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5201U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65201U CN214165201U CN202021687881.6U CN202021687881U CN214165201U CN 214165201 U CN214165201 U CN 214165201U CN 202021687881 U CN202021687881 U CN 202021687881U CN 214165201 U CN214165201 U CN 2141652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locking
- connecting piece
- seat
- flexible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连接结构以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设置的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滑轮、柔索;第一锁定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移动,第二锁定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滑轮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地与第一锁定件,所述柔索绕过滑轮,从而行成动滑轮结构;当柔索一端不移动时,拉动柔索另一端,滑轮绕其中心轴旋转并与第一锁定件一起移动,使得第一锁定件脱离与第二锁定件的配合,第一、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锁定被解除而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如此,第一、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解锁操作非常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儿童用品,如滑板车、婴儿车、婴儿床、高脚椅等,由于其特性,一般被设置为可在多种状态之间转换,如需要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就将其锁定于展开状态,当暂时不需要使用时,将其解锁、折叠,从而减少占用空间,以便于携带、存放。对应的,该些儿童用品的相关两组件之间一般是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地连接,在展开状态下时,该两组件被锁定于展开状态而不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解锁之后方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即通过两相关组件在锁定与解锁之间转换而实现位置状态的转换操作。
有些儿童用品,在其使用时,还需要调整两相关组件的相对位置,如调整座椅背靠的相对倾斜角度、高脚椅座椅与支架的相对高度等,都是通过在两相关组件在锁定与解锁之间转换而实现位置调整的操作。
相关两组件采用的连接方式不同,其锁定与解锁操作也不同。目前市面上的儿童用品,其解锁操作比较费力,从而不是很利于解锁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连接结构的儿童用品,其解锁操作非常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相互配合而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对旋转或/和移动的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滑轮、柔索,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移动,或,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滑轮与第一锁定件连接并可与第一锁定件一起移动,且所述滑轮还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地相对第一锁定件转动,所述柔索绕过所述滑轮;当所述柔索一端不移动时,拉动所述柔索另一端,所述滑轮绕其中心轴旋转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一起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配合,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
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或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复位的第一弹性复位件。
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锁定座、设置于所述锁定座上的配合件,所述锁定座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移动,或,所述锁定座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移动;所述滑轮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地连接于所述锁定座,所述配合件与第二锁定件配合时可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对旋转或/和移动。
一种儿童用品,包括上述连接结构。
一种滑板车,包括上述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被设置为滑板车的前车架,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件被设置为滑板车的踏板。所述踏板前侧枢接于所述前车架,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车架。
所述滑板车还包括下端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的车手,所述柔索另一端连接于一作用件,所述作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前车架;相对所述前车架往下移动车手可联动所述作用件,从而拉动所述柔索另一端。
所述滑板车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前支架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可受往下移动的车手驱动而联动所述作用件往下移动。
一种婴儿车,包括上述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枢接座,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所述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枢接。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同轴枢接,且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侧设置有操作机构,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
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前后延伸设置的底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下侧枢接于第二连接件上侧,所述第二连接件下侧枢接于所述底支架前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底支架整体呈∠形;或,所述婴儿车还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下侧枢接于第二连接件上侧,所述前支架后侧、第二连接件下侧以及后支架前侧三者中,其中两者枢接,第三者枢接于上述两者之其一,或所述三者同轴枢接。
一种婴儿床,包括上述连接结构。
所述婴儿床还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侧支撑件、与所述多根侧支撑件下侧连接的底支架,每相邻两侧支撑件的上侧连接有一扶手,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被设置为所述扶手的两扶手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因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采用了如上设计,所述滑轮在拉动第一锁定件移动时还可相对第一锁定件转动,从而形成动滑轮结构,如此,只需常规一半的力即可拉动所述第一锁定件脱离与第二锁定件的配合而解锁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锁定,从而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解锁操作非常省力,从而设有所述连接结构的滑板车的前车架与踏板之间的解锁操作非常省力,即本实用新型滑板车的折叠操作非常省力;设有所述连接结构的婴儿车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解锁操作也非常省力、设有所述连接结构的婴儿床的两扶手管的解锁操作也非常省力;
