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5234U - 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65234U CN213565234U CN202021369020.3U CN202021369020U CN213565234U CN 213565234 U CN213565234 U CN 213565234U CN 202021369020 U CN202021369020 U CN 202021369020U CN 213565234 U CN213565234 U CN 2135652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material layer
- injection molding
- texture
- nanotextu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PC光学材料层,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具有下表面和与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面与注塑材料层直接贴合、所述的上表面上依次设置有UV纹理层、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保护油墨层、复合胶层和可替换材料层;所述的本体具有转角,所述的转角呈弯曲状态;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具有微向下凹的弯曲面,且该弯曲面与本体的转角平滑连接;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为结合层、该结合层与注塑材料层相结合。具有转角位置不容易出现收缩不一致而影响纹理效果、也不会导致面层的平整性差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的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和多样化的需求,电子产品面板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电子产品的外观主要是通过模具来实现;即将刻蚀好的模具通过与基板之间涂覆粘合剂进行辊涂,实现模具纹理的转印;获得的装饰板再通过粘合剂与电子产品进行粘合包覆。
传统的通过模具实现纹理的装饰板,其结构中的底色层往往是设置于最底部,这种结构的弊端是在加工过程很容易被剐蹭或者摩擦到,导致装饰板的显色效果和外观遭到破坏。
另外,目前的装饰板是需要将其与电子产品的面板进行复合使用的,传统的复合就是直接将载体层与面板通过粘合剂粘接,但是这种粘接方式不牢固,随着使用时间的拉长,粘合胶容易老化,导致无法与面板紧密贴合,出现翘起或者剥离的现象发生;而且传统的装饰板上的纹理和图文层或者颜色层是裸露的,也会在使用过程遭到破坏。
此外,更重要的是,传统的装饰面板多是大面板的类似平面的贴合,装饰板的形变不大;而当需要完全贴合复杂电子产品的外表面时,特别是转角位置的时候,装饰面板需要经过外力作用发生形变以贴合不同产品外形的需要,但是这种转角位置由于传统装饰面板的层状结构,其结合层和面层材料收缩不一致,转角位置容易出现压痕而破坏整个纹理的展现效果;而且还容易由于收缩不一致而导致面层的平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转角位置不容易出现收缩不一致而影响纹理效果、也不会导致面层的平整性差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PC光学材料层,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具有下表面和与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面与注塑材料层直接贴合、所述的上表面上依次设置有UV纹理层、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保护油墨层、复合胶层和可替换材料层;所述的本体具有转角,所述的转角呈弯曲状态;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具有微向下凹的弯曲面,且该弯曲面与本体的转角平滑连接;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为结合层、该结合层与注塑材料层相结合。
采用该结构,由于采用了特定的层状结构,其中的注塑材料层与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一致、其性能也就一致,从而不会造成面层收缩不一致而导致鼓起、变形的不足;且 PC光学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与可替换材料陈的材料一样的成分构成,二者在热压贴合过程,材料性能一致就会贴合的更加彻底,贴合的更加紧密,不容易出现剥离或者脱离的现象发生;此外,也是由于采用了可替换材料层,可以调配与PC光学材料层的性能一致,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具备弯曲的转角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一致的收缩比,从而不会影响装饰板的纹理,也不会影响整个装饰板面层的纹理;此外,本申请的这种结构式可以先构成装饰面,然后装饰面直接可以通过注塑实现在产品上的呈现,不需要胶水粘结,也不需要开不同的模具,一次注塑即可实现。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转角的尾端设置有延伸段;该延伸段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障热压过程装饰面板收缩余量,从而可以保证材料的纹理不受到影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下凹的弯曲面的弯曲度不大于本体的厚度;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在热压过程有效的保护纹理展现效果;不会造成过度弯曲拉伸而导致纹理呈现的不理想。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本体的厚度为不大于0.3mm;采用该厚度的本体构成的装饰面板,其在与注塑粒子压铸过程不会发生纹理形变,且利于成型拉伸、保证弯曲角落的贴合更加紧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注塑材料层的两侧尾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突出于本体的两端;采用该结构,可以将本体的底面完全的包裹,防止有地方注塑粒子没有注塑到位而影响纹理呈现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与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为统一材料;所述的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与注塑材料层的材料一致。采用该结构,当制备出完整的装饰板之后,其面层和结合层的材质也一致,不会出现收缩性不一致而导致的平整度差、容易表面弯曲的缺陷。
优选的,所述的可替换材料层为ABS、PC、PET等构成的可替换材料层;这种可以多种材料替换的附着层,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组配的电子产品的材质进行替换,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可替换材料层与电子产品本体的材料性质相同,在热压过程粘合的更加紧密,更加牢固,不容易出现翘起或者剥离;且本申请的复合装饰板直接也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实现与电子产品进行固化结合,既不需要粘结剂、也不需要辊涂。
