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007754U - 车辆扶手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扶手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7754U
CN213007754U CN202021259559.3U CN202021259559U CN213007754U CN 213007754 U CN213007754 U CN 213007754U CN 202021259559 U CN202021259559 U CN 202021259559U CN 213007754 U CN213007754 U CN 213007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ead screw
vehicle armrest
base body
arm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95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步春
李龙珍
张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o Chuang Aut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95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7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7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扶手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扶手包括安装座和扶手本体,该安装座用以构成车辆扶手于车身上的固定。扶手本体包括设于安装座上的基体,由前后调节机构与基体连接的中间体,以及由升降机构与中间体连接的面体,且前后调节机构可使得中间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相对于基体移动,升降机构可使得面体沿车辆高度方向相对于中间体升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扶手,通过设置可构成中间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相对于基体移动的前后调节机构,以及可构成面体沿车辆高度方向相对于中间体升降的升降机构,从而可调节用于支撑胳膊的面体的高度和前后位置,进而可满足不同乘员的需求,可使得本车辆扶手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扶手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扶手。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扶手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扶手在车辆中用于支撑乘员胳膊、并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性能。但是现有的扶手一般不能调节,而不同乘员的身高、坐姿不同,导致现有的扶手难以为不同体型的乘员均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难以满足不同乘员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扶手,其可调节面体的高度和前后位置,从而可使得本车辆扶手满足不同乘员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扶手,包括:
安装座,以构成所述车辆扶手于车身上的固定;
扶手本体,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基体,由前后调节机构与所述基体连接的中间体,以及由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中间体连接的面体,且所述前后调节机构被配置为可构成所述中间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基体移动,所述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可构成所述面体沿车辆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中间体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导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中间体连接的驱动部,设于所述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的传动部,且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基体相连接,以使所述中间体随动于所述驱动部、并可具有相对于所述基体的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丝杠电机,所述传动部为与所述丝杠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杠螺母。
进一步的,于所述基体上设有滑套,于所述滑套内滑动穿设有滑轨,所述中间体与所述滑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中间体上的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的双头电机,以及与两所述动力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的升降单元,所述面体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端为丝杠,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与所述丝杠传动相连的第二丝杠螺母,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和所述面体铰接相连的第一连杆件,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件中部铰接相连、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中间体上的第二连杆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件为板状结构,并具有分置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两端的两个连接端,对应于各所述连接端,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的各侧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和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可承接于外部控制单元的控制而动作,并于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外部控制单元联接的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可因外力触发而向所述外部控制单元发送开启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扶手,通过设置可构成中间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相对于基体移动的前后调节机构,以及可构成面体沿车辆高度方向相对于中间体升降的升降机构,从而可调节用于支撑胳膊的面体的高度和前后位置,进而可满足不同乘员的需求,可使得本车辆扶手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另外,通过使得中间体随动于驱动部,可提高中间体的滑动效果。通过设置滑轨实现中间体的滑动设置,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将前后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与外部控制单元相连,并设置开关部,可提高本车辆扶手的自动化性能。而将第一连杆件设为板状结构,有利于提高对面体的支撑效果。此外,通过将基体可翻转地设于安装座上,可进一步提高本车辆扶手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辆扶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车辆扶手,可提高本车辆的使用效果,从而可提升整车品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扶手的分解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后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座;
2-基体,201-主体,202-连接耳;
