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1344U - 一种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31344U CN215831344U CN202122437675.0U CN202122437675U CN215831344U CN 215831344 U CN215831344 U CN 215831344U CN 202122437675 U CN202122437675 U CN 202122437675U CN 215831344 U CN215831344 U CN 2158313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ortion
- screw thread
- external screw
- sealing
- locking 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阀门和管件密封连接后难以定向的问题。本密封结构,设置于均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所述连接部二外侧具有用于与连接部一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一,连接部二的外侧还具有外螺纹二,所述外螺纹一相较于外螺纹二更靠近连接部二的端部,所述外螺纹二和外螺纹一之间具有间距以使两者之间形成呈环状的密封槽,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的环形密封圈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外螺纹二处的呈环状的锁紧帽,所述锁紧帽沿着所述外螺纹二向所述连接部一靠近时能将所述密封圈紧压在所述连接部一和/或连接部二上。本密封结构具有方便定向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管件连接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管子的长度有限,在进行长距离的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多个管子之间的连接,而多个管子连接之后的密封效果对于管道输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现有的管件连接较多地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再在其中一个管件内侧或者外侧设置一密封圈或密封垫,通过两个管件相对旋紧的方式,依靠管件的端部挤压密封圈来达到密封的效果。
然而,当阀门与管件之间进行螺纹连接时,两者相对旋紧并挤压密封圈后,阀门的朝向往往难以控制,极易出现连接后阀门背向用户的情况,不利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阀门和管件密封连接后难以定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密封结构,设置于均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所述连接部二外侧具有用于与连接部一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二的外侧还具有外螺纹二,所述外螺纹一相较于外螺纹二更靠近连接部二的端部,所述外螺纹二和外螺纹一之间具有间距以使两者之间形成呈环状的密封槽,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的环形密封圈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外螺纹二处的呈环状的锁紧帽,所述锁紧帽沿着所述外螺纹二向所述连接部一靠近时能将所述密封圈紧压在所述连接部一和/或连接部二上。
阀门和管件相连接时,阀门的连接端具有连接部一,管件的连接端具有连接部二,先将锁紧帽螺纹连接在管件外的外螺纹二处,并使锁紧帽远离密封槽的位置,再将密封圈套设在管件外的密封槽中,最后,将连接部一螺纹连接在连接部二外的外螺纹一处,阀门和管件螺纹连接后,调整阀门的周向位置至方便操作的位置,之后,保持阀门和管件不动,反向旋转锁紧帽,使得锁紧帽向连接部一方向移动,紧压密封圈以实现密封。在此连接过程中,可将阀门和管件连接定位后,单独依靠锁紧帽来实现密封,保证了阀门和管件密封连接时阀门的定向,方便了操作。
在上述的一种密封结构中,所述连接部一朝向锁紧帽的一端具有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的直径自外螺纹一向外螺纹二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密封圈能抵靠在所述锥形面上。连接部一上的锥形面可在锁紧帽向其靠近时更好地对密封圈进行定位和挤压,从而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一种密封结构中,所述锁紧帽朝向所述连接部一的一端具有呈环状的抵靠面,所述抵靠面能与所述连接部一相抵靠以形成硬密封。在密封圈密封的同时,通过抵靠面进行硬密封,提高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密封结构中,所述外螺纹二相较于所述外螺纹一更凸出于所述连接部二的外侧面。外螺纹二更凸出,能方便锁紧帽的连接操作。
在上述的一种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圈的外侧面凸出于所述外螺纹一和外螺纹二的外侧。
在上述的一种密封结构中,所述锁紧帽靠近所述连接部一的一端内侧为不具有螺纹的挤压面,所述锁紧帽靠近所述连接部一时,所述挤压面能将密封圈紧压在所述密封槽的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密封结构能在保证阀门和管件连接密封性的同时,方便了对阀门方向的定向,使得后续对于阀门的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管件连接时本密封结构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部一;2、连接部二;3、外螺纹一;4、外螺纹二;5、密封槽;6、密封圈;7、锁紧帽;8、锥形面;9、抵靠面;10、挤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密封结构设置于均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一1和连接部二2之间,其中,连接部二2外侧具有外螺纹二4以及用于与连接部一1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一3,且外螺纹一3相较于外螺纹二4更靠近连接部二2的端部,外螺纹二4和外螺纹一3之间具有间距以使两者之间形成呈圆环状的密封槽5。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密封槽5内的环形密封圈6以及螺纹连接在外螺纹二4处的呈圆环状的锁紧帽7,锁紧帽7沿着外螺纹二4向连接部一1靠近时能将密封圈6紧压在连接部一1和/或连接部二2上。
