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744579U -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4579U
CN213744579U CN202020638967.3U CN202020638967U CN213744579U CN 213744579 U CN213744579 U CN 213744579U CN 202020638967 U CN202020638967 U CN 202020638967U CN 213744579 U CN213744579 U CN 213744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concave
axis
guide slot
spherical
for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89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帆
秦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puwei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yu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yu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yu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89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4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4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4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涉及到万向联轴器技术领域,包括主动端、从动端和二叉杆,二叉杆的一端连接主动端,二叉杆的另一端连接从动端,且主动端和从动端相对二叉杆呈中心对称设置;主动端和从动端均包括:转动轴;碗状本体,转动轴的一端与碗状本体的一端连接,碗状本体呈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结构,碗状本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碗状本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贯穿碗状本体的另一侧的侧壁,其中,转动轴的轴线、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以及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具有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万向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传动装置中,万向联轴节使两轴不在同一轴线,存在轴线夹角的情况下能实现所联接的两轴连续回转,并可靠地传递转矩和运动。万向联轴节的应用十分广泛,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万向联轴节的共同特点是角向补偿量较大,不同结构型式万向联轴节两轴线夹角不相同,现有的固定式万向联轴节的典型代表是三叉杆结构,该结构和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包括主动端、从动端和二叉杆,所述二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端,所述二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从动端,且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相对所述二叉杆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均包括:
转动轴;
碗状本体,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碗状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碗状本体呈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结构,所述碗状本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所述碗状本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贯穿所述碗状本体的另一侧的侧壁,其中,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沿所述碗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二叉杆包括一主杆和两支杆,且两所述支杆设置在所述主杆的两端,且两所述支杆对称设置,两所述支杆与所述主杆连接呈一“H”型结构,其中一支杆位于所述主动端的所述碗状本体内,另一所述支杆位于所述从动端的所述碗状本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两第一球面滑块和两第二球面滑块,每一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分别设置在一所述支杆的一端,每一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分别设置在一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其中,两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和两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呈矩形阵列,且两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呈对角关系,两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呈对角关系,每一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分别位于一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内,每一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分别位于一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每一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滚针轴承与一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二滚针轴承与一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端中的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端中的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主动端和从动端可以互换,主动端的输入为旋转运动,从动端为运动的输出,同时可以通过调整主动端轴线与从动端轴线之间的距离得到旋转运动不同的螺距,当主动端旋转一周,从动端也旋转一周,形成旋转往复运动,可以使得是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精度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端;2、从动端;3、二叉杆;31、主杆;32、支杆;4、转动轴;5、碗状本体;6、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7、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8、第一球面滑块;9、第二球面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包括主动端1、从动端2和二叉杆3,二叉杆3的一端连接主动端1,二叉杆3的另一端连接从动端2,且主动端1和从动端2相对二叉杆3呈中心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的主动端1的轴线和从动端2的轴线处于平行状态,调整主动端1的轴线和从动端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即可改变主动端1、从动端2与二叉杆3之间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的主动端1与机架之间转动副连接,从动端2与机架之间通过圆柱运动副连接,能够实现从动端2的转动和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主动端1轴线与从动端2轴线之间的距离得到旋转运动不同的螺距。
主动端1和从动端2均包括:
转动轴4。
碗状本体5,转动轴4的一端与碗状本体5的一端连接,碗状本体5呈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结构,碗状本体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碗状本体5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贯穿碗状本体5的另一侧的侧壁,其中,转动轴4的轴线、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的轴线以及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方向,主动端1上的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设置在主动端1的下侧,从动端2中的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设置在从动端2的上侧,主动端1和从动端2的位置可以互换,主动端1中的转动轴4为输入轴,从动端2中的转动轴4为输出轴。当主动轴带动主动端1转动时,主动端1会通过二叉杆2带动从动端2转动,主动端1转动一周,从动端2也转动一周,而二叉杆3在主动端1和从动端2内均是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主动端1的碗状本体5与从动端2中的碗状本体5相互相差180度布置。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沿碗状本体5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的轴线与转动轴4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的轴线与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二叉杆3包括一主杆31和两支杆32,且两支杆32设置在主杆31的两端,且两支杆32对称设置,两支杆32与主杆31连接呈一“H”型结构,其中一支杆32位于主动端1的碗状本体5内,另一支杆32位于从动端2的碗状本体5内。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杆31的两端与两支杆32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还包括两第一球面滑块8和两第二球面滑块9,每一第一球面滑块8分别设置在一支杆32的一端,每一第二球面滑块9分别设置在一支杆32的另一端,其中,两第一球面滑块8和两第二球面滑块9呈矩形阵列,且两第一球面滑块8呈对角关系,两第二球面滑块9呈对角关系,每一第一球面滑块8分别位于一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内,每一第二球面滑块9分别位于一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内。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球面滑块8和第二球面滑块9可以相对二叉杆3转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球面滑块8和第二球面滑块9与二叉杆3为一体式结构。其中,第一球面滑块8的半径与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的半径相同,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第二球面滑块9与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的半径相同,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的半径为r,第一球面滑块8的中部至支杆32的中部的距离为R,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偏离距离为h,主杆31的长度为L,当输入轴旋转一周,输出轴同步旋转一周,同时完成一个周期的往复运动,这种的旋转往复运动可以使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精度高、效率高。往复运动的最大行程为:往复运动行程(往复运动行程命名为S)
