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轴包角折弯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滚轴包角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其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等方式对板材进行加工。折弯冲压通过冲头将板件挤压呈折弯状,板件的折弯处通常被挤压成90°左右,然而现有的折弯模具靠冲头对板件进行冲压,冲头与板件之间为滑动摩擦,不仅造成模具磨损严重,同时折弯后的板件存在擦痕,影响板件的美观,而且在折弯过程中,如果不对板件的两侧进行限位,势必会造成板件偏移,进而导致板件折弯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响产品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对板件进行折弯,避免出现擦痕,且能够对板件的两侧进行有效限位,防止板件出现偏移的滚轴包角折弯模具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轴包角折弯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轴包角折弯模具,包括上夹板、脱料板、折弯冲头和固定机构,所述脱料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折弯冲头右侧的下方分别开设有圆槽和包角圆弧,所述圆槽的内部设置有折弯滚轴,所述折弯滚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圆槽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脱料板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底槽,所述移动块的底部栓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栓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螺杆的前端安装有转动块,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孔、通孔和固定螺栓,所述螺纹孔贯穿开设在连接板的表面,所述通孔分别开设在折弯冲头两侧的表面,且通孔与固定槽相互连通,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螺纹孔和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链条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栓接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表面,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均与链条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螺杆的长度小于第二螺杆的长度,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表面的螺纹均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夹板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脱料板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且滑杆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侧限位板相对一侧的表面均粘接有助滑垫,所述助滑垫的面积与限位板的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对板件进行折弯,避免出现擦痕,且能够对板件的两侧进行有效限位,防止板件出现偏移,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折弯模具在冲压的过程中,冲头与板件之间为滑动摩擦,不仅造成模具磨损严重,同时折弯后的板件存在擦痕,影响板件美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目前在折弯冲压的过程中,如果不对板件的两侧进行限位,势必会造成板件偏移,进而导致板件折弯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料板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上夹板;2-脱料板;3-折弯冲头;4-通槽;5-圆槽;6-折弯滚轴;7-连接板;8-固定机构;81-螺纹孔;82-通孔;83-固定螺栓;9-包角圆弧;10-固定槽;11-内槽;12-第一螺杆;13-第二螺杆;14-移动块;15-底槽;16-竖杆;17-限位板;18-转动块;19-传动机构;191-第一链轮;192-链条;193-第二链轮;20-滑杆;21-滑槽;22-助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滚轴包角折弯模具,包括上夹板1、脱料板2、折弯冲头3和固定机构8,所述脱料板2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4,所述折弯冲头3右侧的下方分别开设有圆槽5和包角圆弧9,所述圆槽5的内部设置有折弯滚轴6,所述折弯滚轴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圆槽5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0,所述连接板7与固定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脱料板2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内槽11,所述内槽11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3,所述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3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4,所述连接板7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底槽15,所述移动块14的底部栓接有竖杆16,所述竖杆16的底端栓接有限位板17,所述第二螺杆13的前端安装有转动块18,所述内槽11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19,该模具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对板件进行折弯,避免出现擦痕,且能够对板件的两侧进行有效限位,防止板件出现偏移,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折弯模具在冲压的过程中,冲头与板件之间为滑动摩擦,不仅造成模具磨损严重,同时折弯后的板件存在擦痕,影响板件美观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目前在折弯冲压的过程中,如果不对板件的两侧进行限位,势必会造成板件偏移,进而导致板件折弯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螺纹孔81、通孔82和固定螺栓83,螺纹孔81贯穿开设在连接板7的表面,所述通孔82分别开设在折弯冲头3两侧的表面,且通孔82与固定槽10相互连通,所述固定螺栓83分别与螺纹孔81和通孔82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螺纹孔81、通孔82和固定螺栓83的设置,当折弯滚轴6位于圆槽5的内部时,连接板7位于固定槽10的内部,此时螺纹孔81与通孔82相互对齐,然后转动固定螺栓83使其依次进入通孔82和螺纹孔81的内部,便可将连接板7和折弯滚轴6固定,同时也能够进行拆卸。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19包括第一链轮191、链条192和第二链轮193,第一链轮191和第二链轮193分别栓接在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3的表面,所述第一链轮191和第二链轮193均与链条192相互啮合,通过第一链轮191、链条192和第二链轮193的设置,它们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二螺杆13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螺杆12同步转动。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螺杆12的长度小于第二螺杆13的长度,且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3表面的螺纹均对称设置,此种设计使得螺杆在转动的同时,前后两侧的移动块14能够做方向相对或相反的运动。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上夹板1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滑槽21,所述脱料板2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20,且滑杆20与滑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滑槽21和滑杆20的设置,滑杆20能够与滑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实现上夹板1与脱料板2相互定位的效果。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两侧限位板17相对一侧的表面均粘接有助滑垫22,所述助滑垫22的面积与限位板17的面积相同,通过助滑垫22的设置,其能够起到保护限位板17的作用,同时能够避免限位板17对板件造成擦痕。
工作原理:在工作时,首先将板件置于脱料板2的下方,并对板件右侧的底部进行固定,同时板件的左侧位于通槽4的下方,与此同时使用工具对转动块18进行转动,其带动第二螺杆13开始转动,随后第二螺杆13通过第二链轮193、链条192和第一链轮191带动第一螺杆12同步转动,此时两侧的螺杆同步转动,其使前后两侧的移动块14开始做相对运动,然后前后两侧的竖杆16和限位板17开始做相对运动,直至限位板17表面的助滑垫22贴住板件,此时板件的两侧处于限位状态,防止板件在折弯冲压的过程中出现偏移,而在折弯过程中,冲压机带动上夹板1和折弯冲头3开始向下运动,随后折弯滚轴6首先与板件先接触,此时板件受向下的力开始变弯,并在折弯过程中无擦痕,同时冲头继续下压,包角圆弧9将产品外弧回压,直至角度稳定,该过程中,板件在折弯后外观无擦痕,且折弯尺寸及角度稳定,同时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其使模具与板件之间不会产生剧烈的摩擦,模具维修频率大幅度降低。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