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7861U - 便携型标签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型标签打印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27861U CN214027861U CN202021878695.0U CN202021878695U CN214027861U CN 214027861 U CN214027861 U CN 214027861U CN 202021878695 U CN202021878695 U CN 202021878695U CN 214027861 U CN214027861 U CN 2140278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 rfid
- label printer
- front cover
- antenna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便携型标签打印机。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用以于一标签的表面打印内容,标签的内部设置有芯片,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包含:本体、RFID天线组件、前盖套件、后盖套件及印字头模块。前盖套件及后盖套件设置于本体,前盖套件及后盖套件之间形成有一出纸口。RFID天线组件设置于本体,且邻近于出纸口设置。印字头模块设置于本体,且印字头模块位于RFID天线组件下方,而标签是先通过印字头模块后,再通过RFID天线组件。标签通过RFID天线组件时,RFID天线组件将对标签内的芯片进行数据写入或读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打印机,特别是一种便携型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物流业者使用内部设置有芯片的标签。此种标签让相关人员可以将特定的数据(例如商品数据等),写入标签内的芯片中,而相关人员在收取商品时,可以是通过相关的RFID设备,快速地读出该标签的芯片内储存的数据,而相关人员可以快速地了解贴有该标签的商品所对应的相关数据,即使是在标签表面上印刷的内容不清楚的时候,相关人员仍可轻易地取得该标签内的芯片所存储的内容。
一般来说,物流业者使用此种标签的方式大多是:先利用常见的标签打印机,将相关的商品数据打印于标签上,而后在利用独立于该标签打印机的RFID 写入设备,将相关数据写入于已经印有特定内容的标签内的芯片中。此种操作方式,存在有费时、容易出错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型标签打印机,主要用以改善现有人员在使用内部具有芯片的标签时,必须先后利用标签打印机及RFID写入设备才可以完成标签的制作,所带来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用以于一标签的一表面打印一内容,标签的内部设置有一芯片,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包含:一本体,本体设置有一处理模块及一RFID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于RFID 处理模块,本体包含一纸卷容槽;至少一RFID天线组件,RFID天线组件电性连接于RFID处理模块,RFID天线组件用以对标签的芯片进行数据读写;一前盖套件,前盖套件设置于本体的一前端,前盖套件包含一绝缘前盖及一绝缘限位组件,绝缘前盖的一端的内侧具有一第一限位结构,绝缘限位组件能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绝缘前盖的内侧,且绝缘限位组件具有一第二限位结构,绝缘限位组件能拆卸地设置于绝缘前盖的内侧,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共同将RFID天线组件固定设置于绝缘前盖的内侧;一后盖套件,后盖套件能活动地设置于本体的一后端,前盖套件与后盖套件之间形成有一出纸口;一印字头模块,印字头模块设置于本体,且印字头模块邻近于纸卷容槽设置,印字头模块用以将内容打印于标签的表面;其中,RFID天线组件比印字头模块更靠近于出纸口设置。
优选地,绝缘前盖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一固定结构,绝缘限位组件包含一绝缘底板及多个绝缘固定件,绝缘底板具有第二限位结构及多个第二固定结构,绝缘底板通过多个绝缘固定件、多个第二固定结构及多个第一固定结构的相互配合而固定于绝缘前盖的内侧。
优选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天线基板的所述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介于65度至90度。
优选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绝缘前盖的内部具有一第一抵靠斜面,第二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二抵靠斜面,第一抵靠斜面与第二抵靠斜面相互平行,天线基板的表面抵靠于第一抵靠斜面设置,天线基板的另一表面抵靠于第二抵靠斜面。
优选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绝缘前盖具有一限位面,限位面与第一抵靠斜面相互平行,限位面邻近于出纸口设置,限位面用以导引通过印字头模块的标签的输出方向。
优选地,后盖套件还包含一绝缘后盖及一抵压构件,绝缘后盖用以遮蔽纸卷容槽,且绝缘后盖与本体相连接,抵压构件能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绝缘后盖,且抵压构件邻近于出纸口设置,抵压构件具有一抵压部,抵压部用以使邻近于限位面的标签靠近限位面设置。
优选地,便携型标签打印机还包含多个弹性件及一推抵件,各个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本体,各个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推抵件,印字头模块固定设置于推抵件的一侧;后盖套件还包含一抵压滚轮及一感应开关,抵压滚轮抵压印字头模块的一侧,感应开关固定设置于本体;感应开关用以感测抵压滚轮相对于本体的位置。
