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0419U - 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80419U CN215480419U CN202121945681.0U CN202121945681U CN215480419U CN 215480419 U CN215480419 U CN 215480419U CN 202121945681 U CN202121945681 U CN 202121945681U CN 215480419 U CN215480419 U CN 2154804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water
- communicated
- water outlet
- deep b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1221 initial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6247 magnetic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6004 Quartz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89 flocc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6615 flocc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1001 backwa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12 coag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11 flocc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MMDJDBSEMBIJBB-UHFFFAOYSA-N [O-][N+]([O-])=O.[O-][N+]([O-])=O.[O-][N+]([O-])=O.[NH6+3] Chemical compound [O-][N+]([O-])=O.[O-][N+]([O-])=O.[O-][N+]([O-])=O.[NH6+3] MMDJDBSEMBIJB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651 NO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Nit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O-])=O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28 superna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33242 Lont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51 autotroph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52616 bacterial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01 coagu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68 de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5 f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4 flocc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62 hydr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01 hydroly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96 mechanical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13 oxy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91 sco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1 wate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系统的二级处理部分包括组合式氧化沟、二沉池,组合式氧化沟包括预缺氧池、侧流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好氧池具有连通至二沉池,以及回流至缺氧池的回流端;二沉池的污泥井设置有污泥回流管以连通至侧流池、厌氧池;三级处理部分包括磁混凝沉淀池、深床反硝化滤池;二沉池的出水端连接至磁混凝沉淀池,深床反硝化滤池包括水槽、过滤系统以及气水联合反冲洗组件。系统针对性解决污水处理高水质指标下的脱氮除磷问题,一定程度减少了外加碳源的使用,降低了运行成本,也提高了厌氧区的除磷效率,构筑物充分池壁共建,多个处理区相互衔接,污染物去除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提高已是大势所趋。城镇污水来源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多样,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及病菌、病毒等,若要达到如地表准IV类水标准,需要经过至少三级处理工艺(物理、生化、深度处理)的组合,以改善污水处理效果。通常一级处理是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等方式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例如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例如营养物的去除、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现有污水处理系统中,尤其是二级、三级工艺部分仍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序设置的一级处理部分、二级处理部分以及三级处理部分。