2.因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采用了上述结构,从而只要往下移动所述车手即可操作所述连接结构而折叠所述滑板车,所以本实用新型滑板车的折叠操作更是简便;因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采用了上述结构,从而只需操纵第一连接件上侧的操作机构即可拉动柔索而解除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锁定,从而操作也很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其中一实施例的简单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简单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再一实施例的简单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简单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图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根据图7中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根据图9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根据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部分组件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于解锁后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根据图15中F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部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根据图17中G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根据图18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根据图18中部分组件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21为根据图18中H—H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2为在婴儿车车手处于锁定状态下时根据图18中I-I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在婴儿车车手处于解锁状态下时根据图18中I-I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其中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的示意图;
图27为根据图26中J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床第一连接件、操作件以及柔索的简单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包括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可相互配合而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相对旋转或/和移动的第一锁定件3与第二锁定件4、滑轮5、柔索6,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移动,或,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4设置于第二连接件2上;所述滑轮5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地与第一锁定件3转动连接,所述柔索6绕过所述滑轮5;当所述柔索6 一端不移动时,拉动柔索6另一端,所述滑轮5绕其中心轴相对第一锁定件3 旋转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3一起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3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4的配合,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
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移动,即是说,所述第一锁定件3只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且第一锁定件3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移动;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移动,即是说,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一起连接,而且所述第一锁定件3移动时,是相对第一连接件1 移动,也同时相对第二连接件2移动。
所述滑轮5绕其中心轴旋转,即是说,所述滑轮5绕其自身的中心轴旋转。
当第一锁定件3与第二锁定件4相配合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不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处于相对锁定的状态;拉动柔索6,通过所述滑轮5而拉动所述第一锁定件3,使得第一锁定件3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4的配合,从而解锁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的相对锁定,使得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
因为所述连接机构如此设置,在拉动柔索6后,所述滑轮5不仅可与第一锁定件3一起相对第一连接件1移动,而且滑轮5还能绕其自身中心轴旋转地相对第一锁定件3转动,从而所述滑轮5相对第一锁定件3形成一动滑轮结构,如此,拉动柔索6另一端而带动滑轮5进而拉动第一连接件1移动,比常规通过柔索6直接拉动第一连接件1要省一半的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的解锁操作非常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之间或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3复位的第一弹性复位件30。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30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锁定件3往朝向第二锁定件4的方向移动,当第一锁定件3与第二锁定件4对准时,第一锁定件3 自动与第二锁定件4相配合。
所述柔索6可以设置为绳、钢索、链条等。
所述第一锁定件3包括锁定座31、设置于所述锁定座31上的配合件32,所述锁定座31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移动,或,所述锁定座与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移动;所述滑轮5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地连接于所述锁定座31,所述配合件32与第二锁定件4配合时可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即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两者处于相对锁定的状态。
所述配合件32可设置为与所述锁定座3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连接于所述锁定座31的单独零部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柔索6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拉动柔索6另一端时,所述第一锁定件3往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方向移动而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4的配合。具体的说,所述第一锁定件3的配合件32设置为锁定销,所述第二锁定件4设置为可供锁定销插入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4的出口设置于朝向第一连接件1的一侧,从而所述第一锁定件3往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2 的方向移动即可使得配合件32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4的配合,即第一锁定件脱离与第二锁定件的配合。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柔索6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后往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方向延伸(图1所示),或者,所述柔索6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后经一个或多个导向轮51往朝向第二连接件2的方向延伸(图 2所示)。
