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6302U - 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86302U CN215486302U CN202121802967.3U CN202121802967U CN215486302U CN 215486302 U CN215486302 U CN 215486302U CN 202121802967 U CN202121802967 U CN 202121802967U CN 215486302 U CN215486302 U CN 2154863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oil outlet
- float chamber
- plunger
- carbure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化油器上设有浮子室和出油口,所述浮子室通过第一喉管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化油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浮子室连通,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通孔内设有柱塞,所述化油器上设有可活动的拔杆,所述拔杆与所述柱塞连接以带动所述柱塞与所述通孔的内部分离。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浮子室的出油量来提高发动机的启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化油器是将空气与燃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雾化后提供给发动机燃烧,摩托车化油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发动机活塞的往复运动产生的负压将雾化后的燃油吸入气缸而燃烧的。
化油器的结构包括第一喉管、主油量孔和浮子室,发动机启动时,主油量孔将浮子室内的燃油吸入第一喉管中。为了提高发动机冷启动的性能,发动机冷启动时将风门关闭,以减少进入浮子室的气体,增大混合的汽油浓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启动性能,但通过关闭风门提高发动机冷启动的性能有时候并不能起到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通过提高浮子室的出油量来提高发动机的启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化油器上设有浮子室和出油口,所述浮子室通过第一喉管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化油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浮子室连通,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通孔内设有柱塞,所述化油器上设有可活动的拔杆,所述拔杆与所述柱塞连接以带动所述柱塞与所述通孔的内部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浮子室的上方,所述通孔的一端设于所述浮子室内部的上方,所述浮子室内设有第二喉管,所述第二喉管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第二喉管的另一端浸入浮子室内的燃油。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出油口一端的出油方向与所述出油口的出油方向不垂直,且所述通孔位于出油口一端的出油方向朝向所述出油口的出油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室包括后盖,所述后盖的侧壁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设有与所述浮子室连通的限流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浮子室的一端与所述储油槽连通,所述限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和所述限流孔均为圆形孔,所述通孔直径为0.4mm~0.45mm,所述限流孔的直径为0.15mm~0.2mm。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部设有一圆锥面,所述柱塞为与所述圆锥面相适配的圆锥体,所述柱塞设于所述圆锥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拔杆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柱塞与所述圆锥面分离距离的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拔杆上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化油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该技术方案,摩托车在冷启动时,用拔杆带动柱塞与通孔的内部分离,浮子室内雾化后的燃油也可以通过通孔向摩托车上的发动机提供,提高向发动机的供油浓度,从而提高摩托车在冷启动时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孔、柱塞和拔杆相互配合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油槽和限流孔的结构简图;
标号说明:
1、浮子室;2、出油口;3、第一喉管;4、通孔;5、柱塞;6、拔杆;7、第二喉管;8、后盖;9、储油槽;10、限流孔;11、圆锥面;12、弹簧;13、化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化油器13上设有浮子室1和出油口2,浮子室1通过第一喉管3与出油口2连通,化油器13上设有通孔4,通孔4的一端与浮子室1连通,通孔4的另一端与出油口2连通,通孔4内设有柱塞5,化油器13上设有可活动的拔杆6,拔杆6与柱塞5连接以带动柱塞5与通孔4的内部分离。
使用原理:
摩托车在冷启动时,用拔杆6带动柱塞5与通孔4的内部分离,浮子室1内雾化后的燃油在发动机活塞的往复运动产生的负压作用下,也可以通过通孔4向摩托车上的发动机提供,提高向发动机的供油浓度,从而提高摩托车在冷启动时的性能。
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方案的出油口2设于浮子室1的上方,通孔4的一端设于浮子室1内部的上方,浮子室1内设有第二喉管7,第二喉管7的一端与通孔4连接,第二喉管7的另一端浸入浮子室1内的燃油。
采用该技术方案,摩托车用的化油器13上的出油口2大都是位于浮子室1的上方,将通孔4设于浮子室1内部的上方,并用第二喉管7将浮子室1和通孔4连接,可以减小通孔4在化油器13上的开孔长度。
参照图1,本技术方案的通孔4位于出油口一端的开孔方向与出油口2的出油方向不垂直,即通孔4位于出油口2一端的出油方向与出油口2的出油方向不垂直,且通孔4位于出油口2一端的开孔方向朝向出油口2的出油方向设置,即通孔4位于出油口2一端的出油方向朝向出油口2的出油方设置。
