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158910A - 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8910A
CN114158910A CN202110273339.9A CN202110273339A CN114158910A CN 114158910 A CN114158910 A CN 114158910A CN 202110273339 A CN202110273339 A CN 202110273339A CN 114158910 A CN114158910 A CN 114158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iver
pipe
water outlet
water disp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33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33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8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8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8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47J31/461Valves, e.g. drai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制冷内胆、补水组件及出水组件;其中,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和补水驱动器,所述补水管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供水源,所述补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驱动器,所述补水管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出水端,所述出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本发明的饮水机,能够减少制冷内胆内制备好的冷水和新补入的常温水混合的情况出现,以避免冷水模式下输出的出水温度升高。

Description

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饮水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饮水机通常配置有制冷内胆,以通过所述制冷内胆制备冷水,并将制备的冷水通过出水端供应给用户。这类饮水机一般是采用重力或一个水泵将常温水压入制冷内胆中,然后通过泵入的常温水将制冷内胆中制备好的冷水挤出到出水端。然而,这种同时补水和出水的方式,容易使得制冷内胆内制备好的冷水和新补入的常温水混合,从而导致出水温度升高,难以准确获得用户需要的冷水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饮水机,旨在减少制冷内胆内制备好的冷水和新补入的常温水混合的情况出现,以避免冷水模式下输出的出水温度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制冷内胆、补水组件及出水组件;其中,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和补水驱动器,所述补水管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供水源,所述补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驱动器,所述出水管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出水端,所述出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
可选地,所述制冷内胆的顶部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适用于将所述制冷内胆的内腔与大气环境连通。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制冷内胆的内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环境连通。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安装于所述通气管上,所述开关阀用以调控所述通气管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制冷内胆在其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并在其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其中,所述补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出水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的位于所述制冷内胆下方的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水驱动器和所述出水驱动器均连接,所述控制器适用于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和所述出水驱动器分别独立工作。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制冷内胆,以用于检测所述制冷内胆的液位。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具有冷水模式;所述控制器适用于在所述冷水模式下,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开启,并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关闭。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具有补水模式;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补水模式下,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开启,并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关闭。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具有强制补水模式;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强制补水模式下,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和所述补水驱动器均开启。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冷水模式累积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控制饮水机切换到所述强制补水模式;或者,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液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制冷内胆的液位小于低位预设水位时,控制饮水机切换到所述强制补水模式。