所述二级处理部分包括组合式氧化沟、二沉池;所述组合式氧化沟包括预缺氧池、侧流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所述预缺氧池进水端与所述一级处理部分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缺氧池设置有分别连通至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的出水端,所述厌氧池出水端连通至所述缺氧池,所述缺氧池出水端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具有连通至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端,以及回流所述好氧池中混合液至所述缺氧池的回流端;所述二沉池配置有污泥井,所述污泥井设置有污泥回流管,以连通至所述侧流池,所述侧流池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预缺氧池;所述三级处理部分包括磁混凝沉淀池、深床反硝化滤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磁混凝沉淀池,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配置有水槽、过滤系统以及气水联合反冲组件,所述水槽的进水端与所述磁混凝沉淀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过滤系统布置于所述水槽中,其包括从上至下分布的石英砂滤层、承托层以及滤砖,所述气水联合反冲组件的冲洗端对应于所述过滤系统,以从下往上对所述过滤系统进行气、水冲洗;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出水廊的出水端。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预缺氧池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预缺氧池、第二预缺氧池,所述侧流池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预缺氧池连通,所述第二预缺氧池设置分别连通至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的出水端。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一级处理部分包括进水泵房、旋流沉砂池,所述进水泵房的进水端端配置有粗格栅,所述进水泵房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旋流沉砂池,所述旋流沉砂池的进水端配置有细格栅,所述旋流沉砂池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第一预缺氧池。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好氧池配置有曝气设备。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侧流池、厌氧池以及缺氧池内均设置有潜水推流器。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磁混凝沉淀池包括依序连通的混凝区、磁粉混合区、絮凝区以及沉淀区以及反硝化进水反应池,所述混凝区、絮凝区均设有搅拌机,所述沉淀区的中部设有用于沉淀的斜管,所述沉淀区中于所述斜管的上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连通至所述反硝化进水反应池,所述反硝化进水反应池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的水槽。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磁混凝沉淀池的沉淀区底部设置有刮泥设备,所述刮泥设备的输出端连接至污泥斗,所述污泥斗配置有污泥回流设备、污泥排送设备,所述污泥回流设备以所述污泥斗中上部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磁粉混合区,所述污泥排送设备将所述污泥斗中下部的污泥排至磁种回收装置,所述磁种回收装置的出泥端连通至储泥池。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配置有气水联合反冲组件,所述气水联合反冲组件的冲洗端对应于所述过滤系统,以从下往上对所述过滤系统进行气、水冲洗。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配置有滤池超越管、放空管,所述滤池超越管用于连通所述磁混凝沉淀池与所述出水廊,所述放空管用于直接排放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中的水。
如前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三级处理部分还包括紫外消毒池,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出水廊连通至所述紫外消毒池,所述紫外消毒池配置有出水泵房以将水排出。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通过对系统的改进,有效的改善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例如具有改善脱氮除磷效果、提升处理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续在图1之后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续在图2之后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级处理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级处理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深床反硝化滤池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一级前段部分;11、粗格栅;12、进水泵房;2、一级后段部分;21、细格栅;22、旋流沉砂池;3、组合式氧化沟;31、预缺氧池;311、第一预缺氧池;312、第二预缺氧池;32、侧流池;33、厌氧池;34、缺氧池;35、好氧池;36、曝气设备;37、潜水推流器;4、二沉池;41、进水渠;42、污泥井;5、磁混凝沉淀池;51、混凝区;52、磁粉混合区;53、絮凝区;54、沉淀区;55、斜管;56、刮泥设备;57、反硝化进水反应池;6、深床反硝化滤池;61、水槽;62、石英砂滤层;63、承托层;64、滤砖;65、出水廊;7、紫外消毒池;8、出水泵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参阅附图1-6,所示为组合式氧化沟3与深床反硝化滤池6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序设置的一级处理部分、二级处理部分以及三级处理部分。
所述二级处理部分包括组合式氧化沟3、二沉池4;所述组合式氧化沟3包括预缺氧池31、侧流池32、厌氧池33、缺氧池34以及好氧池35;所述预缺氧池31的进水端与所述一级处理部分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缺氧池31设置有分别连通至所述厌氧池33、缺氧池34的出水端,所述厌氧池33出水端连通至所述缺氧池34,所述缺氧池34出水端连通至所述好氧池35,所述好氧池35具有连通至所述二沉池4的出水端,以及回流所述好氧池35中混合液至所述缺氧池34的回流端;所述二沉池4配置有污泥井42,所述污泥井42设置有污泥回流管,以连通至所述侧流池32,所述侧流池32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预缺氧池31。其中,所述侧流池32、厌氧池33以及缺氧池34内可以均设置有潜水推流器37,有助于泥水混合。