优选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至少一电连接线及至少一电连接插头,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至少一电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天线基板,至少一电连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连接插头,电连接插头能插拔地插设于RFID处理模块的一电路板上的一插座,RFID处理模块具有一电压转接板,RFID处理模块的电路板与电压转接板相连接,电压转接板与处理模块的一电路板相连接,电压转接板用以将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一电池通过处理模块所提供的电力,转换为供RFID处理模块的RFID处理器运作时所需的电压。
优选地,便携型标签打印机还包含一辅助RFID天线组件,辅助RFID天线组件设置于本体;印字头模块位于辅助RFID天线组件与RFID天线组件之间,辅助RFID天线组件用以写入数据至标签的芯片,RFID天线组件用以读取标签中的芯片内储存的数据。
优选地,印字头模块及RFID天线组件相对于出纸口位于同一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可以是在将特定内容打印于标签的表面后,接着利用RFID天线组件,直接将特定内容写入标签内的芯片中。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本体、前盖套件及后盖套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前盖套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前盖套件、RFID天线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绝缘底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前盖套件、RFID天线组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未设置后盖套件的示意图。
图9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未设置前盖套件及后盖套件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后盖套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未设置后盖套件且设置有标签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以下说明中,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附图或是如特定附图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及的相关内容大部份出现于该特定附图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附图。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及图7,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的后盖套件6被操作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前盖套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前盖套件、RFID天线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用以于一标签B(如图12所示)的一表面B1(如图12所示)打印一内容,标签B(如图12所示)的内部设置有一芯片 B2(如图12所示)。需特别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是用来让使用者可以随身携带,而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打印出具有特定文字、图片等内容的标签B,且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不但会于标签B上打印特定内容外,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还会以无线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将数据写入至标签B内的芯片B2中。也就是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所打印出的标签B,相关人员将可以通过其他设备读取出标签B内的芯片B2所储存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包含:一本体1、一处理模块2、一RFID 处理模块3、一前盖套件4、一RFID天线组件5(如图5所示)、一后盖套件6 及一印字头模块7。本体1是构成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整体外观的构件,且本体1还包含了现有常见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所具备的各项基本构件(例如电池、外壳、进纸机构、退纸机构等),于此不再赘述。本体1包含一纸卷容槽 10,纸卷容槽10用以设置一标签纸卷C(如图12所示)。处理模块2设置于本体1,处理模块2用以控制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整体的打印、校正等动作。处理模块2例如包含一主电路板20及至少一处理器21。
如图3及图10(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未设置前盖套件及后盖套件的示意图)所示,RFID处理模块3可以是包含一电路板30、一RFID处理器31、一插座32及一电压转接板33。RFID处理模块3的电路板30设置于本体 1,RFID处理器31固定设置于电路板30,插座32固定设置于电路板30。RFID 处理器31用以控制RFID天线组件5(如图5所示),以使RFID天线组件5对标签B中的芯片B2进行数据写入或数据读取。电压转接板33连接RFID处理模块3的电路板30及处理模块2的电路板30,电压转接板33用以将电池通过处理模块2所提供的电力,转换为适合RFID处理器31运作时所需的电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的处理器21及RFID处理器31也可以是整合为单一个处理器。