具体地说,连接部一1朝向锁紧帽7的一端具有锥形面8,该锥形面8的直径自外螺纹一3向外螺纹二4的方向逐渐增大,锁紧帽7朝向连接部一1的一端具有呈圆环状的抵靠面9,该抵靠面9能与连接部一1相抵靠以形成硬密封,锁紧帽7靠近连接部一1的一端内侧为不具有螺纹的呈圆柱形的光滑挤压面10,当锁紧帽7沿着外螺纹二4向连接部一1方向靠近直至抵靠面9抵靠在连接部一1上时,密封圈6被紧压在密封槽5底面、挤压面10和锥形面8之间且同时与三者紧密抵靠以形成密封。
为了方便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外螺纹二4相较于外螺纹一3更凸出于连接部二2的外侧面,而密封圈6的外侧面则凸出于外螺纹一3和外螺纹二4的外侧。
阀门和管件相连接时,以阀门的连接端具有连接部一1且管件的连接端具有连接部二2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两者也可相互交换,先将锁紧帽7螺纹连接在管件外的外螺纹二4处,并使锁紧帽7远离密封槽5的位置,再将密封圈6套设在管件外的密封槽5中。最后,将阀门的连接部一1通过其内螺纹螺纹连接在连接部二2外的外螺纹一3处,阀门和管件螺纹连接后,调整阀门的周向位置至方便操作的位置,并使锥形面8略伸入密封槽5。
之后,保持阀门和管件不动,反向旋转锁紧帽7,使得锁紧帽7向连接部一1方向移动,直至抵靠面9抵靠在连接部一1上。在此锁紧帽7旋进的过程中,在锥形面8的导向作用下,密封圈6被逐渐向密封槽5底面方向挤压形变,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连接部一1、连接部二2和锁紧帽7之间的密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密封结构,设置于均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一(1)和连接部二(2)之间,所述连接部二(2)外侧具有用于与连接部一(1)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一(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二(2)的外侧还具有外螺纹二(4),所述外螺纹一(3)相较于外螺纹二(4)更靠近连接部二(2)的端部,所述外螺纹二(4)和外螺纹一(3)之间具有间距以使两者之间形成呈环状的密封槽(5),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槽(5)内的环形密封圈(6)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外螺纹二(4)处的呈环状的锁紧帽(7),所述锁紧帽(7)沿着所述外螺纹二(4)向所述连接部一(1)靠近时能将所述密封圈(6)紧压在所述连接部一(1)和/或连接部二(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1)朝向锁紧帽(7)的一端具有锥形面(8),所述锥形面(8)的直径自外螺纹一(3)向外螺纹二(4)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密封圈(6)能抵靠在所述锥形面(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帽(7)朝向所述连接部一(1)的一端具有呈环状的抵靠面(9),所述抵靠面(9)能与所述连接部一(1)相抵靠以形成硬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二(4)相较于所述外螺纹一(3)更凸出于所述连接部二(2)的外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6)的外侧面凸出于所述外螺纹一(3)和外螺纹二(4)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帽(7)靠近所述连接部一(1)的一端内侧为不具有螺纹的挤压面(10),所述锁紧帽(7)靠近所述连接部一(1)时,所述挤压面(10)能将密封圈(6)紧压在所述密封槽(5)的底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37675.0U CN215831344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一种密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37675.0U CN215831344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一种密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31344U true CN215831344U (zh) | 2022-02-15 |
Family
ID=8020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37675.0U Active CN215831344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一种密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31344U (zh) |
-
2021
- 2021-10-09 CN CN202122437675.0U patent/CN2158313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91105U (zh) | 一种高压液体双向密封管道接头 | |
CN217030030U (zh) | 一种可防止内漏和外漏的输渣管道阀门 | |
CN215831344U (zh) | 一种密封结构 | |
CN206036442U (zh) | 管子连接的快速接头 | |
CN106287046B (zh) | 一种高压液体双向密封管道接头 | |
CN201875312U (zh) | 采用o形橡胶密封圈密封的搭焊支管螺纹接头 | |
CN201206678Y (zh) | 锥面密封复合不锈钢流体管 | |
CN215596640U (zh) | 一种管道防漏安装装置 | |
CN206723647U (zh) |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 |
CN105605345A (zh) | 双卡旋压式金属管件 | |
CN106764144B (zh) | 一种流量可调的管接头 | |
CN105570591A (zh) | 一种二通可变多通液压管接头 | |
CN2482617Y (zh) | 管道补偿器 | |
CN204099789U (zh) | 一种压力气体接头 | |
CN211231993U (zh) | 一种阀门连接用密封组件 | |
CN209164851U (zh) | 一种快速接头 | |
CN204004972U (zh) | 多通式pp-r管层叠接头 | |
CN210770410U (zh) | 三通换向阀 | |
CN103335129B (zh) | 高温高压球阀 | |
CN210014121U (zh) | 一种洗衣宝的管道连接结构 | |
CN207364510U (zh) | 一种扩口式端直通管接头 | |
CN212080535U (zh) | 一种新型管道连接结构 | |
CN221423934U (zh) | 一种高密封球阀 | |
CN220365953U (zh) | 一种连接密封性好的y型调节阀 | |
CN217559257U (zh) |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