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630680U -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0680U
CN213630680U CN202021513353.9U CN202021513353U CN213630680U CN 213630680 U CN213630680 U CN 213630680U CN 202021513353 U CN202021513353 U CN 202021513353U CN 213630680 U CN213630680 U CN 213630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rotating shaft
motor
mount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33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健
孙常权
旷文琦
聂荣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CL Intelligent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CL Intelligent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CL Intelligent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CL Intelligent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133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0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0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0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所述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包括两安装板、两调节机构和同步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安装板之间设置同步驱动机构,每个出风口内设置调节机构,同步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用于盖合或者打开出风口,以控制出风口的大小,调节送风大小。而同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调节机构同步打开或者盖合出风口。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天花机面板是电机控制导风板上下扫风的一种旋转机构,但此结构制冷时冷风直会吹用户,无法调节送风的大小,导致舒适性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天花机面板制冷时冷风直吹用户,导致舒适性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所述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包括:
两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出风口;
两调节机构,两所述调节机构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上,且两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位于两所述出风口内,所述调节机构用于盖合或者打开所述出风口;
同步驱动机构,所述同步驱动机构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上,两所述调节机构均与所述同步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同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所述调节机构同步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叶片组,所述旋转叶片组包括: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叶片均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所述叶片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叶片朝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同步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
其中,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上位移,以使多个所述叶片转动相同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叶片包括:
叶片本体,所述叶片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叶片本体之间;
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叶片本体的一端,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叶片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上开设有多个销孔,多个所述销孔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销孔的数量与所述叶片本体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叶片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可拆卸、转动设置于所述销孔内。
优选地,所述双向同步旋转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安装板,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连接杆均与所述同步机构连接,所述同步机构用于调节两所述第一连杆滑动相同的位移量。
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旋转轴的周壁上突出形成有两连接轴;
两第二连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另一个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两所述连接轴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呈夹角设置,两所述连接轴位于两所述限位部之间,两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两所述连接轴转动的角度范围。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电机的一端开设有扁位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扁位槽内,所述旋转轴的周壁上开设有防松动螺钉孔,所述防松动螺钉孔与所述扁位槽连通,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防松动螺钉孔内,以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锁紧于所述扁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壳体,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上;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组件的送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安装板之间设置同步驱动机构,每个出风口内设置调节机构,同步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用于盖合或者打开出风口,以控制出风口的大小,调节送风大小。而同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调节机构同步打开或者盖合出风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同步旋转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N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同步旋转组件一实施例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N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同步旋转组件一实施例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同步旋转组件一实施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6039013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100。
如图1所示,所述双向同步旋转组件100包括:两安装板10,两所述安装板10上均设置有出风口A;两调节机构30,两所述调节机构30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10上,且两所述调节机构30分别位于两所述出风口A内,所述调节机构30用于盖合或者打开所述出风口A;同步驱动机构40,所述同步驱动机构40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10上,两所述调节机构30均与所述同步驱动机构40连接,所述同步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两所述调节机构30同步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出风口A。
本实施例中,主要应用于天花机上,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以天花机为例子。
