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69316U - 铆接装置及应用其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铆接装置及应用其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69316U CN213469316U CN202021638097.6U CN202021638097U CN213469316U CN 213469316 U CN213469316 U CN 213469316U CN 202021638097 U CN202021638097 U CN 202021638097U CN 213469316 U CN213469316 U CN 2134693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veting
- driving piece
- feeding
- driving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铆接装置及应用其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铆接装置包括工位载具,还包括第三支架、冲压机构、顶升机构;工位载具上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上方设有工作槽,限位卡槽的下方设有内槽,限位卡槽内能够插置工件;顶升机构的工作端能够透过内槽与工件相抵,冲压机构能够透过工作槽与工件相抵。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包括上述的铆接装置,还包括机台、转盘、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仿形结构防止工件在在铆接过程中变形受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铆接装置和一种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图12为动触头、下簧片的组装示意图。下簧片的中部设有一弹片,该弹片使得下簧片整体表面起伏、突兀,且弹片本身结构脆弱,容易在焊接的过程受损。
传统的动触头、下簧片的组装工艺为半自动,即通过人手将下簧片放置在专用治具中,再通过人手将动触头放置至下簧片的铆接点处,最后通过操作铆压机进行铆接。
此种传统的铆接方式,容易对工件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出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铆接装置,包括工位载具,还包括第三支架、冲压机构、顶升机构,冲压机构、顶升机构均设于第三支架上,冲压机构、顶升机构上下对向分布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工位载具上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上方设有工作槽,限位卡槽的下方设有内槽,工位载具的前侧对应下簧片的横截面设有避让口,避让口与限位卡槽连通,限位卡槽内能够插置工件;顶升机构的工作端能够透过内槽与工件相抵,冲压机构能够透过工作槽与工件相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工件进行铆接的装置。本铆接装置的工作过程中:顶升机构穿透内槽与工件的下表面相抵,对工件及工位载具进行支撑;冲压机构穿透工作槽与工件相抵,对动触点进行冲压铆接。本铆接装置以工位载具的方式对冲压机构、顶升机构的工作端进行限位,铆接效果稳定,且能够防止工件在铆接过程中发生位移,提高产品良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压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滑块、冲压模、定位模以及若干弹簧;第五驱动件设于第三支架上,冲压模通过滑块设于第三支架上,冲压模与第五驱动件驱动连接,定位模可活动地设于冲压模的下端,若干弹簧设于定位模和冲压模之间。
由此,冲压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第五驱动件驱动冲压模靠近工件,冲压模下端的定位模先靠近工件并首先接触工件,第五驱动件继续驱动,若干弹簧被压缩,冲压模与接触工件,与工件的铆接点接触并实施冲压,完成铆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模的横截面对应工作槽仿形设置,定位模的下端面对应工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陷部;冲压模的下端面设有铆接柱,定位模对应铆接柱设有通孔。
由此,铆接柱穿透通孔接触工件,并与工件的铆接点接触并实施冲压。且定位模嵌入工作槽中,对工件压紧,防止工件翘边;第二凹陷部与下簧片的上表面相抵,能够在冲压铆接的过程中防止下簧片变形受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升机构包括底板、第六驱动件、滑套、顶模、滑杆;滑套固定在底板上,滑套内设有两个垂直分布且相通的滑槽,第六驱动件固定在底板的一端,滑杆设于第六驱动件的驱动端且位于横向滑槽内,顶模设于竖向滑槽内,顶模的下端设有弧面,滑杆对应弧面设有斜面。
由此,顶升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第六驱动件驱动滑杆滑动,滑杆的斜面对顶模的弧面挤压,迫使顶模在滑套中上升,顶模一部分与工位载具相抵,顶模另一部分嵌入内槽与工件相抵,从而对工位载具、工件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模的顶端设有顶块,顶块的横截面对应内槽仿形设置,顶块的上端面对应工件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顶块的上端面对应工件设有铆接针。