再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柔索6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拉动柔索6另一端时,所述第一锁定件3往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方向移动而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3的配合。具体的说,所述锁定槽4的出口设置于背离第一连接件1的一侧,从而所述第一锁定件3往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方向移动即可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4的配合。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柔索6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后往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方向延伸(图3所示),或者,所述柔索6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后经一个或多个导向轮51往朝向第一连接件1的方向延伸(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用品,所述儿童用品包括上述连接结构,所述儿童用品可以为滑板车、婴儿车、婴儿床、摇椅、高脚椅或儿童秋千等。
如图5至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包括上述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1被设置为滑板车的前车架,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件2被设置为滑板车的踏板,所述踏板2前侧枢接于所述前车架1,所述第一锁定件3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所述第二锁定件4设置于所述踏板上,所述柔索6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所述前车架 1的下侧以及踏板2的后下侧分别设置有前轮10与后轮20。
所述滑板车还包括下端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的车手7;所述柔索6另一端连接于一作用件61,所述作用件61活动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相对所述前车架1往下移动车手7可联动所述作用件61,从而拉动所述柔索6 另一端,进而通过所述滑轮5而拉动所述第一锁定件3,使得第一锁定件3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4的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作用件61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相对所述前车架1往下移动车手7可联动所述作用件61 往下移动,从而拉动所述柔索6另一端。
所述车手7下侧与前车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上下移动的车手锁定机构,解锁所述车手锁定机构,车手7即可相对前车架1上下移动。所述车手锁定机构可以采用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因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故不在此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车架1包括立管11、前侧连接于所述立管11的桥接座12,所述踏板2前侧枢接桥接座12后侧,所述第一锁定件3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桥接座12。所述柔索6一端连接于所述桥接座12。所述前轮10连接于所述下侧。
所述桥接座12包括套设于所述立管11下侧外的套接件121以及连接于所述套接件121后侧的桥接件122,所述踏板2前侧与所述桥接件122枢接,所述第一锁定件3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桥接件122;所述套接件121内壁与所述立管11外壁之间设置有间隙120,所述作用件61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间隙120内,且所述套接件121上设置有穿孔1210,所述柔索6另一端自所述穿孔1210伸进所述间隙120内与作用件61连接。
所述套接件121包括套设于所述立管11下侧外的主体1211,所述主体1211 内壁与所述立管11外壁之间设置有所述间隙120。所述套接件121还包括自所述主体1211往一侧延伸的两连接部1212,所述两连接部1212上下间隔设置,且所述主体1211于两连接部1212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穿孔1210,所述桥接件122前侧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连接部1212。
较佳的,所述滑板车还包括与所述前车架1连接的并设置于所述滑轮5与作用件61之间的导向件62,所述柔索6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后经过所述导向件62再与所述作用件61连接,且所述柔索6被所述导向件62张紧。如此,所述导向件62对所述柔索6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柔索6走线,还能对柔索 6起到张紧的作用,避免柔索6中段松散而影响后续拉动柔索6的效果,而且也避免柔索6与前车架1其他部件摩擦而对柔索6造成磨损,进而影响柔索6使用效果以及寿命。较佳的,所述导向件6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至少一个导向件62位于套接件121的两连接部1212之间,如此,更方便柔索6被张紧并通过所述穿孔1210进入间隙120内,避免柔索6与穿孔1210端壁摩擦而影响柔索6使用效果以及寿命。所述导向件62可以为绕其中心轴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上的导向轮,也可以为相对固定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上的固定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62连接于所述桥接件122。具体的说,一导向座63固定连接于所述桥接件122,所述导向座63内设置有前后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导向件62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前后开口,方便柔索6另一端进入容纳空间被导向件62导向、张紧后能穿过所述穿孔1210进入间隙120 内。对应位于套接件121两连接部1212之间的导向件62,所述导向座63朝向套接件121的一端伸入两连接部1212之间,从而方便导向件的安装。所述导向座63包括相连接的左右两安装件631、632,所述左右两安装件631、632一起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较佳的,所述第一锁定件3、滑轮5、导向件62均设置于所述桥接件122 内,从而可避免该些组件轻易受外物影响,从而避免影响到动滑轮结构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桥接件122包括一顶板1221以及两分别自所述顶板 1221左右两端往下延伸的侧板1222,所述顶板1221与左右两侧板1222一起形成一空间1223,所述第一锁定件3、滑轮5、导向件62均设置于该空间1223内。
所述滑板车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车手7与前支架1之间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可受往下移动的车手7驱动而联动所述作用件61往下移动而拉动所述滑轮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下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管11内的第一驱动件81、一设置于所述间隙120内并位于所述作用件61上方的第二驱动件82,所述第二驱动件82与所述立管11、第一驱动件81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81、第二驱动件82可一起相对立管11上下移动;往下移动的车手7可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81往下移动。第一驱动件81往下移动时,第二驱动件82随之一起往下移动而驱动所述作用件61往下移动。较佳的,所述第二驱动件82设置为环状并套设于所述立管11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81与立管1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 810,从而在车手7往上移动后,在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810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驱动件81、第二驱动件82会往上移动而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的操作。