Figure BDA0002466068420000051
本实施例中,第一球面滑块8与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滑动地连接,第二球面滑块9与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转动连接,当主动端1或从动端2转动时,第一球面滑块8在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6内左右方向滑动,第二球面滑块9在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7左右摆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滚针轴承(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滚针轴承(图中未示出),每一第一球面滑块8分别通过一第一滚针轴承与一支杆32的一端连接,每一第二球面滑块9分别通过一第二滚针轴承与一支杆32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主动端1中的转动轴4的轴线与从动端2中的转动轴4的轴线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端、从动端和二叉杆,所述二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端,所述二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从动端,且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相对所述二叉杆呈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主动端和所述从动端均包括:
转动轴;
碗状本体,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碗状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碗状本体呈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结构,所述碗状本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所述碗状本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贯穿所述碗状本体的另一侧的侧壁,其中,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沿所述碗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的轴线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叉杆包括一主杆和两支杆,且两所述支杆设置在所述主杆的两端,且两所述支杆对称设置,两所述支杆与所述主杆连接呈一“H”型结构,其中一支杆位于所述主动端的所述碗状本体内,另一所述支杆位于所述从动端的所述碗状本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第一球面滑块和两第二球面滑块,每一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分别设置在一所述支杆的一端,每一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分别设置在一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其中,两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和两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呈矩形阵列,且两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呈对角关系,两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呈对角关系,每一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分别位于一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型导槽内,每一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分别位于一所述第二圆柱形凹型导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每一所述第一球面滑块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一滚针轴承与一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二球面滑块分别通过一所述第二滚针轴承与一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端中的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从动端中的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平行。
CN202020638967.3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Active CN213744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8967.3U CN21374457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8967.3U CN21374457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4579U true CN213744579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13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8967.3U Active CN213744579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4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2709B (zh) 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
CN202292114U (zh) 具有两条垂直交错转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2069497A (zh) 一种具有三维平动一维转动的并联机构
CN102430662A (zh) 一种高精度往复送料机构
CN102366896A (zh) 具有两条垂直交错转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13744579U (zh) 一种双联二叉杆往复运动装置
CN107723932B (zh) 一种绷缝机及其差动送布机构
CN101780668A (zh) 动力工具
CA2515800C (en) Mechanism for converting rotary to swing motion
CN213598439U (zh) 一种双联二叉杆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节
CN213598438U (zh) 一种双联二叉杆滑动式万向联轴节
CN208614774U (zh) 一种驱动平行布置的两转动一移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10009319U (zh) 一种按摩机芯
CN202144017U (zh) 解耦式三转动并联机构
CN217271740U (zh) 一种摆杆装置
JPH11245096A (ja) スライダリンクプレス
CN216478745U (zh) 一种直驱马达与丝杠副的新型连接结构
CN104607960A (zh) 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型自定心中心架
CN202387872U (zh) 一种高精度往复送料机构
CN208826392U (zh) 一种曲轴分度划线工装
CN203155934U (zh) 多工位冷镦机精准进料传递机构
CN214534133U (zh) 一种滑动式二叉杆运动学铰链
CN202963262U (zh) 用于翅片成型机的高精度往复送料机构
CN220890951U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电动弯管机
CN214578419U (zh) 一种二叉杆式往复运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3

Address after: 215124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Area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o. 88 Jinjihu Avenu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G1-1203/1204,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qipuwei Semiconduc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102, Yip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888 Qingliu Middle Road, Yipeng street, dajiangdong Industrial Cluster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Xinyu Communic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