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补水管上的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与所述补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进水端、与所述补水管的出水端连通的常闭端,以及用于与所述出水端连通的常开端;所述换向阀适用于切换所述常闭端和所述常开端的开关。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换向管,所述换向管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阀的常开端连接,所述换向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位于出水驱动器出水侧的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水管和加热模块;其中,所述热水管适用于连接供水源和所述出水端,所述加热模块安装于所述热水管上。
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供水箱,所述供水箱适用于作为所述供水源为制冷内胆和/或加热模块供水。
可选地,所述补水驱动器为水泵;和/或,所述补水驱动器为水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为饮水机的制冷内胆配置补水组件和出水组件,其中,补水组件包括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供水源的补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的补水驱动器;出水组件则包括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出水端的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的出水驱动器,从而可以通过分别控制补水驱动器和出水驱动器单独工作,以使得饮水机的补水程序和出水程序相互独立开,进而可减少制冷内胆中制备好的冷水和新泵入的常温水混合并输出给出水端的情况出现。如此,则可以确保饮水机输出的冷水出水温度较低,一次性获取的冷水出水量较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饮水机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饮水机使用冷水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饮水机使用补水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饮水机另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饮水机再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饮水机又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饮水机的制冷内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饮水机的制冷内胆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饮水机的制冷内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974752860000031
Figure BDA0002974752860000041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传统的饮水机一般是采用重力或一个水泵将常温水压入制冷内胆中,然后通过泵入的常温水将制冷内胆中制备好的冷水挤出到出水端。也就是说,传统饮水机的补水过程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与出水过程同步进行的。如此,在用户使用饮水机取水时,制冷内胆内输送出的冷水中会混合有新补充的常温水,从而使得用户取到的冷水温度偏高,难以达到用户需要的冷水温度。举例说来,制冷内胆制备的冷水温度为15°,而混合有常温水的输出水温度实际是18°,出水温度明显偏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饮水机的实施例,所述饮水机适用于将常温水制备成较为低温的冷水,以为用户提供冷水。所述饮水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置在其他具有供水功能的设备(如净水器)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饮水机的实施例,可以能够减少所述制冷内胆内制备好的冷水和新补入的常温水混合的情况出现,以避免冷水模式下输出的出水温度升高,进而提高一次性冷水出水量。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饮水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包括制冷内胆10、补水组件20及出水组件30;其中,所述补水组件20包括补水管21和补水驱动器22,所述补水管21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10和所述供水源40,所述补水驱动器22设置在所述补水管21上;所述出水组件30包括出水管31和水驱动器32,所述出水管31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10和所述出水端50,所述出水驱动器32设在所述出水管31上。
具体说来,所述供水源40可以是配置在所述饮水机内部的所述供水箱40,也可以是所述饮水机外部的自来水管或储水罐。所述供水源40可以是用户自行提供,也可以是出场前即配置在饮水机内的部件。具体在此,所述供水源40为出场前即配置在饮水机内的部件。
对于所述制冷内胆10而言,所述制冷内胆10内部配置有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适用于与所述制冷内胆10内的水换热,以获得温度较低的冷水并储存在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部,以在用户需要时,可随时取用制冷内胆10制备好的冷水。所述冷水和所述常温水是相对而言,所述冷水在换热后温度低于所述常温水。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并在制冷内胆1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
对于所述补水组件20而言,所述补水管21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源40连接,所述补水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冷内胆10的进水口11连接;所述补水驱动器22则安装在所述补水管21上,用以为驱动水流从所述补水管21输入至所述制冷内胆10。对于所述出水组件30而言,所述出水管31的一端与所述制冷内胆10的出水口12连接,所述出水管31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端50连接;所述出水驱动器32则安装在所述出水管31上,用以为驱动水流从所述出水管31输出至所述出水端50。所述出水端50可以是出水龙头或者其他具有出水功能的结构。
