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252656U -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2656U
CN215252656U CN202121411144.8U CN202121411144U CN215252656U CN 215252656 U CN215252656 U CN 215252656U CN 202121411144 U CN202121411144 U CN 202121411144U CN 215252656 U CN215252656 U CN 215252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soil layer
backfill soil
vegetation
moul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11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德刚
廖祥友
张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11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2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2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2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质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包括回填土层以及设在回填土层上的植生袋,回填土层内嵌设有用于植生袋放置的生态模具框,生态模具框阵列排布,生态模具框远离回填土层的一侧固定有三维植被网。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生态模具框对植生袋形成围护,利于植被结构的生长,并使得植被结构的稳固性得以增强;三维植被网增强了回填土层和植生袋的防水土流失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植被结构的稳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并同时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地质灾害发生后通常需要对地质灾害发生进行治理恢复,以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河岸发生地质灾害后的修复包括但不限于绿植护坡结构的修筑。绿植护坡的植被结构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以使得河水对河岸造成冲刷时,河岸的结构稳定性不易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河岸不易坍塌,有效地阻止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植被结构在护坡土壤内的稳固性影响着植被结构的防水土流失效果,若植被结构固定不牢,易致使植被结构被河水冲离护坡土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植被结构的稳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包括回填土层以及设在回填土层上的植生袋,所述回填土层内嵌设有用于植生袋放置的生态模具框,所述生态模具框阵列排布,所述生态模具框远离回填土层的一侧固定有三维植被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态模具框对植生袋形成围护,利于植被结构的生长,并使得植被结构的稳固性得以增强;三维植被网增强了回填土层和植生袋的防水土流失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植被结构的稳固效果。
可选的,所述生态模具框嵌设在回填土层内的一端设有凸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榫用于增强生态模具框在回填土层内的稳固性,以使得生态模具框不易在回填土层的坡面上滑移。
可选的,所述生态模具框呈矩形,位置在上的生态模具框设置位置在下的相邻两个生态模具框之间,且沿生态模具框对角线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相互抵接,所述生态模具框的四角均设有抵接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少生态模具框使用数量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位置在下的生态模具框可以对位置在上的生态模具框形成支撑,以增强生态模具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回填土层沿回填土层坡面的高低两端均设有限位梁,所述生态模具框均设在两根限位梁之间,所述限位梁与生态模具框相抵接,所述植生袋还放置在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梁用于使得沿水平方向相邻两个生态模具框之间均可以围合形成封闭结构,封闭结构内放置植生袋可以使得植生袋将回填土层的坡面完全覆盖;并且限位梁还可以对生态模具框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以使得生态模具框不易产生滑移。
可选的,所述回填土层高端一侧的限位梁设有排水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可以对绿植护坡结构高端的水流进行截挡,以使得水流不易继续沿回填土层的坡面流动,从而使得回填土层不易发生水土流失。
可选的,所述回填土层的低端设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嵌设在回填土层的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墙对回填土层进行围挡,并使得河水不易对回填土层造成冲刷。
可选的,所述挡土墙靠近回填土层坡面的一端设有植生槽,所述植生槽内设有水生绿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生槽用于水生绿植的种植,水生绿植在河水涨水且被河水淹没时仍可以存活,进一步增强了绿植护坡结构的绿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回填土层内设有固定锚杆,所述固定锚杆靠近挡土墙的一端与挡土墙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锚杆可以对挡土墙形成牵引,从而使得挡土墙不易产生晃动,增强了挡土墙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生态模具框对植生袋形成围护,利于植被结构的生长,并使得植被结构的稳固性得以增强;三维植被网增强了回填土层和植生袋的防水土流失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植被结构的稳固效果;
