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8926U - 多功能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助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58926U CN214858926U CN202121783313.0U CN202121783313U CN214858926U CN 214858926 U CN214858926 U CN 214858926U CN 202121783313 U CN202121783313 U CN 202121783313U CN 214858926 U CN214858926 U CN 2148589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handrail
- rod
- piece
- walking a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41000253999 Phasmatode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9 user support syste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支撑件、后支撑件和手扶杆,所述前支撑件包括臂托、支撑杆和把手,所述臂托与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把手与支撑杆连接,且所述把手位于臂托的下方,所述支撑杆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扶杆另一端与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后支撑件通过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本多功能助行器能灵活更换多种使用方式,可实现手杖(三点杖、四点杖)、腋杖、前臂杖、助行架的转换,满足患者康复全范围使用,功能多样且适用不同人群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及患者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辅助平衡,步行行走。
目前市场面上的助行器一般为支架结构,设置四个支撑柱,在支撑柱的顶部两侧设有扶手部位,在用户使用助行器时,用户通过握持扶手来支撑人体,行走时,先移动助行器,然后双手扶着扶手处,相应的跟随走动。这种助行器虽然稳定性强,但是移动速度缓慢,而且移动助行器时需要使用比较大的力,很容易让用户感觉疲惫,功能单一且比较笨重,患者可能还需要购买多把助行器来满足不同时期康复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行器,能灵活更换多种使用方式,功能多样且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功能助行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支撑件、后支撑件和手扶杆,所述前支撑件包括臂托、支撑杆和把手,所述臂托与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把手与支撑杆连接,且所述把手位于臂托的下方,所述支撑杆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扶杆另一端与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后支撑件通过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臂托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臂托为U型结构或杆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杆身和杆腿,所述杆身的上部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杆身的下部与杆腿可拆卸连接,所述杆腿为爪状结构或杆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手扶杆的数量至少为一根,且所述手扶杆上套设有第一防滑胶套,所述把手上套设有第二防滑胶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支撑件包括腋托、手托、杖杆和杖腿,所述杖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所述杖杆对称设置,两根所述杖杆的顶端通过腋托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杖杆的中部通过手托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杖杆的底端与杖腿的顶端连接,所述杖杆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支撑件还包括连接块,两根所述杖杆的底端与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定位孔,且所述杖腿上设有与定位孔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杖腿通过定位销穿过定位孔和通孔与连接块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腋托上设有第三防滑胶套,所述手托上套设有第四防滑胶套。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活动件包括上凸起、弹性件和下凸起,所述上凸起与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下凸起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设有与上凸起和下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手扶杆的两端均设有活动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手扶杆内,所述上凸起与下凸起均延伸至手扶杆外,所述后支撑件和支撑杆上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后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扶杆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活动件,所述弹性件设于连接杆内,所述上凸起与下凸起均延伸至连接杆外,所述后支撑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后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杆一端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一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功能助行器的有益效果是:用户使用整体助行器时,双手扶住被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共同支撑的手扶杆来支撑人体,先移动整体助行器,然后双手扶着手扶杆相应的走动,这种方式稳定性强且安全性高,同时,当用户想更换其它使用方式时,将前支撑件从整体拆卸下来单独使用,双手分别撑住两个把手,双臂贴着臂托,轮流拿起两个支撑杆进行移动,这种方式移动灵活且速度比较快。本多功能助行器能灵活更换多种使用方式,功能多样且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行器前支撑件的另一形状示意图。
