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25C - 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725C CN1022725C CN 92101088 CN92101088A CN1022725C CN 1022725 C CN1022725 C CN 1022725C CN 92101088 CN92101088 CN 92101088 CN 92101088 A CN92101088 A CN 92101088A CN 1022725 C CN1022725 C CN 102272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nch road
- telephone set
- switch
- telephone
- ri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Supply Of Signal Curr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本转换器不用外接电源,能产生振铃信号,可在一条电话线上接两部分机并在分机之间互叫与转换,并可实现两个分机之间通话。两分机可任意设定当外线呼入时是否响铃,但不限制应答、呼出与内部呼叫。单方与外线通话时具有保密功能,正通话方可接通振铃发生器呼叫另一方,被叫方摘机后与外线可实现三方通话,任意一分机挂机后该话机自动被切断。本转换器与分机之间只需两根连线。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条电话线上连接两部电话机(A与B)的转换装置。
已获准专利的电话转换器,有一些产品当一方接住呼入的电话后如发现是叫另一方的,不能产生振铃信号来呼叫另一方,特别是当两个电话机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会给双方带来不便。而另一些能互相呼叫的产品则需在各电话机之间增加两根连接线,浪费了多一倍的电话线,同时这又给线路的安装与维修带来一些麻烦,在两个电话机相距较远时将更加明显。而且多数同类产品不能在两个电话机之间实现通话或与外线三方通话。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用于电话通迅系统的在不用另接电源的基础上实现更多功能的双机同线电话呼叫转换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A支路呼叫按钮5与A支路电话机3并联,电话机3的一端通过与其串联的A支路外线呼入振铃限制电路1连接至L+端接至外线,电话机3的另一端通过串联B话机铃流开关7中的继电器线圈后接至A支路电子开关9,A支路电子开关9的另一端接至A支路采样电路11,A支路采样电路11的另一端接至L-端接至外线;同时由B支路呼叫按钮6与B支路电话机4并联,电话机4的一端通过与其串联的B支路外线呼入振铃限制电路2连接至L+端接至外线,电话机4的另一端通过串联A话机铃流开关8中的继电器线圈后接至B支路电子开关10,B支路电子开关10的另一端接至B支路采样电路12,B支路采样电路12的另一端接至L-端接至外线;同时由L+通过振铃信号发生器及控制部分电源电子开关13将电源接至振铃信号发生器14和逻辑控制部分15,振铃信号发生器14输出的振铃信号接至各话机铃流开关7和8,采样电路11、12的输出接至逻辑控制部分15,逻辑控制部分15的输出分别接至各支路电子开关9和10、各支路铃流开关7和8及振铃信号发生器14的控制端组成的。
本转换器的特点是不需另外接入电源而在两个电话机之间实现互叫、进行通话。而单方在与外界通话时,不会受到另一方的窃听与干扰,但当通话方呼叫另一方且被叫方摘机后,可实现三方同时通话。也可在呼叫方挂机后由被叫
方与外线单独通话,呼叫方挂机后自动被切断。如用户A在将外线来话转给用户B后不挂机且用户B谈话不想让用户A窃听时,用户B可在应答用户A的呼叫后通知用户A挂机,虽后将自己的电话机挂断数秒后再摘机等待,如用户A此时仍未挂机,在用户A挂机前,用户B将听不到任何声音,直到用户B听到外线话音后即可确信用户A已挂机。这是因为本装置中的逻辑控制部分在用户B短暂挂机后将把通话权力再次交给用户A,直到用户A挂机后通话权力才能转交给用户B。用户B在摘机后虽不能主动将用户A的电话机挂断,但可在任何时候以挂机数秒后摘机来查验由另一用户转接过来的电话是否被窃听,以决定是否继续通话。各电话机可通过设置开关S1或S2来决定其当外线呼入时是否振铃,但不限制应答、呼出与两电话机之间振铃呼叫。本转换器与任何一个电话机之间的连接线为两根,能容易地替代原有的转换器。
附图1为本发明方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电路图。