由此,顶模的顶端面与工位载具相抵,顶块进入内槽与工件相抵,铆接针与动触头相抵,配合冲压机构对动触头实施铆接;且第一凸起与下簧片的下表面相抵,能够在冲压铆接的过程中防止下簧片变形受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包括上述的铆接装置,还包括机台、转盘、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转盘、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铆接装置、出料装置均设于机台的端面上,工位载具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工位载具圆周阵列在转盘的边沿,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铆接装置、出料装置依次环绕在转盘的周围,工件包括下簧片和动触头;
第一进料装置配置为将下簧片输入工位载具中;
第二进料装置配置为将动触头装配至下簧片中;
出料装置配置为对铆接完成的工件进行出料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对动触头、下簧片进行铆接的自动化设备。本设备的自动化铆接过程中:第一进料装置将下簧片输入转盘上的工位载具中,再由工位载具运至各个工位中,第二进料装置将动触头定点安装至下簧片的铆接孔处,铆接装置将动触头与下簧片进行铆接固定,即完成整个铆接工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的自动化生产工序,能够降低劳动力的需求、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实用性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一进料机构,第一进料机构位于第一振动盘的出料端;第一进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件、第一滑板、第二驱动件以及压紧组件,第一驱动件设于第一支架上,第一滑板设于第一支架上且与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第二驱动件设于第一滑板上,压紧组件设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压紧组件的工作端对应下簧片的表面设有第一凹陷部,压紧组件的工作端对应下簧片的尾部设有推片;第一进料机构能够将下簧片插入限位卡槽中。
由此,第一进料装置的进料过程中:第一振动盘提供下簧片;第一进料机构将下簧片插入限位卡槽中,第二驱动件驱动压紧组件靠近工件,压紧组件对工件进行压紧,推片与下簧片的尾部相抵,第一凹陷部与下簧片的表面相抵;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滑板运动,从而使工件插入工位载具中。压紧组件在插件的的过程中,实现对工件进行压紧,防止工件翘边,使得工件能够稳定地输入工位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进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和第二进料机构,第二进料机构位于第二振料盘的出料端;第二进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三驱动件、第二滑板、第四驱动件以及吸嘴组件,第三驱动件设于第二支架上,第二滑板设于第二支架上且与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第四驱动件设于第一滑板上,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呈垂直关系,吸嘴组件设于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
由此,第二进料装置的进料过程中:第二振动盘提供动触头;由第三驱动件负责第二滑板的水平方向正反移动,由第二滑板上的第四驱动件负责对吸嘴组件进行竖直方向的正反移动,由吸嘴组件负责对动触头进行吸取和释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均设于机台上,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围绕转盘设置,第一检测装置位于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之间,第二检测装置位于第二进料装置和铆接装置之间。
由此,第一检测装置配置为检测下簧片的进料情况;第二检测装置配置为检测动触头的进料情况;出料装置能够根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构进行出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料装置包括括出料机构和分类机构,分类机构设于出料机构的下方;分类机构包括废品盒、第九驱动件以及导料槽,第九驱动件与导料槽驱动连接,废品盒位于导料槽下方,第九驱动件能够驱动导料槽靠近或远离废品盒。
由此,当第一检测装置和/或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工位上的进料错误时,第九驱动件能够驱动导料槽远离废品盒,出料够将工件放至废品盒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有益效果为:本设备具有下簧片进料、下簧片进料检测、动触头进料、动触头进料检测、铆接、出料等工序,并且以上工序均为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参与,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产能;而且,在铆接过程中,利用仿形结构防止工件变形受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第一进料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第一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第二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铆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铆接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及其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分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工位载具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中工件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0-机台、01-转盘、02-工位载具、021-限位卡槽、022-避让口、023-工作槽、024-内槽、1-第一进料装置、11-第一振动盘、12-第一进料机构、121-第一支架、122-第一驱动件、123-第一滑板、124-第二驱动件、 