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350820U -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0820U
CN213350820U CN202022011288.6U CN202022011288U CN213350820U CN 213350820 U CN213350820 U CN 213350820U CN 202022011288 U CN202022011288 U CN 202022011288U CN 213350820 U CN213350820 U CN 213350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owder metallurgy
spring
hollow post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112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张炜程
方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Yune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Yune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Yune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Yuneng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112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0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0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0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上固定板设置在下固定板的上方,上固定板的下侧安装有动模,动模的下端等距设置有凸模,凸模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压块;下固定板的上侧安装有定模,定模的上端等距开设有与凸模相匹配的凹模,凹模两侧的立柱为空心柱,空心柱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大小与压块的直径相等的通孔,空心柱和压块的位置一一对应,空心柱的内部均设有弹簧。通过在合模过程中动模上设置的压块对定模中安装的弹簧进行挤压,弹簧吸收了压块下降过程中带来的压力,产生了缓冲的效果减缓了动模的下降速度,防止合模对金属粉末进行压制成型时因速度过快粉末飞扬,提高了产品的成型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经过成型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在粉末冶金时可用一模多腔模具进行成型烧结。一模多腔模具是指在产品批量大,零件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多个型腔的模具在一个浇注循环中生产多个工件,提高效率。
现有的一模多腔模具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合模对金属粉末进行压制成型时,动模下降速度过快导致压制时容易粉末飞扬,降低了产品的成型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能在动模下降时进行缓冲减慢其下降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动模、定模和升降机构,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下固定板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的下侧安装有动模,所述动模的下端等距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压块;所述下固定板的上侧安装有定模,所述定模的上端等距开设有与凸模相匹配的凹模,所述凹模两侧的立柱为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大小与压块的直径相等的通孔,所述空心柱和压块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空心柱的内部均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杆、固定柱,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段设置在固定柱内,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柱的外部并与上固定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块的长度大于凹槽的长度但小于弹簧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块的外表面设有一层耐磨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定模的长度但小于空心柱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模和定模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杆可收缩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合模过程中动模上设置的压块对定模中安装的弹簧进行挤压,弹簧吸收了压块下降过程中带来的冲击力,产生了缓冲的效果减缓了动模的下降速度,防止合模对金属粉末进行压制成型时因速度过快粉末飞扬,提高了产品的成型率;
2、通过液压缸带动液压杆收缩,液压杆带动动模下降贴合定模完成合模,可以实现自动合模的过程而不需要人工操作;在工作结束后再次启动液压缸带动液压杆拉伸即可完成脱模,过程简单迅速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模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模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合模时正视图;
其中:1、上固定板;2、液压杆;3、固定柱;4、下固定板;5、动模;6、压块;7、空心柱;8、弹簧;9、定模;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4、动模5、定模9和升降机构,所述上固定板1设置在下固定板4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侧安装有动模5,所述动模5的下端等距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安装有压块6;所述下固定板4的上侧安装有定模9,所述定模9的上端等距开设有与凸模相匹配的凹模,所述凹模两侧的立柱为空心柱7,所述空心柱7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大小与压块6的直径相等的通孔,所述空心柱7和压块6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空心柱7的内部均设有弹簧8;
该装置工作时,动模5下降逐渐靠近定模9,在此过程中,压块6穿过空心柱7上表面开设的通孔接触弹簧8并对弹簧8进行压缩,在压缩一段距离后,弹簧8吸收了压块6带来的冲击力产生了缓冲的效果,减缓了动模5的下降速度,在凸模与凹模完全卡接后,压块6对弹簧8的压缩完成,开始对金属粉末进行压制成型。通过在合模过程中动模5上设置的压块6对定模9中安装的弹簧8进行挤压,弹簧8吸收了压块6下降过程中带来的冲击力,产生了缓冲的效果减缓了动模5的下降速度,防止合模对金属粉末进行压制成型时因速度过快粉末飞扬,提高了产品的成型率。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杆2、固定柱3,所述下固定板4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内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杆2,所述液压杆2的一段设置在固定柱3内,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柱3的外部并与上固定板1相连;