采用该技术方案,从通孔4出来的燃油可以直接向摩托车上的发动机所在方向喷射,从而提供通孔4的供油效率。
参照图1和图3,本技术方案的浮子室1包括后盖8,后盖8的侧壁设有储油槽9,储油槽9设有与浮子室1连通的限流孔10,通孔4靠近浮子室1的一端与储油槽9连通,限流孔10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4的孔径,采用该技术啊方案,发动机启动时,燃油是需要充分与气体混合的,通过储油槽9和限流孔10的设置,可以使燃油和气体进行二次混合,提高发动机启动时的性能。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通孔4和限流孔10均为圆形孔,通孔4直径为0.4mm~0.45mm,优选的为0.45mm,限流孔10的直径为0.15mm~0.2mm,优选的为~0.2mm,采用该技术方案,在不妨碍燃油和气体进行二次混合的同时,还能适当的控制通孔4进入到发动机上的燃油量。
参照图2,本技术方案的通孔4内部设有一圆锥面11,柱塞5为与圆锥面11相适配的圆锥体,柱塞5设于圆锥面11上。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圆锥体与通孔4内部的圆锥面11的分离距离,则可以控制从通孔4出来的出油量,如需要较少的出油量,则控制圆锥体与圆锥面11分离较小的距离即可,如需要较多的出油量,则控制圆锥体与圆锥面11分离较大的距离。本实施方式的拔杆6上设有用于显示柱塞5与圆锥面11分离距离的标识,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观察到柱塞5与圆锥面11的分离距,从而可以精确控制通孔4的出油量。
参照图2,本技术方案的拔杆6上套设有一弹簧12,弹簧12与化油器13固定。
采用该技术方案,弹簧12可以带动拔杆6复位,即控制柱塞5自动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化油器上设有浮子室和出油口,所述浮子室通过第一喉管与所述出油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浮子室连通,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通孔内设有柱塞,所述化油器上设有可活动的拔杆,所述拔杆与所述柱塞连接以带动所述柱塞与所述通孔的内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浮子室的上方,所述通孔的一端设于所述浮子室内部的上方,所述浮子室内设有第二喉管,所述第二喉管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第二喉管的另一端浸入浮子室内的燃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出油口一端的开孔方向与所述出油口的出油方向不垂直,且所述通孔位于出油口一端的开孔方向朝向所述出油口的出油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室包括后盖,所述后盖的侧壁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设有与所述浮子室连通的限流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浮子室的一端与所述储油槽连通,所述限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所述限流孔均为圆形孔,所述通孔直径为0.4mm~0.45mm,所述限流孔的直径为0.15mm~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部设有一圆锥面,所述柱塞为与所述圆锥面相适配的圆锥体,所述柱塞设于所述圆锥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柱塞与所述圆锥面分离距离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上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化油器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02967.3U CN215486302U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02967.3U CN215486302U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86302U true CN215486302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55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02967.3U Active CN215486302U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86302U (zh) |
-
2021
- 2021-08-04 CN CN202121802967.3U patent/CN2154863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5363B (zh) | 二冲程发动机 | |
CN215486302U (zh) | 一种手动加浓摩托车化油器 | |
US10330048B2 (en) | Fuel enrichment simple star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arburetor | |
CN205207000U (zh) | 一种发动机混合器 | |
CN104481736B (zh) | 一种大排量竞技越野摩托车用平吸柱塞式化油器 | |
CN215860539U (zh) | 二冲程蝶阀式燃油全自动混合真空膜片化油器组件 | |
CN213711200U (zh) | 一种负压式的化油器型汽油发动机供油机构 | |
CN203189144U (zh) | 化油器 | |
CN2931820Y (zh) | 点燃式内燃机汽化器 | |
CN216157786U (zh) | 一种独弹针进油装置化油器 | |
CN202926487U (zh) | 低排放小型二冲程汽油机 | |
CN216142824U (zh) | 一种易启动的二冲程汽油机 | |
CN221547126U (zh) | 一种非道路式发动机化油器 | |
CN212803417U (zh) | 一种化油器高速加油调节机构 | |
CN200985839Y (zh) | 摩托车化油器怠速量孔 | |
CN2663670Y (zh) | 一种化油器 | |
CN222254173U (zh) | 一种发动机及发电机 | |
CN2651455Y (zh) | 化油器怠速量孔 | |
CN215860375U (zh) | 一种机油供油机构及化油器 | |
CN221277887U (zh) | 负压式进油化油器 | |
CN221810872U (zh) | 喷油器 | |
TWM586311U (zh) | 用於燃油發動機之節能提效裝置 | |
CN202039974U (zh) | 用于通用汽油发动机的化油器 | |
CN201635886U (zh) | 一种汽油机减振进气管 | |
CN2364229Y (zh) | 压燃式内燃机加水助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