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4570U - 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04570U CN215104570U CN202120663058.XU CN202120663058U CN215104570U CN 215104570 U CN215104570 U CN 215104570U CN 202120663058 U CN202120663058 U CN 202120663058U CN 215104570 U CN215104570 U CN 2151045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teel plate
- web
- wind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应用于钢板梁的领域,其包括钢板梁本体,钢板梁本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钢板梁和第二钢板梁,第一钢板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连接在腹板的两侧,第一钢板梁和第二钢板梁通过连接机构相连,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柱与腹板相连,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与腹板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连接柱卡接在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内,连接柱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本申请中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操作连接第一刚梁板与第二刚梁板时,操作方便快捷,减少了需现场拧紧大量螺栓,操作较为繁琐,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可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板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板梁是指由钢板组合而成的梁型结构构件,其主要包括上翼缘钢板、钢腹板和下翼缘钢板。对于多跨连续钢板组合梁桥其施工方法一般是先架设钢梁,然后施工混凝土桥面板。其中钢梁的施工方法有多种,如支架法施工、顶推法施工等。采用支架法施工钢板梁是最为常见的施工方法,其具体施工方法为:钢板梁通常在工厂加工为多个节段,运输到工地现场进行拼接形成大节段的梁体,再采用汽车吊将大节段梁体吊装到桥墩上,最后把节段之间在桥位处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连续的钢板梁。
公告号为CN2126119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板梁的连接结构,其包括两个相互吻合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位于不同的两个钢板梁上,连接部包括设置在钢板梁的端部的台阶和固设在台阶两侧的连接板,两个连接部中的连接板一一对应,对应的两个连接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将两个钢板梁相连接时,需要现场拧紧大量螺栓,操作较为繁琐,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在将两个钢板梁相连接时,需要现场拧紧大量螺栓,操作较为繁琐,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包括钢板梁本体,所述钢板梁本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钢板梁和第二钢板梁,所述第一钢板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连接在腹板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钢板梁和第二钢板梁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第一钢板梁的腹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与第二钢板梁的腹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板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位于连接柱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柱同时卡接在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柱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背离腹板的一侧均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操作者将第一钢板梁和第二钢板梁的连接处贴合,然后转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直至将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拼合,连接柱同时卡接在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内,然后将限位环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并转动限位环,直至限位环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背离腹板的一侧抵触,从而完成第一钢板梁与第二钢板梁的连接,操作方便快捷,减少了需现场拧紧大量螺栓,操作较为繁琐,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水平部和两个竖直部,两个所述竖直部分别与水平部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竖直部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背离连接柱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背离连接柱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柱,两个所述竖直部远离水平部的一端均开设有豁口,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穿设过两个豁口,所述固定柱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竖直部背离固定柱的一侧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操作者将限位环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抵触后,操作者将固定柱穿设过豁口,然后将固定环与固定柱螺纹连接,并转动固定环,直至固定环与竖直部抵触,从而将固定架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连,固定架可减少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连接柱脱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防脱板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防脱板的一端相连,所述限位板与水平部背离固定柱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固定柱穿设过防脱板,所述固定环与防脱板背离竖直部的一侧相抵触,所述防脱板与竖直部背离固定柱的一侧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固定柱穿设过豁口后,将固定柱穿设过防脱板,并使得限位板与水平部背离固定柱的一侧相贴合,然后操作者将固定环与固定柱螺纹连接,并转动固定环,直至固定环防脱板抵触,防脱板与水平部抵触,从而完成防脱组件的安装,限位板对固定架起限位作用,可减少固定架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脱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腹板沿腹板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所述腹板沿腹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卡接相邻腹板上定位板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操作者先将定位板卡接入定位槽内,即可对第一钢板梁和第二钢板梁进行定位,使得操作者后续将连接柱卡接在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时更加方便。