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68Y - 电话自动拨号机 - Google Patents
电话自动拨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568Y CN2154568Y CN 93233548 CN93233548U CN2154568Y CN 2154568 Y CN2154568 Y CN 2154568Y CN 93233548 CN93233548 CN 93233548 CN 93233548 U CN93233548 U CN 93233548U CN 2154568 Y CN2154568 Y CN 215456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gger
- resistance
- output
- dialing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Supply Of Signal Current (AREA)
Abstract
电话自动拨号机由极性控制电路(1)、收线开关
(2)、交流阻断直流电路(3)、锁相环电路(4)、积时器
(5)、触发器(6)、电子开关(7)、拨号驱动电路(8)、拨
号信号发生器(9)、触发重拨器(10)、放大报警电路
(11)、报警信号发生器(12)、置零器(13)、置零器
(14)、延时触发器(15)、单稳触发器(16)及计数器
(17)组成。它利用电讯局交换机提供的电源,与现有
电话机相配接使用,只需用户拨一次电话号码,就可
不断自动拨号而直至拨通后提醒用户通话,极大地方
便了用户。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户使用的电话通讯装置,进一步是指一种与现有电话机附接的便于电话机使用的电话自动拨号机。
目前使用的新型电话均为双音频拨号,具有手动重拨功能,即当拨完对方号码后,若电话未接通而听到的是忙音信号时,可按收线按钮收线,然后按重拨键,此时电话机随即将前面所拨号码重拨一次。这样,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目前电话繁忙而打不通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长途电话,拨不通是常事,由于必须守在电话机旁不停地拨号,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因此仍然具有很大的不便。已申请专利的几种电话自动拨号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有的使用时用户安装接线麻烦(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安装),有的需要另外配置电源而使用不便,因此难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电话机相配接使用的、只需用户拨一次电话号码就可不断自动拨号而直至拨通后提醒用户来通话的电话自动拨号机。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本实用新型解决方案如下。其电路部分具有一个极性控制电路(1),其输出端同时与收线开关(2)和锁相环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收线开关(2)的输出端B同时与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触发重拨器(10)和置零器(13)的输入端及拨号驱动电路(8)的输出端相接,触发重拨器(10)输出重拨控制信号给拨号信号发生器(9)输入端,使拨号信号发生器(9)输出拨号信号到拨号驱动电路(8)的输入端,拨号信号发生器(9)的一个控制输出端与置零器(14)的输入端相连,锁相环电路(4)的输出端同时与积时器(5)和延时触发器(15)的输入端相接,延时触发器(15)和计数器(17)的输出端同时与单稳触发器(16)的输入端相连,单稳触发器(16)输出脉冲控制信号给电子开关(7)的一个开关端,电子开关(7)的另一个开关端与收线开关(2)的控制端相连,积时器(5)的输出端与触发器(6)的输入端相接,触发器(6)的输出端同时与电子开关(7)的控制端和报警信号发生器(12)的输入端相连,报警信号发生器(12)的输出端接有放大报警电路(11),置零器(14)的输出端C同时与触发器(6)和触发重拨器(10)的置零端及拨号驱动电路(8)的偏置端相连,置零器(13)的输出端E同时与延时触发器(15)和单稳触发器(16)的置零端及拨号信号发生器(9)的启动触发端相接,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为整个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其装于一外壳内,将极性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并接在电讯局送给电话机的电源线上,利用电讯局提供的电源进行工作。接通极性控制电路(1)中的控制开关,从电讯局来的正或负直流电压经极性控制后成为正电压,再经收线开关(2)(初始为通)和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滤波后,提供给其它电路作为直流工作电源。当用户在拨号信号发生器(9)的键盘上拨入想打的电话号码,则拨号信号发生器(9)发出双音频信号让拨号驱动电路(8)发送到电讯局交换机。
若电讯局交换机发回的是忙音信号,则经锁相环电路(4)鉴频后成为脉冲信号,利用其通音脉冲间隔大、而忙音脉冲间隔小的特点,当为忙音时,由于脉冲间隔小,此时积时器(5)不输出触发脉冲,触发器(6)不触发,而延时触发器(15)经过一段时间延迟,将触出触发脉冲到单稳触发器(16),使单稳触发器(16)输出脉冲并通过处于接通状态的电子开关(7),让收线开关(2)关断约一个时间,给电讯局交换机一个收线信号,当收线开关(2)再接通时,触发重拨器(10)被触发,并输出重拨控制信号给拨号信号发生器(9),使得它将需拨的电话号码自动重拨一次,并以此形成循环,直到电话拨通为止。
