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3365U - 摆盘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摆盘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03365U CN214003365U CN202022260988.9U CN202022260988U CN214003365U CN 214003365 U CN214003365 U CN 214003365U CN 202022260988 U CN202022260988 U CN 202022260988U CN 214003365 U CN214003365 U CN 2140033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y
- feeding
- station
- disc
- driv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盘设备,其中摆盘设备包括上料机构、叠料机构、中转机构、移载机构和控制机构。上料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上料;叠料机构包括送盘工位、叠料工位、收盘工位、运输装置和支撑架,所述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并连接所述送盘工位和所述收盘工位,所述支撑架依次连接所述送盘工位、所述叠料工位和所述收盘工位;中转机构用于接收上料机构上的工件,并通过移载机构将中转治具上的工件运输至叠料工位处。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叠料机构、中转机构和移载机构电连接,可同时对各机构进行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在冲床加工完产品后自动对产品进行摆盘,并在摆盘完成后将料盘进行堆叠,提高摆盘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盘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摆盘设备。
背景技术
冲床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加工方法,借助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工件进行加工。由于冲压工艺相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拥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更便捷地制作出特定产品的优点,因而冲床的用途越发广泛。目前,现有的冲床加工后,缺乏对产品自动摆盘的技术,使得未经过摆盘的产品在加工后容易因碰撞造成磨损,降低了良品率;或者采用人工摆盘的技术,该摆盘过程效率较低,将会对冲床的生产速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摆盘设备,能够在冲床加工完产品后自动对产品进行摆盘,且摆盘效率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盘设备,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上料;
叠料机构,所述叠料机构包括有送盘工位、叠料工位、收盘工位、运输装置和支撑架,所述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运输装置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送盘板,所述运输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送盘板沿所述支撑架的方向滑动,所述送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送盘板在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及上方之间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架依次连接所述送盘工位、所述叠料工位和所述收盘工位;所述收盘工位包括有收盘板、第二驱动装置和托盘装置,所述收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收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以接收所述叠料工位处的工件,所述托盘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上方,所述托盘装置包括有转动轴、支撑块和限位块,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所述支撑块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盘工位内,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下方;所述送盘板包括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初始位时,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送盘工位,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叠料工位,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移动至工作位时,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叠料工位,且能够带动所述送盘工位处的料盘移动至所述叠料工位处,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收盘工位,且能够带动所述叠料工位处的料盘移动至所述收盘工位处;
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叠料机构之间,所述中转机构用于接收所述上料机构上的工件;
移载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中转机构上的工件移动至所述叠料工位上;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叠料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和所述移载机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盘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摆盘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有上料机构对工件进行上料,同时中转机构接收上料机构上的工件,通过移载机构将中转机构上的工件摆放至叠料机构的叠料工位上;叠料机构上的支撑架依次连接送盘工位、叠料工位和收盘工位,将第一驱动装置和送盘板滑动设置于运输装置上,可以通过送盘板的第一部分将料盘从送盘工位运输至叠料工位,通过送盘板的第二部分将料盘从叠料工位运输至送料工位。