且定位板卡接在定位槽内,可提高第一钢板梁和第二钢板梁连接处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钢板梁本体上设有抗风机构,所述抗风机构包括抗风环,所述腹板上开设有抗风孔,所述抗风环沿抗风孔的周缘设置,所述抗风环内周缘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沿远离抗风孔的周缘朝向远离腹板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腹板迎风时,风可通过抗风孔穿过腹板以减少风对腹板的冲击,同时,防风环可加强抗风孔处结构的稳固性,且抗风环上的斜面可将抗风孔周缘的风引向抗风孔,减少风对抗风孔周缘的腹板造成较大冲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抗风机构还包括稳定单元,所述稳定单元包括多个稳定条,所述稳定条的两端分别与抗风孔的孔壁相连,所述稳定条上连接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抗风条,所述抗风条沿稳定条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条对抗风孔的孔壁起支撑作用,抗风条可减少风对稳定条造成较大冲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腹板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朝向第二支撑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条朝向第一支撑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第二凹槽的槽壁相卡合,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均与腹板通过螺栓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操作者将第一凹槽的槽壁与第二凹槽的槽壁相卡合,然后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连接在腹板上,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可提高钢板梁本体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均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穿设过支撑板,所述安装柱上螺纹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支撑板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对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条起支撑作用,可减少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条受到压力时,发生变形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操作连接第一刚梁板与第二刚梁板时,操作方便快捷,减少了需现场拧紧大量螺栓,操作较为繁琐,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可能;
2.通过抗风机构的设置,减少了当腹板迎风时,风对腹板产生较大冲击的可能;
3.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可提高钢板梁本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高强度钢板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钢板梁;2、第二钢板梁;3、连接机构;31、连接柱;32、第一连接板;321、第一连接槽;33、第二连接板;331、第二连接槽;34、限位环;35、定位板;36、定位槽;37、转动轴;4、固定单元;41、水平部;42、竖直部;43、固定柱;44、豁口;45、固定环;5、防脱组件;51、防脱板;52、限位板;53、挡板;6、抗风机构;61、抗风环;611、斜面;62、抗风孔;7、稳定单元;71、稳定条;72、抗风条;8、支撑机构;81、第一支撑条;82、第二支撑条;83、第一凹槽;84、第二凹槽;85、螺栓;86、支撑板;861、斜壁;87、安装柱;88、连接环;10、上翼板;11、下翼板;12、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参照图1和图2,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包括钢板梁本体,钢板梁本体包括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结构相同。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上均设置有抗风机构6和支撑机构8,抗风机构6可提高钢板梁本体的抗风性,支撑机构8可增强钢板梁本体的结构强度。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通过连接机构3相连。
参照图1和图3,由于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结构相同,因此以第一钢板梁1为例,第一钢板梁1包括上翼板10、下翼板11和腹板12,上翼板10和下翼板11分别与腹板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抗风机构6包括抗风环61,腹板12上开设有抗风孔62,抗风孔62沿腹板12的长度方向开设,抗风环61沿抗风孔62的周缘设置并与腹板12背离支撑机构8的一侧固定连接。抗风环61的内周缘上设置有斜面611,斜面611远离抗风孔62的周缘朝向远离腹板12的方向设置。
参照图1和图3,当腹板12迎风时,风可从抗风孔62穿过腹板12,从而减少风对腹板12造成的冲击,抗风环61可提高抗风孔62周缘处腹板12的结构强度,且斜面611可将风引流至抗风孔62,从而减少风对抗风孔62周缘处的腹板12产生较大冲击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3,抗风机构6还包括稳定单元7,稳定单元7包括三个稳定条71,稳定条71沿腹板12的宽度方向设置,稳定条71的两端分别与抗风孔62的孔壁固定连接。稳定条71背离支撑机构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抗风条72,抗风条72的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抗风条72的一条侧壁与稳定条71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3,稳定条71对抗风孔62的孔壁起支撑作用,从而可提高腹板12在抗风孔62处的结构强度。当腹板12迎风时,抗风条72的一条棱迎风,因为抗风条72具有良好的抗风性,可减少风对稳定条71造成较大冲击的可能。
参照图2和图4,支撑机构8包括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第一支撑条8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83,第二支撑条8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4,第一凹槽83与第二凹槽84的槽壁相卡合,使得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连接处的表面相平齐,然后操作者通过螺栓85将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与腹板12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安装。
