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0983U -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80983U CN214680983U CN202023206704.4U CN202023206704U CN214680983U CN 214680983 U CN214680983 U CN 214680983U CN 202023206704 U CN202023206704 U CN 202023206704U CN 214680983 U CN214680983 U CN 2146809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sorption tower
- bioreactor
- waste gas
- absorption
- coke ov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位于废气入口管道和废气出口管道之间,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装置、生物反应装置和光催化装置;针对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排放废气中的氨气、硫化氢和苯进行处理,解决了常规方法不能解决的恶臭问题和低浓度苯的处理不净问题,使废气经过处理后能够满足我国相应的排放标准,适合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焦化行业是我国的工业支柱性产业,但是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品质。随着我国工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针对煤焦化行业废气的治理也变得刻不容缓。
焦炉煤气是煤在高温环境下经过干馏后产生的裂解气,焦炉煤气中含有甲烷、苯、硫化氢、氨气、萘、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焦炉煤气的脱硫硫氨装置主要是对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氨气进行回收。
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其工艺储罐和反应器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气中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硫化氢、氨气和微量的苯。针对这部分废气,现在焦化厂大部分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既无法满足我国相应的排放标准也对环境造成破坏,部分焦化厂采用洗涤工艺处理这部分废气,洗涤可以去除部分污染物,但是不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苯系物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针对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排放废气中的氨气、硫化氢和苯进行处理,解决了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恶臭问题和低浓度苯的处理不净问题,使废气经过处理后能够满足我国相应的排放标准。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位于废气入口管道和废气出口管道之间,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装置、生物反应装置和光催化装置;所述吸收装置连接外部废气入口管道;所述光催化装置连接外部废气出口管道。
所述吸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三级吸收塔,所述每级吸收塔上均设有吸收液循环管道和吸收液循环泵,所述每级吸收塔内均设有吸收塔填料和吸收塔喷头。
所述生物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营养液泵和营养液箱,所述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反应器填料,所述生物反应器为生物过滤反应器、生物滴滤反应器和生物洗涤反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催化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器,所述光催化反应器内设有紫外灯管和催化剂。
所述生物反应器两端分别连接三级吸收塔和光催化反应器。
所述一级吸收塔内装有酸性吸收液,所述二级吸收塔内装有碱性吸收液,所述三级吸收塔内装有水,所述一级吸收塔和所述二级吸收塔位置可调换。
所述吸收塔填料为惰性耐酸碱材料。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填料为塑料空心球。
所述吸收塔喷头数量为1个或多个。
所述生物反应器填料为惰性多孔材料。
所述光催化剂为二氧化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废气经过三级吸收,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碱性氨气和酸性硫化氢气体;经过生物法处理,大大去除废气的恶臭气味,同时所用微生物可以废气中有机物为碳源进行生长,节省成本;光催化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存在的微量苯,极大提高了脱硫硫氨废气的处理程度,使处理后的废气既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又能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苯排放标准,解决了现有处理装置恶臭和苯不能达标排放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气入口管道;2-一级吸收塔;3-二级吸收塔;4-三级吸收塔;5-生物反应器;6-光催化反应器;7-废气出口管道;8-生物反应器营养液泵;9-营养液箱;10-一级吸收液循环管道;11-一级吸收液循环泵;12-二级吸收液循环管道;13-二级吸收液循环泵;14-三级吸收液循环管道;15-三级吸收液循环泵;16-吸收塔填料;17-吸收塔喷头;18-生物反应器填料;19-紫外灯管;20-催化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对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位于废气入口管道1和废气出口管道7之间,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装置、生物反应装置和光催化装置;吸收装置连接外部废气入口管道1;光催化装置连接外部废气出口管道7。
吸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吸收塔2、二级吸收塔3和三级吸收塔4,废气经过废气入口管道1进入一级吸收塔2。
一级吸收塔2底部连接有一级吸收液循环管道10和一级吸收液循环泵11,顶部设有吸收塔喷头17,中部设有吸收塔填料16,吸收塔填料16为惰性耐酸碱的塑料空心球,一级吸收塔2中装有酸性介质的吸收液,一级吸收液循环泵11将吸收液提升至一级吸收塔2顶部,通过吸收塔喷头17喷淋,在吸收塔填料16表面形成吸收液膜,通过气膜和液膜的传质,废气中的碱性气体氨气等被吸收液吸收,降低废气中的碱性气体,吸收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废气经过一级吸收塔2后进入二级吸收塔3,二级吸收塔3底部连接有二级吸收液循环管道12和二级吸收液循环泵13,顶部设有吸收塔喷头17,中部设有吸收塔填料16,吸收塔填料16为惰性耐酸碱的塑料空心球,二级吸收塔3中装有碱性介质的吸收液,可以使用氢氧化钠,二级吸收液循环泵13将吸收液提升至二级吸收塔3顶部,通过吸收塔喷头17喷淋,在吸收塔填料16表面形成吸收液膜,经过气膜和液膜的扩散,废气中的酸性气体硫化氢等被吸收,大大降低废气中酸性气体含量,吸收效率达到95%以上。
废气经过二级吸收塔3后进入三级吸收塔4,三级吸收塔4底部连接有三级吸收液循环管道14和三级吸收液循环泵15,顶部设有吸收塔喷头17,中部设有吸收塔填料16,吸收塔填料16为惰性耐酸碱的塑料空心球,三级吸收塔4装有吸收液,可使用水。三级吸收塔4主要是为废气增加湿度,并且调节PH,三级吸收塔4中的吸收液被三级吸收液循环泵15提升至塔顶,通过吸收塔喷头17喷出,调整废气的PH和湿度。
生物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反应器5、生物反应器营养液泵8和营养液箱9,生物反应器5内设有生物反应器填料18,生物反应器5为生物过滤反应器、生物滴滤反应器和生物洗涤反应器的组合,生物反应器填料18为惰性多孔材质。
