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2393U - 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02393U CN214402393U CN202023144864.0U CN202023144864U CN214402393U CN 214402393 U CN214402393 U CN 214402393U CN 202023144864 U CN202023144864 U CN 202023144864U CN 214402393 U CN214402393 U CN 2144023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assemble
- support
- keel
- eas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包括本体、底座和第一支架,所述本体两端设有固定件,相邻本体之间设有拼装件,所述固定件与拼装件适配固定;所述底座位于本体底部,且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两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支架插入第一插孔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可保证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便捷,易于拼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龙骨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背景技术
在装修领域中,常常会用到龙骨支架来作为安装基础。通常情况下,龙骨支架需要保证安全稳定,大多通过螺杆与楼板相接,用来固定天花或者物体。
但这样的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在安装出错时,很难拆卸下来重新安装,并且安装过程复杂,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可以保证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便捷,易于拼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包括本体、底座和第一支架,所述本体两端设有固定件,相邻本体之间设有拼装件,所述固定件与拼装件适配固定;所述底座位于本体底部,且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两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支架插入第一插孔中。
优选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本体两侧壁上还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上方,所述第二支架插入第二插孔中。
优选的,所述本体内侧设有插销,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插入端设有通孔,所述插销同时插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宽度大于等于底座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架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支架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底座上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相邻本体之间,四个固定件相互贴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尖端嵌入拼装件中,所述固定件尖端与拼装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拼装件与固定件适配的部位为环形燕尾槽;所述固定件尖端呈燕尾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可保证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便捷,易于拼装。本实施例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包括本体、底座和第一支架,所述本体两端设有固定件,相邻本体之间设有拼装件,所述固定件与拼装件适配固定;所述底座位于本体底部,且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两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支架插入第一插孔中。通过在本体两端设置固定件,相邻本体之间设置拼装件,将本体拼装在拼装件上,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本体上设有插孔,将第一支架插入插孔,同样保证了安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体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件和拼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燕尾槽形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本体1、底座2、第一支架3、固定件4、拼装件5、第二支架6和插销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包括本体1、底座2和第一支架3,所述本体1两端设有固定件4,相邻本体1之间设有拼装件5,所述固定件4与拼装件5适配固定;所述底座2位于本体1底部,且与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两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支架3插入第一插孔中。
其中,通过在本体1侧壁上设置第一插孔,并将第一支架3插入在第一插孔中,底座2和第一支架3之间可以放置龙骨和其他安装设备,在安装时,相当于将第一支架3拼装在本体1上,在不影响支架稳定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样的,通过在本体1两端设置固定件4,在相邻的十字形安装的四个本体1之间设置拼装件5,将固定件4拼装在拼装件5上,达到简便安装的效果。
优选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6,所述本体1两侧壁上还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上方,所述第二支架6插入第二插孔中。第二支架6和第一支架3之间可以放置更外侧、更高的龙骨和安装设备。
优选的,所述本体1内侧设有插销7,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插入端设有通孔,所述插销7同时插入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的通孔。通过插销7,可以将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同时固定连接在本体1内侧上,提高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设置插销7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的安全性,如果不设置插销7,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也可以通过插入插孔的方式安装在本体1上,不会轻易掉落。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3的宽度大于等于底座2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架6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支架3的宽度。通过限制第一支架3的宽度,可以保证放置在底座2上的龙骨及安装设备不会受到底座2宽度的影响,并且通过第一支架3保护龙骨及安装设备的安全;同样的,通过限制第二支架6的宽度,可以保证放置在第一支架3上的龙骨及安装设备不会受到第一支架3及以下设备的宽度的影响,并且通过第二支架6进一步保护龙骨及安装设备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3和底座2上设有防滑槽。通过在第一支架3和底座2上设置防滑槽,可以保证放置的龙骨及安装设备不会滑动脱落。