具体的说,所述立管11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0以及第二长孔111,所述第二长孔111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110下侧;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件81 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811以及第三长孔812,且所述第三长孔81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孔811上侧;一铆钉穿过所述第二驱动件82、第二长孔111以及第三连接孔811,另一铆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10以及第三长孔812,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810设置于所述第三长孔812内,且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下端抵靠于所述另一铆钉,上端抵靠于所述第三长孔812顶壁。如此,在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810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驱动件81与第二驱动件82一直保持往上移动的趋势。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810也可设置于第二驱动件82与立管11之间。
所述立管11包括下支管112、下侧连接于所述下支管112上侧的上支管113,所述车手7下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上支管113内,所述套接件121 套设于所述下支管112外,所述第一驱动件81下侧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支管113上侧内,所述套接件121内壁与下支管112之间设置于所述间隙120。所述上支管113、下支管112以及套接件121的连接为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故不在此赘述。
所述锁定座31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1的桥接件12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32被设置为锁定销,所述第二锁定件4被设置为锁定槽,所述配合件32卡入所述锁定槽4内时,前车架1与踏板2处于相对锁定的状态,两者不能相对旋转。
所述踏板2前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桥接件122与所述固定座枢接,所述锁定槽4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固定板21,所述桥接件122后侧枢接于两固定板21之间。
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30设置为弹簧,且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30设置于所述锁定座31与桥接件1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说,所述桥接件122上设有圆孔1224,所述锁定座31上设置有长孔33,一铆钉301穿过所述圆孔1224 与长孔33,该弹簧置于所述长孔33内,且该弹簧一端抵靠于所述铆钉301,另一端抵靠于所述长孔33朝向第二锁定件4一侧的底壁。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 30的作用下,所述锁定座31往朝向所述锁定槽所在的方向移动,且当配合件 32与锁定槽对准时,所述配合件3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30的作用下自动卡入锁定槽内,从而使得操作更方便。
在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桥接件122的两侧板1222上还设置有长孔1225供所述锁定销32穿出而与锁定槽4配合。
为使得组装更方便,所述锁定座31上设置有凹槽310,所述滑轮5置于所述凹槽310内,通过一连接轴穿过所述凹槽310的两侧壁与所述滑轮5的中心,从而连接所述锁定座31与滑轮5,连接轴的轴心线与滑轮5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滑轮5以所述连接轴为旋转轴相对锁定座31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板车的第一锁定件3与第二锁定件4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公知可行的结构,只要能满足移动第一锁定件3即可脱离与第二锁定件4 的功能即可。
当所述前车架1与踏板2处于相对锁定状态下时,本实用新型滑板车被锁定于展开状态而不能折叠;当要折叠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时,解锁所述车手锁定机构,然后往下移动车手7,当车手7往下移动一定距离时,其下端与第一驱动件81上端接触;继续往下移动车手7,所述第一驱动件81被推动而一起往下移动,从而第二驱动件82也随之一起往下移动,而往下移动的第二驱动件82则会推动所述作用件61一起往下移动,作用件61的往下移动会带动所述柔索6 与作用件61连接的一端往下移动,滑轮5被柔索6拉动,从而所述滑轮5在相对第一锁定件3转动的同时还能一起与第一锁定件3往脱离所述锁定槽4的方向移动,当锁定座31上的配合件32脱离锁定槽4时,所述前车架1可相对踏板2旋转,两者的相对锁定状态被解锁;此时,往踏板2的方向旋转所述前车架1即可使得前车架1与踏板2相对靠近,因为车手7连接于前车架1,故车手 7与前车架1一起旋转而与踏板2靠近,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
本实用新型滑板车采用上述结构,相当于通过动滑轮原理解锁前车架1与踏板2之间的锁定,从而解锁非常省力;此外,通过下压车手7就能拉动柔索6 而实现对前车架1与踏板2两者的解锁,从而操作很方便。
如图17至2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所述婴儿车包括上述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枢接座 11′,所述第二连接件2′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21′,所述第一枢接座11′与第二枢接座21′枢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枢接的目的。
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所述第一枢接座11′、第二枢接座21′同轴枢接,且所述第一锁定件3′可相对第一枢接座11′、第二枢接座21′移动。具体地说,所述第一锁定件3′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长孔一30′,所述第一枢接座11′、第二枢接座21′分别设置有对应的连接孔111′、211′,一枢轴(图未示)穿过所述第一锁定件3′的长孔一30′与第一枢接座11′、第二枢接座21′的连接孔111′、211′,从而,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 2′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移动。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侧也设置有对应的连接孔12′供该枢轴穿过。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图未示) 设置于所述长孔一30′,且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一端抵靠于该枢轴,另一端抵靠于所述长孔一30′朝向第二连接件2′一侧的壁部。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锁定件3′往朝向第二锁定件件的一端移动而与第二锁定件配合,从而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被锁定于不可相对旋转的状态。所述第一锁定件3′的锁定座31′与所述第一枢接座11′、第二枢接座21′同轴枢接,所述长孔一30′设置于所述锁定座31′上,所述第二锁定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座2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配合件32′被设置为锁定销,所述第二锁定件4′被设置为锁定槽,锁定销卡入锁定槽内时,所述第一枢接座11′与第二枢接座不可相对旋转,两者被锁定于展开的状态。
所述锁定座31′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件32′对应的圆孔33′,所述配合件 32′穿过所述圆孔33′,从而配合件32′与锁定座31′连接。
对应所述锁定槽4′,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侧设置有上下延伸的长孔二 13′,所述配合件32′穿过所述锁定槽4′与长孔二1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也可是一体成型于所述锁定座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枢接座21′上还设置有一弧形行程槽212′,所述弧形行程槽212′的一端与所述锁定槽4′的出口相通。