当用户拨号码后从电讯局交换机发回的是通音时,由于通音的脉冲间隔大,此时积时器(5)输出触发脉冲,使触发器(6)翻转,将电子开关(7)关断,以保证单稳触发器(16)输出的触发脉冲不能通过电子开关(7)将收线开关(2)关断。同时,触发器(6)输出信号使报警信号发生器(12)接通放大报警电路(11)作出音响报警,提醒用户电话已接通,可以拿现有电话机上的话筒进行通话。
置零器(14)的作用是,当拨号信号发生器(9)发出拨号信号时,将触发器(6)和触发重拨器(10)置零,以保证电路正常运行;置零器(14)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拨号驱动电路(8)提供偏置电路。置零器(13)的作用是,在拨号信号发生器(9)刚接通或收线开关(2)刚接通时,各电路尚处于非稳的状态,为防止单稳触发器(16)输出错误的收线信号,由置零器(13)对延时触发器(15)和单稳触发器(16)置零;置零器(13)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给拨号信号发生器(9)提供许可启动的脉冲。计数器(17)的作用是,当电话交换机发回的是非信号音(450Hz)时,锁相环电路(4)不反应而无脉冲输出,这时应收线,再重新自动拨号,即经过一段时间后,若各触发器均未触发,则由计时器(17)输出一脉冲使单稳触发器(16)翻转,收线开关(2)关断,从而再次重拨。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的作用是,由于此拨号机的电源由电讯局的交换机提供,因此在同一条线路上还传输着信号音和双音频拨音信号,为了保证线路信号正常传输,亦为了使本拨号机得到一定量的工作电流,特设此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它对直流为通,交流为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电话机相配合,只需用户拨一次电话号码就可不断地自动重拨而直到拨通为止,拨通后由用音响报警提醒用户通话,这就大大节约了用户守在电话机旁的时间,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它利用电讯局交换机提供给现有电话机的电源,本身不必带电源,接线简单,用户无需专业人员就可自行与现有电话机相配接使用,使用过程中也无更换电池之类的麻烦。将锁相环技术用于电话信号音的处理,使电路简单、可靠,亦便于调整。交流阻断直流电源的设置,保证了线路信号的正常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
图2加图3为图1方框图的一种具体电路的原理图。
参见图2与图3,极性控制电路(1)由极性控制开关K和二极管D1至D4组成。收线开关(2)由三极管T1至T3及电阻R4与R5组成。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由三极管T9、稳压管DW2、电阻R20与R21及电容C15与C16组成VD输出,由稳压管DW1、二极管D5、电阻R1与R2及电容C1组成VC1输出,由二极管D6、电阻R3及电容C2组成VC2输出。锁相环电路(4)由锁相环集成电路IC1、电位器RW1、电阻R6与R7及电容C3至C6组成。积时器(5)由时基集成电路IC2-1、三极管T5、二极管D8、电位器RW3、电阻R8至R10及电容C7组成。触发器(6)由D触发器IC3-1及电阻R11组成。电子开关(7)由三极管T4、二极管D7与D9及电阻R12与R28组成。拨号驱动电路(8)由三极管T8、电位器RW2、电阻R17至R19及电容C12至C14组成。拨号信号发生器(9)由通信拨号集成电路IC6、拨号数字盘BHP、石英晶体XJ、电阻R34及电容C23与C24组成。触发重拨器(10)由D触发器IC3-2,三极管T10、稳压管DW3、电阻R32与R33及电容C21与C22组成。放大报警电路(11)由喇叭SPK、三极管T6与T7、电阻R13至R16及电容C9至C11组成。报警信号发生器(12)由音乐集成块IC5、电阻R12及电容C8组成。置零器(13)由三极管T8与T9、二极管D10至D14、电阻R29至R31及电容C20组成。置零器(14)由三级管T11及电阻R35与R36组成。延时触发器(15)由D触发器IC4-1、电位器RW4、电阻R22至R24及电容C17组成。单稳触发器(16)由D触发器IC4-2、电阻R27及电容C19组成。计数器(17)由时基集成电路IC2-2、二极管D15、电位器RW5、电阻R25与R26及电容C18组成。
参见图2,置零器(13)的输出端E分别为E1、E2和E3三个分输出端,分别与延时触发器(15)和单稳触发器(16)的置零端及拨号信号发生器(9)的启动触发端相连。拨号信号发生器(9)从IC6的D脚端输出拨号信号到拨号驱动电路(8)的D端供其驱动。
Claims (2)
1、一种电话自动拨号机,其特征在于,电路部分具有极性控制电路(1),其输出端同时与收线开关(2)和锁相环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收线开关(2)的输出端B同时与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触发重拨器(10)和置零器(13)的输入端及拨号驱动电路(8)的输出端相接,触发重拨器(10)输出重拨控制信号给拨号信号发生器(9)输入端,使拨号信号发生器(9)输出拨号信号到拨号驱动电路(8)的输入端,拨号信号发生器(9)的一个控制输出端与置零器(14)的输入端相连,锁相环电路(4)的输出端同时与积时器(5)和延时触发器(15)的输入端相接,延时触发器(15)和计数器(17)的输出端同时与单稳触发器(16)的输入端相连,单稳触发器(16)输出脉冲控制信号给电子开关(7)的一个开关端,电子开关(7)的另一开关端与收线开关(2)的控制端相连,积时器(5)的输出端与触发器(6)的输入端相接,触发器(6)的输出端同时与电子开关(7)的控制端和报警信号发生器(12)的输入端相连,报警信号发生器(12)的输出端接有放大报警电路(11),置零器(14)的输出端C同时与触发器(6)和触发重拨器(10)的置零端及拨号驱动电路(8)的偏置端相连,置零器(13)的输出端E同时与延时触发器(15)和单稳触发器(16)的置零端及拨号信号发生器(9)的启动触发端相接,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为整个