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127978U -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7978U
CN215127978U CN202120240197.1U CN202120240197U CN215127978U CN 215127978 U CN215127978 U CN 215127978U CN 202120240197 U CN202120240197 U CN 202120240197U CN 215127978 U CN215127978 U CN 215127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separators
cyclone
air duct
cyclone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401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宇
王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uw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uw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uw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uw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401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7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7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7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组件,所述分离器组件包括排列成圈的多个分离器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的多个分离器中间的中心分离器,所述中心分离器与所述分离器连接为一整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不仅包括排列成圈的多个分离器,还包括了设置于多个分离器中间的中心分离器,充分利用了中心空间,增加分离器的数量,提高了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变得越来越普及,吸尘器进入至普通家庭之中。手持式吸尘器由于体积较小,使用时无需在地面上拖地或者移动,使用便捷,深受欢迎。常见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吸入管道、尘杯、气流发生装置、旋风分离器以及灰尘收集机构。
现有设计中,旋风分离器包括滤网和锥形的分离器组,滤网套设在分离器上,由吸入管道吸入的空气直接由滤网进入至分离器的外部,再进入至分离器内进行空气和灰尘的分离,最后灰尘落入分离器的底部,从而落入至灰尘收集机构。然而现有设计中,分离器组包括排列成圈的多个分离器,多个分离器的中心区域未作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组件,所述分离器组件包括排列成圈的多个分离器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的多个分离器中间的中心分离器,所述中心分离器与所述分离器连接为一整体。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加速风道,所述第一加速风道的进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加速风道的出口的截面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心分离器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加速风道,且所述第二加速风道与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加速风道家交汇连通,两者具有相同的入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多个分离器和中间分离器均为锥形筒状结构,且在所述分离器组件的外周形成多个带有锥面的锥凸起,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凸起之间形成一个导向风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风道的尽头设置有导风筋,所述导风筋上具有一导风斜面,所述导风斜面朝向所述第一加速风道。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上述的旋风分离器、吸气管道、尘杯、气流发生装置以及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通的落尘室,所述旋风分离器和落尘室设于所述尘杯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不仅包括排列成圈的多个分离器,还包括了设置于多个分离器中间的中心分离器,充分利用了中心空间,增加分离器的数量,提高了分离效率;
第一加速风道的进口的截面积大于第一加速风道的出口的截面积,如此,可以使得流体在加速风道的出口比加速风道的进口具有更高风速,使气流中携带的灰尘得到一个更大的运动势能,更利于灰尘在分离器中与空气分离;
中心分离器的第二加速风道与边缘的分离器的第一加速风道共用入口,能够保证中心分离器也具有足够的进气量和明确的进风方向,且充分利用地中心的空间,提高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的主视图(除去尘杯);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在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在B-B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在C-C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旋风分离器a、吸气管道b、尘杯c、气流发生装置d以及与旋风分离器a连通的落尘室e,旋风分离器a和落尘室e设于尘杯c内。气流发生装置d产生吸力,流体(混合灰尘、脏物、空气)由吸气管道b进入至尘杯c,大颗粒的脏物留在尘杯c中,灰尘和空气进入至旋风分离器a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由旋风分离器a而进入至落尘室e内进行收集,而干净的空气经由出口退出旋风分离器a而排出吸尘器,打开尘杯c上的盖子,尘杯c内的脏物和落尘室e内的灰尘被倒出。
参见图1-12所示,旋风分离器a包括第一旋风级1和第二旋风级2,第二旋风级2位于第一旋风级1的下游,第二旋风级2至少包括排列成圈的多个分离器21,相邻的两个分离器21之间相互连接,多个分离器21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因多个分离器21为锥形筒状结构,天然在第二旋风级2的外周形成多个带有锥面的锥凸起22,每相邻的两个锥凸起22之间形成一个二级风道23,第一旋风级1和二级风道23用以将进入的流体依序导引至分离器21中进行分离。
其中,分离器21为锥形筒状结构,为常见的分离器21的形状,分离器21的内部称作旋风腔211,携带脏污的流体取道分离器21的入口进入至旋风腔内并在旋风腔上方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灰尘落入至旋风腔的下方,而干净的空气从溢流口212排出,最终排出旋风分离器a。
第一旋风级1包括进气网套11和过渡连接部12,过渡连接部12与的多个分离器21连接,过渡连接部12的内部与多个分离器21连通,过渡连接部12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多条弧凸121,多条弧凸121与多个锥凸起22一一对应连接,相邻的两个弧凸121之间形成一级风道122,一级风道122与二级风道23一一对应连通,进气网套11套设于过渡连接部12上。进气网套11起到过滤大颗粒脏污的作用,将大颗粒脏污滞留在尘杯c之中,而小颗粒的会灰尘进入至旋风分离器a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a通过第一旋风级1的一级风道122和第二旋风级2的二级风道23可以将流体依序导引至分离器21中进行分离,加快了风速,提高了分离的效率;分离器21的本身结构为锥形,自然地在其表面形成了锥凸起22,相邻的锥凸起22间形成二级风道23,如此不用增加额外结构进可以使得流体有序地进入分离器21;过渡连接部12在其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多条弧凸121,相邻的两个弧凸121之间形成一级风道122,一级风道122起到初步导引的作用,使得流体有序地进入至二级风道23,进而二级风道23后能够更加有序地向下游流动,避免气体直接由进气网套11进入至分离器21的外部,进一步地提高了气流有序流动的能力。
过渡连接部12包括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内部与多个分离器21连通,筒状结构的外周面上还向外突出形成多个弧凸121,弧凸121的长度优选设定为与筒状结构的长度一致。筒状结构设计简单,筒状结构内部与分离器21连通,可以引导灰尘进入至落尘室e内进行收集。