125-压紧组件、1251-缓冲件、1252-压板、12521-第一凹陷部、12522-推片、 1253-复位扭簧、2-第二进料装置、21-第二振动盘、22-第二进料机构、221- 第二支架、222-第三驱动件、223-第二滑板、224-第四驱动件、225-吸嘴组件、3-铆接装置、31-第三支架、32-冲压机构、321-第五驱动件、322-滑块、 323-冲压模、3231-铆接柱、324-定位模、3241-第二凹陷部、3242-通孔、325- 弹簧、33-顶升机构、331-底板、332-第六驱动件、333-滑套、3331-滑槽、334-顶模、3341-顶块、3342-第一凸起、3343-铆接针、335-滑杆、4-第一检测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6-出料装置、61-出料机构、611-第四支架、612- 第七驱动件、613-第八驱动件、614-第三滑板、615-卡棒、62-分类机构、 621-废品盒、622-第九驱动件、623-导料槽、a-下簧片、b-动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台0、转盘01、第一进料装置1、第二进料装置2以及铆接装置3,转盘01、第一进料装置1、第二进料装置2、铆接装置3均设于机台0的端面上,转盘01的边沿阵列有若干工位载具02,第一进料装置1、第二进料装置2、铆接装置3依次环绕在转盘01的周围;
结合图11,工位载具02上设有限位卡槽021,限位卡槽021的上方设有工作槽023,所述限位卡槽021的下方设有内槽024,所述工位载具02 的前侧对应下簧片a的横截面设有避让口022,所述避让口022与限位卡槽 021连通,所述限位卡槽021内能够插置工件。结合图12,工件包括下簧片a、动触头b;下簧片a的中部设有一弹片,弹片导致下簧片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非平整面,存在凸部结构。
第一进料装置1配置为将下簧片a输入工位载具02中;
第二进料装置2配置为将动触头b装配至下簧片a中;
铆接装置3配置为将动触头b与下簧片a铆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动触头b、下簧片a进行铆接的自动化设备。本设备的自动化铆接过程中:第一进料装置1将下簧片a输入转盘01上的工位载具02中,再由工位载具02运至各个工位中,第二进料装置2将动触头b定点安装至下簧片a的铆接孔处,铆接装置3将动触头b与下簧片a 进行铆接固定,即完成整个铆接工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的自动化生产工序,能够降低劳动力的需求、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实用性强。
结合图2-3,第一进料装置1包括第一振动盘11和第一进料机构12,第一进料机构12位于第一振动盘11的出料端,第一进料机构12能够将下簧片a插入限位卡槽021中。
第一进料装置1的进料过程中:第一振动盘11提供下簧片a,第一进料机构12将下簧片a插入限位卡槽021中;避让口022为下簧片a的凸部位作避让,使得下簧片a能够进入限位卡槽021中。
结合图2-3,第一进料机构12包括第一支架121、第一驱动件122、第一滑板123、第二驱动件124以及压紧组件125,第一驱动件122设于第一支架121上,第一滑板123设于第一支架121上且与第一驱动件122驱动连接,第二驱动件124设于第一滑板123上,第二驱动件124倾斜设置,压紧组件125设于第二驱动件124的驱动端;压紧组件125的工作端对应下簧片a的表面设有第一凹陷部12521,压紧组件125的工作端对应下簧片 a的尾部设有推片12522。
倾斜设置的第二驱动件124驱动压紧组件125靠近工件,压紧组件125 对工件进行压紧,推片12522与下簧片a的尾部相抵,第一凹陷部12521 与下簧片a的表面相抵;第一驱动件122驱动第一滑板123运动,从而使工件插入工位载具02中。压紧组件125在插件的的过程中,实现对工件进行压紧,防止工件翘边,使得工件能够稳定地输入工位上。
结合图4,压紧组件125包括缓冲件1251、压板1252以及复位扭簧 1253。缓冲器为气弹簧325;缓冲件1251的固定端与第二驱动件124的驱动端连接,缓冲件1251的滑动端设有铰接头,压板1252通过复位扭簧1253 安装在铰接头上,复位扭簧1253配置为对压板1252进行弹性复位。压板 1252为压紧组件125的工作端。
结合图5,第二进料装置2包括第二振动盘21和第二进料机构22,第二进料机构22位于第二振动盘21的出料端;第二进料机构22包括第二支架221、第三驱动件222、第二滑板223、第四驱动件224以及吸嘴组件225,第三驱动件222设于第二支架221上,第二滑板223设于第二支架221上且与第三驱动件222驱动连接,第四驱动件224设于第一滑板123上,第三驱动件222与第四驱动件224呈垂直关系,吸嘴组件225设于第四驱动件224的驱动端。
第二进料装置2的进料过程中:第二振动盘21提供动触头b;由第三驱动件222负责第二滑板223的水平方向正反移动,由第二滑板223上的第四驱动件224负责对吸嘴组件225进行竖直方向的正反移动,由吸嘴组件225负责对动触头b进行吸取和释放。
结合图6-8,铆接装置3包括第三支架31、冲压机构32、顶升机构33,冲压机构32、顶升机构33均设于第三支架31上,冲压机构32、顶升机构 33上下对向分布且位于同一直线上;顶升机构33的工作端能够透过内槽 024与工件相抵,冲压机构32能够透过工作槽023与工件相抵。
铆接装置3的工作过程中:顶升机构33穿透内槽024与工件的下表面相抵,对工件及工位载具02进行支撑;冲压机构32穿透工作槽023与工件相抵,对动触点进行冲压铆接。