如图3所示,前盖套件4包含一绝缘前盖40,绝缘前盖40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本体1的一前端11,前盖套件4主要是用来遮蔽设置于本体1的处理模块2及RFID处理模块3,前盖套件4还可以是包含多个操作按键41及显示屏幕42,多个操作按键41及显示屏幕42设置于绝缘前盖40。后盖套件6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本体1的一后端12。后盖套件6主要是用来遮蔽纸卷容槽 10,后盖套件6能被操作而相对于本体1旋转,并据以使纸卷容槽10露出。
如图4至图6所示,前盖套件4还包含一绝缘限位组件43。绝缘前盖40 的一端的内侧具有一第一限位结构44,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4例如是包含两个侧壁441,两个侧壁441共同形成L型的容槽。绝缘前盖40还包含多个第一固定结构45,多个第一固定结构45邻近于第一限位结构44设置,各个第一固定结构45例如是包含有一固定孔。
绝缘限位组件43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绝缘前盖40的内侧。绝缘限位组件 43可以是包含一绝缘底板431(如图6所示)及多个绝缘固定件432,绝缘底板 431具有一第二限位结构4311及两个第二固定结构4312。如图6所示,其显示为绝缘底板431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限位结构4311例如可以是包含两个侧壁43111,两个侧壁43111的一端相互连接,而共同形成类似于L 型的结构,且两个侧壁43111共同形成L型的容槽。两个第二固定结构4312 与其中一个侧壁43111相连接,各个第二固定结构4312例如是包含有一固定孔。
多个绝缘固定件432、多个第一固定结构45及多个第二固定结构4312能相互配合,而使绝缘底板431与绝缘前盖40相互固定。具体来说,绝缘固定件432可以是外型类似螺丝的塑料塞,第一固定结构45及第二固定结构4312 可以是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孔洞,而塑料塞的一部分则能同时塞入第一固定结构45及第二固定结构4312的固定孔。需特别说明的是,绝缘底板431及各个绝缘固定件432都不是金属材质制成,因此,绝缘底板431及各个绝缘固定件 432不会干扰RFID天线组件5的运作。
如图4至图6及图10所示,RFID天线组件5包含一天线基板50、一电连接线51及一电连接插头52。天线基板50的一表面501形成有一天线结构(图未示)。电连接线51的一端固定于天线基板50,电连接线51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连接插头52,电连接插头52可插拔地插设于RFID处理模块3的电路板30 上的插座32。RFID天线组件5电性连接RFID处理模块3,RFID天线组件5 用以对标签B(如图12所示)的芯片B2(如图12所示)进行数据写入或数据读取。在实际应用中,本体1中可以是包含有进纸机构(图未示)、退纸机构(图未示)及相对应的动力源;处理模块2可以是控制动力源、进纸机构及RFID 天线组件5作动,而于标签B(如图12所示)的表面B1(如图12所示)打印内容,并将特定数据写入标签B中的芯片B2中,接着,处理模块2再控制动力源、退纸机构及RFID天线组件5,而使标签B向后退,据以使RFID天线组件5读取标签B内的芯片B2所储存的数据,从而确认刚才写入的数据是否可以正确地被读取。简单来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签B(如图12所示)可以是先被向远离本体1的方向输出,以被打印内容并于芯片B2(如图12所示)中写入数据,接着,标签B(如图12所示)可以被向靠近本体1的方向退回,以被RFID 天线组件5读取芯片B2(如图12所示)中的数据,借此,确认刚才写入的数据是否可以正确地被读取。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依据RFID天线组件5的尺寸、天线结构的外型、尺寸等,RFID处理模块3控制RFID天线组件5将特定数据写入标签B的芯片B2 后,RFID处理模块3可以是传递相对应的信息至处理模块2,而处理模块2 可以是对应控制相关机构,以使标签B暂时停止离开本体1,或者,减缓标签 B的移动速度,据以使RFID天线组件5能够读取标签B内的芯片B2内的数据以进行验证。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RFID天线组件5将数据写入标签 B(如图12所示)的芯片B2(如图12所示)后,立即读取该芯片B2中的数据以进行验证。
在特殊的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也可以是将预先储存于各个标签B的芯片B2内的部分数据打印于标签B,具体来说,处理模块2可以是先使印字头模块7不作动,而使标签B的芯片B2先移动至RFID天线组件5的位置,以使RFID天线组件5先读出标签B内的芯片B2所预先储存的数据,而后,处理模块2再使标签B退回至可被印字头模块7打印的位置,最后,处理模块2将从RFID处理模块3得到标签B内的芯片B2所预先储存的数据,并据以控制印字头模块7将该数据打印于标签B。
如图7所示,其显示为前盖套件4及RFID天线组件5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天线基板50形成有天线结构的表面501与水平面的夹角θ可以是介于65度至90度,如此,可以让天线基板50上的天线结构更好地对标签B的芯片B2进行数据写入、读取。
如图5至图7所示,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绝缘前盖40的内部具有一第一抵靠斜面401,第二限位结构4311具有一第二抵靠斜面43112,第一抵靠斜面 401与第二抵靠斜面43112相互平行,天线基板50形成有天线结构的表面501 抵靠于第一抵靠斜面401设置,天线基板50的另一表面502抵靠于第二抵靠斜面43112。也就是说,天线基板50被绝缘限位组件43固定于绝缘前盖40 的内侧时,天线基板50彼此相反的两表面501、502,将是对应抵靠于第一抵靠斜面401及第二抵靠斜面43112,而天线基板50是稳固定设置于绝缘前盖 40的内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会依据使用者的使用状态的不同,而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整体相对于置放于桌面的标签打印机,更容易发生晃动等问题,因此,上述设计可以大幅提升天线基板50固定于绝缘前盖 40的稳定性,且还可以进一步确保天线结构能够维持在相对较佳的标签B读写位置。