优选的,所述的UV纹理层为透色压印纹理层;采用该结构可以既能体现压印纹理同时又能与图文和颜色相互搭配结合,构成更加逼真、立体的表面装饰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UV纹理层的厚度不大于0.05mm;采用该结构可以方便的实现整个装饰板的弯折,且弯折位置不会出现白痕等现象,仍然保持整体的装饰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油墨为UV油墨。
优选的,所述的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为透明的纳米油墨或者PVD镀膜构成。该结构既可以有效的保护UV纹理,同时还可以体现结合层的具体颜色,起到颜色的累积和叠加作用,更好的体现纹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PC光学材料层和UV纹理层分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的保护油墨层、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与UV纹理、PV光学材料组合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的材料替换层与复合胶水层与基板的组合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与热压模具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申请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热压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申请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热压成型后延伸段切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申请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与注塑材料层结合构成的注塑品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1.本体,1.1.转角,1.2.弯曲面,1.3.延伸段,2.PC光学材料层,2.1.下表面, 2.2.上表面,3.注塑材料层,4.UV纹理层,5.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6.保护油墨层、7.复合胶层,8.可替换材料层,9.热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申请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发明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型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申请的多个变型。由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如附图8所示的一种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包括PC光学材料层2,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具有下表面2.1和与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2.2,所述的下表面与注塑材料层3直接贴合、所述的上表面上依次设置有UV纹理层 4、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5、保护油墨层6、复合胶层7和可替换材料层8;所述的本体具有转角1.1,所述的转角呈弯曲状态;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具有微向下凹的弯曲面1.2,且该弯曲面与本体的转角平滑连接;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为结合层、该结合层与注塑材料层3相结合,所述的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与注塑材料层的材料一致。
采用该结构,由于采用了特定的层状结构,其中的注塑材料层与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一致、其性能也就一致,从而不会造成面层收缩不一致而导致鼓起、变形的不足;且 PC光学材料层的材料可以采用与可替换材料陈的材料一样的成分构成,二者在热压贴合过程,材料性能一致就会贴合的更加彻底,贴合的更加紧密,不容易出现剥离或者脱离的现象发生;此外,也是由于采用了可替换材料层,可以调配与PC光学材料层的性能一致,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具备弯曲的转角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一致的收缩比,从而不会影响装饰板的纹理,也不会影响整个装饰板面层的纹理;此外,本申请的这种结构式可以先构成装饰面,然后装饰面直接可以通过注塑实现在产品上的呈现,不需要胶水粘结,也不需要开不同的模具,一次注塑即可实现。
如附图5所示,当所述的装饰面置于热压模具9上的时候,所述的转角1.1的尾端设置有延伸段1.3;该延伸段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障热压过程装饰面板收缩余量,从而可以保证材料的纹理不受到影响。
本申请所述的下凹的弯曲面的弯曲度不大于本体的厚度,具体的如附图6所示,所述的弯曲度即为弯曲面的深度d;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在热压过程有效的保护纹理展现效果;不会造成过度弯曲拉伸而导致纹理呈现的不理想。
本申请所述的本体的厚度为不大于0.3mm;采用该厚度的本体构成的装饰面板,其在与注塑粒子压铸过程不会发生纹理形变,且利于成型拉伸、保证弯曲角落的贴合更加紧密。
如附图8所示,所述的注塑材料层3的两侧尾端设置有延伸部3.1,所述的延伸部突出于本体的两端;采用该结构,可以将本体的底面完全的包裹,防止有地方注塑粒子没有注塑到位而影响纹理呈现的效果。
本申请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与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为统一材料。采用该结构,当制备出完整的装饰板之后,其面层和结合层的材质也一致,不会出现收缩性不一致而导致的平整度差、容易表面弯曲的缺陷。
本申请所述的可替换材料层为ABS、PC、PET等构成的可替换材料层;这种可以多种材料替换的附着层,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组配的电子产品的材质进行替换,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可替换材料层与电子产品本体的材料性质相同,在热压过程粘合的更加紧密,更加牢固,不容易出现翘起或者剥离;且本申请的复合装饰板直接也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实现与电子产品进行固化结合,既不需要粘结剂、也不需要辊涂。
本申请所述的UV纹理层为透色压印纹理层;采用该结构可以既能体现压印纹理同时又能与图文和颜色相互搭配结合,构成更加逼真、立体的表面装饰效果。