优选的,所述相邻本体1之间,四个固定件4相互贴合固定。通过设计,保证十字放置的四个相邻的固定件4能够相互贴合,如同拼装一般,互相起到固定的作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保证了安装的简易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4尖端嵌入拼装件5中,所述固定件4尖端与拼装件5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固定件4的尖端嵌入拼装件5中,拼装件5可以为圆柱状,保证固定件4尖端伸入拼装件5后,与拼装件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拼装件与固定件适配的部位为环形燕尾槽;所述固定件尖端呈燕尾状。通过将拼装件与固定件适配的部位设置为燕尾槽结构,可以保证稳定性,燕尾槽结构能够在安装过程中操作简便,不易晃动,同时拆卸方便。
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若干本体十字形安装,相邻本体之间设置有拼装件,将每个本体两端的固定件嵌入拼装件中;然后在本体两侧壁上安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插入插孔,再通过插销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最后,在底座和第一支架上放置龙骨或安装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简单拆卸,重新拼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通过在本体两端设置固定件,相邻本体之间设置拼装件,将本体拼装在拼装件上,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本体上设有插孔,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插入插孔,同样保证了安装的便捷性;如果安装时发生疏漏、错误,可以简便地将各部件拆卸,并重新拼装,减小安装错误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6)
1.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底座(2)和第一支架(3),所述本体(1)两端设有固定件(4),相邻本体(1)之间设有拼装件(5),所述固定件(4)与拼装件(5)适配固定;所述底座(2)位于本体(1)底部,且与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两侧壁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支架(3)插入第一插孔中;
还包括第二支架(6),所述本体(1)两侧壁上还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位于第一插孔上方,所述第二支架(6)插入第二插孔中;
所述本体(1)内侧设有插销(7),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插入端设有通孔,所述插销(7)同时插入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6)的通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的宽度大于等于底座(2)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架(6)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支架(3)的宽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和底座(2)上设有防滑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本体(1)之间,四个固定件(4)相互贴合固定。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尖端嵌入拼装件(5)中,所述固定件(4)尖端与拼装件(5)固定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件(5)与固定件(4)适配的部位为环形燕尾槽;所述固定件(4)尖端呈燕尾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4864.0U CN214402393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44864.0U CN214402393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02393U true CN214402393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40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44864.0U Active CN214402393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02393U (zh) |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23144864.0U patent/CN2144023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18997B1 (ko) | 탈착이 용이한 앵커구조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 |
CN203601563U (zh) | 飞行器及其桨臂 | |
CN214402393U (zh) | 一种易于拼装的龙骨支架 | |
CN105507478A (zh) | 一种吊顶安装组件 | |
US20110248232A1 (en) | Universal baluster connector | |
CN202194252U (zh) | 一种用于竹制集成屋的竹梁连接结构 | |
CN201691385U (zh) | 一种组合架 | |
CN105927642A (zh) | 一种地脚膨胀螺母组件 | |
CN204225332U (zh) | 一种吊顶安装组件 | |
CN222730344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桥梁护栏结构 | |
CN102537614B (zh) | 一种改良的脚架安装结构 | |
KR20030007385A (ko) | 놀이터 구조물을 위한 클램핑 커넥션 | |
CN222206940U (zh) | 一种室内吊顶安装支架 | |
CN217232331U (zh) | 幕墙装饰风车及幕墙 | |
KR200404527Y1 (ko) | 족장구조물의 결합장치 | |
KR200159182Y1 (ko) | 거푸집 고정장치 | |
CN202581723U (zh) | 出风格栅及空调 | |
CN21521172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隔墙 | |
CN217502186U (zh) | 一种装配式柜体板材的连接件 | |
CN221277079U (zh) | 楼梯扶手的支撑结构 | |
CN202630340U (zh) | 车用空调器壳体与风扇电机总成的连接结构 | |
CN222377795U (zh) | 一种用于安防监控设备的顶吊式安装机构 | |
CN222334698U (zh) | 一种装配式的虹吸支架 | |
CN221003184U (zh) | 一种电机扇叶安装定位结构 | |
CN202082117U (zh) | 新型风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