请复参图1至图3,后盖套件6可活动地设置于本体1。当前盖套件4及后盖套件6皆固定设置于本体1时,前盖套件4及后盖套件6之间将形成有一出纸口S,而标签B则是由出纸口S向外输出。值得一提的是,RFID天线组件 5是邻近于出纸口S设置,而各个标签B的在通过出纸口S向远离本体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RFID天线组件5将会对标签B内的芯片B2进行数据写入、数据读取等动作。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1,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未设置后盖套件的示意图,图9及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未设置前盖套件及后盖套件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1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后盖组件的示意图。印字头模块7设置于本体1,且印字头模块7邻近于纸卷容槽10设置,印字头模块7用以将内容打印于标签B的表面B1。其中,RFID天线组件5相较于印字头模块7靠近于出纸口S(如图2 及图13所示)设置,亦即,RFID天线组件5离本体1比较远,印字头模块7 则是离本体1比较近,而印字头模块7先对标签B的表面B1打印内容后,RFID 模块再对标签B内的芯片B2进行数据读写。关于印字头模块7实际的态样、尺寸、外型等,图中所示皆仅为其中一示范态样,不以其为限。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印字头模块7还可以是配合碳带,以将内容打印于标签B的表面,于此不加以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还可以包含多个弹性件8及一推抵件 9,各个弹性件8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各个弹性件8的另一端固定于推抵件9,推抵件9设置于本体1,印字头模块7固定设置于推抵件9的一侧。在实际应用中,当印字头模块7及推抵件9设置于本体1时,多个弹性件8可以是略微受压,如此,将可确保印字头模块7能够随时地抵靠于标签B(如图12所示) 的表面B1(如图12所示),而确保印字头模块7能够正确地将内容打印于标签 B的表面。关于弹性件8的数量、尺寸、设置位置等,皆不以图中所示为限。
如图8至图11所示,后盖套件6可以包含一绝缘后盖60、一抵压滚轮61、一感应开关62及一抵压构件63。绝缘后盖60主要是用来遮蔽纸卷容槽10,且绝缘后盖60主要是用来与本体1相互固定。抵压滚轮61可旋转地枢接于绝缘后盖60的一端。后盖套件6及前盖套件4设置于本体1时,抵压滚轮61 是面对印字头模块7设置,而抵压滚轮61及印字头模块7将共同夹持标签B。
感应开关62固定设置于本体1,感应开关62用以感测抵压滚轮61相对于本体1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感应开关62可以是微动开关,后盖套件6 固定设置于本体1时,抵压滚轮61可以是对应抵压微动开关,而处理模块2 则能据以知道后盖套件6已经设置于正确的位置,此时,处理模块2将可控制印字头模块7及RFID天线组件5作动,以开始于各个标签B的表面打印内容,并将特定数据写入各标签B内的芯片B2中。
如图12及图13所示,图1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未设置后盖套件,但设置有标签纸卷的示意图,图1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为利清楚表示特定构件彼此间的位置关系,图 13中并未显示出所有构件)。由图12中可清楚地看出,标签纸卷C上的各张标签B是面对印字头模块7及绝缘前盖40的一限位面402设置,而设置于绝缘前盖40内部的RFID天线组件5的天线基板50则是面对限位面402设置,限位面402用以导引通过印字头模块7的标签的输出方向。如图13所示,于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的剖面侧视图中,印字头模块7及RFID天线组件5相对于出纸口S是位于同一侧。通过上述设计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可以对特殊的标签纸卷上的标签进行打印并将数据写入该标签内的芯片中,所述特殊标签纸卷是指标签纸卷的离型纸内或是表面设置有金属屏蔽层。换句话说,由于RFID天线组件5与印字头模块7是设置于同一侧,因此,印字头模块7及RFID天线组件5的天线基板50都是面对特殊标签纸的标签的表面设置,而RFID天线组件5所发送的信号不会受到特殊标签纸的金属屏蔽层屏蔽。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3,抵压构件63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绝缘后盖60,且抵压构件63邻近于出纸口S(如图2及图12所示)设置,抵压构件63具有一抵压部631,抵压部631用以使邻近于限位面402的标签B靠近限位面402 设置。通过抵压部631的设置,可以让通过印字头模块7的标签B可以更靠近限位面402设置(即更靠近天线基板50设置),如此,天线基板50可以更好地对标签B内的芯片B2进行数据读取、写入。在实际应用中,相关人员可以是依据标签的厚度,而更换不同外型的抵压构件63,据以使抵压部631能够有效地使标签B靠近限位面402设置。如图13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天线基板50靠近标签B的一侧面到抵压构件63用以抵压标签B的一端的距离D,可配合多数标签的厚度规格及整体的机构配置设计为4毫米(mm)以下。