结合图6-8,冲压机构32包括第五驱动件321、滑块322、冲压模323、定位模324以及若干弹簧325;第五驱动件321设于第三支架31上,冲压模323通过滑块322设于第三支架31上,冲压模323与第五驱动件321驱动连接,定位模324可活动地设于冲压模323的下端,若干弹簧325设于定位模324和冲压模323之间。
冲压机构32的工作过程中,第五驱动件321驱动冲压模323靠近工件,冲压模323下端的定位模324先靠近工件并首先接触工件,第五驱动件321 继续驱动,若干弹簧325被压缩,冲压模323与接触工件,与工件的铆接点接触并实施冲压,完成铆接。
结合图6-8,定位模324的横截面对应工作槽023仿形设置,定位模 324的下端面对应下簧片a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陷部3241;冲压模323的下端面设有铆接柱3231,定位模324对应铆接柱3231设有通孔3242。铆接柱3231穿透通孔3242接触工件,并与工件的铆接点接触并实施冲压。且定位模324嵌入工作槽023中,对工件压紧,防止工件翘边;第二凹陷部3241与下簧片a的上表面相抵,能够在冲压铆接的过程中防止下簧片a 变形受损。
结合图6-8,顶升机构33包括底板331、第六驱动件332、滑套333、顶模334、滑杆335;滑套333固定在底板331上,滑套333内设有两个垂直分布且相通的滑槽3331,第六驱动件332固定在底板331的一端,滑杆 335设于第六驱动件332的驱动端且位于横向滑槽3331内,顶模334设于竖向滑槽3331内,顶模334的下端设有弧面,滑杆335对应弧面设有斜面。
顶升机构33的工作过程中:第六驱动件332驱动滑杆335滑动,滑杆 335的斜面对顶模334的弧面挤压,迫使顶模334在滑套333中上升,顶模 334一部分与工位载具02相抵,顶模334另一部分嵌入内槽024与工件相抵,从而对工位载具02、工件进行支撑。
结合图6-8,顶模334的顶端设有顶块3341,顶块3341的横截面对应内槽024仿形设置,顶块3341的上端面对应下簧片a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3342,顶块3341的上端面对应动触头b设有铆接针3343。顶模334的顶端面与工位载具02相抵,顶块3341进入内槽024与工件相抵,铆接针 3343与动触头b相抵,配合冲压机构32对动触头b实施铆接;且第一凸起 3342与下簧片a的下表面相抵,能够在冲压铆接的过程中防止下簧片a变形受损。
结合图1,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 5、出料装置6,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5、出料装置6设于机台0 的端面上,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5、出料装置6环绕在转盘01 的周围;第一检测装置4位于第一进料装置1和第二进料装置2之间,第二检测装置5位于第二进料装置2和铆接装置3之间,出料装置6位于铆接装置3和第一进料装置1之间。第一检测装置4配置为检测下簧片a的进料情况;第二检测装置5配置为检测动触头b的进料情况;出料装置6 配置为根据第一检测装置4、第二检测装置5的检测结构进行出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4和第二检测装置5结构相同,均为红外检测,其为本领域的常用配件之一。
本实施例中,出料装置6包括括出料机构61和分类机构62,分类机构 62设于出料机构61的下方;分类机构62包括废品盒621、第九驱动件622 以及导料槽623,第九驱动件622与导料槽623驱动连接,废品盒621位于导料槽623下方,第九驱动件622能够驱动导料槽623靠近或远离废品盒 621。出料机构61与动触头b进料机构的结构相似,出料机构61包括第四支架611、第七驱动件612、第八驱动件613、第三滑板614以及两个卡棒 615。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22、第二驱动件124、第三驱动件222、第四驱动件224、第五驱动件321、第六驱动件332、第七驱动件612、第八驱动件613、第九驱动件622均为气缸。第一振动盘11和第二振动盘21 为本领域常用的输料机构之一,其能够在市场上进行购买。
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转盘01上设有八个工位载具02,分别对应: #1:第一进料装置1;#2、第一检测装置4;#3、第二进料装置2;#4、第二检测装置5;#5、铆接装置3;#6、空工位;#7、出料装置6;#8、空工位。
本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S1、下簧片a进料:第二驱动件124驱动压紧组件125靠近工件,压板1252的后端先接触工件并受反向压力,压板1252以铰接点摆动,使得压板1252前端接触工件,从而对工件实现压紧;第一驱动件122驱动第一滑板123运动,从而使工件插入工位载具02的限位卡槽021中,进料完成后,第一驱动件122、第二驱动件124驱动压紧组件125远离工件,压板 1252复原。
S2、下簧片a进料检测:第一检测装置4对下簧片a进料进行检测。
S3、动触头b进料:第四驱动件224驱动磁吸组件靠近第二振动盘21 的输出端,磁吸组件吸取动触头b,第四驱动件224驱动磁吸组件复位;第三驱动件222驱动第二滑板223水平方向靠近工件载具,第四驱动件224 驱动磁吸组件竖直方向靠近工位载具02,磁吸组件将动触头b进行放至下簧片a上;第四驱动件224、第三驱动件222复位。
S4、动触头b检测:第二检测装置5对动触头b进料进行检测。
S5、铆接:冲压组件、顶升组件同时对动触头b的上端和下端实现冲压,使得动触头b固定在下簧片a上。
S6、空。
S7、正废品出料:由出料机构61对工件进行出料,正品移至导料滑槽 3331中,废品移至废品盒621中。
S8、空。