所述第一连接件1′远离第二连接件2′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机构7′,所述柔索6′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5′后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置为管状,一安装件8′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上侧,所述柔索6′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件8′。所述安装件8′一侧设置有避让缺口81′,所述柔索6′另一端绕过滑轮5′后穿过所述避让缺口81′再与操作机构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座11′下侧设置有容置空间111′,所述第二枢接座21′上侧伸入所述容置空间111′内与所述第一枢接座11′、第一锁定件 3′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侧也伸入所述容置空间111′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侧中间设置有缺口14′,所述第二枢接座21′上侧伸入所述缺口14′内。
所述第一枢接座11′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盖体15′、16′。
当要折叠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时,驱动所述操作机构7′,从而拉动柔索6′另一端,所述滑轮5′被柔索6′拉动,使得所述滑轮5′绕其中心轴旋转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3′一起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配合件32′往上移动脱离锁定槽,即使得第一锁定件3′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4′的配合,此时,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可相对旋转,即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 2′的相对锁定状态被解锁。配合件32′往上移动脱离锁定槽后会进入弧形行程槽212′内,往所述弧形行程槽212′的延伸方向旋转所述第一连接件1′直至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靠近(图未示),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处于折叠靠近状态。在第一连接件1′的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3′与第一连接件1′一起旋转,且所述配合件32′沿着弧形行程槽212′旋转移动。所述操作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其拉动所述柔索的技术为任意公知可行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如上所述,因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采用上述连接结构,从而相当于通过动滑轮原理解锁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锁定,故解锁非常省力;此外,只需操纵第一连接件1′上的操作机构7′即可拉动柔索6′而解除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锁定,从而操作也很简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前后延伸设置的底支架 100′,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侧枢接于第二连接件2′上侧,所述第二连接件2′下侧枢接于所述底支架100′前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与底支架100′整体呈∠形。即是说,所述第一连接件1′被设置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手,第二连接件2′被设置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下支架。
所述底支架100′前下部设置有前轮,后下部设置有后轮(图未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所述婴儿车还包括前支架91′、后支架 92′,所述第一连接件1′下侧枢接于第二连接件2′上侧,所述前支架91′后侧、第二连接件2′下侧以及后支架92′前侧三者中,其中两者枢接,第三者枢接于上述两者之其一,或所述三者同轴枢接。即是说,所述第一连接件1′被设置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上车手,第二连接件2′被设置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下车手。
所述前支架91′前下部连接有前轮10′,后支架92′后下部连接有后轮20′。在其他实施例中,除所述连接结构外,所述婴儿车还可以包括其他可行的构件,从而婴儿车整体形成其他不同的形状。
如图26、27、2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婴儿床,所述婴儿床包括上述连接结构。
所述婴儿床还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侧支撑件100、与所述多根侧支撑件下侧连接的底支架200,每相邻两侧支撑件100的上侧连接有一扶手300,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被设置为所述扶手300的两扶手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具体结构可同上述婴儿车中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即所述两扶手的其中一扶手管1-1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枢接座,另一扶手管2-1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所述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枢接。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同轴枢接,且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
所述其中一扶手管1-1远离另一扶手管2-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件400,所述柔索6-1一端连接于所述其中一扶手管1-1,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操作件400连接。
一安装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其中一扶手管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操作件之间,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一侧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柔索另一端绕过滑轮后穿过所述避让缺口再与操作件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二枢接座上还设置有一弧形行程槽,所述弧形行程槽的出口端与所述锁定槽的出口端相通(具体可参考婴儿车实施例的图示)。
需要折叠本实用新型婴儿床时,往远离第二连接件2-1的一侧移动所述操作件400,即可通过所述滑轮带动第一锁定件移动而脱离与第二锁定件的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可相对旋转,进而折叠婴儿床。
因为是通过动滑轮的方式解锁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之间的锁定,故解锁操作非常省力;且只需往一侧移动所述操作件400即可解锁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2-1之间的锁定,从而解锁操作非常简便。以上仅仅对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用于滑板车、婴儿车、婴儿床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是旋转连接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道的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还能用于其他儿童用品,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以是相对移动连接的方式,因原理相同,故不在此一一列举。
