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061645U -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1645U
CN214061645U CN202022635048.3U CN202022635048U CN214061645U CN 214061645 U CN214061645 U CN 214061645U CN 202022635048 U CN202022635048 U CN 202022635048U CN 214061645 U CN214061645 U CN 214061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tunnel
connection structure
open cut
tunne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50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兵
马洪生
苟黎
周海波
赵如雄
刘少贵
张誉翰
刘峰
孙浩
李晓洪
黄锐
姚玉强
杨利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26350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1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1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1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包括防落石高填明洞和与其连通的常规明洞,常规明洞连通隧道暗洞,防落石高填明洞从下向上一次设置有桩基、承台、挡土墙和回填土方,回填土方设置于挡土墙和基岩之间,防落石高填明洞设置于回填土方上,桥基与挡土墙分开设置,桥台的路面标高与常规明洞的路面标高平齐,通过防落石高填明洞来保护隧道口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南地区,类似于横断山脉、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泥巴山、二郎山、秦岭、大巴山等山区修建高速铁路、公路时,由于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斜坡陡峻,岩体破碎,崩塌落石地质灾害频发,目前很多项目设计为桥梁与隧道洞口直接相连,导致经常有危岩落石落至隧道洞口及桥面上,严重威胁行车和工程结构安全。由于隧道洞口边仰坡高陡,常规的危岩主动加固、被动防护措施造价高、处治难度大、工期长、长期效果差,如:位于龙门山后山断裂带附近的桑坪隧道进口原设计为桥隧直接连接,崩塌落石的威胁大。
申请号为:201721717106.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护桥明洞结构,通过增设护桥明洞且将护桥明洞的桩基设置在基岩上,依次来保护隧道口并且避免沉降带来的危害,但是,此种设计方法不适用于山体高陡,岩体风化破碎,危岩极其发育的情况,如上述桑坪隧道口,桥台和护桥明洞都通过桩基设置在基岩上(持力层),竖向承受荷载能力差,抗冲击能力差,且施工较复杂,工期相对较长,造价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通过防落石高填明洞来保护隧道口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包括防落石高填明洞和与其连通的常规明洞,常规明洞连通隧道暗洞,防落石高填明洞从下向上一次设置有桩基、承台、挡土墙和回填土方,回填土方设置于挡土墙和基岩之间,防落石高填明洞设置于回填土方上,桥基与挡土墙分开设置,桥台的路面标高与常规明洞的路面标高平齐。
进一步的,挡土墙上设有侧墙,侧墙设置于防落石高填明洞的一侧。
进一步的,侧墙与防落石高填明洞一体设置且侧墙高于防落石高填明洞。
进一步的,侧墙上设有若干采光孔,若干采光孔的一端贯穿防落石高填明洞。
进一步的,侧墙上设有若干排水槽,排水槽设置于侧墙的外侧且排水槽的一端贯穿侧墙设置于侧墙与防落石高填明洞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侧墙的顶部设有格栅网。
进一步的,侧墙与基岩之间设有路基回填料,路基回填料覆盖于防落石高填明洞和常规明洞。
进一步的,路基回填料上设有缓冲层和隔水层。
进一步的,回填土方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卵石层、人工填土层和片石砼回填层。
进一步的,还设有防冲墙,防冲墙设置于桩基的外侧且固定于地表上,人工填土层设置于基岩与防冲墙之间,且人工填土层全包裹桩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增设防落石高填明洞来保护隧道口与桥梁交接部;2,通过桩基、承台、挡土墙和回填土方来构建防落石高填明洞基础,在保证其承载力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造价;3,在不改变原有桥基的基础上增设防落石高填明洞,进一步减少造价;4,防落石高填明洞基础和桥基分开设置,确保在不同沉降和地质灾害的危害下,两者相互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放大图;
图标:1-防落石高填明洞,2-常规明洞,3-隧道暗洞,10-桩基,20- 承台,30-挡土墙,40-回填土方,41-卵石层,42-人工填土层,43-片石砼回填层,50-侧墙,51-采光孔,52-排水槽,60-路基回填料,61-聚苯乙烯层,62-薄膜层,63-钢筋混凝土层,64-轮胎缓冲层,65-土石回填层,66- 黏土隔水层,67-排水沟,70-格栅网,100-基岩,210-桥台,220-桥基,230-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包括防落石高填明洞1和与其连通的常规明洞2,常规明洞2连通隧道暗洞3,防落石高填明洞1从下向上一次设置有桩基10、承台20、挡土墙30和回填土方40,回填土方40设置于挡土墙30和基岩10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桩基10和基岩100 之间回填卵石层41且桩基10根据桥隧结构不同延伸进地下2~5m深,位于地面上的桩基10与基岩100之间回填人工填土层42,人工填土层42位于卵石层41的上方,另外的,挡土墙30和基岩100之间回填C15片石砼,需要说明的是C15片石砼的局部通过承台20和基岩100来支撑,防落石高填明洞1设置于C15片片石砼回填层43上,整个防落石高填明洞1的基础结构主要构建桩基10、承台20和挡土墙30,其余采用回填的方式处理,整个造价大大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桩基10水平支撑力,还设有防冲墙,防冲墙设置于桩基10的外侧且固定于地表上,人工填土层42设置于基岩100 与防冲墙之间,且人工填土层42全包裹桩基10,通过防冲腔来固定人工填土层42,从而固定桩基10,需要说明的是,按需要,人工填土层42的外表面还可以设有喷砼。