如图13所示,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便携型标签打印机A还包含一辅助RFID 天线组件5A,辅助RFID天线组件5A设置于本体1,而印字头模块7则是对应位于辅助RFID天线组件5A及RFID天线组件5A之间。本实施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具体的运作方式可以是:处理模块先控制辅助RFID天线组件5A作动,以使辅助RFID天线组件5A将特定数据写入标签的芯片中,而后,处理模块控制印字头模块7,而使印字头模块7将内容打印于标签的表面,最后,处理模块将控制RFID天线组件5A,以读取出标签内的芯片内所储存的数据,借此确认标签内的数据是否被正确写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不但可以将特定的内容打印于标签的表面外,还可以将数据写入标签内的芯片中,借此,相关人员可以不用如同习知,先将利用标签打印机将特定的内容打印于标签的表面后,再利用其他设备逐一地将特定的数据写入各张标签内的芯片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用以于一标签的一表面打印一内容,所述标签的内部设置有一芯片,所述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包含:
一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一处理模块及一RFID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RFID处理模块,所述本体包含一纸卷容槽;
至少一RFID天线组件,所述RFID天线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RFID处理模块,所述RFID天线组件用以对所述标签的所述芯片进行数据读写;
一前盖套件,所述前盖套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前端,所述前盖套件包含一绝缘前盖及一绝缘限位组件,所述绝缘前盖的一端的内侧具有一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绝缘限位组件能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前盖的内侧,且所述绝缘限位组件具有一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绝缘限位组件能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绝缘前盖的内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共同将所述RFID天线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前盖的内侧;
一后盖套件,所述后盖套件能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后端,所述前盖套件与所述后盖套件之间形成有一出纸口;以及
一印字头模块,所述印字头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印字头模块邻近于所述纸卷容槽设置,所述印字头模块用以将所述内容打印于所述标签的所述表面;其中,所述RFID天线组件比所述印字头模块更靠近于所述出纸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前盖的内侧具有多个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绝缘限位组件包含一绝缘底板及多个绝缘固定件,所述绝缘底板具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及多个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绝缘底板通过多个所述绝缘固定件、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及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相互配合而固定于所述绝缘前盖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所述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所述天线基板的所述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介于65度至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所述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所述绝缘前盖的内部具有一第一抵靠斜面,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二抵靠斜面,所述第一抵靠斜面与所述第二抵靠斜面相互平行,所述天线基板的所述表面抵靠于所述第一抵靠斜面设置,所述天线基板的另一表面抵靠于所述第二抵靠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所述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所述绝缘前盖具有一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一抵靠斜面相互平行,所述限位面邻近于所述出纸口设置,所述限位面用以导引通过所述印字头模块的所述标签的输出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套件还包含一绝缘后盖及一抵压构件,所述绝缘后盖用以遮蔽所述纸卷容槽,且所述绝缘后盖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抵压构件能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后盖,且所述抵压构件邻近于所述出纸口设置,所述抵压构件具有一抵压部,所述抵压部用以使邻近于所述限位面的所述标签靠近所述限位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型标签打印机还包含多个弹性件及一推抵件,各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各