10、前支撑件;11、臂托;12、支撑杆;121、杆身;122、杆腿;13、把手;20、后支撑件;21、腋托;22、手托;23、杖杆;24、杖腿;25、连接块;251、定位孔;252、定位销;30、手扶杆;40、连接杆;50、连接件;51、活动件;511、上凸起;512、弹性件;513、下凸起;5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支撑组件包括前支撑件10、后支撑件20和手扶杆30,前支撑件10包括臂托11、支撑杆12和把手13,臂托11与支撑杆12的顶端连接,把手13与支撑杆12连接,且把手13位于臂托11的下方,支撑杆12与手扶杆30一端可拆卸连接,手扶杆30另一端与后支撑件20可拆卸连接,两个后支撑件20通过连接杆40可拆卸连接。
用户使用整体助行器时,双手扶住被前支撑件10和后支撑件20共同支撑的手扶杆30来支撑人体,先移动整体助行器,然后双手扶着手扶杆30相应的走动,这种方式稳定性强且安全性高,同时,当用户想更换其它使用方式时,将前支撑件10从整体拆卸下来单独使用,双手分别撑住两个把手13,双臂贴着臂托11,轮流拿起两个支撑杆12进行移动,这种方式移动灵活且速度比较快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和图4,臂托11与支撑杆12可拆卸连接,臂托11为U型结构或杆状结构。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便于后续臂托11的维护与更换,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臂托11。
更进一步的,支撑杆12包括杆身121和杆腿122,杆身121的上部与手扶杆30一端可拆卸连接,杆身121的下部与杆腿122可拆卸连接,杆腿122为爪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便于后续杆腿122的维护与更换,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杆腿122。在本实施例中,杆腿122为爪状结构时,行走稳定且比较安全,杆腿122为杆状结构时,行走速度较快且灵活。
具体的,手扶杆30的数量至少为一根,且手扶杆30上套设有第一防滑胶套,把手13上套设有第二防滑胶套。手扶杆30设置多根可以供用户选择不同高度的手扶杆30来撑住人体,便于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同时多根手扶杆30也可以提高助行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手扶杆30的数量为两根。第一防滑胶套和第二防滑胶套可以增大用户与手扶杆30和把手13的摩擦力,防止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脱手,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后支撑件20包括腋托21、手托22、杖杆23和杖腿24,杖杆23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杖杆23对称设置,两根杖杆23的顶端通过腋托21固定连接,两根杖杆23的中部通过手托22固定连接,两根杖杆23的底端与杖腿24的顶端连接,杖杆23与手扶杆30一端可拆卸连接。
当用户想更换其它使用方式时,还可以将后支撑件20从整体拆卸下来单独使用,用腋托21顶住腋下,双手撑住手托22,轮流拿起杖杆23进行移动,这种方式移动比整体助行器灵活,比单独利用前支撑件10进行移动的方式稳定。
更进一步的,后支撑件20还包括连接块25,两根杖杆23的底端与连接块25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25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定位孔251,且杖腿24上设有与定位孔251相适配的通孔,杖腿24通过定位销252穿过定位孔251和通孔与连接块25可拆卸连接。
连接块25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定位孔251,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后支撑件20的高度,将定位销252穿过对应的定位孔251和通孔即可。同时,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也便于用户后续更换和维护杖腿24。
具体的,腋托21上设有第三防滑胶套,手托22上套设有第四防滑胶套。第三防滑胶套可以提高用户在使用腋托时的舒适度,第四防滑胶套可以增大用户与手托22的摩擦力,防止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滑脱,提高安全性。
具体的,请参考图1至图3,还包括连接件50,连接件50包括活动件51和固定件52,活动件51包括上凸起511、弹性件512和下凸起513,上凸起511与弹性件512一端连接,弹性件512另一端与下凸起513连接,固定件52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设有与上凸起511和下凸起513相配合的限位孔,手扶杆30的两端均设有活动件51,弹性件512设于手扶杆30内,上凸起511与下凸起513均延伸至手扶杆30外,后支撑件20和支撑杆12上均设有固定件52,后支撑件20通过连接件50与手扶杆30一端可拆卸连接,手扶杆30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0与支撑杆12可拆卸连接。
在支撑杆12和后支撑件20上各设置一个固定件52,手扶杆30的两端各设置一个与固定件52相配合的活动件51,利用活动件51与固定件52之间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将手扶杆30的一端插入固定件52的固定孔内,上凸起511和下凸起513也会对应的插入限位孔中,拆卸时,按压上凸起511和下凸起513将手扶杆30拔出即可。
具体的,连接杆40的两端均设有活动件51,弹性件512设于连接杆40内,上凸起511与下凸起513均延伸至连接杆40外,后支撑件20上设有固定件52,后支撑件20通过连接件50与连接杆40一端可拆卸连接。后支撑件20与连接件50一端也是通过活动件51与固定件52之间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杆40的数量至少为一根。多根连接杆40可以提高助行器的结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0的数量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行器,用户使用整体助行器时,双手扶住被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共同支撑的手扶杆来支撑人体,先移动整体助行器,然后双手扶着手扶杆相应的走动,这种方式稳定性强且安全性高,同时,当用户想更换其它使用方式时,将前支撑件从整体拆卸下来单独使用,双手分别撑住两个把手,双臂贴着臂托,轮流拿起两个支撑杆进行移动,这种方式移动灵活且速度比较快。本多功能助行器能灵活更换多种使用方式,功能多样且适用范围广。