本设备具有下簧片a进料、下簧片a进料检测、动触头b进料、动触头b进料检测、铆接、出料等工序,并且以上工序均为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参与,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产能;而且,在铆接过程中,利用仿形结构防止工件变形受损,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良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铆接装置,包括工位载具(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架(31)、冲压机构(32)、顶升机构(33),所述冲压机构(32)、顶升机构(33)均设于第三支架(31)上,所述冲压机构(32)、顶升机构(33)上下对向分布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工位载具(02)上设有限位卡槽(021),所述限位卡槽(021)的上方设有工作槽(023),所述限位卡槽(021)的下方设有内槽(024),所述限位卡槽(021)内能够插置工件;所述顶升机构(33)的工作端能够透过内槽(024)与工件相抵,所述冲压机构(32)能够透过工作槽(023)与工件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32)包括第五驱动件(321)、滑块(322)、冲压模(323)、定位模(324)以及若干弹簧(325);所述第五驱动件(321)设于第三支架(31)上,所述冲压模(323)通过滑块(322)设于第三支架(31)上,所述冲压模(323)与第五驱动件(321)驱动连接,所述定位模(324)可活动地设于冲压模(323)的下端,若干所述弹簧(325)设于定位模(324)和冲压模(32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324)的横截面对应工作槽(023)仿形设置,所述定位模(324)的下端面对应工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陷部(3241);所述冲压模(323)的下端面设有铆接柱(3231),所述定位模(324)对应铆接柱(3231)设有通孔(32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3)包括底板(331)、第六驱动件(332)、滑套(333)、顶模(334)、滑杆(335);所述滑套(333)固定在底板(331)上,所述滑套(333)内设有两个垂直分布且相通的滑槽(3331),所述第六驱动件(332)固定在底板(331)的一端,所述滑杆(335)设于第六驱动件(332)的驱动端且位于横向滑槽(3331)内,所述顶模(334)设于竖向滑槽(3331)内,所述顶模(334)的下端设有弧面,所述滑杆(335)对应弧面设有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334)的顶端设有顶块(3341),所述顶块(3341)的横截面对应内槽(024)仿形设置,所述顶块(3341)的上端面对应工件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3342),所述顶块(3341)的上端面对应工件设有铆接针(3343)。
6.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台(0)、转盘(01)、第一进料装置(1)、第二进料装置(2)以及出料装置(6),所述转盘(01)、第一进料装置(1)、第二进料装置(2)、铆接装置(3)、出料装置(6)均设于机台(0)的端面上,所述工位载具(0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工位载具(02)圆周阵列在转盘(01)的边沿,所述第一进料装置(1)、第二进料装置(2)、铆接装置(3)、出料装置(6)依次环绕在转盘(01)的周围,所述工件包括下簧片(a)和动触头(b);
所述第一进料装置(1)配置为将下簧片(a)输入工位载具(02)中;
所述第二进料装置(2)配置为将动触头(b)装配至下簧片(a)中;
所述出料装置(6)配置为对铆接完成的工件进行出料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装置(1)包括第一振动盘(11)和第一进料机构(12),所述第一进料机构(12)位于第一振动盘(11)的出料端;所述第一进料机构(12)包括第一支架(121)、第一驱动件(122)、第一滑板(123)、第二驱动件(124)以及压紧组件(125),所述第一驱动件(122)设于第一支架(121)上,所述第一滑板(123)设于第一支架(121)上且与第一驱动件(12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124)设于第一滑板(123)上,所述压紧组件(125)设于第二驱动件(124)的驱动端;
所述压紧组件(125)的工作端对应下簧片(a)的表面设有第一凹陷部(12521),所述压紧组件(125)的工作端对应下簧片(a)的尾部设有推片(12522);所述第一进料机构(12)能够将下簧片(a)插入限位卡槽(02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装置(2)包括第二振动盘(21)和第二进料机构(22),所述第二进料机构(22)位于第二振料盘的出料端;所述第二进料机构(22)包括第二支架(221)、第三驱动件(222)、第二滑板(223)、第四驱动件(224)以及吸嘴组件(225),所述第三驱动件(222)设于第二支架(221)上,所述第二滑板(223)设于第二支架(221)上且与第三驱动件(222)驱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224)设于第一滑板(123)上,所述第三驱动件(222)与第四驱动件(224)呈垂直关系,所述吸嘴组件(225)设于第四驱动件(224)的驱动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4)和第二检测装置(5),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和第二检测装置(5)均设于机台(0)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和第二检测装置(5)围绕转盘(01)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位于第一进料装置(1)和第二进料装置(2)之间,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位于第二进料装置(2)和铆接装置(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6)包括括出料机构(61)和分类机构(62),所述分类机构(62)设于出料机构(61)的下方;所述分类机构(62)包括废品盒(621)、第九驱动件(622)以及导料槽(623),所述第九驱动件(622)与导料槽(623)驱动连接,所述废品盒(621)位于导料槽(623)下方,所述第九驱动件(622)能够驱动导料槽(623)靠近或远离废品盒(6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38097.6U