由于所述补水管21上安装有所述补水驱动器22,而所述出水管31上则安装有所述出水驱动器32,从而可以分别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单独工作,使得饮水机的补水程序和出水程序相互独立开,在进行补水程序时不出水,在进行出水程序时则不补水,从而可减少所述制冷内胆10中制备好的冷水和新泵入的常温水混合并输出给所述出水端50的情况出现。因此,这使得所述饮水机可具有补水模式和冷水模式。为便于理解,将先对所述饮水机的补水模式和冷水模式的原理进行介绍说明,具体参见下文。
如图2所示,在用户使用冷水模式时,则可以将所述出水驱动器32开启,并将所述补水驱动器22关闭,从而使得仅出水组件30工作,以将所述制冷内胆10向出水端50输出冷水,此时不为所述制冷内胆10进行补水。如图3所示,使用饮水机的补水模式时,则将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并将所述出水驱动器32关闭,从而使得仅补水组件20工作,以将常温水输入到所述制冷内胆10内,为所述制冷内胆10补水,此时所述制冷内胆10不向出水端50输出冷水。也就是说,在饮水机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仅其中一者单独工作,这样可以将补水过程和出水过程分开进行,从而不易出现制备好的冷水被混入常温水而导致出水温度升高的情况。
但是,在饮水机的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使用饮水机的冷水模式累计时间较长时,所述制冷内胆10中的水被抽干,所述制冷内胆10极为缺水,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强制将所述补水驱动器22及所述出水驱动器32同时开启,以强制为所述制冷内胆10补入常温水,避免所述制冷内胆10被冻坏损伤。具体在后文还有详细介绍。
至于所述补水驱动器22的开关方式,可以是通过饮水机的控制器根据工作模式自动控制,也可以是通过在饮水机上设置对应的开关按键,供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手动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的开关。同样地,所述出水驱动器32也可以是通过饮水机的控制器根据工作模式自动控制,也可以是通过在饮水机上设置对应的开关按键,供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来手动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32的开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为饮水机的所述制冷内胆10配置所述补水组件20和所述出水组件30,其中,所述补水组件20包括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10和所述供水源40的所述补水管21,以及设置在所述补水管21上的所述补水驱动器22;所述出水组件30则包括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10和所述出水端50的所述出水管31,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31上的所述出水驱动器32,从而可以通过分别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单独工作,以使得饮水机的补水程序和出水程序相互独立开,进而可减少所述制冷内胆10中制备好的冷水和新泵入的常温水混合并输出给所述出水端50的情况出现。如此,则可以在补水之前,将制冷内胆10制备好的冷水先输送出来,确保饮水机输出的冷水出水温度较低,并且,一次性获取的冷水出水量较大,提高制冷内胆10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均连接,所述控制器适用于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分别独立工作。如此,在饮水机正常工作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分别独立工作,使得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其中一者单独开启,而另一者关闭,以实现自动补水和出水,减少手动操作工序。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具有冷水模式;所述控制器适用于在所述冷水模式下,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32开启,并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关闭。应说明的是,如果在使用冷水模式之前,所述补水驱动器22处于开启状态,则在使用冷水模式时,控制器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关闭。而如果在使用冷水模式之前,所述补水驱动器22处于关闭状态,则在使用冷水模式时,控制器不开启所述补水驱动器22,使得所述补水驱动器22保持关闭即可。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饮水机还具有补水模式;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补水模式下,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并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32关闭。应说明的是,如果在使用补水模式之前,如所述出水驱动器32处于开启状态,则在使用补水模式时,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32关闭。而如果在使用补水模式之前,所述出水驱动器32处于关闭状态,则在使用补水模式时,控制器不开启所述出水驱动器32,使得所述出水驱动器32保持关闭即可。
在此有考虑到,所述饮水机在使用冷水模式积累一段时间后,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冷水逐渐被抽走,所述制冷内胆10的水量变小,水位降低,一旦水位过低,所述制冷内胆10内无水制冷,可能会导致所述制冷内胆10冻伤或损坏。在此情况下,则需要强制为制冷内胆10补水。例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饮水机强制切换到补水模式,以及时为所述制冷内胆10补水,避免制冷内胆10被冻坏。或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使得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同时工作,也可以为所述制冷内胆10补水,这一工作模式为强制补水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具有强制补水模式;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强制补水模式下,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32和所述补水驱动器22均开启。具体说来,当所述饮水机使用冷水模式时,所述出水驱动器32处于开启状态;在此模式下,如果所述制冷内胆10的水位过低,则控制器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以使得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同时工作,从而将饮水机从冷水模式强制切换到补水模式,实现出水的同时及时补水。