所述三级处理部分包括磁混凝沉淀池5、深床反硝化滤池6;所述二沉池4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磁混凝沉淀池5,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6配置有水槽61、过滤系统以及气水联合反冲组件,所述水槽61的进水端与所述磁混凝沉淀池5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过滤系统布置于所述水槽61中,其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石英砂滤层62、承托层63、滤砖64,所述水槽61的底部设有连接至出水廊65的出水端。
经过一级处理部分后的水进入二级处理部分,一级处理后的污水与侧流池32中的混合液进入预缺氧池31中,预缺氧池31中将污水中存在的氧及硝酸盐通过微生物生化作用进行消耗,为后端厌氧池33营造良好的厌氧环境。预缺氧池31预留污水进入厌氧池33的第一出水端、进入缺氧池34的第二出水端,在运行中可以通过对两个出水端的控制灵活调整除磷、脱氮操作。
侧流池32中的污泥混合液由二沉池4污泥井42的回流污泥形成,污泥水解为后端的缺氧池34提供碳源,在侧流池32的厌氧环境下,聚磷菌释磷繁殖,污泥混合液中的自养菌群与繁殖的聚磷菌一同进入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提供微生物丰度,从而提供生物脱氮除磷效率。
经预缺氧池31处理后的污水和侧流池32污泥混合液通过第一出水端进入厌氧池33,高效的活性污泥会快速吸附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并对难降解的有机物起到良好的水解作用。同时,污泥中的磷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的释放,活性提高,为好氧条件污泥对磷的大量吸收作准备。经厌氧池33或是经预缺氧池31处理的污水进入缺氧池34,缺氧池34中反硝化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碳源,将经由好氧池35回流泵泵送的回流混合液中大量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完成脱氮过程。经缺氧池34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好氧池35,好氧池35中有大量的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和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而后混合液经好氧池35出水端进入二沉池4进行泥水分离。
二沉池4的作用是使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混合液固液分离,并使下沉的活性污泥得到一定的浓缩,上清液排放,确保污水厂出水SS和BOD5等达到所要求的排放标准。二沉池4与组合式氧化沟3两者优选为一体池壁相连共建,节省占地面积,有利于降低土建建设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二沉池4可以采用矩形二沉池4,其与组合式氧化沟3池壁共建,二沉池4的进水渠41与前述组合式氧化沟3的出水端连接,组合式氧化沟3混合液经池壁过水方孔进入二沉池4进水渠41内,进水渠41设置配水孔,使混合液均匀分布在其沉淀区54的过水断面上。混合液在沉淀区54行进过程中逐渐完成固液分离,沉淀区中的上清液经出水渠收集进入出水井,污泥沉降至底板后经刮泥设备收集,通过排泥槽进入污泥井42,二沉池4污泥回流泵根据组合式氧化沟3内污泥浓度控制回流量。
磁混凝沉淀池5的进水端连接二沉池4的出水端(出水井),此环节中,常规混凝沉淀工艺中添加磁粉,磁粉作为沉淀析出晶核,使得水中胶体颗粒与磁粉颗粒很容易碰撞脱稳而形成絮体,晶核众多能够使得每一粒微小的悬浮物颗粒形成絮体,并且在每一个絮体中包裹有磁粉,从而悬浮物去除效率也大幅提高,同时由于磁粉密度大,因而絮体密度远大于常规混凝絮体,也大幅提高了沉淀效率。磁混凝沉淀池5沉降速度快、表面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高效除磷、出水透明度高、SS去除率高、运行成本低、系统紧凑等优点。
深床反硝化滤池6优选采用下向流式,磁混凝沉淀池5的出水首先经进水总管分流至进水支管,接着经由水槽61向下自流进入过滤系统,污染物中的硝态氮在石英砂滤层62中被附着在石英砂表面的反硝化菌转化为氮气,完成脱氮反应,悬浮絮体在重力作用下向沉淀,污水过滤过程中微生物膜吸收污水中的硝酸盐并利用内碳源或外加碳源进行脱氮。处理后的污水由过滤系统经过相应水管进入出水廊65,而后输出。
经过过滤系统之后的水经由水管进入出水廊65,然后由出水孔排出,当固体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使水头损失达到极限水头损失或导致SS发生穿透,深床反硝化滤池6开始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为经处理后的出水,深床反硝化滤池6出水端至出水廊65之间的水管可以控制切换出水、反冲洗两种状态来使用,反冲洗时关闭进水,先单独气冲然后气水联合冲洗,最后进行清水漂洗,反冲洗的空气来自配水配气滤砖64下方的配气管,反冲洗气管连通配气管、鼓风机。
反冲洗时在气水对滤料的流体冲刷和滤料间相互摩擦下,老化的生物膜与被截留的SS与滤料分离,冲洗下来的生物膜及SS随反冲洗排水排除滤池,从而去除配水配气滤砖64、承托层63和石英砂滤层62内过量的微生物膜和SS,恢复处理能力,而反冲洗排水可以回流至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系统。
过滤系统中的承托层63、滤砖64以及气水联合反冲洗组件较为常见,其中承托层63的主要作用是支承上方的滤料,防止过滤时滤料通过配水系统漏出进入滤出水中,同时可在反冲洗时保持其稳定,承托层63形成有均匀的孔隙,对均匀配水和过滤水收集起协助作用。而滤砖64为上气下水的布水布气系统,例如有S型、T型滤砖等,所采用的滤砖64上部为反洗气孔,在中间腔道形成气垫层后均匀分布至滤砖64上部反洗气孔,下部为布水系统,利用滤砖64四周顶角形成的缝隙及滤砖64底部集水孔收集滤后水,再经集水渠道出水管排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缺氧池31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预缺氧池311、第二预缺氧池312,所述侧流池32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预缺氧池311连通,所述第二预缺氧池312设置分别连通至所述厌氧池33、缺氧池34的出水端。通过第一预缺氧池311使进入池中一级处理污水、侧流池32混合液可以初步混合和反应,然后在第二预缺氧池312进一步混合反应。
一些实施例中,一级处理部分包括进水泵房12、旋流沉砂池22,所述进水泵房12的进水端端配置有粗格栅11形成一级前段部分1,所述进水泵房12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旋流沉砂池22,所述旋流沉砂池22的进水端配置有细格栅21形成一级后段部分2,所述旋流沉砂池22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第一预缺氧池311。污水经一级处理中的机械预处理实现对漂浮物、悬浮物等的拦截。其中,粗格栅11及进水泵房12可以采用一体池壁共建形式,细格栅21可以采用内进流网板式,细格栅21及旋流沉砂池22为一体池壁共建形式,有利于降低土建建设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35配置有曝气设备36,可以采用底曝的形式,好氧池35的曝气设备36进行空气扩散实现充氧,曝气设备36可以安装在空气支管上,空气支管连接至空气干管,空气干管由鼓风机房引出,通过调节鼓风机的送风量可以控制好氧池35的溶解氧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混凝沉淀池5包括依序连通的混凝区51、磁粉混合区52、絮凝区53以及沉淀区54以及反硝化进水反应池57,所述混凝区51、絮凝区53均设有搅拌机,所述沉淀区54的中部设有用于沉淀的斜管55,所述沉淀区54中于所述斜管55的上方设有集水槽61,所述集水槽61连通至所述反硝化进水反应池57,所述反硝化进水反应池57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6的水槽61。