收盘工位处还设置有托盘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收盘板向上移动,收盘板带动已叠放工件的料盘移动至支撑块上方,并在限位块的限制下,料盘支撑于支撑块上,重复顶起已叠放的料盘可以实现料盘的堆叠。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摆盘机构,可以通过上料机构将工件运输至中转机构,并通过移载机构将中转机构上的工件移动至叠料工位上进行摆盘;同时料盘上摆放完工件后,还可以通过托盘装置实现料盘的堆叠,从而可以同时对较多已叠放工件的料盘进行回收,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提高摆盘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盘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开设有开口,且所述收盘板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部分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盘工位还包括有若干第一料盘限位板,若干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之间形成料盘放置位,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出盘间隙,所述出盘间隙的高度能够允许单一料盘通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盘工位还包括有若干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送盘工位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和若干分离块,若干所述分离块靠近所述送盘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分离块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分离块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离块进入或远离所述料盘放置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五驱动装置、上料转盘和若干上料治具,所述上料转盘设置于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料转盘转动,若干所述上料治具绕所述上料转盘的旋转中心设置,所述上料转盘能够带动所述上料治具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有吸盘,所述上料治具一端安装于所述上料转盘上,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上料治具悬空的一端,并用于将工件吸附于所述上料治具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转机构包括有第六驱动装置、中转转盘和若干中转治具,所述中转转盘设置于所述第六驱动装置上,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中转转盘转动,若干所述中转治具设置于所述中转转盘上,所述中转转盘能够带动所述中转治具转动,所述上料治具位于所述中转治具的上方,且所述上料治具与所述中转治具在其轴向的投影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叠料机构上方,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中转机构上的工件运输至所述料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盘工位还包括有若干第二料盘限位板,若干所述第二料盘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料盘限位板之间形成料盘回收位,所述第二料盘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收盘间隙,所述收盘间隙的高度能够允许已摆放工件的单一料盘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摆盘设备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摆盘设备的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摆盘设备的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盘设备的叠料机构未显示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示出的叠料机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盘设备的支撑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摆盘设备1000、
上料机构1100、上料转盘1110、上料治具1120、吸盘1130、第五驱动装置1140、
叠料机构1200、料盘1210、送盘板1221、第一驱动装置1222、定位块1223、第一部分1224、第二部分1225、收盘板1231、第二驱动装置1232、支撑块1233、限位块1234、支撑架1240、运输装置1250、分离装置1260、第三驱动装置1261、第四驱动装置1262、分离块1263、送盘工位1271、叠料工位1272、收盘工位1273、出盘间隙1281、收盘间隙1282、
中转机构1300、中转转盘1310、中转治具1320、第六驱动装置1330、
移载机构1400、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摆盘设备1000。
如图1至图4以及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摆盘设备1000,包括:上料机构1100、叠料机构1200、中转机构1300、移载机构1400和控制机构。
上料机构1100用于对工件进行上料;叠料机构1200,叠料机构1200包括有送盘工位1271、叠料工位1272、收盘工位1273、运输装置1250和支撑架1240,运输装置1250设置于支撑架1240内,运输装置125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222和送盘板1221,运输装置1250驱动第一驱动装置1222和送盘板1221沿支撑架1240的方向滑动,送盘板1221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1222上,第一驱动装置1222用于驱动送盘板1221在支撑架1240的内部及上方之间沿竖直方向移动,支撑架1240依次连接送盘工位1271、叠料工位1272和收盘工位1273;收盘工位1273包括有收盘板1231、第二驱动装置1232和托盘装置,收盘板1231设置于第二驱动装置1232上,第二驱动装置1232用于驱动收盘板123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接收叠料工位1272处的工件,托盘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支撑架1240的两侧上方,托盘装置包括有转动轴、支撑块1233和限位块1234,转动轴转动设置,支撑块1233一端连接在转动轴上,另一端延伸至收盘工位1273内,限位块1234设置于支撑块1233下方;送盘板1221包括有第一部分1224和第二部分1225,当第一驱动装置1222位于初始位时,第一部分1224对应送盘工位1271,第二部分1225对应叠料工位1272,当第一驱动装置1222移动至工作位时,第一部分1224对应叠料工位1272,且能够带动送盘工位1271处的料盘1210移动至叠料工位1272处,第二部分1225对应收盘工位1273,且能够带动叠料工位1272处的料盘1210移动至收盘工位1273处;中转机构1300设置于上料机构1100与叠料机构1200之间,中转机构1300用于接收上料机构1100上的工件;移载机构1400用于将中转机构1300上的工件移动至叠料工位1272上;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1100、叠料机构1200、中转机构1300和移载机构1400电连接。