至于所述控制器将饮水机从冷水模式切换到强制补水模式的条件,则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冷水模式累积运行时长大于一预设时长后,切换到所述强制补水模式。
具体说来,所述控制器预存有一预设时长,当饮水机使用冷水模式累积运行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使得饮水机切换到强制补水模式。当饮水机使用冷水模式累积运行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则保持饮水机当前模式不变。例如,假定预设时长为△T,单次饮水机使用冷水模式的运行时长为Ti,在∑Ti>T条件下,控制器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使得饮水机切换到强制补水模式;在∑Ti≤△T条件下,饮水机保持在冷水模式。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液位检测器80检测到所述制冷内胆10的液位低于低位预设水位时,切换到所述强制补水模式。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需要为所述制冷内胆10配置所述液位检测器80,所述液位检测器80用于检测所述制冷内胆10的当前水位并反馈给控制器,以使得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液位检测器80反馈的当前水位,来控制补水驱动器22的开关。
具体说来,所述控制器预存有一低位预设水位,所述低位预设水位可对应所述制冷内胆10允许的最小储水量;当控制器接收到的所述液位检测器80反馈的当前水位低于低位预设水位时,则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使得饮水机切换到强制补水模式。当控制器接收到的所述液位检测器80反馈的当前水位高于低位预设水位时,则保持饮水机当前模式不变。例如,假定低位预设水位为Hmin,所述液位检测器80反馈的当前水位为H,在H<Hmin条件下,控制器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使得饮水机切换到强制补水模式;在H≥Hmin条件下,饮水机保持在冷水模式。
请参阅图1和图7,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饮水机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位检测器80,所述液位检测器80设置在所述制冷内胆10,以适用于检测所述制冷内胆10的液位。具体说来,所述液位检测器80将检测到的所述制冷内胆10的当前液位,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从而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液位检测器80反馈的当前液位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的开关,具体参见前述说明。
可选地,所述液位检测器80可以包括下水位检测器,下水位检测器可用于检测所述制冷内胆10缺水状态下的当前液位。下水位检测器可选为液位探针。所述液位检测器80还可以包括上水位检测器,上水位检测器则用于检测所述制冷内胆10满水状态下的当前液位。上水位检测器可以是液位探针,也可以液位浮球等具有液位检测功能的结构。在此,上水位检测器可选为液位浮球。在所述下水位检测器检测到当前液位低于预设低液位时,则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开启,使得饮水机开启补水模式或强制补水模式;在所述上水位检测器检测到当前液位高于预设高液位时,则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关闭,停止补水。
至于所述补水驱动器22的运行时长,则可以通过控制器按照运存的预设运行时间来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运行,在所述补水驱动器22累积运行时间等于预设运行时间时,则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关闭。所述预设运行时间可以根据所述制冷内胆10的容量及所述补水驱动器22补水速率进行换算。
请参阅图1,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部还设置有通气孔13,所述通气孔13适用于将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与大气环境连通。如此,在饮水机使用冷水模式时,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部为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所述制冷内胆10内的冷水可以在所述出水驱动器32的驱动下经所述出水管31输出的所述出水端50,避免了所述制冷内胆10在排水一段时间后在其内腔形成负压,而导致的冷水难以输出的情况出现,以确保在此冷水模式下所述制冷内胆10可以持续向外输出冷水。而在饮水机使用补水模式时,所述供水源40输送的水则可以在所述补水驱动器22的驱动下逐渐填充所述制冷内胆10,所述制冷内胆10内的空气被逐渐上升的水挤压而从所述通气孔13向外排出,从而可以增大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有效容积,进而增大所述制冷内胆10填充的水量。
具体说来,所述通气孔13设置在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部,具体可以是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壁或者侧壁靠近顶部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13设置在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壁。在此考虑到,所述通气孔13的存在,会使得大气环境的空气进入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空气中可能会携带有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造成所述制冷内胆10污染。
请参阅图1,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所述通气管90,所述通气管90的一端通过所述通气孔13与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连通,所述通气管90的另一端与大气环境连通。由于所述通气管90的存在,大气环境的空气先进入到所述通气管90内,部分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也就先黏附到所述通气管90的内壁上,不易直接落入到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进而减少所述制冷内胆10被污染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6,在此考虑到,如果在不使用所述饮水机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所述通气管90畅通,外部环境的空气中的粉尘、细菌或微生物等容易进入到制冷内胆10中,进而使得制冷内胆10容易受到污染。因此,为了在不使用饮水机时将所述制冷内胆10与外部环境隔绝,保持所述制冷内胆10密闭不受污染,可选在所述通气管90上配置电磁阀,利用该电磁阀来控制所述通气管90的打开或关闭。