本申请所述的UV纹理层的厚度不大于0.05mm;采用该结构可以方便的实现整个装饰板的弯折,且弯折位置不会出现白痕等现象,仍然保持整体的装饰效果。
本申请所述的保护油墨为UV油墨。
本申请所述的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为透明的纳米油墨或者PVD镀膜构成。该结构既可以有效的保护UV纹理,同时还可以体现结合层的具体颜色,起到颜色的累积和叠加作用,更好的体现纹理效果。
本申请所述的UV纳米压印纹理层,是通过模具制备而成,具体的模具可以参照CN109465992A多通道3D纳米纹理模具的制备方法或者201910529441.3中公开的一种纳米纹理模具制备而成。模具制备后,与基底层之间涂覆树脂胶,模具盖在树脂胶上,通过辊涂的方式将模具上的纹理压印到基底层上,实现压印纹理自模具到基底层上的转印。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PC光学材料层,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具有下表面和与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所述的下表面与注塑材料层直接贴合、所述的上表面上依次设置有UV纹理层、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保护油墨层、复合胶层和可替换材料层;所述的本体具有转角,所述的转角呈弯曲状态;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具有微向下凹的弯曲面,且该弯曲面与本体的转角平滑连接;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为结合层、该结合层与注塑材料层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本体置于热压模具上时,所述的转角的尾端设置有延伸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凹的弯曲面的弯曲度不大于本体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厚度为不大于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材料层的两侧尾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突出于本体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光学材料层与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为统一材料;所述的可替换材料层的材料与注塑材料层的材料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替换材料层为ABS、PC、PET构成的可替换材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V纹理层为透色压印纹理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V纹理层的厚度不大于0.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油墨为UV油墨;所述的纳米油墨层或PVD镀膜层为透明的纳米油墨或者PVD镀膜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69020.3U CN213565234U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69020.3U CN213565234U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65234U true CN213565234U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55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69020.3U Active CN213565234U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65234U (zh) |
-
2020
- 2020-07-13 CN CN202021369020.3U patent/CN2135652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86503B2 (ja) | 熱可塑性樹脂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850591A (zh) | 模内装饰成型方法及模制品 | |
JP3494527B2 (ja) | 艶消し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3565234U (zh) | 具有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 |
JP5129290B2 (ja) | インモールド加飾成形方法及び成形品 | |
CN102615757A (zh) | 具有纹路与图案的复合材料外观件及其制作方法 | |
US8715551B2 (en) | Plastic product with three dimensional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CN201690485U (zh) | 具金属质感的装饰压花膜 | |
CN200939796Y (zh) | 具有立体层次效果的塑性板体 | |
CN213291639U (zh) | 具有imo表面纳米微纹装饰面的注塑产品 | |
JP2005003853A (ja) | インサート成形用ホログラムフィルム | |
CN212889324U (zh) | 复合纳米微纹装饰板 | |
CN111775394B (zh) | Imo表面纳米微纹成型工艺 | |
CN208392958U (zh) | 改良的3d装饰转印薄膜 | |
CN106569638A (zh) | 一种具有3d纹理效果的手机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 |
CN216128076U (zh) | 纳米微纹组合装饰板 | |
JPH06210677A (ja) | 成形同時絵付金型および成形同時絵付品の製造方法 | |
CN219276886U (zh) | 一种装饰性立体纹理饰面及其产品 | |
CN1221412C (zh) | 利用网版印刷及激光压印制出立体图案机壳贴纸的方法 | |
CN114311920B (zh) | 一种半透带纹理的iml薄膜及其加工工艺 | |
JP7281238B1 (ja) | 立体絵画の制作方法 | |
CN222495763U (zh) | 一种双固拓印注塑件及含有其的产品 | |
JP2576513Y2 (ja) | 成形用シートおよび絵付け成形品 | |
CN213305900U (zh) | 热压/中压成型工艺制备的纳米微纹装饰板 | |
CN217294037U (zh) | 一种几何形硅胶胶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30 Address after: 315135 Yunlong Zhen Shiqiao Cu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VENAT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5135 Yunlong Zhen Shiqiao Cu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ng Hong Weix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