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8344U -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28344U CN215928344U CN202120067043.7U CN202120067043U CN215928344U CN 215928344 U CN215928344 U CN 215928344U CN 202120067043 U CN202120067043 U CN 202120067043U CN 215928344 U CN215928344 U CN 2159283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output
- gear
- output shaft
- transmission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上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以及和上述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的中间传动轴,上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上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上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上述动力输出轴穿设在上述从动齿轮上,上述从动齿轮与上述动力输出轴相对转动设置,上述动力输出轴上套设有换挡同步器,上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上述换挡同步器滑动配合的限位条,上述换挡同步器内侧设有调节槽,上述限位条的一侧设有弹簧,上述弹簧的另一侧与上述调节槽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动力输出轴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之间的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
传动结构主要是由动力输入轴、中间传动轴、动力输出轴、同步器和齿轮组组成,中间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中间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在中间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轴传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差的不稳定导致动力输出轴的转动不均匀,使得动力输出轴输出到汽车的行走机构时出现顿挫,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汽车驾驶员的体验感很差。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动力输出轴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
上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以及和上述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的中间传动轴,上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上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
上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上述动力输出轴穿设在上述从动齿轮上,上述从动齿轮与上述动力输出轴相对转动设置,上述动力输出轴上套设有换挡同步器,上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上述换挡同步器滑动配合的限位条,上述换挡同步器内侧设有调节槽,上述限位条位于上述调节槽内,上述限位条的一侧设有弹簧,上述弹簧的另一侧与上述调节槽侧壁连接,上述弹簧沿上述动力输出轴的周向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动力输入轴与上述中间传动轴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节槽呈扇环状,上述调节槽与上述换挡同步器同心设置,上述调节槽轴线方向的两端贯穿上述换挡同步器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条的截面与上述调节槽的截面相同,上述限位条的外侧与上述调节槽的底侧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条沿上述动力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上述限位条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上述限位条沿上述动力输出轴的周向方向设置,上述调节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上述限位条分别位于三个上述调节槽内,三组上述调节槽与限位条之间均设有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簧与上述动力输出轴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主动齿轮的口径不同,多个上述主动齿轮均啮合有上述从动齿轮,多个上述从动齿轮均对应有上述换挡同步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倒挡齿轮,上述第一倒挡齿轮啮合有倒挡中间齿轮,上述倒挡中间齿轮啮合有第二倒挡齿轮,上述第二倒挡齿轮穿设在上述动力输出轴上,上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能与上述第二倒挡齿轮配合的上述换挡调节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倒挡中间齿轮的口径远小于上述第一倒挡齿轮和上述第二倒挡齿轮的口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
上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以及和上述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的中间传动轴,上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上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
上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上述动力输出轴穿设在上述从动齿轮上,上述从动齿轮与上述动力输出轴相对转动设置,上述动力输出轴上套设有换挡同步器,上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上述换挡同步器滑动配合的限位条,上述换挡同步器内侧设有调节槽,上述限位条位于上述调节槽内,上述限位条的一侧设有弹簧,上述弹簧的另一侧与上述调节槽侧壁连接,上述弹簧沿上述动力输出轴的周向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动力输入轴外接动力源,此处的动力源指的是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动力输出轴外接汽车的行走机构,此处的行走机构指的是车轮系统,发动机带动动力输入轴转动,动力输入轴带动中间传动轴转动,中间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跟随同步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通过调节变速器内的操纵机构(操纵机构属于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表述),操纵机构拨动换挡同步器,换挡同步器与从动齿轮配合连接,从动齿轮带动换挡同步器同步转动,换挡同步器转动时,限位条不对换挡同步器起限位作用,换挡同步器与动力输出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换挡同步器压缩调节槽内的弹簧,弹簧的力施加在限位条上,在上述力达到一定值时,换挡同步器带动动力输出轴的同步转动,动力输出轴带动行走机构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沿动力输出轴的转动方向弹簧和限位条顺次布置,弹簧、限位条和调节槽的配合设计,使中间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不硬性直接传动,而是在弹簧缓冲后再进行动力的输出,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动力输出轴的动力输出更平缓。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动力输出轴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挡同步器与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剖视图。