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自动拨号机,其特征在于,极性控制电路(1)由极性控制开关K和二极管D1至D4组成,收线开关(2)由三极管T1至T3及电阻R4与R5组成,交流阻断直流电源(3)由三极管T9、稳压管DW2、电阻R20与R21及电容C15与C16组成VD输出,由稳压管DW1、二极管D5、电阻R1与R2及电容C1组成VC1输出,由二极管D6、电阻R3及电容C2组成VC2输出,锁相环电路(4)由锁相环集成电路IC1、电位器RW1、电阻R6与R7及电容C3至C6组成,积时器(5)由时基集成电路IC2-1、三极管T5、二极管D8、电位器RW3、电阻R8至R10及电容C7组成,触发器(6)由D触发器IC3-1及电阻R11组成,电子开关(7)由三极管T4、二极管D7与D9及电阻R12与R28组成,拨号驱动电路(8)由三极管T8、电位器RW2、电阻R17至R19及电容C12至C14组成,拨号信号发生器(9)由通信拨号集成电路IC6、拨号数字盘BHP、石英晶体XJ、电阻R34及电容C23与C24组成,触发重拨器(10)由D触发器IC3-2,三极管T10、稳压管DW3、电阻R32与R33及电容C21与C22组成,放大报警电路(11)由喇叭SPK、三极管T6与T7、电阻R13至R16及电容C9至C11组成,报警信号发生器(12)由音乐集成块IC5、电阻R12及电容C8组成,置零器(13)由三极管T8与T9、二极管D10至D14、电阻R29至R31及电容C20组成,置零器(14)由三级管T11及电阻R35与R36组成,延时触发器(15)由D触发器IC4-1、电位器RW4、电阻R22至R24及电容C17组成,单稳触发器(16)由D触发器IC4-2、电阻R27及电容C19组成,计数器(17)由时基集成电路IC2-2、二极管D15、电位器RW5、电阻R25与R26及电容C18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233548 CN2154568Y (zh) | 1993-03-25 | 1993-03-25 | 电话自动拨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233548 CN2154568Y (zh) | 1993-03-25 | 1993-03-25 | 电话自动拨号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568Y true CN2154568Y (zh) | 1994-01-26 |
Family
ID=33809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323354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568Y (zh) | 1993-03-25 | 1993-03-25 | 电话自动拨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568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97C (zh) * | 1994-10-22 | 2001-01-31 | 湖南迅达集团湘潭新产品开发研究所 | 电话机自动拨号装置 |
CN102394966A (zh) * | 2011-08-29 | 2012-03-28 | 罗健 | 一种通讯终端自动呼叫拨号方法 |
-
1993
- 1993-03-25 CN CN 93233548 patent/CN215456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97C (zh) * | 1994-10-22 | 2001-01-31 | 湖南迅达集团湘潭新产品开发研究所 | 电话机自动拨号装置 |
CN102394966A (zh) * | 2011-08-29 | 2012-03-28 | 罗健 | 一种通讯终端自动呼叫拨号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111835B2 (ja) | 携帯電話機接続装置、並びに携帯電話機接続装置の発信接続方法及び着信接続方法 | |
CN2154568Y (zh) | 电话自动拨号机 | |
US4267409A (en) | Keyboard decade digital dial | |
US4167655A (en) | Push button to rotary dial converter systems | |
CN2209850Y (zh) | 电话忙音自动重拨装置 | |
CN2402071Y (zh) | 电话自动转呼器 | |
CN2294492Y (zh) | 不需外设电源的电话报警器 | |
CN2223872Y (zh) | 电话主、副机分路管理器 | |
CN2239108Y (zh) | 锁定报警电话机 | |
KR19980052720A (ko) | 통화요금 표시기능을 갖춘 전화단말기 | |
CN2285944Y (zh) | 电话线路防盗器 | |
KR880003782Y1 (ko) | 전화기의 자동 홀드 릴리스 회로 | |
CN2211676Y (zh) | 一种防止非法接入电话的线路保护装置 | |
KR910003919B1 (ko) | 온 후크 다이얼 장치의 오동작 방지회로 | |
CN2212292Y (zh) | 电话bp机联网自动传呼报警装置 | |
CN2233140Y (zh) | 电话数字密码锁 | |
CN2194570Y (zh) | 电话线路防窃用装置 | |
CN2293160Y (zh) | 电话防盗密码锁 | |
CN2457816Y (zh) | Gsm无线ip公用电话装置 | |
KR810000765Y1 (ko) | 전화기의 푸시버튼식 다이얼 장치 | |
JPH0450787B2 (zh) | ||
CN2155112Y (zh) | 多功能电话转换器 | |
CN1022725C (zh) | 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 | |
JP3458676B2 (ja) | ボタン電話装置 | |
CN2106868U (zh) | 长途直拨电子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