该装置工作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带动液压杆2收缩,液压杆2带动上固定板1,动模5随着液压杆2的收缩逐渐下降至与定模9贴合完成合模,随即关闭液压缸;在工作结束后,再次启动液压缸使液压缸伸缩,即可实现脱模。通过液压缸带动液压杆2收缩,液压杆2带动动模5下降贴合定模9完成合模,可以实现自动合模的过程而不需要人工操作;在工作结束后再次启动液压缸带动液压杆2拉伸即可完成脱模,过程简单迅速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压块6的长度大于凹槽10的长度但小于弹簧8的长度;
该装置工作时,在动模5向定模9贴合的过程中,压块6对弹簧8进行挤压,压块6的长度大于凹槽10的长度但小于弹簧8的长度才能实现压块6挤压弹簧8这一过程。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压块6的外表面设有一层耐磨片;该装置工作时,压块6对弹簧8进行挤压,压块6外表面设有的耐磨片可以减少压块6与弹簧8之间的摩擦,提高压块6和弹簧8的使用寿命。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长度关系,弹簧8的长度大于定模9的长度但小于空心柱7的长度;该装置工作时,动模5贴合定模9实现合模,弹簧8的长度大于定模9的长度才能实现在合模前减缓动模5下降的速度。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长度关系,动模5和定模9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杆2可收缩的长度;
该装置工作时,启动液压缸,液压杆2收缩,动模5逐渐向定模9靠近并贴合,动模5和定模9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杆2可伸缩的长度防止模具还没合模液压杆2就不能伸缩了。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4)、动模(5)、定模(9)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设置在下固定板(4)的上方,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侧安装有动模(5),所述动模(5)的下端等距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安装有压块(6);所述下固定板(4)的上侧安装有定模(9),所述定模(9)的上端等距开设有与凸模相匹配的凹模,所述凹模两侧的立柱为空心柱(7),所述空心柱(7)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大小与压块(6)的直径相等的通孔,所述空心柱(7)和压块(6)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空心柱(7)的内部均设有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杆(2)、固定柱(3),所述下固定板(4)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内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杆(2),所述液压杆(2)的一段设置在固定柱(3)内,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柱(3)的外部并与上固定板(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6)的长度大于凹槽(10)的长度但小于弹簧(8)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6)的外表面设有一层耐磨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长度大于定模(9)的长度但小于空心柱(7)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5)和定模(9)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杆(2)可收缩的长度。
CN202022011288.6U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Active CN213350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1288.6U CN213350820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1288.6U CN213350820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0820U true CN213350820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11288.6U Active CN213350820U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08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50979A (zh) * 2023-07-07 2023-08-08 江苏威斯特环保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粉末烧结设备及工艺
CN116871518A (zh) * 2023-07-13 2023-10-13 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产品金属粉末冶金压制成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50979A (zh) * 2023-07-07 2023-08-08 江苏威斯特环保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粉末烧结设备及工艺
CN116550979B (zh) * 2023-07-07 2023-09-26 江苏威斯特环保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粉末烧结设备及工艺
CN116871518A (zh) * 2023-07-13 2023-10-13 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产品金属粉末冶金压制成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50820U (zh) 一种新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CN209969375U (zh) 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压缩模具
CN210649001U (zh) 用于放热焊接的模具夹
CN105618665B (zh) 一种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
CN218195853U (zh) 一种制砖模具及制砖机
CN103551851B (zh) 一种底部带凸起结构的金属板材零件复合成形方法及模具
CN111873139A (zh) 一种空心砖成型设备
CN216267320U (zh) 一种能快速脱模出料的精密模具
CN219169235U (zh) 高效率的挤压机
CN2691730Y (zh) 锁片冷挤压成型机
CN210552763U (zh) 一种餐具用新型模具结构
CN106001154B (zh) 一种等通道挤压模具及成形坯料的方法
CN212266785U (zh) 粉末预压、挤出一体成型模具
CN209867083U (zh) 一种防止产品脱料受挤压的冲压系统
CN219043607U (zh) 一种铝基板单条模冲一次成型模具
CN215241555U (zh) 一种自动塑形的冷等静压成型模具
CN206839040U (zh) 一种硬质合金成型模具
CN2806103Y (zh) 一种随动式模压装置
CN206883771U (zh) 一种双油缸自动脱模机构
CN220973215U (zh) 一种拉链加工注塑模具
CN214419328U (zh) 一种可自动下料的模具
CN221622538U (zh) 快速脱模的混凝土灌装模具
CN111331912A (zh) 粉末预压、挤出一体成型模具及工艺
CN22211320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多功能冲压模具
CN221312500U (zh) 一种轴挤压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