参照图2和图4,支撑机构8还包括多个支撑板86,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87,安装柱87穿设过支撑板86,支撑板86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斜壁861,斜壁861分别与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的侧边相贴合。安装柱87上螺纹连接有连接环88,连接环88与支撑板86背离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连接处的一侧相抵触。
参照图2和图4,安装时,操作者将安装柱87穿设过支撑板86,并将连接环88拧紧,从而完成支撑板86的安装,支撑板86对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起支撑作用,可减少当腹板12受到的压力较大时,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发生变形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机构3包括定位板35,定位板35与腹板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腹板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定位板35相配合的定位槽36。安装时,操作者将第一定位板35上定位板35插接在第二定位板35上的定位槽36内,从而完成第一定位板35与第二定位板35的初步拼合。
参照图1和图5,连接机构3还包括连接柱31、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连接柱31与腹板12固定连接,连接柱31靠近腹板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腹板12上连接有两个转动轴37,两个转动轴37分别穿设过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并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靠近腹板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另有一端。连接柱31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34,且第一连接板3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柱31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321;第二连接板33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柱3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331,且第一连接槽321与第二连接槽331均为半圆形。
参照图1和图5,安装时,操作者将第二钢板梁2的腹板12上的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转向第一钢板梁1的腹板12上的连接柱31,直至连接柱31同时卡接在第一连接槽321和第二连接槽331内,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的连接处相贴合。操作者将限位环34与连接柱31螺纹连接,并转动限位环34,直至限位环34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均抵触,从而完成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的固定。
参照图1和图5,连接机构3还包括固定单元4,固定单元4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一个水平部41和两个竖直部42,两个竖直部42分别和水平部4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竖直部42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相贴合,水平部41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远离转动轴37的一端贴合。竖直部42远离水平部41的一端开设有豁口44,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柱43,固定柱43穿设过豁口44。
参照图1和图5,固定单元4还包括防脱组件5,防脱组件5包括防脱板51和限位板52,防脱板51位于水平部41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防脱板51靠近水平部41的一端与限位板52固定连接,限位板52与水平部41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相贴合。防脱板51背离腹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3,挡板53与竖直部42背离腹板12的一侧相贴合,固定柱43穿设过防脱板51,固定柱4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环45,固定环45与防脱板51抵触,防脱板51与竖直部42背离固定柱43的一侧相抵触。
参照图1和图5,操作者将限位环34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均抵触后,将固定柱43穿设过豁口44,并使得两个竖直部42别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相贴合,水平部41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远离转动轴37的一端相贴合。然后将固定柱43穿设过防脱板51,并使得限位板52与水平部41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相贴合,挡板53与竖直部42背离腹板12的一侧相贴合,将固定环45与固定柱43螺纹连接,并拧紧固定环45,使得固定环45与防脱板51抵触,防脱架可减少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与固定柱43脱离的可能,限位板52和挡板53可减少防脱架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脱离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操作者通过螺栓85将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安装在腹板12上,然后将安装柱87穿设过支撑板86,并转动连接环88,直至连接环88与支撑板86抵触;操作者将定位板35插接入定位槽36内,并将连接柱31卡接在第一连接槽321和第二连接槽331内,将限位环34与连接柱31螺纹连接,并拧紧限位环34;操作者将固定柱43穿设过豁口44,并使得水平部41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贴合,将固定柱43穿设过防脱板51,并将限位板52与水平部41贴合,再拧紧固定环45,即可完成安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梁本体,所述钢板梁本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所述第一钢板梁(1)包括上翼板(10)、下翼板(11)和腹板(12),所述上翼板(10)和下翼板(11)分别连接在腹板(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钢板梁(1)和第二钢板梁(2)通过连接机构(3)相连,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柱(31)、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所述连接柱(31)的一端与第一钢板梁(1)的腹板(12)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第二连接板(33)均与第二钢板梁(2)的腹板(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槽(321),所述第二连接板(33)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槽(331),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