在附图2示出的本发明装置的具体电路图中,以虚线形式勾出了附图1中的相应单元,并标以与附图1中相应单元相同的标号。其中电话机A的外线呼入振铃限制电路1由二极管D3、开关S1、电容C13组成,电话机B的外线呼入振铃限制电路2由二极管D4、开关S2、电容C14组成,用来分别限制各支路电话机外线呼入振铃用。各支路电话机3与4为一般按键电话机。用户A的呼叫按钮5由按键AN1、电阻R7组成;用户B的呼叫按钮6由按键AN2、电阻R8组成,分别用来呼叫对方用。用户A呼叫用户B用的B话机铃流开关7由用做开关的继电器J1、控制J1吸合的晶体管TR16、电阻R35、二极管D10组成,用户B呼叫用户A用的A话机铃流开关8由用做开关的继电器J2、控制J2吸合的晶体管TR17、电阻R36、二极管D11组成。A支路的电子开关9用来控制电话机A的通断,由场效应管TR11、电阻R1、电容C15组成;B支路的电子开关10用来控制电话机B的通断,由场效应管TR14、电阻R2、电容C16组成,分别在相应支路中起开关作用。A支路的采样电路11由电阻R31、电容C11组成用来检测出电话机A的工作状态,B支路的采样电路12由电阻R32、电容C12组成,用来检测出电话机B的工作状态。振铃信号发生器及逻辑控制部
分电源电子开关13由场效应管TR1、TR2、电阻R16、R27、R11、R15、二极管D5、D1、D2、稳压管ZD1、电容C8、C2、组成,用来在转换器工作时接通振铃信号发生器和逻辑控制部分的电源用。振铃信号发生器14由变压器T1、场效应管TR3、TR4、CMOS集成电路IC1:A、IC1:B、IC1:C、IC1:D、IC1:E、IC1:F、IC2:A、电阻R21、R22、电容C21、C22、二极管D7、D8组成,用在呼叫时产生振铃信号用。逻辑控制部分15由集成电路IC2:B、IC3:A、IC3:B、IC3:C、IC3:D、晶体管TR5、TR6、TR7、TR8、TR9、TR10、TR12、TR13、TR15、TR18、TR19、电阻R3、R4、R5、R6、R9、R10、R12、R13、R17、R18、R19、R20、R25、R26、二极管D14、电容C1、C3、C4、C5、C6、C7、C9组成,用来在转换器工作时完成逻辑判断与控制。
振铃信号发生器由IC1:A和IC1:B构成振荡器,输出送至D触发器IC2:A的CP输入端,从IC2:A输出端取出的信号经非门IC1:E和IC1:F反相后驱动升压部分的VMOS管TR4和TR5,在变压器次级得到振铃信号;IC1:C和IC1:D构成周期约4秒的振荡器控制IC2:A的R端与S端,使IC2:A处于间断工作状态,用来生成断续振荡的振铃信号。D触发器IC2:B用来控制是否允许两个话机同时接入电路通话。IC2:B的Q端为“0”时,只允许一个电话机与外界通话,当一方呼叫另一方后,IC2:B的Q端被置“1”,此时匀许两个电话机之间通话或同时与外界通话。A支路呼叫开关AN1(视线路长短可串联一100欧姆电阻R7)并联在距电话机A近处的线路上,B支路呼叫开关AN2(视线路长短可串联一100欧姆电阻R8)并联在距电话机B近处的线路上,呼叫是在主叫方按下按键开关将其电话机短路数秒由本转换器在其一端识别电话机A或电话机B支路中电流的变化来实现的,解决了在不增加连接线的情况下传送呼叫信息的问题。话机A的呼叫触发电路由R9、TR19组成,电话机B的呼叫触发电路由R10、TR18组成,TR12用来在B方工作时将A方及其的触发电路阻断,而TR13则用来在A方通话时将B方及其触发电路阻断,避免在一方拨号或通话时另一方摘机或按下触发键对正拨号或通话方造成干扰。
本转换器工作时所需的电源取自电话交换机,不用外接电源,由于交换机能提供的电源功率有限,因此逻辑控制部分以及铃流发生器的振荡部分采用CMOS
集成电路以减低该部分在工作时的电能消耗,确保其他部分正常工作。在本转换器的其它部分工作时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电源消耗,在振铃信号发生器的升压部分采用了推挽电路,TR3和TR4在输出的正负两个半周交替工作,以提高转换效率;IC1:E和IC1:F两个非门的接入确保了TR3和TR4在振铃的静止期和振铃信号发生器停止工作时处于截止状态;铃流切换用继电器串接到电话机回路中由并联在其两端的晶体管控制其是否吸合,如单独构成继电器回路则由于耗电较多而使其它部分无法正常工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附图2,电话机A接至A和A′之间,电话机B接至B和B′之间,电话机A和B都不摘机时,电路中A′和B′端电位接近于0V,VMOS管TR2栅极无偏压而关断,从而使TR1关断,电路的电源被关闭,各晶体管开关处于关断状态。电话呼入时,交换机送来的振铃信号分别经过C13流过话机A;经过C14流过电话机B,S1断开后,振铃信号通过二极管D3后将不再使电话机A振铃,同样S2断开后,由于D4的作用,电话机B将不再振铃,通过开关S1和S2,可单独设定任何一个电话机在外线呼入时是否响铃,但应答与呼出均不受影响。当呼入时假定电话机A首先摘机,电话机B再摘机将不能通话。电话机A摘机后引起电路状态发生以下变化:A′端电压升高,电流通过R1、D1与R11给TR2提供栅极电压使其导通,导至TR1导通,各部分电路加电开始工作。