Claims (41)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相互配合而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对旋转或/和移动的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滑轮、柔索,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移动,或,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所述滑轮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地与第一锁定件转动连接,所述柔索绕过所述滑轮;当所述柔索一端不移动时,拉动所述柔索另一端,所述滑轮绕其中心轴相对第一锁定件旋转并与第一锁定件一起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锁定件脱离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配合,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相对旋转或/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或所述第一锁定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复位的第一弹性复位件,当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对准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第一锁定件可移动而与第二锁定件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锁定座、设置于所述锁定座上的配合件,所述锁定座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移动,或,所述锁定座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移动;所述滑轮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地连接于所述锁定座,所述配合件与第二锁定件配合时可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对旋转或/和移动。
6.一种摇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7.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8.一种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9.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被设置为滑板车的前车架,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件被设置为滑板车的踏板,所述踏板前侧枢接于所述前车架,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踏板上,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车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端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前车架的车手,所述柔索另一端连接于一作用件,所述作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前车架;相对所述前车架往下移动车手可联动所述作用件,从而拉动所述柔索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包括立管、前侧连接于所述立管的桥接座,所述踏板前侧枢接桥接座后侧,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桥接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座包括套设于所述立管下侧外的套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套接件后侧的桥接件,所述踏板前侧与所述桥接件枢接,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桥接件;所述套接件内壁与所述立管外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作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套接件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柔索另一端自所述穿孔伸进所述间隙内与作用件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前支架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可受往下移动的车手驱动而联动所述作用件往下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前支架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可受往下移动的车手驱动而联动所述作用件往下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下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管内的第一驱动件、一设置于所述间隙内并位于所述作用件上方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立管、第一驱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可一起相对立管上下移动;往下移动的车手可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往下移动,往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可推动所述作用件往下移动,从而拉动所述柔索另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立管之间或第二驱动件与立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前支架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可受往下移动的车手驱动而联动所述作用件往下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下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立管内的第一驱动件、一设置于所述间隙内并位于所述作用件上方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立管、第一驱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可一起相对立管上下移动;往下移动的车手可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往下移动,往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可推动所述作用件往下移动,从而拉动所述柔索另一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立管之间或第二驱动件与立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1、12、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前车架连接的并设置于所述滑轮与作用件之间的导向件,所述柔索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经过所述导向件再与所述作用件连接,且所述柔索被所述导向件张紧。
22.根据权利要求13、18至20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前车架连接的并设置于所述滑轮与作用件之间的导向件,所述柔索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经过所述导向件再与所述作用件连接,且所述柔索被所述导向件张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连接于所述桥接件,或,一导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桥接件,所述导向座内设置有前后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立管下侧外的主体以及自所述主体往一侧延伸的两连接部,所述两连接部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主体内壁与所述立管外壁之间设置有所述间隙,所述主体于两连接部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穿孔;所述桥接件前侧固定连接于所述两连接部,所述导向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至少一个导向件位于套接件的两连接部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配合件设置为锁定销,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为可供锁定销插入的锁定槽;所述踏板前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桥接件与所述固定座枢接,所述锁定槽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26.