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0402U - 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40402U CN213740402U CN202021643529.2U CN202021643529U CN213740402U CN 213740402 U CN213740402 U CN 213740402U CN 202021643529 U CN202021643529 U CN 202021643529U CN 213740402 U CN213740402 U CN 2137404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pring steel
- jig
- supporting plate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右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装配有调节结构,所述固定板上装配有压合治具;该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固定板可以对压合治具起到支撑的作用,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通过压合治具将弹簧钢片安装到变形缝中,十分的方便,通过调节结构可以针对有坡度的路面进行调节,适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背景技术
涵洞作为公路工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排除公路沿线地表水和保证路基安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的公路涵洞却因为变形缝处防水处理措施的不当,常常出现渗漏的问题,导致各种各样的路基破坏,进而使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公路通行情况受阻,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通过在高寒地区涵洞涵身变形缝中插入弹簧钢片,利用弹簧钢片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伸缩变形特性来达到与变形缝的密合,防止水以及路基土体从涵身变形缝处渗透滑落,保证路基安全,但是在将弹簧钢片安装到变形缝中十分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固定板右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装配有调节结构,所述固定板上装配有压合治具;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竖直螺旋贯穿第二支撑板的螺纹杆,所述第二支撑板下壁面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杆下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壁面左右两侧安装有限位杆,一对所述限位杆分别上下滑动位于对应的滑槽内,所述螺纹杆上端装配有转动盘;
所述压合治具包括竖直贯穿固定板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板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焊接有把手,所述连接杆下端焊接有应力扩散弧,所述应力扩散弧下端焊接有挤压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套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壁面左右两侧装配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下壁面。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上包覆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包覆有保护垫。
优选的,所述把手下壁面左右两侧装配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壁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固定板可以对压合治具起到支撑的作用,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通过压合治具将弹簧钢片安装到变形缝中,十分的方便,通过调节结构可以针对有坡度的路面进行调节,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图1F-F'向截面图。
1-固定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调节结构、5-压合治具、41-螺纹杆、42-滑槽、43-调节板、44-限位杆、45-转动盘、51-连接杆、52-把手、53-应力扩散弧、54-挤压杆、55-连接板、56-第一弹簧、6-防滑垫、7-保护垫、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其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2,固定板1右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3上装配有调节结构4,固定板1上装配有压合治具5;
调节结构4包括竖直螺旋贯穿第二支撑板3的螺纹杆41,第二支撑板3下壁面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42,螺纹杆41下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板43,调节板43上壁面左右两侧安装有限位杆44,一对限位杆44分别上下滑动位于对应的滑槽42内,螺纹杆41上端装配有转动盘45;
压合治具5包括竖直贯穿固定板1的连接杆51,连接杆51与固定板1上下滑动连接,连接杆51上端焊接有把手52,连接杆51下端焊接有应力扩散弧53,应力扩散弧53下端焊接有挤压杆54,挤压杆54的弧度与弹簧钢片的弧度匹配,连接杆51下端固定套装有连接板55,连接板55上壁面左右两侧装配有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上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1下壁面。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转动盘45上包覆有防滑垫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把手52上包覆有保护垫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把手52下壁面左右两侧装配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下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1上壁面。
在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板2以及第二支撑板3分别放置于路面缝隙两端,若路面有坡度,将第一支撑板2放置于高侧,第二支撑板3放置于低侧,通过调节结构4进行调平,使挤压杆54对准变形缝,随后通过用力按压把手52,从而压动挤压杆54,通过挤压杆54将弹簧钢片挤压到变形缝中,完成弹簧钢片的安装,此时,第一弹簧56处于拉伸状态,第二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在安装结束后,松开按压把手52的手,在第一弹簧56以及第二弹簧8的作用下,挤压杆54自动上升,便于将挤压杆54从路面缝隙中拿出,通过保护垫7可以在按动把手52时对手部进行保护,通过调节结构4调平时,转动转动盘45打,带动螺纹杆41在第二支撑板3内转动,从而使螺纹杆41下降,进而使调节板43下降,知直到调节板43与路面接触,通过限位杆44与滑槽42的配合,避免调节板43随着螺纹杆41一起转动,在转动转动盘45时,防滑垫6可以增大手部与转动盘45之间的摩擦,便于对转动盘45进行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固定板(1)右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上装配有调节结构(4),所述固定板(1)上装配有压合治具(5);
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竖直螺旋贯穿第二支撑板(3)的螺纹杆(41),所述第二支撑板(3)下壁面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42),所述螺纹杆(41)下端转动安装有调节板(43),所述调节板(43)上壁面左右两侧安装有限位杆(44),一对所述限位杆(44)分别上下滑动位于对应的滑槽(42)内,所述螺纹杆(41)上端装配有转动盘(45);
所述压合治具(5)包括竖直贯穿固定板(1)的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与固定板(1)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1)上端焊接有把手(52),所述连接杆(51)下端焊接有应力扩散弧(53),所述应力扩散弧(53)下端焊接有挤压杆(54),所述连接杆(51)下端固定套装有连接板(55),所述连接板(55)上壁面左右两侧装配有第一弹簧(56),所述第一弹簧(56)上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1)下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5)上包覆有防滑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2)上包覆有保护垫(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2)下壁面左右两侧装配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下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1)上壁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43529.2U CN213740402U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43529.2U CN213740402U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40402U true CN213740402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3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43529.2U Active CN213740402U (zh) | 2020-08-10 | 2020-08-10 | 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40402U (zh) |
-
2020
- 2020-08-10 CN CN202021643529.2U patent/CN2137404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740402U (zh) | 一种用于多层弹簧钢片压合的治具 | |
CN214274702U (zh) | 一种用于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的管道安装设备 | |
CN110883488A (zh) | 一种钢板焊接工装 | |
CN210025197U (zh) | 一种装配式构件安全修补架 | |
CN111206464A (zh) | 一种铁路液压钢轨拉伸器 | |
CN209578429U (zh) | 一种水管焊接装置 | |
CN218517899U (zh) | 一种点焊机固定装置 | |
CN215546042U (zh) | 一种用于焊接防火布的夹布装置 | |
CN210649217U (zh) | 一种耐磨板堆焊压紧板压紧调节机构 | |
CN21162469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地面水平度检测装置 | |
CN213916858U (zh) | 一种钢结构桥梁的焊接装置 | |
CN210157489U (zh) | 一种抗震的电气控制柜 | |
CN210533908U (zh) | 一种混凝土质量检测用抗冲击装置 | |
CN208870370U (zh) | 一种抱箍式高处辅助进位平台 | |
CN218512187U (zh) | 一种工程检测的建筑材料拉力检测设备 | |
CN207277613U (zh)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墙板 | |
CN213584982U (zh) | 一种电力输送管道固定装置 | |
CN206604932U (zh) | 一种钢管压扁试验机 | |
CN215546187U (zh) | 一种钢骨架轻型板的焊接找正装置 | |
CN213269117U (zh) | 一种移动式绿色建筑施工用电焊装置 | |
CN212789513U (zh) | 一种一对二灭火器安全监控设备支架 | |
CN212657430U (zh) |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埋管的固定装置 | |
CN214498063U (zh) | 一种防火型岩棉复合钢板结构 | |
CN220980662U (zh) | 一种复合pe管件 | |
CN213195429U (zh) | 一种建筑工地用便于固定钢筋的钢筋切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