桥基220与挡土墙30分开设置,桥台210的路面标高与常规明洞2的路面标高平齐;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桥基220的挡土墙30分开设置,包括两者单独设置或者桥基220穿过挡土墙30设置,按照实际施工要求施工即可,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多孔桥为例,在增设防落石高填明洞1时,防落石高填明洞1的长度可以为一个桥洞的长度,此时拆除一个桥洞即可,将防落石高填明洞1的桩基10靠近多孔桥的桥基220设置即可,此时,桥台210与常规明洞2的路面标高平齐并且与防落石高填明洞1的路面标高平齐,此施工在不需要重新设计桥梁的技术上来增设防落石高填明洞1即可,进一步的减少了造价。
在本实施例中,防落石高填明洞1包括端墙、侧边墙和拱顶,拱顶上设有出水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土墙30上设有侧墙50,所述侧墙50设置于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1的一侧,所述侧墙50与基岩100之间设有路基回填料60,所述路基回填料60覆盖于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1和常规明洞2,利用路基回填料60来构建一个防护层,以此来保护防落石高填明洞1不被风化较为严重的山体落石撞击,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路基回填料60上还可以设置缓冲层,具体的,缓冲层包括但不限于废旧轮胎层、黏土隔水层66等,增加其功能性,还需要说明的是,路基回填层覆盖防落石高填明洞1的多少完全由现场勘探结构决定,如,全覆盖并且缓冲层从下向上设置为聚苯乙烯层61,薄膜隔离层,钢筋混凝土层63,轮胎缓冲层64,土石回填层65和黏土隔水层66,依次提供缓冲和隔水的目的,同时在黏土隔水层66上还设置有排水沟67,利用排水沟67来排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透水率,此种缓冲层的设置方式只需要铺设在防落石高填明洞1上方即可。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墙50的高度高于所述黏土隔水层66,并且侧墙50靠近黏土隔水层66的一侧依次设有轮胎缓冲层64和钢筋混凝土层63,依次来承受从山体上滑落的废石,尽量保证废石不会以很大的冲击量撞击下方建筑,进一步的,在侧墙50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格栅网70用以放置废石下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墙50和防落石高填明洞1一体设置,且侧墙50 上设有若干采光孔51,若干采光孔51的一端贯穿防落石高填明洞1,用以提供照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侧墙50在防落石高填明洞1相对于基岩100 的另一侧,所述采光空完全不同担心落石的危害,进一步,在结构允许的设计下,还减少了工程材料,进一步的,侧墙50上设有若干排水槽52,排水槽52设置于侧墙50的外侧且排水槽52的一端贯穿侧墙50设置于侧墙 50与防落石高填明洞1的连接处。通过排水槽52的设计,保证从路基回填料60中的雨水会从排水槽52中排除,另外的,在防落石高填明洞1和基岩100之间的路基回填料60中,还设有排水管用以排水,需要说明的是,排水管附近的路基回填料60应采用M5将砌片石或者其他透水率较好的填充废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落石高填明洞1和常规明洞2之间设有变形缝,变形缝中填充但不限于木板沥青,通过变形缝和相对独立设置的桥基220 和桩基10,使防落石高填明洞1、常规明洞2和桥基220之间处于柔性假连接,防止局部应力过大而出现不均匀沉降,引起明洞结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出现开裂,同时还可最大程度上隔绝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桥台210振动对明洞结构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结合桥台210和防落石高填明洞1之间的连接,还设有支座,支座用以连接桥台210和桥基220,支座为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包括支撑部和阻隔部,所述支撑部用以连接桥台210和桥基 220,所述阻隔部用以阻隔C15片石砼层且阻隔层的高度不超过桥台210的路面标高,需要说明的是,支座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一个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座中设置柔性件,如变形缝或者弹簧等柔性件来提供柔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支座的具体设置方式均采用市面上常见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常规明洞2包括但不限于双耳墙明洞。