接,如此也可以实现储液盒210的排气出口212和排气管70的连通,具体在后文还有详细介绍。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并在饮水机内胆1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以使得所述饮水机内胆10自其顶部进水,并自其底部出水,其中,新补充的常温水位于上层,而不会马上与下层的冷水混合,使得下层的冷水可输出给出水端50。举例说来,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具有底壁、侧壁及顶壁。所述进水口11可以位于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顶壁,或者位于侧壁的靠近其顶边的位置;所述出水口12可以位于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底壁,位于侧壁的靠近其底边的位置。
具体在此,所述进水口11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顶壁,而出水口12则位于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底壁。所述排气孔13设置在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顶壁,以使得所述饮水机内胆10顶部的空气能够全部排出,避免在所述排气孔 13的顶部出现填充空气的死角。并且,由于新补充进来的常温液位于饮水机内胆10的上层空间,而制备好的冷液位于饮水机内胆10的下层空间,因此,制备好的冷水尚未与新补充的常温水混合,即优先从饮水机内胆10底部的出水口12排出,从而确保出水口12排出的冷水保持较低的出水温度。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饮水机内胆10、补水组件20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饮水机内胆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所述补水组件20包括补水管21和补水驱动器22,所述补水管21适用于将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进水口11和供水源40连通;所述补水驱动器22设置在所述补水管21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水驱动器 22、所述饮水机内胆10中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均连接。由于本饮水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4,图4中直实线箭头表示为水流方向;直虚线箭头表示为空气排出方向。当使用饮水机的补水模式时,补水驱动器22开启,供水源40的水在补水驱动器22的驱动下,从补水管21输送至饮水机内胆10内,使得饮水机内胆10内的水量增大,内胆本体100内的液位逐渐升高,从而将内胆本体100内的空气向上挤压而从其顶部的排气孔13排出。在此过程中,随着内胆本体100中液位的升高,内胆本体100中的水会逐渐从内胆本体100的与储液盒210连通的位置进入到液位装置200的储液盒210内,也会使得储液盒210内的液位升高。
由于液位装置200位于内胆本体100的外侧,且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 220在所述储液盒210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顶壁,所以当内胆本体100的液位在到达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之前,储液盒210内的液位也不会到达与内胆本体100的顶壁齐平的位置,从而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220不会感应到水位,就不会向控制器反馈水满信号,进而控制器就不会在此尚未填满内胆本体100的情况下控制补水驱动器22关闭。直到内胆本体100的水位到达内胆本体100的顶壁之后,储液盒210内的水位才会到达或高于与内胆本体100的顶壁齐平的位置,此时,液位装置200的探测器 220可以感应到水位,从而向控制器反馈水满信号,进而所述控制器根据水满信号控制补水驱动器22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源40可以是配置在所述饮水机内胆10内部的所述供水箱40,也可以是所述饮水机内胆10外部的自来水管或储水罐。所述供水源40可以是用户自行提供,也可以是出场前即配置在饮水机内胆10内的部件。具体在此,所述供水源40为出场前即配置在饮水机内胆10内的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21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源40连接,所述补水管21 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胆本体10的进水口11连接;所述补水驱动器22则安装在所述补水管21上,用以为驱动水流从所述补水管21输入至所述内胆本体10。补水驱动器22可选为水泵;当然,补水驱动器22还可以是其他可以驱动水流动的驱动结构。补水驱动器22、开关阀32均与饮水机的控制器连接,以由所述控制器控制补水驱动器22与开关阀32的开关。在饮水机通电后,可以先让饮水机按照补水模式运行,以对内胆本体1010进行补水。
在一实施例中,鉴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排气孔13的存在,会使得大气环境的空气进入所述内胆本体100的内腔,空气中可能会携带有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造成所述内胆本体100污染。为解决该问题,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管70,所述排气管70的一端与所述内胆本体100的排气孔13 连接,所述排气管70的另一端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由于所述排气管70的存在,大气环境的空气先进入到所述排气管70内,部分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也就先黏附到所述排气管70的内壁上,不易直接落入到所述内胆本体100的内腔,进而减少所述内胆本体100被污染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5,在此考虑到,如果在不使用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所述排气管70畅通,外部环境的空气中的粉尘、细菌或微生物等容易进入到内胆本体100中,进而使得内胆本体100容易受到污染。因此,为了在不使用饮水机内胆10时将所述内胆本体100与外部环境隔绝,保持所述内胆本体100密闭不受污染,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阀80,所述排气阀80安装在所述排气管70上,利用所述排气阀80来控制所述排气管70 的打开或关闭。
具体说来,在使用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补水模式或冷水模式时,将所述排气管70上的出水阀32打开,以将所述排气管70导通,从而使得所述内胆本体100与大气环境连通,此时可以顺畅地进行补水或出水。当不使用所述饮水机内胆10时,则将所述排气管70上的出水阀32关闭,以将所述排气管 70的通路阻断,从而将所述内胆本体100与大气环境隔绝,保持所述内胆本体100处于密闭环境,以避免所述内胆本体100被污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出水阀32直接安装在所述排气孔13,而无需配置所述排气管 70,这样可大大减少管路结构,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所述排气阀80可以是电磁阀,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或者,考虑到所述排气阀80通常在初次适用于补水后,后期基本不常需要打开所述排气阀80,所以所述排气阀80也可以设置为手动出水阀32,以供用户自行手动调节。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80选为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排气管70的排气端可以直接与大气环境连通,也可以将所述排气管70的排气端连接到出水端50上,以通过出水端50上的出水孔与大气环境连通。在此具体地,所述排气管70的排气端连接到出水端50上。所述排气阀80通常为常闭状态,仅在为饮水机补水时,所述排气阀80切换到打开状态。至于所述排气阀80安装在所述排气管70上的具体位置,则没有具体限定。具体可将所述排气阀80可以安装在所述排气管70的靠近所述排气孔13的一端,以减少所述排气管70内积聚的空气;当然,也可以将所述排气阀80安装在所述排气管70的靠近出水端50的一端,或者安装在所述排气管70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70设置有连接口71;所述饮水机内胆10的旁通气管240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盒210的排气出口212连接,所述旁通气管240 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70的连接口71连接。所述旁通气管240可采用普通胶管材料制成。在安装时,将旁通气管240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出口212和连接口71插置连接即可。
