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3346U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13346U CN214013346U CN202022026332.0U CN202022026332U CN214013346U CN 214013346 U CN214013346 U CN 214013346U CN 202022026332 U CN202022026332 U CN 202022026332U CN 214013346 U CN214013346 U CN 2140133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 auxiliary
- contact pin
- microphone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包括四极插针、三极插针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与三极插针的并联连接;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和一个副咪负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副第二极及副第三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是采用多功能耳机插头的耳机就能够插入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耳机插座中,实现耳机输出和输入功能,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耳机分为两种标准:OMTP标准通常被叫做国家标准,CTIA被称为国际标准,区别在于插头最后两节地线和麦克风线顺序相反。耳机插头有的是三节,三节的插头共有三根线(左声道、右声道、公共线),多是电脑用耳机的插头;有的是四节,四节的插头有四根线,分别是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公共线,四节的插头对应的耳机是含有话筒的,多用于手机和一些数码产品用的耳机上。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有线电脑耳机都是双插用在手机上不能进行语音通话,手机耳机都是单插在电脑也不能运用电脑软件进行语音通话。不能通用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同一个耳机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上不能完全体现耳机输出输入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包括四极插针、三极插针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与三极插针的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和一个副咪负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副第二极及副第三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电极组包括咪正极、咪负极、喇叭正极及喇叭负极,所述咪负极与喇叭负极一体设置,所述咪正极与串联的两个所述副咪正极连接;所述咪负极连接副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一极、第二极分别连接两个喇叭正极,四极插针的第三极连接喇叭负极或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四极连接咪正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线缆,所述主电极组通过线缆连接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还通过线缆连接外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的直径均为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多级插针,多极插针的一极连接副咪负极,其余多极串联连接副咪正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极插针包括两级插针,两级插针的第一极连接副咪正极,两级插针的第二极连接副咪负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耳机,包括耳麦、与耳麦连接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多功能耳机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是采用多功能耳机插头的耳机就能够插入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耳机插座中,实现耳机输出和输入功能,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耳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仰视示意图。
图6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三极插针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三极插针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三极插针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台式电脑的耳机接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机的耳机接口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极,2、第二极,3、第三极,4、第四极,5、副第一极,6、副第二极,7、副第三极,8、主线,9、副线,10、咪正极,11、副线咪正极,12、副线咪负极,13、咪-喇叭负极,14、喇叭正极一,15、喇叭正极二,16、副咪负极,17、副咪正极一,18、副咪正极二,19、四极插针,20、三极插针,21、耳机插座,22、咪插座,23、手机用耳机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包括四极插针19、三极插针20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19和三极插针20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19与三极插针20的并联连接。
具体的,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分别为副咪正极一17和副咪正极二18,副咪正极一17、副咪正极二18和一个副咪负极16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5、副第二极6及副第三极7。所述主电极组包括咪正极10、咪负极、喇叭正极及喇叭负极,所述咪负极与喇叭负极一体设置形成咪-喇叭负极13,所述咪正极10与串联的副咪正极一17、副咪正极二18连接;所述咪-喇叭负极13连接副咪负极16,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第二极2分别连接两个喇叭正极,即第一极1连接喇叭正极一14,第二极2连接喇叭正极二15;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连接咪-喇叭负极13,四极插针的第四极4连接咪正极10。在使用时,提供多种选择,完全满足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声音信号输出和输入功能;
以台式电脑为例,其耳机接口如图9所示,包括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四极插针19插入耳机插座2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A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B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二极2,耳机插座的弹簧片C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三极插针20插入咪插座22,咪插座的弹簧片D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一极5,咪插座的弹簧片E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二极6,咪插座的弹簧片F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三极7;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同时插入,实现了耳机的声音信号输入和输出。
以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为例,其耳机接口如图10所示,手机用耳机插座23内设有若干弹簧片;四极插针19插入手机用耳机插座23,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A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B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二极2,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C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D接触四极插针的第四极4,三极插针20不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线缆,所述主电极组通过线缆连接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还通过线缆连接外部机构,所述外部机构包括耳麦和麦克风。