具体说来,在使用所述饮水机的补水模式或冷水模式时,将所述通气管90上的开关阀93打开,以将所述通气管90导通,从而使得所述制冷内胆10与大气环境连通,此时可以顺畅地进行补水或出水。当不使用所述饮水机时,则将所述通气管90上的开关阀93关闭,以将所述通气管90的通路阻断,从而将所述制冷内胆10与大气环境隔绝,保持所述制冷内胆10处于密闭环境,以避免所述制冷内胆10被污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开关阀93直接安装在所述通气孔13,而无需配置所述通气管90,这样可大大减少管路结构,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请参阅图6,此外,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通气管90设计成弯曲地,以降低外部环境的污染物落入所述制冷内胆10的几率。例如,所述通气管90具有位于所述制冷内胆10外侧的外管段91,外管段91呈弯曲设置并朝下开放。具体地,将所述通气管90的外管段91呈L形或S形弯曲设置均可,仅需将外管段91的外端朝下开设。通过将所述通气管90的外管段91的开口朝下开放,使得大气环境的中的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不易进入外管段91的开口。而将所述通气管90的外管段91呈弯曲设置,则可以延长大气环境和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连通的路径,使得大气环境的空气携带的大部分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沉降在外管段91,有效减少所述制冷内胆10被污染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6,可选地,所述通气管90具有伸入至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的内管段92,内管段92呈弯曲设置并朝下开放。具体地,所述通气管90的内管段92的开口朝上开放,可避免所述通气管90的内管段92的开口浸入到所述制冷内胆10中液面下,造成所述通气管90被封堵失效;而将所述通气管90的内管段92呈弯曲设置,则同样可延长大气环境和所述制冷内胆10的内腔连通的路径,使得大气环境的空气携带的大部分灰尘或细菌等微生物沉降在内管段92,有效减少所述制冷内胆10被污染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1,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鉴于饮水机的所述补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31上分别配置有所述补水驱动器22、所述出水驱动器32,从而所述补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31均可获得较大的水流驱动力。因此,所述制冷内胆10的进水口11和/或所述出水口12则可以设置在所述制冷内胆10的底部、顶部、侧部均可。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制冷内胆10的所述出水口12设置在其顶部时,所述出水管31的内端应自所述出水口12向下穿插到所述制冷内胆10的底部,确保使用时所述出水管31的内端可以伸入到液面下即可。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内胆10在其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并在其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其中,所述补水管21与进水口11连接,所述出水管31与所述出水口12连接。具体地,所述制冷内胆10具有底壁、侧壁及顶壁。所述进水口11位于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壁;所述出水口12位于所述制冷内胆10的底壁。从而使得制冷内胆10从顶部朝下进水,而制冷内胆10从底部出水。在从补水模式切换到冷水模式之后,制冷内胆10先将下层的制备好的冷水从底部出水口12输送给出水端50。对于所述出水口12的开设方向,所述出水口12沿竖向朝下开放,也可以是沿横向朝侧向开放。具体在此,所述出水口12沿竖向朝下开放。
进一步地,将所述出水驱动器32安装于所述出水管31的位于所述制冷内胆10下方的管路上。在饮水机使用冷水模式时,所述制冷内胆10的顶部为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所述制冷内胆10内的冷水可以在所述出水驱动器32的驱动下经所述出水管31输出的所述出水端50。在饮水机使用补水模式时,所述供水源40输送的水可以在所述补水驱动器22的驱动下逐渐填充所述制冷内胆10,所述制冷内胆10内腔中被挤压的空气从所述通气孔13排出。
请参阅图4,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补水管21上的换向阀60,所述换向阀60具有与所述补水管21的进水端61连通的进水端61、与所述补水管21的出水端连通的常闭端62,以及用于与所述出水端50连通的常开端63;所述换向阀60适用于切换所述常闭端62和常开端63的开关。
具体说来,换向阀60可选为三通电磁阀。所述换向阀60具有保持常开端63打开而常闭端62关闭的初始状态,以及将常开端63关闭而常闭端62打开的工作状态。所述换向阀6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由所述控制器控制而在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通过在所述补水管21上安装所述换向阀60,可使得饮水机具有将所述供水源40的水直接输送到所述出水端50的常温水模式。
例如,如图3所示,在使得饮水机的补水模式时,控制补水驱动器22开启,并控制所述换向阀60切换到工作状态,所述供水源40中的水经所述换向阀60的常闭端62输送到所述制冷内胆10。如图4所示,在使得饮水机的常温水模式时,控制所述换向阀60切换到初始状态,所述供水源40中的水经所述换向阀60的常开端63输送到所述出水端50。此外,在使得饮水机的冷水模式时,补水驱动器22关闭,而所述换向阀60则保持在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为便于所述换向阀60的常开端63与所述出水端50连接,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换向管64,所述换向管64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阀60的常开端63连接,所述换向管64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31的位于所述出水驱动器32出水侧的管路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换向管64的两端也可以分别与所述换向阀60的常开端63、所述出水端50连接。
请参阅图5,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加热组件70,所述加热组件70包括热水管71和加热模块72;其中,所述热水管71适用于连接所述供水源40和所述出水端50,加热模块72安装于所述热水管71上。