第二连接板(33)位于连接柱(31)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柱(31)同时卡接在第一连接槽(321)与第二连接槽(331)内,所述连接柱(31)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34),所述限位环(34)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背离腹板(12)的一侧均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固定单元(4),所述固定单元(4)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水平部(41)和两个竖直部(42),两个所述竖直部(42)分别与水平部(4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相连,两个所述竖直部(4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背离连接柱(31)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柱(43),两个所述竖直部(42)远离水平部(41)的一端均开设有豁口(44),两个所述固定柱(43)分别穿设过两个豁口(44),所述固定柱(4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环(45),所述固定环(45)与竖直部(42)背离固定柱(43)的一侧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4)还包括防脱组件(5),所述防脱组件(5)包括防脱板(51)和限位板(52),所述限位板(52)与防脱板(51)的一端相连,所述限位板(52)与水平部(41)背离固定柱(43)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固定柱(43)穿设过防脱板(51),所述固定环(45)与防脱板(51)背离竖直部(42)的一侧相抵触,所述防脱板(51)与竖直部(42)背离固定柱(43)的一侧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定位板(35),所述定位板(35)与腹板(12)沿腹板(12)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所述腹板(12)沿腹板(12)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卡接相邻腹板(12)上定位板(35)的定位槽(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梁本体上设有抗风机构(6),所述抗风机构(6)包括抗风环(61),所述腹板(12)上开设有抗风孔(62),所述抗风环(61)沿抗风孔(62)的周缘设置,所述抗风环(61)内周缘上设置有斜面(611),所述斜面(611)沿远离抗风孔(62)的周缘朝向远离腹板(12)的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机构(6)还包括稳定单元(7),所述稳定单元(7)包括多个稳定条(71),所述稳定条(71)的两端分别与抗风孔(62)的孔壁相连,所述稳定条(71)上连接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抗风条(72),所述抗风条(72)沿稳定条(71)的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2)上设有支撑机构(8),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第一支撑条(81)和第二支撑条(82),所述第一支撑条(81)朝向第二支撑条(8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83),所述第二支撑条(82)朝向第一支撑条(8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84),所述第一凹槽(83)的槽壁与第二凹槽(84)的槽壁相卡合,所述第一支撑条(81)与第二支撑条(82)均与腹板(12)通过螺栓(8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钢板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8)还包括多个支撑板(86),所述第一支撑条(81)与第二支撑条(8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均连接有安装柱(87),所述安装柱(87)穿设过支撑板(86),所述安装柱(87)上螺纹连接有连接环(88),所述连接环(88)与支撑板(86)抵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63058.XU CN215104570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63058.XU CN215104570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04570U true CN215104570U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934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63058.XU Active CN215104570U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04570U (zh)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20663058.XU patent/CN2151045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85479B (zh) | 用于超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69764A (zh) | 抗力矩钢框架梁柱结合 | |
CN215104570U (zh) | 高强度钢板梁结构 | |
CN212163202U (zh) | 一种光伏跟踪系统组件的安装结构 | |
CN212427537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固定机构 | |
CN210767534U (zh) | 一种叠合板安装连接固定机构 | |
CN217324994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栈桥板的可靠固定结构 | |
CN214939178U (zh) | 装配式钢便桥的连接结构 | |
CN214738747U (zh) | 一种装配式钢梁固定装置 | |
CN215888737U (zh) | 一种钢结构建筑用隔墙连接结构 | |
CN211473392U (zh) | 用于悬挑现浇板的桁架式模板支架 | |
CN22081339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贝雷片 | |
JP3773652B2 (ja) | 吊構造物の桁連結方法 | |
CN220725400U (zh) | 一种钢结构高强度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 |
CN215630603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钢结构 | |
CN220100183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柱钢梁连接节点 | |
CN222043937U (zh) | 一种钢箱组合梁桥面翼板牛腿支架装置 | |
CN219753001U (zh) | 一种拼宽桥横移轨道的支撑结构 | |
CN219711027U (zh) | 一种桁架拼装胎架 | |
CN218091526U (zh) | 一种可装配式悬挑楼承板支撑装置及结构 | |
CN220415003U (zh) | 一种钢结构桁架梁 | |
CN213539306U (zh) | 一种轻钢龙骨桁架梁alc板装配式组合结构 | |
CN218352429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 |
CN211973840U (zh) | 一种钢结构快速安装固定装置 | |
CN220469133U (zh) | 新型檩条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