该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a还包括多锥支架3,多个分离器21设置于多锥支架3内。多锥支架3起到支撑和固定多个分离器21的作用,并且多锥支架3位于分离器21的外部,即环绕分离器21的外部设置,从而使得二级风道23为封闭的风道,如此流体在二级风道23内有序流动。
多锥支架3的外周形成导引流体进入的弧形进风风道31,弧形进风通道与进气网套11连通,流体由弧形进风通道进入至一级风道122和二级风道23。具体的,多锥支架3上的弧形进风风道31与吸气通道的出风口连通,从而可以将流体导入至旋风分离器a中。设置弧形进风风道31,可以使得吸气管道b内的流体进入至旋风分离器a时,先绕着弧形进风通道沿着弧形轨迹流动,也就是绕着多锥支架3的外周流动半周左右,然后流体进入至进气网套11,进气网套11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使得灰尘和空气进入至过渡连接部12。
相邻的两个分离器21的锥凸起22的末端部上设置有导向筋4,导风筋上具有一导风斜面41,导风斜面41位于二级风道23的尽头,导风斜面41的末端朝向分离器21的入口,导风斜面41用以将流体由二级风道23的尽头导入至分离器21内。通过导风斜面41,一方面可以将二级风道23内的流体更有效地向分离器21内引导,使得风在达到导风斜面41后没有明显的降速,避免产生涡旋,且减小噪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大出风口面积,更利于风进入至分离器21。导风斜面41优选为具有设定弧度,可以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减小噪音,避免涡旋,提高风速。
分离器21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加速风道5,导风斜面41朝向加速风道的进口,第一加速风道5的进口51的截面积大于第一加速风道5的出口52的截面积。
形成第一加速通道的外壳件与形成分离器的壳体一体设置,导风筋与第一加速通道的外壳件一体设置,顺时针方向上,与上一个形成第一加速通道的外壳件连接的导风筋的导风斜面朝向下一个第一加速通道。
加速风道的进口的截面积大于加速风道的出口的截面积,如此,可以使得流体在加速风道的出口比加速风道的进口具有更高风速,使气流中携带的灰尘得到一个更大的运动势能,更利于灰尘在分离器21中与空气分离。第一加速风道5为切向通道,易使得流体进入至分离器21内。
第二旋风级2还包括多个设置于的多个分离器21中间的中心分离器22,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尺寸要求,设计中心分离器22的数量,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个中心分离器22,即可充分利用中心空间,中心分离器22与分离器21相互连接,中心分离器22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加速风道6,且第二加速风道6与与之相邻的第一加速风道5家交汇连通,两者具有相同的入口。设置中心分离器22,且中心分离器22的第二加速风道6与边缘的分离器21的第一加速风道5共用入口7,能够保证中心分离器22也具有足够的进气量和明确的进风方向,充分利用地中心的空间,增加分离器21的数量,提高了分离效率。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组件,所述分离器组件包括排列成圈的多个分离器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的多个分离器中间的中心分离器,所述中心分离器与所述分离器连接为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加速风道,所述第一加速风道的进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加速风道的出口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分离器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二加速风道,且所述第二加速风道与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加速风道家交汇连通,两者具有相同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分离器和中间分离器均为锥形筒状结构,且在所述分离器组件的外周形成多个带有锥面的锥凸起,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锥凸起之间形成一个导向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风道的尽头设置有导风筋,所述导风筋上具有一导风斜面,所述导风斜面朝向所述第一加速风道。
6.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吸气管道、尘杯、气流发生装置以及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通的落尘室,所述旋风分离器和落尘室设于所述尘杯内。
CN202120240197.1U 2021-01-28 2021-01-28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Active CN215127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0197.1U CN215127978U (zh) 2021-01-28 2021-01-28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0197.1U CN215127978U (zh) 2021-01-28 2021-01-28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7978U true CN21512797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8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0197.1U Active CN215127978U (zh) 2021-01-28 2021-01-28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79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1603B (zh) 吸尘器旋风式非圆桶形式二次分离尘杯
CN102740753B (zh) 旋风分离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
RU2561330C2 (ru) Циклон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с входным каналом в основании
CN102821665B (zh) 旋风分离装置以及电动吸尘器
WO2017075844A1 (zh) 一种三级龙卷风尘杯过滤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吸尘器
CN102655797A (zh) 电动吸尘器
CN103181741A (zh) 吸尘器的高效旋风分离装置
CN108209723B (zh) 旋风分离装置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08463152A (zh) 电动吸尘器
JP2003112082A (ja) 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CN100571883C (zh) 旋风收集器
CN108125618A (zh) 一种尘杯旋风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吸尘器
US7731771B2 (en) Cyclone collector
CN215127977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CN104665706B (zh) 具有底部出风结构的吸尘器尘杯及吸尘器
CN208851384U (zh) 能够干湿两用的手持式吸尘器
CN100534374C (zh) 一种多次分离的旋风式吸尘器尘杯
CN112716358B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CN215127978U (zh) 手持式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CN215127979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和手持式吸尘器
CN201333001Y (zh) 吸尘器旋风式非圆桶形二次分离尘杯
CN108125619A (zh) 一种尘气分离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吸尘器
CN209269541U (zh) 手持式干湿两用吸尘器
CN208851374U (zh) 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
CN112890667A (zh) 吸尘用旋风分离器及具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Yu

Inventor after: Wang Zhaofeng

Inventor before: Yu Yu

Inventor before: Wang Zhao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