具体地,支撑架1240设置于送盘工位1271、叠料工位1272和收盘工位1273的两侧,并连接送盘工位1271、叠料工位1272和收盘工位1273;运输装置1250设置于支撑架1240内,且运输装置1250连接送盘工位1271与叠料工位1272;用于叠放工件的料盘1210从送盘工位1271处通过送盘板1221与第一驱动装置1222送出,其中,第一驱动装置1222和第二驱动装置1232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用于驱动送盘板1221上下移动。当驱动送盘板1221向上移动至超过支撑架1240时,送盘板1221的第一部分1224顶起料盘1210,运输装置1250驱动第一气缸滑动至工作位处,从而带动送盘板1221和料盘1210滑动,使送盘工位1271处的料盘1210移动至叠料工位1272;此时第一气缸驱动送盘板1221向下移动至支撑架1240内,使料盘1210支撑于叠料工位1272处的支撑架1240上,运输装置1250驱动第一气缸滑动至初始位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盘设备1000在工作时,将用于摆放工件的料盘1210放置于送盘工位1271的支撑架1240上,第一气缸启动,驱动送盘板1221向上移动,送盘板1221的第一部分1224顶起料盘1210,然后运输装置1250启动,料盘1210在送盘板1221的带动下输送至叠料工位1272处,第一气缸驱动送盘板1221向下移动并复位,第一部分1224回到送盘工位1271处,料盘1210落入叠料工位1272处的支撑架1240上,并后续被送盘板1221的第二部分1225顶起,再输送至收盘工位1273的支撑板上。将料盘1210输送至叠料工位1272后,中转机构接收上料机构处的工件,并通过移载机构1400将中转机构1300上的工件摆放至叠料工位1272处的料盘1210上,摆放完成后第一气缸驱动送盘板1221向上移动至超过支撑架1240,送盘板1221的第二部分1225顶起已摆放工件的料盘1210,运输装置1250驱动第一气缸滑动至工作位处,使送盘板1221带动料盘1210移动至收盘工位1273处,第一气缸驱动送盘板1221向下移动,第二气缸驱动收盘板1231向上移动,使料盘1210转移至收盘工位1273的收盘板1231上;同时收盘板1231带动已叠放工件的料盘1210向上运动,使料盘1210接触两侧的支撑块1233,并推动支撑块1233向上转动,当料盘继续上移并脱离支撑块1233后,支撑块1233在重力作用下或者弹性恢复力(可在转动轴设置弹性复位结构)作用下向下转动到限位块1234一侧,第二气缸驱动收盘板1231向下移动复位,料盘1210先跟随收盘板1231下移,在接触到支撑块1233后,收盘板1231继续向下移动,料盘1210被支撑块1233阻挡并支撑于支撑块1233上,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快速的对工件进行摆盘,同时可以实现已叠放工件的料盘1210的堆叠,从而便于一次性回收多个已叠放工件的料盘1210,提高摆盘的效率。运输装置1250包括有电机、丝杠和滑轨,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气缸沿丝杠和滑轨滑动。可以理解的是,运输装置1250还可以设置为其它可以驱动第一气缸和送盘板1221滑动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丝杠和滑轨驱动第一气缸和送盘板1221滑动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1100、叠料机构1200、中转机构1300和移载机构1400电连接,可同时对各机构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盘板1221的第二部分1225开设有开口,且收盘板1231能够穿过第二部分1225的开口。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部分1225开设有开口,且收盘板1231能够穿过第二部分1225的开口。具体地,送盘板1221的第一部分1224对应送盘工位1271时,第一驱动装置1222驱动送盘板1221的第一部分1224顶起料盘1210,并通过运输装置1250将料盘1210运输至叠料工位1272处;第一驱动装置1222驱动送盘板1221向下移动,料盘1210支撑于支撑架1240上,运输装置1250驱动第一驱动装置1222和送盘板1221复位。在叠料工位1272处完成工件的摆放后,再次驱动送盘板1221的第二部分1225顶起料盘1210,并沿运输装置1250滑动以带动已摆放工件的料盘1210移动至收盘工位1273处;在第二部分1225处开设开口,且收盘板1231可以穿过送盘板1221的开口,第一气缸驱动送盘板1221向下移动,第二气缸驱动收盘板1231向上移动,便于送盘板1221将已摆放工件的料盘1210转移至收盘板123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盘工位1271还包括有若干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若干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设置于支撑架1240上,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之间形成料盘放置位,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与支撑架1240之间形成出盘间隙1281,出盘间隙1281的高度能够允许单一料盘1210通过。例如,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设置于送料工位的支撑架1240上,从而形成料盘放置位,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与支撑架1240之间形成出盘间隙1281,出盘间隙1281的高度能够允许单一料盘1210通过。具体地,将料盘1210放置于料盘放置位处,并通过送盘板1221将料盘1210送出至叠料工位1272处进行叠放;通过设置有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可以避免送盘工位1271处的料盘1210位置因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后续的摆盘动作。