2.通过设置凸榫,增强了生态模具框在回填土层内的稳固性,以使得生态模具框不易在回填土层的坡面上滑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绿植护坡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态模具框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绿植护坡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回填土层;2、生态模具框;21、凸榫;22、抵接倒角;3、植生袋;4、三维植被网;5、限位梁;6、排水沟;7、挡土墙;8、固定锚杆;9、植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参照图1,绿植护坡结构包括回填土层1、生态模具框2、植生袋3和三维植被网4。
回填土层1由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原地貌修整而成,回填土层1包括有倾斜设置的坡面,河岸设在回填土层1坡面的低端一侧。生态模具框2嵌设在回填土层1内,植生袋3堆码放置在生态模具框2中。植生袋3内装有种植土壤以及灌木籽、植被草籽等,生态模具框2可以对植生袋3形成围护,以利于灌木和植被的生长并形成植被结构,同时使得植被结构的稳固性得以增强。三维植被网4固定在生态模具框2远离回填土层1的一侧,三维植被网4用于进一步增强回填土层1和植生袋3的防水土流失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植被结构的稳固效果。
参照图1和图2,生态模具框2可以采用钢板制成,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生态模具框2呈矩形,本实施例以正方形的生态模具框2为例进行说明。生态模具框2嵌设在回填土层1内的一端固定有凸榫21,凸榫21沿生态模具框2的外沿等间距设置,以使得生态模具框2嵌设在回填土层1内的一端形成有锯齿状结构。凸榫21用于增强生态模具框2在回填土层1内的稳固性,以使得生态模具框2不易在回填土层1的坡面上滑移。
同时,生态模具框2在回填土层1内呈阵列分布。位置在上的生态模具框2设置在位置在下的相邻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且沿生态模具框2对角线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相互抵接。即同列或者同排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均间隔有一个生态模具框2的距离。
生态模具框2的四角均设有抵接倒角22。抵接倒角22设置为45度倒斜角,以使得沿生态模具框2对角线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的相互抵接效果更佳。并且,在减少生态模具框2使用数量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位置在下的生态模具框2可以对位置在上的生态模具框2形成支撑,以增强生态模具框2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回填土层1沿回填土层1坡面的高低两端均设有限位梁5。限位梁5嵌设在回填土层1内,且限位梁5可以是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限位梁5沿水平方向设置,且限位梁5与回填土层1的坡面相垂直。生态模具框2均设置在两根限位梁5之间,且限位梁5均与生态模具框2相抵接。限位梁5用于使得沿水平方向相邻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均可以围合形成封闭结构,植生袋3同样还放置在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以使得植生袋3将回填土层1的坡面完全覆盖。并且限位梁5还可以对生态模具框2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以使得生态模具框2不易产生滑移。
回填土层1高端一侧的限位梁5固定有排水沟6。排水沟6与限位梁5为一体结构,且排水沟6固定在限位梁5靠近回填土层1坡面的一端。雨季时,排水沟6可以对绿植护坡结构高端的水流进行截挡,以使得水流不易继续沿回填土层1的坡面流动,从而使得回填土层1不易发生水土流失。
回填土层1的低端设有挡土墙7。挡土墙7可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7嵌设在回填土层1的底端。挡土墙7用于对回填土层1进行围挡,且使得河水不易对回填土层1造成冲刷。回填土层1内设有固定锚杆8,固定锚杆8可以采用预应力锚杆。固定锚杆8靠近挡土墙7的一端穿设且固定在挡土墙7上,以使得固定锚杆8可以对挡土墙7形成牵引,从而使得挡土墙7不易产生晃动,增强了挡土墙7的稳固性。
挡土墙7靠近回填土层1坡面的一端固定有植生槽9,植生槽9的槽壁与挡土墙7为一体结构。植生槽9呈矩形,且植生槽9内种植有水生绿植。水生绿植在河水涨水且被河水淹没时仍可以存活,进一步增强了绿植护坡结构的绿化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具体施工时,先对地质灾害的原地面进行修整,然后进行土壤的回填以形成回填土层1。土壤回填后,对回填土层1进行夯实,以增强回填土层1的结构稳定性。然后在回填土层1的低端固定挡土墙7,并在挡土墙7和回填土层1内钻孔,再将固定锚杆8固定在钻孔处。然后在挡土墙7的植生槽9内盛装种植土,再将水生绿植种植在植生槽9内。然后将生态模具框2嵌设在回填土层1内,凸榫21可以使得生态模具框2不易滑移;并使生态模具框2阵列排布,且同列或者同排相邻的生态模具框2之间均间隔有一个生态模具框2的距离,同时使得沿生态模具框2对角线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相互抵接。再在回填土层1的高低两端进行限位梁5的浇筑,且设在回填土层1高端的限位梁5在浇筑施工时将排水沟6一同浇筑成型。然后将植生袋3堆码放置在生态模具框2内以及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再在生态模具框2远离回填土层1的一端固定三维植被网4。