由于天花机的面板主要呈方形机构,因此,在面板的四个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板10,其中,相邻的两个安装板10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且每个安装板10上开设有出风口A,可以在两个安装板10之间设置同步驱动机构40,并在每个安装板10、且位于每个出风口A内设置调节机构30,同步驱动机构40分别与两个调节机构30连接,调节机构30用于盖合或者打开出风口A,以控制出风口A的大小,调节送风大小。而同步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两个调节机构30同步打开或者盖合出风口A。当调节机构30采用扇叶或者导风叶片时,扇叶或者导风叶片可以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0上,通过旋转扇叶或者导风叶片来打开或者盖合出风口A,而同步驱动机构40可以是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与扇叶或者导风叶片连接,可以通过电机41或者气缸等驱动连杆机构发生位移,进而驱动扇叶或者导风叶片转动一定的角度,以控制出风口A的出风间隙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同步驱动机构40也可采用齿轮传动机构,通过在两个相邻的安装板10之间设置齿轮传动机构,并使齿轮传动机构与扇叶或者导风叶片传动连接,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控制两个出风口A内的扇叶或者导风叶片旋转相同的角度。
如图2至图3所示,具体的,所述安装板10设置有安装部11,所述调节机构30包括旋转叶片组31,所述旋转叶片组31包括:多个叶片311,多个所述叶片311沿所述安装板10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叶片311均位于所述出风口A内,且所述叶片311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1上;第一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上,所述叶片311朝向所述安装部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2铰接,所述同步驱动机构40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其中,所述同步驱动机构40驱动所述第一连杆32在所述安装板10的长度上位移,以使多个所述叶片311转动相同的角度。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可以采用旋转叶片组31,以便于形成柔风。其中,每个旋转叶片组31由多个叶片311间隔、并排设置,以便于控制多个叶片311同步旋转,可以增设第一连杆32,第一连杆32与每个叶片311铰接,例如,当叶片311转动设置于安装部11后,可以在叶片311朝向安装部11的一侧设置转动凸起或者转动机构,转动凸起或者转动机构受力后可以驱动叶片311转动,因此,当叶片311朝向安装部11的一侧与第一连杆32铰接后,或者转动凸起或者转动机构与第一连杆32铰接后,仅需驱动第一连杆32在安装板10的长度上位移,则可以驱动多个叶片311旋转相同的角度,以便于利用叶片311打开或者盖合出风口A。
可以理解的是,当出风口A内的叶片311都展平后,出风口A内的叶片311可以盖合出风口A,防止冷风吹出;或者,当出风口A内的叶片311都展平后,相邻的叶片311之间留有间隙,以便于形成柔风;或者,可以在每个叶片311上开设多个微小的通孔,当出风口A内的叶片311都展平后,冷风可以从叶片311上多个微小的通孔吹出,形成更加柔和的冷风,提高体验舒适性。当然,冷风的出风方式可以是上述三种中的至少两种的结合,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叶片311包括:叶片本体3111,所述叶片本体311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3112,所述第一转动轴311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1上;连接部3113,所述连接部31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3112连接,所述安装部11位于所述连接部3113与所述叶片本体3111之间;调节部3114,所述调节部3114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3113远离所述叶片本体3111的一端,所述调节部3114远离所述叶片本体3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2铰接。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叶片311的叶片本体3111用于打开和盖合出风口A,而第一转动轴3112贯穿安装部11,并与安装部11转动连接,可以在安装部11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内设置轴承,第一转动轴3112设于轴承上,而连接部3113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3112连接,另一端与调节部3114铰接,连接部3113可以是一短杆,连接部3113沿转轴的径向方向设置,而第一连杆32的两端分别与调节部3114铰接、与同步驱动机构40连接。当同步驱动机构40驱动第一连杆32在安装板10的长度上位移时,调节部3114受力旋转,并驱动连接部3113转动一定的角度,第一转动轴3112同步转动相同的角度,使叶片本体3111转动相同的角度,通过调节第一连杆32的位移量,可以驱动多个叶片311同时旋转相同的角度,并打开或者盖合出风口A。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杆32上开设有多个销孔B,多个所述销孔B沿所述第一连杆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销孔B的数量与所述叶片本体3111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调节部3114远离所述叶片本体3111的一端设置有插销3115,所述插销3115可拆卸、转动设置于所述销孔B内。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可以在第一连杆32上开设多个销孔B,相邻的两个销孔B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调节部3114之间的间距相同,销孔B与调节部3114上的插销3115可拆卸连接,并且插销3115与销孔B之间转动连接,以形成铰接结构。
如图4至图6所示,具体的,所述双向同步旋转组件100还包括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安装板10,所述同步驱动机构40包括:电机41,所述电机4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0上;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连接杆均与所述同步机构连接,所述同步机构用于调节两所述第一连杆32滑动相同的位移量。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安装板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上用于安装同步旋转机构。其中,电机41和同步机构都安装于连接板20上,同步机构可以采用连杆机构,在电机41的驱动下,同步机构可以驱动相互垂直的两个第一连杆32位移相同的行程量。
具体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旋转轴42,所述旋转轴4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2的轴线与所述电机41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旋转轴42的周壁上突出形成有两连接轴43;两第二连杆44,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44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32、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43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44的两端分别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32、另一个所述连接轴4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旋转轴42与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旋转轴42的轴线与电机41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或者平行,而旋转轴42径向方向上凸出形成有两个连接轴43,两个连接轴43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连杆44与第一连杆32连接,通过调节两个连接轴43轴线之间的角度,控制第一连杆32位移量的范围。当电机41驱动旋转轴42旋转一定角度后,两个第一连杆32位移相同的行程量,保证两个出风口A内的叶片311旋转相同的角度。
具体的,两所述连接轴43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两连接轴43轴线之间的角度可为90度,其中,设定初始状态下的叶片311为展平状态,此时叶片311水平放置,而当电机41驱动旋转轴42旋转90度后,叶片311为竖直状态,此时出风口A的出风间隙达到最大。
如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连接板20上设置有两限位部21,两所述限位部21呈夹角设置,两所述连接轴43位于两所述限位部21之间,两所述限位部21用于限制两所述连接轴43转动的角度范围。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板20上设置两个限位部21,限位部21呈长条结构,两个限位部21之间呈夹角设置,角度为90度,且两个连接轴43位于两个限位部21之间,限位部21用于限制两连接轴43转动的角度范围,防止第一连杆32过渡位移。