具体的,所述线缆包括主线8和副线9,所述副线9一端连接副电极组,另一端连接主电极组,即副电极组的副咪正极一17和副咪正极二18串联连接副线9中一条线的一端,副线9中一条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咪正极10设有的副线咪正极11,副电极组的副咪负极16连接副线9中另一条线的一端,副线9中另一条线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咪-喇叭负极13设有的副线咪负极12。所述主线8中各导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主电极组包括的各部件,另一端连接耳麦和麦克风,实现声音的输入和输出。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级插针,多极插针的一极连接副咪负极,其余多极串联连接副咪正极。
具体的,所述多极插针包括两级插针,两级插针的第一极连接副咪正极,两级插针的第二极连接副咪负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耳机,包括耳麦、与耳麦连接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多功能耳机插头。
具体的,所述多功能耳机插头包括四极插针19、三极插针20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19和三极插针20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19与三极插针20的并联连接。
所述多功能耳机插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放置在模具上,并将相应的导线固定连接在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上;将加热的注塑溶液注入模具,并合模;冷却后开模。
具体的,在将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通过线缆焊接连接后,使用万用表的正负级接触焊点两边来检测,判断焊接的工序是否完成;所述注塑溶液由聚氯乙烯材料加热至160度到190度之间生成,合模后的冷却时间在5秒内,冷却后开模对成品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台式电脑为例,其耳机接口如图9所示,包括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四极插针19插入耳机插座2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A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B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二极2,耳机插座的弹簧片C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三极插针20插入咪插座22,咪插座的弹簧片D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一极5,咪插座的弹簧片E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二极6,咪插座的弹簧片F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三极7;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同时插入,实现了耳机的声音信号输入和输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极插针、三极插针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与三极插针的并联连接;
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和一个副咪负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副第二极及副第三极;
所述主电极组包括咪正极、咪负极、喇叭正极及喇叭负极,所述咪负极与喇叭负极一体设置,所述咪正极与串联的两个所述副咪正极连接;所述咪负极连接副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一极、第二极分别连接两个喇叭正极,四极插针的第三极连接喇叭负极或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四极连接咪正极;
还包括多级插针,多极插针的一极连接副咪负极,其余多极串联连接副咪正极;
所述多极插针包括两级插针,两级插针的第一极连接副咪正极,两级插针的第二极连接副咪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线缆,所述主电极组通过线缆连接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还通过线缆连接外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的直径均为3.5mm。
4.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麦、与耳麦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多功能耳机插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6332.0U CN214013346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6332.0U CN214013346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13346U true CN214013346U (zh) | 2021-08-20 |
Family
ID=7729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26332.0U Active CN214013346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133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69380A (zh) * | 2020-09-16 | 2020-11-20 | 刘剑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
2020
- 2020-09-16 CN CN202022026332.0U patent/CN2140133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69380A (zh) * | 2020-09-16 | 2020-11-20 | 刘剑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34659U (zh) | 耳机接口自适应电路及移动终端 | |
CN201928419U (zh) | 一种耳机及配置有所述耳机的移动通信终端 | |
CN102769810B (zh) | 一种防止通话误操作的移动终端 | |
CN102404665A (zh) | 一种耳机接口自适应电路 | |
CN101938546A (zh) | 一种基于手机的耳机麦克风检测方法及手机 | |
CN102395072B (zh) | 一种耳机插头及其耳机 | |
CN214013346U (zh)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
CN102882090B (zh) | 一种兼容耳机接口的装置 | |
CN101945172A (zh) | 一种基于手机的耳机识别通话方法及手机 | |
CN102623865A (zh) | 一种转接线配件 | |
CN105516844A (zh) | 耳机装置、具有耳机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633989U (zh) | 耳机插座和电子设备 | |
CN202076496U (zh) | 一种耳机插座 | |
CN201781517U (zh) | 一种手机装置 | |
CN206251317U (zh) | 音频共享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1969380A (zh) | 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 |
CN201403185Y (zh) | 耳机插座 | |
CN205249438U (zh) | 一种带转换接口的蓝牙耳机 | |
CN102984616A (zh) | 快速切换收听模式耳机 | |
KR20220160450A (ko) | 오디오 인터페이스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상태 검출 장치 | |
CN102421044B (zh) | 耳机插座 | |
CN207184771U (zh) | 一种新型可拆卸数据线蓝牙耳机 | |
CN114554351B (zh) | 音频传输电路、音频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204887412U (zh) | 一种抑制耳机插拔杂音电路及具该电路的耳机电路和耳机 | |
CN108574900B (zh) | 基于普通手机使用的公网对讲无源ptt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