CN213469316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铆接装置及应用其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38097.6U CN213469316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铆接装置及应用其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69316U true CN213469316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6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38097.6U Active CN213469316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铆接装置及应用其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6931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4455A (zh) * | 2021-09-23 | 2021-11-30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铆钉铆固结构 |
CN116879239A (zh) * | 2023-07-26 | 2023-10-13 | 江苏国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护目镜透光率测定装置 |
-
2020
- 2020-08-07 CN CN202021638097.6U patent/CN2134693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4455A (zh) * | 2021-09-23 | 2021-11-30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铆钉铆固结构 |
CN113714455B (zh) * | 2021-09-23 | 2023-08-15 |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铆钉铆固结构 |
CN116879239A (zh) * | 2023-07-26 | 2023-10-13 | 江苏国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护目镜透光率测定装置 |
CN116879239B (zh) * | 2023-07-26 | 2024-04-05 | 江苏国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护目镜透光率测定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256714U (zh) | 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 |
CN213469316U (zh) | 铆接装置及应用其的触点铆接自动化设备 | |
CN113231545B (zh) | 一种具有自动压铆作用的连续模 | |
CN109500242A (zh) |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多型面成型加工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方法 | |
CN209631937U (zh) |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多型面成型加工冲压模具 | |
CN219766693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自动化组装中的铆接机 | |
CN107511445B (zh) | 一种钥匙自动安装辅具 | |
CN211191652U (zh) | 一种高效冲压模具及高效冲压设备 | |
CN111185568B (zh) | 一种压铆机 | |
CN109985977B (zh) | 一种离心开关触点铆接的冲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116329391A (zh) | 一种拉伸模内铆钉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JP3677931B2 (ja) | 搬送機構を備えた部品加工装置 | |
CN216138051U (zh) | 一种锻压模具的顶出机构 | |
CN210499108U (zh) | 斜压式插件机构及应用其的动组件铆接装置 | |
CN216938245U (zh) | 一种新型的压铆装置 | |
CN213944680U (zh) |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引脚的加工设备 | |
CN212822463U (zh) | 一种铆接装置与设备 | |
CN220127410U (zh) | 一种高速模内铆触点继电器端子模具 | |
CN209830171U (zh) | 一种压铆模具 | |
CN108746343A (zh) | 一种可冲压多种卡扣的共模模具 | |
CN210232122U (zh) | 一种电子接插件自动冲切组装设备 | |
CN218433675U (zh) | 移载装置 | |
CN113437605A (zh) | 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方法 | |
CN108972452B (zh) | 一种电磁离合器半自动化连续式装配一体机 | |
CN117900825B (zh) | 一种多工位高效车轮饰盖生产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