具体地,热水管71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源40连通,热水管71的另一端可以直接所述出水端50连接,也可以与出水管31的位于出水驱动器32出水侧的管路连接。加热模块72安装于所述热水管71上,用以将从所述热水管71通过的水流进行加热。通过为所述饮水机配置所述加热组件70,可使得饮水机还具有将所述供水源40的水加热后输送到所述出水端50的热水模式,从而饮水机具有补水模式、冷水模式、常温水模式及热水模式等多种工作模式。
当使用所述饮水机的加热模式时,补水驱动器22和出水驱动器32均关闭,而加热模块72启动,加热模块72将水加热形成热水后,加热模块72将制备好的热水输出到所述出水端50,以由所述出水端50将热水供应给用户。值得一体的是的,上述加热组件70和换向阀60并不是必须的,具体可以根据饮水机所需配置的功能进行合理配置均可。
至于加热模块72的具体结构,加热模块72可以是即热模块,也可以是电热管或者制热内胆等具有加热功能的装置。具体在此,加热模块72为即热模块。
请参阅图1,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前文介绍,所述供水源40可以是配置在所述饮水机内部的所述供水箱40,也可以是所述饮水机外部的自来水管或储水罐。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所述供水箱40,所述供水箱40适用于作为所述供水源40为所述制冷内胆10和/或加热模块72供水。
可选地,所述补水驱动器22为水泵;和/或,所述出水驱动器32为水泵。当然,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并不局限于水泵,所述补水驱动器22和所述出水驱动器32还可以是其他可以驱动水流动的驱动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包括:
制冷内胆;
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补水管和补水驱动器,所述补水管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供水源,所述补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以及
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管和出水驱动器,所述出水管适用于连接所述制冷内胆和出水端,所述出水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内胆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适用于将所述制冷内胆的内腔与大气环境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制冷内胆的内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环境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安装于所述通气管上,所述开关阀用以调控所述通气管的通断。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内胆在其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并在其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其中,所述补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的位于所述制冷内胆下方的管路上。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水驱动器、所述出水驱动器均连接,所述控制器适用于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和所述出水驱动器分别独立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制冷内胆,以适用于检测所述制冷内胆的液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具有冷水模式;所述控制器适用于在所述冷水模式下,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开启,并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关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具有补水模式;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补水模式下,控制所述补水驱动器开启,并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关闭。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具有强制补水模式;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强制补水模式下,控制所述出水驱动器和所述补水驱动器均开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所述冷水模式累积运行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控制饮水机切换到所述强制补水模式;或者,
所述控制器还适用于在液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制冷内胆的液位小于低位预设水位时,控制饮水机切换到所述强制补水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补水管上的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与所述补水管的进水端连通的进水端、与所述补水管的出水端连通的常闭端,以及用于与所述出水端连通的常开端;所述换向阀适用于切换所述常闭端和所述常开端的开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换向管,所述换向管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阀的常开端连接,所述换向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位于出水驱动器出水侧的管路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水管和加热模块;其中,所述热水管适用于连接供水源和所述出水端;所述加热模块安装于所述热水管上。
1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还包括供水箱,所述供水箱适用于作为所述供水源为制冷内胆和/或加热模块供水。
1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驱动器为水泵;和/或,所述补水驱动器为水泵。