同时,第一料盘限位板1510与支撑架1240之间形成的出盘间隙1281仅允许单一料盘1210通过,还可以保证每次仅送出一个料盘1210,提高工件摆放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盘工位1271还包括有若干分离装置1260,分离装置1260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送盘工位1271两侧的支撑架1240上。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两组分离装置1260分别对称设置于送盘工位1271两侧的支撑架1240上。具体地,可以在送盘工位1271处叠放若干料盘1210,并通过分离装置1260每次分离出一个料盘1210后送出。分离装置1260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支撑架1240上,可以使得分离装置1260可以从料盘1210的两侧进行分离动作,保证了分离时的平稳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分离装置1260包括有第三驱动装置1261、第四驱动装置1262和若干分离块1263,若干分离块1263靠近送盘板1221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三驱动装置1261用于驱动分离块1263沿竖直方向移动;第四驱动装置1262用于驱动分离块1263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分离块1263进入或远离料盘放置位。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分离块1263靠近送盘板1221的一侧倾斜设置,第三驱动装置1261用于驱动分离块1263沿竖直方向移动,第四驱动装置1262用于驱动分离块1263沿水平方向移动。具体地,每组分离装置1260上排列设置有两个分离块1263,当若干料盘1210叠放至送盘工位1271的料盘放置位时,可以通过分离块1263将最底部的料盘1210分离。其中,第三驱动装置1261和第四驱动装置1262分别为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但不限于此。第三气缸驱动分离块1263向上移动至最底部的料盘1210的上表面位置处,第四气缸驱动分离块1263向靠近料盘1210的一侧移动,使分离块1263伸入最底部的料盘1210与其它料盘之间;第三气缸继续驱动分离块1263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分离块1263顶起其它料盘,最底部的料盘1210仍停留在支撑架1240或送盘板1221上,以完成料盘1210的分离动作。通过将分离块1263靠近送盘板1221的一侧倾斜设置,可以便于分离块1263伸入最底部的料盘1210与其它料盘之间,提高分离的效率。此外,送盘板1221上还设置有定位块1223,且定位块1223位于送盘板1221的中部。通过在送盘板1221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块1223,可以对送盘板1221上的料盘1210进行定位,避免送盘工位1271处的料盘与叠料工位1272处的料盘1210之间相互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100包括有第五驱动装置1140、上料转盘1110和若干上料治具1120,上料转盘1110设置于第五驱动装置1140上,第五驱动装置1140用于驱动上料转盘1110转动,若干上料治具1120绕上料转盘1110的旋转中心设置,上料转盘1110能够带动上料治具1120转动。例如,如图2所示,上料转盘1110设置于第五驱动装置1140,上料治具1120绕上料转盘1110的旋转中心设置,第五驱动装置1140驱动上料转盘1110转动,并带动上料治具1120转动。具体地,第五驱动装置1140包括第一伺服马达,上料转盘1110设置为圆形,且设置于第一伺服马达上,第一伺服马达驱动上料转盘1110以其圆心为旋转中心转动,同时带动围绕上料转盘1110的圆心排列设置的上料治具112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选用其它可以带动上料转盘1110转动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伺服马达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100还包括有吸盘1130,上料治具1120一端安装于上料转盘1110上,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吸盘1130设置于上料治具1120悬空的一端,并用于将工件吸附于上料治具1120下方。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上料治具1120一端安装于上料转盘1110上,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吸盘1130设置于上料治具1120悬空的一端,并将工件吸附于上料治具1120下方;上料治具1120位于中转治具1320上方。具体地,上料治具1120的一端安装于上料转盘1110上,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且吸盘1130设置于上料治具1120悬空的一端,在上料转盘111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吸盘1130吸附工件起到上料的效果,并使吸取的工件位于上料治具1120下方;同时,由于吸盘1130设置于上料治具1120悬空的一端,使得吸盘1130吸取的工件还可以避免与第五驱动装置1140接触造成磨损。当吸附有工件的上料治具1120移动至中转治具1320上方时,吸盘1130停止吸附工件,工件落入中转治具1320上,并随着中转转盘1310转动,直至被机械手运输至料盘1210上。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夹持、压紧的方式将工件固定于上料治具1120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盘1130吸附工件的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转机构1300包括有第六驱动装置1330、中转转盘1310和若干中转治具1320,中转转盘1310设置于第六驱动装置1330上,第六驱动装置1330用于驱动中转转盘1310转动,若干中转治具1320设置于中转转盘1310上,中转转盘1310能够带动中转治具1320转动,上料治具1120位于中转治具1320的上方,且上料治具1120与中转治具1320在其轴向的投影部分重叠。例如,如图3所示,中转转盘1310设置于第六驱动装置1330上,第六驱动装置1330驱动中转转盘1310转动,并带动中转转盘1310上的中转治具1320转动。具体地,第六驱动装置1330包括有第二伺服马达,中转转盘1310设置为圆形,且设置于第二伺服马达上,第二伺服马达驱动中转转盘1310以其圆心为旋转中心转动,并带动围绕中转转盘1310的圆心排列设置的中转治具1320转动。上料转盘1110与中转转盘1310的转动动作相配合,当上料治具1120转动至与中转治具1320在其轴向的投影部分重叠的位置时,上料治具1120上的工件落入中转治具1320上。中转转盘1310带动中转治具1320转动,当中转治具1320转动至靠近叠料机构1200的一侧时,位于叠料机构1200上的移载机构1400将工件搬运至送盘组件送出的料盘1210上进行摆盘,直至摆盘完成后,运输装置1250驱动送盘组件滑动,送盘组件将已摆盘的料盘1210运输至收盘组件上进行回收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移载机构1400包括有机械手,机械手设置于叠料机构1200上方,机械手用于将中转治具1320上的工件运输至料盘1210上。