混凝区51中投加混凝剂,磁粉混合区52投加磁粉,絮凝区53投加絮凝剂,混凝区51和絮凝区53均设有搅拌机,沉淀区54设置斜管55,采用斜管55沉淀的形式、澄清污水经斜管55上方集水槽61收集排出至反硝化进水反应池57。进一步的,所述磁混凝沉淀池5的沉淀区54底部设置有刮泥设备56,所述刮泥设备56的输出端连接至污泥斗,所述污泥斗配置有污泥回流设备、污泥排送设备,所述污泥回流设备以所述污泥斗中上部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磁粉混合区52作为循环污泥,所述污泥排送设备将所述污泥斗中下部的污泥排至磁种回收装置,该部分污泥中含有磁粉,磁粉经此种回收装置回收后循环使用,所述磁种回收装置的出泥端连通至储泥池,以便进入污泥处理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6配置有滤池超越管、放空管,所述滤池超越管用于连通所述磁混凝沉淀池5与所述出水廊65,经磁混凝沉淀池5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超越深床反硝化滤池6直接进入出水廊65,所述放空管用于直接排放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6中的水,以便必要时将池中的水放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级处理部分还包括紫外消毒池7,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6的出水廊65连通至所述紫外消毒池7,水经由出水廊65的出水孔排送至紫外消毒池7消毒,所述紫外消毒池7配置有出水泵房8以将达标的水排出。
深床反硝化滤池6通过滤料上生长的反硝化菌的作用,把硝酸盐氮(NO3-N)转化成N2完成脱氮反应过程,深床反硝化滤池6具有良好的生物脱氮功能和除磷功能、对悬浮物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无滤料流失和损失、反冲水量少等优点。为减少占地,降低成本,优选的将深床反硝化滤池6与紫外消毒池7、出水泵房8池壁共建,紫外消毒池7和出水泵房8池壁共建,磁混凝沉淀池5、深床反硝化滤池6、紫外消毒池7和出水泵房8四者形成一体化三级处理构筑物。
综上,组合式氧化沟3与深床反硝化滤池6结合的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组合式氧化沟3作为主体生化处理工艺,针对性解决污水处理高水质指标下的脱氮除磷问题,依靠在前段设置的预缺氧池31和侧流池32,其中预缺氧池31可实现对污水的初步缺氧反硝化脱氮,消耗污水中的溶解氧,为后续的厌氧释磷提供条件,侧流池32用于对回流污泥进行水解,为后端缺氧区提供碳源,一定程度减少了外加碳源的使用,降低了运行成本,也提高了厌氧区的除磷效率;以磁混凝沉淀池5和深床反硝化滤池6为主的三级处理工艺,磁混凝沉淀工艺在常规混凝沉淀工艺中添加了磁粉,加快了沉降速度,减小了占地面积。
深床反硝化滤池6下向自流过滤过程中,磁混凝沉淀池5出水经过石英砂滤层62,悬浮絮体在重力作用下向沉淀,污染物中的硝态氮被附着在石英砂表面的反硝化菌转化为氮气;污水处理的全流程的构筑物充分池壁共建,布置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多个处理区相互衔接完成污水的物理、生化以及深度处理,污染物去除率高,运行成本低,单位面积污水处理量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序设置的一级处理部分、二级处理部分以及三级处理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处理部分包括组合式氧化沟、二沉池;所述组合式氧化沟包括预缺氧池、侧流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所述预缺氧池进水端与所述一级处理部分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缺氧池设置有分别连通至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的出水端,所述厌氧池出水端连通至所述缺氧池,所述缺氧池出水端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具有连通至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端,以及回流所述好氧池中混合液至所述缺氧池的回流端;所述二沉池配置有污泥井,所述污泥井设置有污泥回流管,以连通至所述侧流池,所述侧流池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预缺氧池;
所述三级处理部分包括磁混凝沉淀池、深床反硝化滤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磁混凝沉淀池,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配置有水槽、过滤系统以及气水联合反冲组件,所述水槽的进水端与所述磁混凝沉淀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过滤系统布置于所述水槽中,其包括从上至下分布的石英砂滤层、承托层以及滤砖,所述气水联合反冲组件的冲洗端对应于所述过滤系统,以从下往上对所述过滤系统进行气、水冲洗;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出水廊的出水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缺氧池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预缺氧池、第二预缺氧池,所述侧流池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预缺氧池连通,所述第二预缺氧池设置分别连通至所述厌氧池、缺氧池的出水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处理部分包括进水泵房、旋流沉砂池,所述进水泵房的进水端端配置有粗格栅,所述进水泵房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旋流沉砂池,所述旋流沉砂池的进水端配置有细格栅,所述旋流沉砂池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第一预缺氧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好氧池配置有曝气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流池、厌氧池以及缺氧池内均设置有潜水推流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