CN202110273339.9A 2021-03-12 2021-03-12 饮水机 Pending CN114158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3339.9A CN114158910A (zh) 2021-03-12 2021-03-12 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3339.9A CN114158910A (zh) 2021-03-12 2021-03-12 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8910A true CN114158910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7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3339.9A Pending CN114158910A (zh) 2021-03-12 2021-03-12 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891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6981A (ja) * 1997-08-08 1999-02-23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EP1530939A1 (de) * 2003-11-15 2005-05-18 Braun GmbH Gerät zur Zubereitung heisser Getränke, insbesondere Getränke, die mit löslichem Pulver hergestellt werden
CN202044112U (zh) * 2011-03-02 2011-11-23 顾华 一种轻便饮水机
CN204813415U (zh) * 2015-07-16 2015-12-02 依莱克顿(宁波)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杀菌系统的饮水机
CN205322099U (zh) * 2015-12-03 2016-06-22 深圳市易安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获取安全饮用水的饮水机
CN206867107U (zh) * 2017-01-12 2018-01-12 依莱克顿(宁波)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装置
CN211673780U (zh) * 2020-01-13 2020-10-16 瑞安市赛超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双水泵饮水机
CN211722802U (zh) * 2020-02-27 2020-10-2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台式管线饮水机
CN215959392U (zh) * 2021-03-12 2022-03-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饮水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6981A (ja) * 1997-08-08 1999-02-23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飲料ディスペンサ
EP1530939A1 (de) * 2003-11-15 2005-05-18 Braun GmbH Gerät zur Zubereitung heisser Getränke, insbesondere Getränke, die mit löslichem Pulver hergestellt werden
CN202044112U (zh) * 2011-03-02 2011-11-23 顾华 一种轻便饮水机
CN204813415U (zh) * 2015-07-16 2015-12-02 依莱克顿(宁波)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杀菌系统的饮水机
CN205322099U (zh) * 2015-12-03 2016-06-22 深圳市易安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获取安全饮用水的饮水机
CN206867107U (zh) * 2017-01-12 2018-01-12 依莱克顿(宁波)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饮水装置
CN211673780U (zh) * 2020-01-13 2020-10-16 瑞安市赛超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双水泵饮水机
CN211722802U (zh) * 2020-02-27 2020-10-2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台式管线饮水机
CN215959392U (zh) * 2021-03-12 2022-03-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饮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4849B (zh) 一种电子座便器的敞开式储热水箱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KR100685341B1 (ko) 히트 펌프 급탕기
CN101672426B (zh) 流体供应系统或设备中存留流体的回收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959392U (zh) 饮水机
CN109973972B (zh) 蒸汽发生装置、控制方法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10920347B (zh) 车辆空调系统及其冷凝水再利用系统
JP4407643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15959393U (zh) 饮水机
CN2856867Y (zh) 三腔水箱太阳能热水器
CN114158910A (zh) 饮水机
CN215959422U (zh)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CN215959416U (zh) 饮水机
JP2007155171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US20050166313A1 (en) Insulated hot water storage tank for sink
CN114158939A (zh) 饮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10036A (zh) 储水装置及净饮设备
CN114158923A (zh) 饮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58947A (zh) 饮水机内胆及饮水机
CN211609274U (zh) 储水装置及净饮设备
JP4207867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10123153U (zh) 蒸汽发生装置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8301500U (zh) 一种节能管线饮水机
CN206609174U (zh) 一种全自动节能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JP2005257213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21076776U (zh) 燃气热水炉用清洁系统及燃气热水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