当然,所述旁通气管240也不是必须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排气管70延伸到储液盒210的顶部,使得排气管70的连接口71对准储液盒210 的排气出口212,从而使得连接口71直接将储液盒210的排气出口212对接连通,如此也可以实现储液盒210的排气出口212和排气管70的连通,仅需连接位置做好密封处理不至于漏气即可。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饮水机内胆10还包括出水组件30,所述出水组件30包括出水管31和出水阀32;其中,所述出水管31适用于将所述出水口12与所述出水端50连通;所述出水阀32安装于所述出水管31上。具体地,所述出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内胆本体10的所述出水口12连接,所述出水管31的另一端与出水端50连接;所述出水阀32则安装在所述出水管31 上,用以为调节水流从所述出水管31的通断。所述出水阀32可选为电磁阀。所述出水阀32通常为常闭状态,仅在使用饮水机取水时,所述出水阀32切换到打开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内胆包括:
内胆本体,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适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以及
液位装置,所述液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本体的外侧;所述液位装置包括储液盒和探测器;其中,所述储液盒与所述内胆本体连通;所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储液盒内,且所述探测器在所述储液盒内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或等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具有底壁和顶壁;其中,所述储液盒的底壁所处在的位置低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面;所述储液盒的顶壁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的底壁设有储液入口;所述内胆本体的侧壁设置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与所述储液入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装置还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入口连接,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所处在的位置低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装置还包括旁通气管,所述旁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盒的顶部连通,所述旁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环境或饮水机的排气管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设有供所述旁通气管连接的排气出口,所述排气出口所处在的位置高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壁。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其中,
所述进水口适用于与饮水机的供水源连通;
所述出水口适用于与饮水机的出水端连通。
9.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内胆;
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和补水驱动器,所述补水管适用于将所述饮水机内胆的进水口和供水源连通;所述补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水驱动器、所述饮水机内胆中液位装置的探测器均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饮水机内胆的排气孔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大气环境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安装于所述排气管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内胆的旁通气管的远离所述储液盒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的位于所述排气阀的进气侧的管路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内胆的内胆本体设置有与该饮水机内胆的出水端连通的出水口;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阀;其中,所述出水管适用于将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端连通;所述出水阀安装于所述出水管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2011.XU CN215959422U (zh) | 2021-03-12 | 2021-03-12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2011.XU CN215959422U (zh) | 2021-03-12 | 2021-03-12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59422U true CN215959422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50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32011.XU Active CN215959422U (zh) | 2021-03-12 | 2021-03-12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5942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58947A (zh) * | 2021-03-12 | 2022-03-1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
2021
- 2021-03-12 CN CN202120532011.XU patent/CN2159594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58947A (zh) * | 2021-03-12 | 2022-03-1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81872B1 (en) | Home appliance | |
JP2542518Y2 (ja) | 液体定圧供給装置 | |
EP2415705B1 (en) | Beverage dispenser | |
JP4335273B2 (ja) | 飲料水用サーバー | |
US5261440A (en) |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an aircraft | |
CN215959422U (zh)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
EP347521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ne or more liquids from 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 |
CN114158947A (zh) |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 |
CN215959392U (zh) | 饮水机 | |
CN215959393U (zh) | 饮水机 | |
CN101888967A (zh) | 多入口管分配系统 | |
CN215959416U (zh) | 饮水机 | |
US7377626B2 (en) | External ink supply bag and method of filling the same | |
CN114158910A (zh) | 饮水机 | |
CN207483907U (zh) | 新型扩散源瓶装置及扩散源瓶系统 | |
CN109160475A (zh) | 防溢出直线式自动灌装机 | |
CN114158923A (zh) | 饮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158939A (zh) | 饮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594728Y (zh) | 双排空开口式太阳热水器水箱 | |
CN215351407U (zh) | 呼吸机湿化罐 | |
CN114811942B (zh) |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 | |
CN217309877U (zh) | 多功能饮水机 | |
CN215754192U (zh) | 氮封水箱系统 | |
CN222573135U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液储罐 | |
CN215383211U (zh) | 一种壁挂管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