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支撑件、后支撑件和手扶杆,所述前支撑件包括臂托、支撑杆和把手,所述臂托与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把手与支撑杆连接,且所述把手位于臂托的下方,所述支撑杆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扶杆另一端与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后支撑件通过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托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臂托为U型结构或杆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杆身和杆腿,所述杆身的上部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杆身的下部与杆腿可拆卸连接,所述杆腿为爪状结构或杆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杆的数量至少为一根,且所述手扶杆上套设有第一防滑胶套,所述把手上套设有第二防滑胶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件包括腋托、手托、杖杆和杖腿,所述杖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所述杖杆对称设置,两根所述杖杆的顶端通过腋托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杖杆的中部通过手托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杖杆的底端与杖腿的顶端连接,所述杖杆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件还包括连接块,两根所述杖杆的底端与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定位孔,且所述杖腿上设有与定位孔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杖腿通过定位销穿过定位孔和通孔与连接块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托上设有第三防滑胶套,所述手托上套设有第四防滑胶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活动件包括上凸起、弹性件和下凸起,所述上凸起与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下凸起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设有与上凸起和下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手扶杆的两端均设有活动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手扶杆内,所述上凸起与下凸起均延伸至手扶杆外,所述后支撑件和支撑杆上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后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手扶杆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扶杆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活动件,所述弹性件设于连接杆内,所述上凸起与下凸起均延伸至连接杆外,所述后支撑件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后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杆一端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一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83313.0U CN214858926U (zh) | 2021-08-02 | 2021-08-02 | 多功能助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83313.0U CN214858926U (zh) | 2021-08-02 | 2021-08-02 | 多功能助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58926U true CN214858926U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91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833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858926U (zh) | 2021-08-02 | 2021-08-02 | 多功能助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58926U (zh) |
-
2021
- 2021-08-02 CN CN202121783313.0U patent/CN2148589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36165U (zh) | 一种保健手杖 | |
CN214858926U (zh) | 多功能助行器 | |
CN211157119U (zh) | 一种病患康复护理助行器 | |
KR101787532B1 (ko) | 노약자용 지팡이 | |
CN211560744U (zh) | 一种安全轮椅 | |
CN213373552U (zh) | 一种助行器 | |
CN203735614U (zh) | 一种多功能拐杖 | |
CN209933423U (zh) | 一种医疗康复助行装置 | |
JP3172364U (ja) | 杖 | |
CN214632913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助行装置 | |
CN209332645U (zh) | 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 | |
CN215132745U (zh) | 医用助行器 | |
CN208193272U (zh) | 一种康复助行器 | |
CN217186911U (zh) | 助行器 | |
CN2527174Y (zh) | 有推柄的学步车 | |
CN214910094U (zh) | 助行器 | |
CN217091337U (zh) | 一种下肢骨折助行器 | |
CN213964247U (zh) | 一种医护护理助行器 | |
CN219896310U (zh) | 臂脱式助行器 | |
CN221712721U (zh) | 一种下肢骨折术后用护理助行器 | |
CN211326628U (zh) | 一种康复科用可拆式站立架 | |
CN214157933U (zh) | 一种便携式儿童康复助行器 | |
CN217886506U (zh) | 一种老年科护理用搀扶辅助器械 | |
CN215021822U (zh) | 一种老年骨质疏松病人防跌倒护理装置 | |
CN205832112U (zh) | 一种多功能移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an Pengyu Inventor after: Liu Haixia Inventor after: Duan Yafei Inventor before: Yan Pengyu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