混凝沉淀池包括依序连通的混凝区、磁粉混合区、絮凝区以及沉淀区以及反硝化进水反应池,所述混凝区、絮凝区均设有搅拌机,所述沉淀区的中部设有用于沉淀的斜管,所述沉淀区中于所述斜管的上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连通至所述反硝化进水反应池,所述反硝化进水反应池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的水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混凝沉淀池的沉淀区底部设置有刮泥设备,所述刮泥设备的输出端连接至污泥斗,所述污泥斗配置有污泥回流设备、污泥排送设备,所述污泥回流设备以所述污泥斗中上部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磁粉混合区,所述污泥排送设备将所述污泥斗中下部的污泥排至磁种回收装置,所述磁种回收装置的出泥端连通至储泥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配置有滤池超越管、放空管,所述滤池超越管用于连通所述磁混凝沉淀池与所述出水廊,所述放空管用于直接排放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中的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级处理部分还包括紫外消毒池,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出水廊连通至所述紫外消毒池,所述紫外消毒池配置有出水泵房以将水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5681.0U CN215480419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5681.0U CN215480419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80419U true CN215480419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6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45681.0U Active CN215480419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804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96749A (zh) * | 2022-07-11 | 2022-10-18 | 常州大学 | 一种处理混合污水的缺氧-Orbal组合装置 |
CN115403221A (zh) * | 2022-09-14 | 2022-11-29 | 天津泰达水业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
-
2021
- 2021-08-18 CN CN202121945681.0U patent/CN2154804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96749A (zh) * | 2022-07-11 | 2022-10-18 | 常州大学 | 一种处理混合污水的缺氧-Orbal组合装置 |
CN115403221A (zh) * | 2022-09-14 | 2022-11-29 | 天津泰达水业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8096B (zh) | 生态敏感区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9264932A (zh) |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 |
CN101624252B (zh) | 一种印染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 | |
CN102838205B (zh) | 外置式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 | |
CN106565017B (zh) | 一种双循环的脱氮除磷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3723896A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9970289A (zh) |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107021597A (zh) | 利用粉末活性炭改善生化及深度处理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8585384A (zh) | 一种mbbr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 |
CN207130090U (zh) | 集约化城市污水处理池装置 | |
CN209619125U (zh) | 磁混凝澄清与反硝化滤池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1292263Y (zh) | 竖流式好气浮滤池 | |
CN108689486A (zh) | 一种连续流颗粒污泥反应器及运行方法 | |
CN215480419U (zh) | 组合式氧化沟与深床反硝化滤池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6904796A (zh) | 一种多级导流式ss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9809565A (zh) | 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滤池及应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 |
CN206607128U (zh) | 一种基于水处理剂和陶瓷膜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2939365A (zh) |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装置 | |
CN209161788U (zh) |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8732851U (zh) | 一种mbbr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4781350U (zh) | 一种污水深化处理系统 | |
CN203768177U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9292980A (zh) |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5110556A (zh) | 一体化脱氮脱碳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处理系统 | |
CN205874139U (zh) |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