图标:1-动力输入轴,2-齿轮组,3-主动齿轮,4-中间传动轴,5-第一倒挡齿轮,6-倒挡中间齿轮,7-第二倒挡齿轮,8-动力输出轴,9-换挡同步器,10-从动齿轮,11-调节槽,12-弹簧,13-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动力输出轴8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
上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1,以及和上述动力输入轴1传动配合的中间传动轴4,上述中间传动轴4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3,上述主动齿轮3上啮合有从动齿轮10;
上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8,上述动力输出轴8穿设在上述从动齿轮10上,上述从动齿轮10与上述动力输出轴8相对转动设置,上述动力输出轴8上套设有换挡同步器9,上述动力输出轴8上设有与上述换挡同步器9滑动配合的限位条13,上述换挡同步器9内侧设有调节槽11,上述限位条13位于上述调节槽11内,上述限位条13的一侧设有弹簧12,上述弹簧12的另一侧与上述调节槽11侧壁连接,上述弹簧12沿上述动力输出轴8的周向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动力输入轴1外接动力源,此处的动力源指的是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动力输出轴8外接汽车的行走机构,此处的行走机构指的是车轮系统,发动机带动动力输入轴1转动,动力输入轴1带动中间传动轴4转动,中间传动轴4上的主动齿轮3跟随同步转动,主动齿轮3 带动从动齿轮10转动,通过调节变速器内的操纵机构(操纵机构属于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表述),操纵机构拨动换挡同步器9,换挡同步器9与从动齿轮10配合连接,从动齿轮10带动换挡同步器9同步转动,换挡同步器9转动时,限位条13不对换挡同步器9起限位作用,换挡同步器9与动力输出轴8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换挡同步器9压缩调节槽11内的弹簧12,弹簧12的力施加在限位条13上,在上述力达到一定值时,换挡同步器9带动动力输出轴8的同步转动,动力输出轴8带动行走机构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沿动力输出轴8的转动方向弹簧12和限位条13顺次布置,弹簧12、限位条13和调节槽11的配合设计,使中间传动轴4与动力输出轴8之间不硬性直接传动,而是在弹簧12缓冲后再进行动力的输出,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动力输出轴8的动力输出更平缓。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动力输出轴8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动力输入轴1与上述中间传动轴4 通过齿轮组2传动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齿轮组2为两个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与动力输入轴1连接,另一个齿轮与中间传动轴4连接,通过两个齿轮的啮合能实现动力输入轴1和中间传动轴4的同步转动,达到动力传递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节槽11呈扇环状,上述调节槽 11与上述换挡同步器9同心设置,上述调节槽11轴线方向的两端贯穿上述换挡同步器9的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换挡同步器9在动力输出轴8上滑动时,限位条13 和调节槽11滑动配合。调节槽11呈扇环状,方便与弹簧12配合,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更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条13的截面与上述调节槽11 的截面相同,上述限位条13的外侧与上述调节槽11的底侧相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条13与调节槽11的截面相同,在弹簧12压缩时,限位条13和调节槽11的受力更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条13沿上述动力输出轴8的轴线方向设置,上述限位条1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上述限位条13沿上述动力输出轴8的周向方向设置,上述调节槽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上述限位条13分别位于三个上述调节槽11内,三组上述调节槽11与限位条13 之间均设有弹簧12。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多组限位条13、弹簧12和调节槽11的配合,减少单个限位条13和单个弹簧12的载荷,易于增加限位条13和弹簧12 的寿命,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年限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簧12与上述动力输出轴8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上述实施例中,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条13、调节槽11固定连接,使弹簧12的位置保持固定,弹簧12与动力输出轴8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了弹簧12与动力输出轴8相接时造成弹簧12的摩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使限位条13在调节槽11内保持固定,避免了动力输出轴8的转动,增加了动力输出轴8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动齿轮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主动齿轮3的口径不同,多个上述主动齿轮3均啮合有上述从动齿轮 10,多个上述从动齿轮10均对应有上述换挡同步器9。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主动齿轮3的设计,能带动多个从动齿轮10达到不同的转速,多个从动齿轮10转速不同时使动力输出轴8的转速不同,实现多档变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中间传动轴4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倒挡齿轮5,上述第一倒挡齿轮5啮合有倒挡中间齿轮6,上述倒挡中间齿轮6啮合有第二倒挡齿轮7,上述第二倒挡齿轮7穿设在上述动力输出轴8 上,上述动力输出轴8上设有能与上述第二倒挡齿轮7配合的上述换挡调节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倒挡齿轮5和第二倒挡齿轮7之间设置倒挡中间齿轮6传动,能改变动力输出轴8的转向,使汽车能具有倒车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倒挡中间齿轮6的口径远小于上述第一倒挡齿轮5和上述第二倒挡齿轮7的口径。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导车时速度不宜过快,倒挡中间齿轮6的口径远小于上述第一倒挡齿轮5和上述第二倒挡齿轮7的口径,使动力输出轴8 的转速较低,汽车能低速倒车。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动力输入轴1外接动力源,此处的动力源指的是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动力输出轴8外接汽车的行走机构,此处的行走机构指的是车轮系统,发动机带动动力输入轴1转动,动力输入轴1带动中间传动轴4转动,中间传动轴4上的主动齿轮3跟随同步转动,主动齿轮3 带动从动齿轮10转动,通过调节变速器内的操纵机构(操纵机构属于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表述),操纵机构拨动换挡同步器9,换挡同步器9与从动齿轮10配合连接,从动齿轮10带动换挡同步器9同步转动,换挡同步器9转动时,限位条13不对换挡同步器9起限位作用,换挡同步器9与动力输出轴8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换挡同步器9压缩调节槽11内的弹簧12,弹簧12的力施加在限位条13上,在上述力达到一定值时,换挡同步器9带动动力输出轴8的同步转动,动力输出轴8带动行走机构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沿动力输出轴8的转动方向弹簧12和限位条13顺次布置,弹簧12、限位条13和调节槽11的配合设计,使中间传动轴4与动力输出轴8之间不硬性直接传动,而是在弹簧12缓冲后再进行动力的输出,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动力输出轴8的动力输出更平缓。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动力输出轴8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