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抵件,所述印字头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推抵件的一侧;所述后盖套件还包含一抵压滚轮及一感应开关,所述抵压滚轮抵压所述印字头模块的一侧,所述感应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感应开关用以感测所述抵压滚轮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天线组件包含一天线基板、至少一电连接线及至少一电连接插头,所述天线基板的一表面形成有一天线结构,至少一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天线基板,至少一所述电连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电连接插头,所述电连接插头能插拔地插设于所述RFID处理模块的一电路板上的一插座,所述RFID处理模块具有一电压转接板,所述RFID处理模块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压转接板相连接,所述电压转接板与所述处理模块的一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电压转接板用以将所述便携型标签打印机的一电池通过所述处理模块所提供的电力转换为供所述RFID处理模块的RFID处理器运作时所需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型标签打印机还包含一辅助RFID天线组件,所述辅助RFID天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印字头模块位于所述辅助RFID天线组件与所述RFID天线组件之间,所述辅助RFID天线组件用以写入数据至所述标签的所述芯片,所述RFID天线组件用以读取所述标签中的所述芯片内储存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头模块及所述RFID天线组件相对于所述出纸口位于同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78695.0U CN214027861U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便携型标签打印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78695.0U CN214027861U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便携型标签打印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27861U true CN214027861U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733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78695.0U Active CN214027861U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便携型标签打印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27861U (zh) |
-
2020
- 2020-09-01 CN CN202021878695.0U patent/CN2140278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56700B2 (en) | Adapter device | |
JP3530460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US7748638B2 (en) | Non-contact IC module | |
US10579838B2 (en) | Integrated card swiping device | |
US7753275B2 (en) | Magnetic card reader, especially for point of sale terminals | |
JP2007172598A (ja) | カード型保存装置 | |
KR20140094184A (ko) | 카드 오삽입 인식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것의 운용 방법 | |
TWM604440U (zh) | 攜帶型標籤列印機 | |
CN214027861U (zh) | 便携型标签打印机 | |
US11620096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rinter | |
JP5035347B2 (ja) | 電子機器 | |
JPH11154204A (ja) | 非接触icカードのリーダー/ライター | |
JP5765173B2 (ja) | 電子筆記システム | |
JP2007233672A (ja) |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に収容される記憶媒体読取装置 | |
JP2013235532A (ja) | 端末用アダプタ | |
JP4124431B2 (ja) | Rfidリーダ/ライタ | |
TW554584B (en) | Connector apparatus for card with attached cable | |
CN113632093A (zh) | 读卡器 | |
CN216373903U (zh) | 打印机 | |
CN214042328U (zh) | 读卡装置 | |
CN218213946U (zh) | 一种读卡手写一体机 | |
CN113696627B (zh) | 打印机 | |
US10895930B2 (en) | Message erasing device and message erasing system | |
US20220223997A1 (en) | User-Install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odule | |
JP2022154155A (ja) | Icカー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