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落石高填明洞和与其连通的常规明洞,所述常规明洞连通隧道暗洞,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从下向上一次设置有桩基、承台、挡土墙和回填土方,所述回填土方设置于所述挡土墙和基岩之间,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设置于所述回填土方上,桥基与所述挡土墙分开设置,桥台的路面标高与所述常规明洞的路面标高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上设有侧墙,所述侧墙设置于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与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一体设置且所述侧墙高于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设有若干采光孔,若干所述采光孔的一端贯穿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设有若干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置于所述侧墙的外侧且所述排水槽的一端贯穿所述侧墙设置于所述侧墙与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的连接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的顶部设有格栅网。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与基岩之间设有路基回填料,所述路基回填料覆盖于所述防落石高填明洞和常规明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回填料上设有缓冲层和隔水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方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卵石层、人工填土层和片石砼回填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防冲墙,所述防冲墙设置于所述桩基的外侧且固定于地表上,所述人工填土层设置于基岩与所述防冲墙之间,且所述人工填土层全包裹所述桩基。
CN202022635048.3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Active CN214061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5048.3U CN214061645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5048.3U CN214061645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1645U true CN214061645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1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5048.3U Active CN214061645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16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107A (zh) * 2022-09-17 2022-12-02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变形敏感区域人造山形建筑的堆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107A (zh) * 2022-09-17 2022-12-02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变形敏感区域人造山形建筑的堆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3257B (zh) 一种傍山高填路堤稳定与变形控制结构及施工方法
AU2016221315B2 (en) A retaining wall method of precast block to prevent landslide
CN101270579B (zh) 深基坑向浅基坑的扩展施工的基坑围护方法
CN203361033U (zh) 一种路堑拦落石防护装置
CN201027311Y (zh) 用于加固边坡的排水式锚杆框架梁
CN103243665A (zh) 深挖方路堑拦落石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09610435A (zh) 一种黄土高填方沟谷地基排水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111779014A (zh) 一种临河陡坡桥梁高承台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304988B (zh) 一种修建于高陡山坡上的轻型路堤结构与施工方法
CN214061645U (zh) 一种复杂山区桥隧连接结构
CN110984193A (zh) 一种严寒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CN211772495U (zh) 一种修建于高陡山坡上的轻型路堤结构
CN113047351A (zh) 一种既有挡土墙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53595A (zh) 路堑边坡涎流冰防护结构及方法
CN110939142A (zh) 用于边坡的路基结构
CN217354388U (zh) 一种适用于偏压陡坡地形的组合支挡型隧道洞门结构
CN215290317U (zh) 一种既有挡土墙加固结构
CN216920384U (zh) 一种公路隧道洞口段塌滑体边坡防护加强结构
CN217026767U (zh) 一种明挖隧道上跨既有涵洞结构
CN216922165U (zh) 一种浅埋明挖隧道的支护结构
CN113550336B (zh) 一种邻近既有建筑物的松散地层区铁路深路堑的施工方法
CN213173779U (zh) 一种路堑边坡的防护结构
CN212223491U (zh) 一种临河路基结构
CN211080248U (zh)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临近道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2316951U (zh) 用于边坡的路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