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枢接座,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所述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枢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同轴枢接,且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机构,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一安装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操作机构之间,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一侧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柔索另一端绕过滑轮后穿过所述避让缺口再与操作机构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配合件设置为锁定销,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为可供锁定销插入的锁定槽。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还设置有一弧形行程槽,所述弧形行程槽的一端与所述锁定槽的出口端相通。
33.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30至32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前后延伸设置的底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下侧枢接于第二连接件上侧,所述第二连接件下侧枢接于所述底支架前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底支架整体呈∠形;或,所述婴儿车还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下侧枢接于第二连接件上侧,所述前支架后侧、第二连接件下侧以及后支架前侧三者中,其中两者枢接,第三者枢接于上述两者之其一,或所述三者同轴枢接。
34.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侧支撑件、与所述多根侧支撑件下侧连接的底支架,每相邻两侧支撑件的上侧连接有一扶手,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被设置为所述扶手的两扶手管。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扶手的其中一扶手管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一枢接座,另一扶手管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第二枢接座,所述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枢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同轴枢接,且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相对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移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或37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扶手管远离另一扶手管的一侧设置有操作件,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其中一扶手管,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操作件连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一安装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其中一扶手管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操作件之间,所述柔索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一侧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柔索另一端绕过滑轮后穿过所述避让缺口再与操作件连接。
40.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或37或39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配合件设置为锁定销,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为可供锁定销插入的锁定槽。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还设置有一弧形行程槽,所述弧形行程槽的一端与所述锁定槽的出口端相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87881.6U CN214165201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87881.6U CN214165201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65201U true CN214165201U (zh) | 2021-09-10 |
Family
ID=77589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87881.6U Active CN214165201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6520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8141A (zh) * | 2020-08-13 | 2021-10-26 | 中山市埃瑞斯特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
2020
- 2020-08-13 CN CN202021687881.6U patent/CN2141652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8141A (zh) * | 2020-08-13 | 2021-10-26 | 中山市埃瑞斯特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75608B (zh) | 防意外收合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幼儿推车 | |
US8322744B2 (en) | Stroller and seat assembly | |
EP1764281B1 (en) | Baby stroller frame with seat direction changing mechanism | |
JPH0126910B2 (zh) | ||
CN108313109B (zh) | 一种婴儿车车架及婴儿车 | |
CN102530047A (zh) | 婴儿承载装置 | |
TWI812956B (zh) | 具輔助籃的可轉換兒童推車系統 | |
CN102452407A (zh) | 婴儿车 | |
CN214165201U (zh)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
CN112046592A (zh) | 可折叠框架组件和婴孩车 | |
CN104417595B (zh) | 连动收合机构及儿童车 | |
CN110001845B (zh) | 折叠式三轮车 | |
US20210403071A1 (en) | Seat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stroller having the same | |
WO2021114290A1 (zh) | 一种母婴自行车 | |
CN113548141A (zh) |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儿童用品 | |
TW202413166A (zh) | 可收合載具、兒童承載裝置的載具架體及兒童承載裝置 | |
CN111874079B (zh) |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 |
CN213566087U (zh) |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 |
CN210027568U (zh) | 一种婴儿推车的睡篮结构 | |
CN209852398U (zh) | 一种童车 | |
CN209739129U (zh) | 多功能儿童推车童车 | |
CN201961352U (zh) | 可收折之婴儿车第二座位的安全连接机构 | |
KR20040058000A (ko) | 유모차 | |
TWI409187B (zh) | The combination of baby carriages and baby carriages and car seats | |
CN113247076B (zh) | 婴儿车座位组件及婴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