例如,如图1所示,机械手设置于叠料机构1200上方,机械手用于将中转机构1300处的工件运输至料盘1210上。具体地,通过在叠料机构1200上设置有机械手,该机械手可以将中转治具1320上的工件运输至料盘1210上,由于机械手较为灵活,通过机械手进行运输的动作更加迅速,能够提高工件的摆盘效率,同时可以避免工件搁置在中转治具1320上,影响上料治具1120上料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选用其它具有运输作用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机械手进行搬运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收盘工位1273还包括有若干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若干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设置于支撑架1240上,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之间形成料盘回收位,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与支撑架1240之间形成收盘间隙1282,收盘间隙1282的高度能够允许已摆放工件的单一料盘1210通过。例如,如图5所示,若干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设置于支撑架1240上,且位于收盘工位1273处,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之间形成料盘回收位,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与支撑架1240之间形成收盘间隙1282,收盘间隙1282的高度允许单一料盘1210和摆盘后的工件通过。具体地,若干已叠放工件的料盘1210堆叠至叠料工位1272处,并通过送盘板1221将已摆放工件的料盘1210运输至收盘板1231处进行回收,由于若干料盘1210叠放设置,叠放后的料盘1210具有一定高度,通过在收盘工位1273处设置有两块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可以避免在收料过程中,造成叠放的料盘1210倾斜的问题。同时,工位限位板与支撑架1240之间形成收盘间隙1282,使得可以避免叠放的工件倾斜的同时,不影响运输料盘1210与堆叠的工件的动作。图中为便于示出收盘组件,将收盘组件一侧的第二料盘限位板1520进行裁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摆盘设备1000,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摆盘设备1000,可以通过上料机构1100将工件运输至中转机构1300,并通过移载机构1400将中转机构1300上的工件移动至叠料工位1272上进行摆盘;同时料盘1210上摆放完工件后,还可以通过托盘装置实现料盘1210的堆叠,从而可以同时对较多已叠放工件的料盘1210进行回收,自动化程度较高,从而提高摆盘的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上料;
叠料机构,所述叠料机构包括有送盘工位、叠料工位、收盘工位、运输装置和支撑架,所述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运输装置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送盘板,所述运输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送盘板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送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送盘板在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及上方之间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架依次连接所述送盘工位、所述叠料工位和所述收盘工位;所述收盘工位包括有收盘板、第二驱动装置和托盘装置,所述收盘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收盘板沿竖直方向移动以接收所述叠料工位处的工件,所述托盘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上方,所述托盘装置包括有转动轴、支撑块和限位块,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所述支撑块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盘工位内,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下方;所述送盘板包括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初始位时,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送盘工位,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叠料工位,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移动至工作位时,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叠料工位,且能够带动所述送盘工位处的料盘移动至所述叠料工位处,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收盘工位,且能够带动所述叠料工位处的料盘移动至所述收盘工位处;
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叠料机构之间,所述中转机构用于接收所述上料机构上的工件;
移载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中转机构上的工件移动至所述叠料工位上;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叠料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和所述移载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盘板的所述第二部分开设有开口,且所述收盘板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部分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盘工位还包括有若干第一料盘限位板,若干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之间形成料盘放置位,所述第一料盘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出盘间隙,所述出盘间隙的高度能够允许单一料盘