废气经过三级吸收以后大部分硫化氢和氨气被去除,但是仍有少量残留,由于硫化氢和氨气嗅阈值极低,属于恶臭物质。生物反应器5内的生物反应器填料18能够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空间,将微生物接种在生物反应器填料18上,形成生物膜,废气在三级吸收塔4后进入生物反应器5,废气中残留的低浓度硫化氢和氨气能够透过微生物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去除,将恶臭类物质降解成无害物质,同时废气中含有微量的有机物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定期通过生物反应器营养液泵8和营养液箱9为微生物补充微量金属元素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废气在生物反应器5中的停留时间超过25S,恶臭处理效率大于80%。
光催化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器6,光催化反应器6内设有紫外灯管19和催化剂20,催化剂20使用表面涂有二氧化钛的板材。通过生物反应器5后废气中硫化氢和氨气的含量达到标准,但是废气中存在的微量笨属于难生物降解物质,废气经过生物反应器5后进入光催化反应器6,光催化反应器6中的紫外灯管19能够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臭氧属于强氧化物质,催化剂20二氧化钛存在电子空穴,能够促进臭氧将废气中的苯氧化分解。经过光催化反应器6后废气中苯的处理效率大于70%,能够实现苯系物的达标排放。
本系统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Claims (4)
1.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位于废气入口管道和废气出口管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装置、生物反应装置和光催化装置;
所述吸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三级吸收塔,每级所述吸收塔均设有吸收液循环管道和吸收液循环泵,每级所述吸收塔内均设有吸收塔填料和吸收塔喷头;
所述一级吸收塔内装有酸性吸收液,所述二级吸收塔内装有碱性吸收液,所述三级吸收塔内装有水;
所述生物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营养液泵和营养液箱,所述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反应器填料,所述生物反应器为生物过滤反应器、生物滴滤反应器和生物洗涤反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光催化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器,所述光催化反应器内设有紫外灯管和催化剂;
所述生物反应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收装置和光催化反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填料为惰性耐酸碱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喷头数量为1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填料为惰性多孔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06704.4U CN214680983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06704.4U CN214680983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80983U true CN214680983U (zh) | 2021-11-12 |
Family
ID=7856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06704.4U Active CN214680983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809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16325A (zh) * | 2022-07-13 | 2022-10-21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高硫石油焦高效脱硫工艺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23206704.4U patent/CN2146809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16325A (zh) * | 2022-07-13 | 2022-10-21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高硫石油焦高效脱硫工艺 |
CN115216325B (zh) * | 2022-07-13 | 2023-09-08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高硫石油焦高效脱硫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54355A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臭气收集及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7537293B (zh) | 一种闭路循环微生物脱硫及回收单质硫的方法 | |
CN102895867A (zh) | 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装置及生物除臭方法 | |
CN208229640U (zh) |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 |
CN110711485A (zh) | 一种无菌原料药生产线污水处理站废气净化装置 | |
CN101264420A (zh) | 双反应区一体式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 |
CN110252101A (zh) | 蓝藻藻泥高浓度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 |
CN102021055B (zh) | 沼气无氧生物脱硫方法与装置 | |
CN203389526U (zh) | 一种生物脱硫装置 | |
CN214680983U (zh) | 一种焦炉煤气脱硫硫氨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 |
CN107875841A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 | |
CN107961653B (zh) | 一种双碱法烟气脱硫改进工艺及系统 | |
CN107596905A (zh) |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净化含VOCs废气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6268291A (zh) | 一种生物脱硫除臭滴滤塔装置及生物脱硫除臭的方法 | |
CN106621791A (zh) | 一种污泥热水解产生的高浓度恶臭气体处理的方法与装置 | |
CN210356682U (zh) | 一种工业废水高浓度复合生物除臭装置 | |
CN112495180A (zh) | 一种嗜热生物滴滤气液两相装置及其在脱除烟气重金属中的应用 | |
CN110523247B (zh) | 一种污水池加盖尾气净化除臭装置及其除臭方法 | |
CN214131057U (zh) | 一种脱除烟气重金属的嗜热生物滴滤气液两相装置 | |
CN216654044U (zh) | 一种化工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组合处理系统 | |
CN214182369U (zh) | 彩涂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 |
CN112915775B (zh) | 一种污泥干化臭气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13314270U (zh) | 一种低浓度大气量臭气处理系统 | |
CN213253818U (zh) | 一种基于rco净化原理的废气处理设备 | |
CN209735336U (zh) | 一种电解生态除臭滤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16 Liupa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6651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uashiji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6 Liupa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66510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UASHIJI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