稳压二极管ZD1用来稳定逻辑控制与振荡各部分的工作电压。电路加电后,设置了电容C5使IC2:B的Q端被置“0”;TR6、TR5和TR15截止;TR10导通使振铃信号发生器中的振荡器停振。同时,TR11导通,流过电话机A的电流在R31上产生电压使TR8导通,此时或非门IC3:A的两个输入端全为“0”,其输出端为“1”,至使TR13导通,TR14处于关断状态,此时即使电话机B摘机也不能通话。由于TR14关断,在R32上没有电压至使TR9截止,IC3:B的一个输入段为高电平,其输出为低电平,TR12截止,保证A方一侧的TR11与呼叫触发电路开通。如果A方想通知B方接电话,按下AN1将A与A′短接数秒后断开,此时电话机A电路中电流增大至R9上电压使TR19导通,触发由TR6和TR5组成的电子开关,使其开通,然后TR15导通,TR10截止,振铃电路开始工作;由于TR15导通,使D10
和D11导通而将晶体管TR16和TR17截止,使继电器J1和J2接入电路,在电话机B未摘机前电话机B电路中无直流通过,继电器J2不动作,而只有电话机A电路中的J1吸合,J1的触点动作将本机产生的振铃信号加至电话机B支路,话机B响铃。TR5的导通又触发IC2:B使其Q端置“1”,Q端的高电平同时加至IC3:A一个输入端和IC3:B的一个输入端,使IC3:A和IC3:B的输出同时为低电平,TR12、TR13同时截止,此时允许TR14导通将电话机B接入电路通话,当电话机B摘机后,TR14导通,在R32上产生电压,使TR9导通,此时IC3:C的两个输入端全为低,其输出为高使TR7导通,从而使TR6、TR5组成的电子开关断开,使TR15截止,TR10导通将振铃信号发生器关断,TR15截止将还导至TR16和TR17的导通,继电器J1释放。至此,外线、电话机A和电话机B可实现三方通话。任何一个电话机如在此时挂机,IC3:C输出由高变低,此低电位经IC3:D反相后经C5将IC2:B的Q端置“0”,该电话机挂机后自动被切断。如电话机A挂机,此后A方即使再摘机也无法听到B方的谈话了。本转换器分配给两个电话机的通话权力相等,当外线呼入B方先摘机时电路中与上述A方先摘机时发生变化的元器件相对应的部分状态发生同样的变化。
本转换器在功能上与现有的产品相比,集各家之所长,在不用另接电源和不用在转换器与话机之间增加连接线的情况下,做到了任何一个电话机单独与外线通话具备保密功能,两电话机之间可实现通话,两电话机可与外线实现三方通话。两电话机之间利用电话机振铃互相呼叫、随意多次转换,外线呼入时可单独设定任何一电话机是否响铃,同时不影响内部呼叫及各电话机的应答与呼出,在使用与线路安装上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Claims (8)
1、一种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包括电话机A,电话机B,与市话线路连接的端子L+和端子L-,振铃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A支路呼叫按钮5与A支路电话机3并联,电话机3的一端通过与其串联的A支路外线呼入振铃限制电路1连接至L+端接至外线,电话机3的另一端通过串联B话机铃流开关7中的继电器线圈后接至A支路电子开关9,A支路电子开关9的另一端接至A支路采样电路11,A支路采样电路11的另一端接至L-端接至外线;同时由B支路呼叫按钮6与B支路电话机4并联,电话机4的一端通过与其串联的B支路外线呼入振铃限制电路2连接至L+端接至外线,电话机4的另一端通过串联A话机铃流开关8中的继电器线圈后接至B支路电子开关10,B支路电子开关10的另一端接至B支路采样电路12,B支路采样电路12的另一端接至L-端接至外线;同时由L+通过振铃信号发生器及逻辑控制部分电源电子开关13将电源接至振铃信号发生器14和逻辑控制部分15,振铃信号发生器14输出的振铃信号接至各话机铃流开关7和8,由采样电路11、12输出端接至逻辑控制部分15,逻辑控制部分15的输出分别接至各支路电子开关9和10、各支路铃流开关7和8及振铃信号发生器14的控制端组成的;B话机铃流开关7中采用继电器J1,继电器J1线圈串联在A支路中;A话机铃流开关8中采用继电器J2,继电器J2线圈串联在B支路中;与A支路电话机3串联的电子开关9采用场效应管,与B支路电话机4串联的电子开关10采用场效应管;各支路采样电路11、12分别串联在各支路中,振铃信号发生器14和逻辑控制部分15的电源取自交换机,由振铃信号发生器及逻辑控制部分电源电子开关13控制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器,其特征是呼叫按钮与相应的电话机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器,其特征是各呼叫按钮视线路长短亦可酌情串联一100欧姆以下的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检出所述支路话机工作状态的采样电路中采样电阻串联在所述的支路里,其上电压加至逻辑控制