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盘工位还包括有若干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送盘工位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和若干分离块,若干所述分离块靠近所述送盘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分离块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分离块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离块进入或远离所述料盘放置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五驱动装置、上料转盘和若干上料治具,所述上料转盘设置于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上料转盘转动,若干所述上料治具绕所述上料转盘的旋转中心设置,所述上料转盘能够带动所述上料治具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有吸盘,所述上料治具一端安装于所述上料转盘上,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上料治具悬空的一端,并用于将工件吸附于所述上料治具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包括有第六驱动装置、中转转盘和若干中转治具,所述中转转盘设置于所述第六驱动装置上,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中转转盘转动,若干所述中转治具设置于所述中转转盘上,所述中转转盘能够带动所述中转治具转动,所述上料治具位于所述中转治具的上方,且所述上料治具与所述中转治具在其轴向的投影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叠料机构上方,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中转机构上的工件运输至所述叠料工位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盘工位还包括有若干第二料盘限位板,若干所述第二料盘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料盘限位板之间形成料盘回收位,所述第二料盘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收盘间隙,所述收盘间隙的高度能够允许已摆放工件的单一料盘通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0988.9U CN214003365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摆盘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60988.9U CN214003365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摆盘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03365U true CN214003365U (zh) | 2021-08-20 |
Family
ID=7729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60988.9U Active CN214003365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摆盘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0336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23820A (zh) * | 2022-04-09 | 2022-09-30 | 昆山市奥森维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震落摆盘装置 |
-
2020
- 2020-10-12 CN CN202022260988.9U patent/CN2140033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23820A (zh) * | 2022-04-09 | 2022-09-30 | 昆山市奥森维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震落摆盘装置 |
CN115123820B (zh) * | 2022-04-09 | 2023-06-23 | 昆山市奥森维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震落摆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19188B (zh) | 一种冲裁摆盘设备 | |
CN109834448A (zh) |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 |
CN114337147B (zh) | 一种多功能定转子智能理片码垛自动线及方法 | |
CN209698378U (zh) |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 |
CN109128739A (zh) | 一种产品自动化组装设备 | |
CN110479891B (zh) | 一种冲床加工中心 | |
CN115301842A (zh) | 一种冲压件自动收料装置 | |
CN210358953U (zh) | 一种电机硅钢片冲压送料取料装置 | |
CN110642021A (zh) | 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上下料方法 | |
CN212625737U (zh) | 金属锂自动叠片机 | |
CN214003365U (zh) | 摆盘设备 | |
CN212305068U (zh) | 一种定转子冲槽自动化生产装置 | |
CN114210857A (zh) | 冲压自动供料输送线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1319949B (zh) | 钢片取放装置 | |
CN214651834U (zh) | 转盘式自动摆盘设备 | |
CN219087712U (zh) | 一种具有两次开盖和产品装盘功能的设备 | |
CN218478211U (zh) | 一种高效率的芯片上料装置 | |
CN218051937U (zh) | 一种带自动装卸磨片的打磨设备 | |
CN216403074U (zh) | 一种自动收放料装置 | |
CN217218360U (zh) | 一种吊珠自动化生产线 | |
CN214720280U (zh) | 铁片可动片接点自动铆接机 | |
CN212884627U (zh) | 一种上下料自动化装置 | |
CN211056195U (zh) | 四头叠片机械手装置 | |
CN111969807B (zh) | 一种定转子冲槽自动化生产装置 | |
CN209792456U (zh) | 一种冲床片料自动送料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