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动力输入轴,以及和所述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的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
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穿设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相对转动设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套设有换挡同步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换挡同步器滑动配合的限位条,所述换挡同步器内侧设有调节槽,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调节槽内,所述限位条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与所述调节槽侧壁连接,所述弹簧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周向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中间传动轴通过齿轮组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呈扇环状,所述调节槽与所述换挡同步器同心设置,所述调节槽轴线方向的两端贯穿所述换挡同步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的截面与所述调节槽的截面相同,所述限位条的外侧与所述调节槽的底侧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条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限位条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槽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限位条分别位于三个所述调节槽内,三组所述调节槽与限位条之间均设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之间形成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动齿轮的口径不同,多个所述主动齿轮均啮合有所述从动齿轮,多个所述从动齿轮均对应有所述换挡同步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倒挡齿轮,所述第一倒挡齿轮啮合有倒挡中间齿轮,所述倒挡中间齿轮啮合有第二倒挡齿轮,所述第二倒挡齿轮穿设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二倒挡齿轮配合的换挡调节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中间齿轮的口径远小于所述第一倒挡齿轮和所述第二倒挡齿轮的口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67043.7U CN215928344U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67043.7U CN215928344U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28344U true CN215928344U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40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06704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28344U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28344U (zh) |
-
2021
- 2021-01-11 CN CN202120067043.7U patent/CN2159283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13581B2 (en) |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range gearing | |
JP7250815B2 (ja) | 歯車式無段自動変速及び回転比アクティブ制御システム | |
US6726590B2 (en) | Speed change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oroidal transmission | |
US4693134A (en) | High-powered vehicle drive train | |
EP2855182B1 (en) | Two-speed transmission and electric vehicle | |
US3802293A (en) | Power shift | |
EP2855249B1 (en) |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and electric vehicle | |
US10001196B2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CN1434229A (zh) | 多传动副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 |
JPS63219956A (ja) |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 |
US4458551A (en) | Manual transmission | |
CN101328961B (zh) | 双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 |
US20050028626A1 (en) | Gear reduction unit | |
US20050028627A1 (en) | Gear reduction unit | |
CN215928344U (zh) |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 |
US4074592A (en) | Direct drive transmission with hydraulically actuated forward and reverse clutches | |
CN218267051U (zh) | 一种三挡气动式汽车副变速器 | |
CN213145242U (zh) | 一种用于电气化汽车的一体化两档变速驱动桥机构 | |
US11204084B2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ncluding a layshaft gearset | |
KR970000736A (ko) | 전진 6단 후진 2단용 트랜스미션 | |
CN218440486U (zh) | 差速无级变矩变速器 | |
GB2384540A (en) | Torque sharing transmission | |
CN205745125U (zh) | 同心输出轴2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216430451U (zh) | 变速器及动力总成及模型车 | |
CN220816444U (zh) | 一种变速器用的多轴传动结构及具有该多轴传动结构的平行轴式多挡位自动变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