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各话机铃流开关中的继电器线圈串联在相应电话机支路中,而继电器的吸合与释放由与其并联的晶体管开关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话机A与B支路的开关分别由场效应管TR11和TR14担任,其通断又分别通过晶体管TR12和TR13受逻辑控制电路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器,其特征是外线呼入振铃限制电路是由二极管D3和D4分别串接在电话机A与电话机B支路中组成,电容C13和C14分别串接开关S1和S2后并联在二极管D3和D4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取自电话交换机的用于各电路工作的电源,由场效应管开关TR1控制通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2101088 CN1022725C (zh) | 1992-02-26 | 1992-02-26 | 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2101088 CN1022725C (zh) | 1992-02-26 | 1992-02-26 | 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346A CN1067346A (zh) | 1992-12-23 |
CN1022725C true CN1022725C (zh) | 1993-11-10 |
Family
ID=4938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21010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25C (zh) | 1992-02-26 | 1992-02-26 | 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725C (zh) |
-
1992
- 1992-02-26 CN CN 92101088 patent/CN102272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346A (zh) | 1992-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52957B1 (en) | Low power line selection circuit for a telephone | |
US4167655A (en) | Push button to rotary dial converter systems | |
CN1022725C (zh) | 双机同线电话可互叫通话转换器 | |
CN2165584Y (zh) | 语音回铃电话 | |
KR100322418B1 (ko) | 송수화기 방치시 통화로 장애 복구장치 | |
CN2393278Y (zh) | 电话管理器 | |
CN2442464Y (zh) | 电话呼叫器 | |
CN2204079Y (zh) | 防盗用双机电话保密模块 | |
KR920000206Y1 (ko) | 휴대용 다이얼링장치 | |
KR890004369Y1 (ko) | 톤, 펄스 겸용다이얼 송출회로 | |
JP2793202B2 (ja) | 電話機 | |
CN2249470Y (zh) | 家用电话交换器 | |
JPH09181812A (ja) | トーン信号自動切替機能付電話機 | |
SU1429334A1 (ru) | Телефон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м звонком | |
CN2170611Y (zh) | 同线电话机 | |
KR100697724B1 (ko) | 통화연결장치 | |
JP2582909B2 (ja) | Irレス電話装置 | |
KR910002633B1 (ko) | 정전 대피 통화기능을 갖는 시스템형 전화기 | |
JPS643248Y2 (zh) | ||
KR100349490B1 (ko) | 전화기 광고장치 및 방법 | |
KR0163874B1 (ko) | 뮤트방지용 전화기 | |
CN2149069Y (zh) | 二线同线电话自动转接器 | |
JPS59119954A (ja) | 電話回路切替装置 | |
KR20000030444A (ko) | 호출음 및 화중음 선택적 전환제공 기능형 이동 통신 교환기 | |
KR20000049342A (ko) | 전화기의 발신음 변환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