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填土层(1)以及设在回填土层(1)上的植生袋(3),所述回填土层(1)内嵌设有用于植生袋(3)放置的生态模具框(2),所述生态模具框(2)阵列排布,所述生态模具框(2)远离回填土层(1)的一侧固定有三维植被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模具框(2)嵌设在回填土层(1)内的一端设有凸榫(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模具框(2)呈矩形,位置在上的生态模具框(2)设置位置在下的相邻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且沿生态模具框(2)对角线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相互抵接,所述生态模具框(2)的四角均设有抵接倒角(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1)沿回填土层(1)坡面的高低两端均设有限位梁(5),所述生态模具框(2)均设在两根限位梁(5)之间,所述限位梁(5)与生态模具框(2)相抵接,所述植生袋(3)还放置在相邻的两个生态模具框(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1)高端一侧的限位梁(5)设有排水沟(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1)的低端设有挡土墙(7),所述挡土墙(7)嵌设在回填土层(1)的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7)靠近回填土层(1)坡面的一端设有植生槽(9),所述植生槽(9)内设有水生绿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1)内设有固定锚杆(8),所述固定锚杆(8)靠近挡土墙(7)的一端与挡土墙(7)固定连接。
CN202121411144.8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Active CN215252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1144.8U CN215252656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1144.8U CN215252656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2656U true CN21525265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2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1144.8U Active CN215252656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26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2843A (zh) * 2022-01-04 2022-04-29 湖北工业大学 生态边坡植被的安装组件及生态边坡植被的防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2843A (zh) * 2022-01-04 2022-04-29 湖北工业大学 生态边坡植被的安装组件及生态边坡植被的防护装置
CN114402843B (zh) * 2022-01-04 2022-12-02 湖北工业大学 生态边坡植被的安装组件及生态边坡植被的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8126B (zh) 准生态湖河堤岸斜坡的防护方法
CN106337394A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流特点的河岸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13250134A (zh) 一种鱼类栖息地保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2322066A (zh) 治坡、降坡、稳坡三位一体治理崩岗的方法
CN207392127U (zh)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挡墙
CN110016887A (zh)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
CN114182686A (zh) 原木框体与资源化混凝土组合结构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CN108166520B (zh)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CN215252656U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CN110725277A (zh) 一种抗冲刷的河岸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
CN108729409A (zh) 一种河道防渗重蓄生态恢复装置
CN114438953B (zh) 改善潮间带连片互花米草入侵区鸟类生态适宜度的方法
CN110485371A (zh) 一种柔性锚固框架及其生态护岸结构
CN215593896U (zh) 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及采用该块体的护滩结构
CN105586852A (zh) 垂直驳岸多层次生态景观空间系统及构建方法
CN215105078U (zh) 生态修复护岸
CN115928648A (zh) 一种侵蚀海岸带生态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CN212506106U (zh) 一种阶梯式生态驳岸结构
CN110158540B (zh) 一种山川河道的河床及护岸的施工方法
CN114293510A (zh) 一种柱列式层叠排列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CN208379542U (zh) 一种低水位护岸砌块构筑结构
CN222100728U (zh) 一种适用于填海工程的生态海堤结构
CN217710560U (zh) 圆环联锁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17419490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绿色生态护坡水岸结构
CN217629708U (zh) 一种河道崩岸生态治理的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