如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机41旋转时,将旋转轴42旋转到相应位置,通过两个限位部21,可限制电机41在目标角度α之间转动。其中α角度与第二连杆44移动距离L,以及旋转轴42旋转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sin(α/2)=L/R,α值范围在40~60°。
如图5至图6所示,具体的,所述旋转轴42朝向所述电机41的一端开设有扁位槽C,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扁位槽C内,所述旋转轴42的周壁上开设有防松动螺钉孔D,所述防松动螺钉孔D与所述扁位槽C连通,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紧固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防松动螺钉孔D内,以将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锁紧于所述扁位槽C内。本实施例中,旋转轴42上的扁位槽C可以依据电机41输出轴的形状设置,当电机41的输出轴插置于扁位槽C内后,在防松动螺钉孔D设置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将电机41的输出轴进行锁紧,提高电机41与旋转轴42装配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主要为天花机空调器,它包括上述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100,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设置有两所述安装板10;风道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组件的送风口(图中未示出)与所述出风口A连通,该双向同步旋转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包括:
两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出风口;
两调节机构,两所述调节机构分别转动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上,且两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位于两所述出风口内,所述调节机构用于盖合或者打开所述出风口;
同步驱动机构,所述同步驱动机构设置于两所述安装板上,两所述调节机构均与所述同步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同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所述调节机构同步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叶片组,所述旋转叶片组包括: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叶片均位于所述出风口内,且所述叶片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叶片朝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同步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
其中,所述同步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上位移,以使多个所述叶片转动相同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
叶片本体,所述叶片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叶片本体之间;
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叶片本体的一端,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叶片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上开设有多个销孔,多个所述销孔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销孔的数量与所述叶片本体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叶片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可拆卸、转动设置于所述销孔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同步旋转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安装板,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连杆均与所述同步机构连接,所述同步机构用于调节两所述第一连杆滑动相同的位移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旋转轴的周壁上突出形成有两连接轴;
两第二连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另一个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轴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呈夹角设置,两所述连接轴位于两所述限位部之间,两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两所述连接轴转动的角度范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电机的一端开设有扁位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扁位槽内,所述旋转轴的周壁上开设有防松动螺钉孔,所述防松动螺钉孔与所述扁位槽连通,所述同步机构还包括: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防松动螺钉孔内,以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锁紧于所述扁位槽内。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同步旋转组件,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两所述安装板;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组件的送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CN202021513353.9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3630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3353.9U CN213630680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3353.9U CN213630680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0680U true CN213630680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3353.9U Active CN213630680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0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6336A (zh) 立式空调器
CN10749016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247581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077976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抽拉式风门结构
CN213630680U (zh) 一种双向同步旋转组件及空调器
CN107270513A (zh) 一种导风板连杆驱动结构、送风装置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05579910U (zh) 一种导风板连杆驱动结构、送风装置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14370586U (zh) 空调器出风口导风结构、空调器
CN2062226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386989A (zh) 空调器
CN105674531B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柜机
CN100470160C (zh) 汽车空调出风机构
CN20647881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626675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H035661A (ja) 天井設置形空気調和機
CN208154631U (zh) 空调器
CN209042563U (zh) 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741210U (zh)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0981969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H1151460A (ja) ルームエアコン固着装置
CN207741213U (zh) 一种空调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2150524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2001304675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変更装置
CN209008342U (zh) 汽车空调温度风门安装结构
CN206073401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