3-面体,4-按钮,5-中间体,6-滑套,7-丝杠电机,8-第一丝杠螺母,9-丝杠固定块,10-滑轨,11-第一连杆件,12-第二丝杠螺母,13-丝杠,14-双头电机,15-第二连杆件,16-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扶手,其主要包括安装座和扶手本体,其中,安装座用以构成车辆扶手于车身上的固定,且其具体的一般也即固定在车辆中的扶手箱箱体上。其中,扶手本体包括设于安装座上的基体,由前后调节机构与基体连接的中间体,以及由升降机构与中间体连接的面体。且本实施例的前后调节机构可使得中间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相对于基体移动,升降机构可使得面体沿车辆高度方向相对于中间体升降。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扶手,通过设置可构成中间体沿车辆长度方向相对于基体移动的前后调节机构,以及可构成面体沿车辆高度方向相对于中间体升降的升降机构,从而可调节用于支撑胳膊的面体的高度和前后位置,进而可满足不同乘员的需求,可使得本车辆扶手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基于如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车辆扶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为提高本车辆扶手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基体2可翻转地设于安装座1上,且该翻转结构采用现有车辆扶手箱的可实现扶手翻转的结构即可,本文不再赘述。
具体地,由图3并结合图2中所示,安装座1竖直布置于车身上,并于其上构造有以于车身上固定的固定孔。基于图2状态下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体2包括呈平直板状的主体201,以及与主体201固连、并向主体201下侧外伸设置的连接耳202。另外,本实施例的中间体5大致呈平直的板状结构,并导向滑动地设于该基体2上。
具体结构上,如图3中所示,于主体201上设有滑套6,于滑套6内滑动穿设有滑轨10,中间体5经由固定块与滑轨10相连。为提高中间体5的滑动效果,本实施例的滑套6及滑轨10均为相对设于基体2上的两个。本实施例的面体3用于支撑乘员胳膊,其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并主要包括支撑骨架,覆设于支撑骨架上的聚氨酯发泡层,以及包覆于聚氨酯发泡层外的外皮。
仍由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与中间体5连接的驱动部,设于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的传动部,且传动部与基体2相连接,以使中间体5随动于驱动部、并可具有相对于基体2的滑动。其中,本实施例的驱动部为丝杠电机7,传动部为与丝杠电机7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杠螺母8。且丝杠电机7经由设于其两侧的电机固定板与中间体5固连,第一丝杠螺母8经由丝杠固定块9固连于主体201上,以此在丝杠电机7通电时,因第一丝杠螺母8的固定不动,从而可驱使丝杠电机7带动中间体5相对基体2滑动,由此可通过控制丝杠电机7的正反转而实现中间体5相对于基体2的前后滑动。
由图4并结合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包括设于中间体5上的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的双头电机14,以及与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的升降单元,面体3的支撑骨架即与升降单元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加工制造,动力输出端具体为丝杠13,升降单元包括与丝杠13传动相连的第二丝杠螺母12,两端分别经由转轴与第二丝杠螺母12和面体3的支撑骨架铰接相连的第一连杆件11,以及经由转轴而一端与第一连杆件11中部铰接相连、另一端转动设于中间体5上的第二连杆件15。
且为提高对面体3的支撑效果,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杆件11具体为板状结构,并具有分置于第二丝杠螺母12两端的两个连接端,对应于各连接端,于第二丝杠螺母12的各侧分别设有连接轴16,连接端转动设于该连接轴16上。进一步的,仍由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杆件15为相对设于第一连杆件11上的两个。
另外,为提高本车辆扶手的自动化性能,本实施例的前后调节机构和升降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可承接于外部控制单元的控制而动作,并于扶手本体上设有与外部控制单元联接的开关部,且该开关部可因外力触发而向外部控制单元发送开启信号。其中,本实施例的外部控制单元具体可为车辆ECU,丝杠电机7和双头电机14与该车辆ECU电连接,开关部具体可为图1中所示的设于面体3上的按钮4。如此设置,可基于不同乘员的需求,而使乘员通过触发按钮4,而向车辆ECU发送开启信号,以使车辆ECU控制丝杠电机7和/或双头电机14动作,从而实现面体3的前后和/或高度调节。
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在该车辆座椅中即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辆扶手。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车辆扶手,可提高本车辆的使用效果,从而可提升整车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以构成所述车辆扶手于车身上的固定;
扶手本体,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1)上的基体(2),由前后调节机构与所述基体(2)连接的中间体(5),以及由升降机构与所述中间体(5)连接的面体(3),且所述前后调节机构被配置为可构成所述中间体(5)沿车辆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基体(2)移动,所述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可构成所述面体(3)沿车辆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中间体(5)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5)导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基体(2)上,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中间体(5)连接的驱动部,设于所述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的传动部,且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基体(2)相连接,以使所述中间体(5)随动于所述驱动部、并可具有相对于所述基体(2)的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丝杠电机(7),所述传动部为与所述丝杠电机(7)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杠螺母(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基体(2)上设有滑套(6),于所述滑套(6)内滑动穿设有滑轨(10),所述中间体(5)与所述滑轨(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中间体(5)上的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动力输出端的双头电机(14),以及与两所述动力输出端分别传动连接的升降单元,所述面体(3)与所述升降单元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端为丝杠(13),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与所述丝杠(13)传动相连的第二丝杠螺母(1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12)和所述面体(3)铰接相连的第一连杆件(11),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件(11)中部铰接相连、另一端转动设于所述中间体(5)上的第二连杆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件(11)为板状结构,并具有分置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12)两端的两个连接端,对应于各所述连接端,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12)的各侧分别设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轴(16)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被构造为可承接于外部控制单元的控制而动作,并于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外部控制单元联接的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可因外力触发而向所述外部控制单元发送开启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安装座(1)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扶手。
CN202021259559.3U 2020-06-30 2020-06-30 车辆扶手及车辆 Active CN213007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9559.3U CN213007754U (zh) 2020-06-30 2020-06-30 车辆扶手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9559.3U CN213007754U (zh) 2020-06-30 2020-06-30 车辆扶手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754U true CN213007754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9559.3U Active CN213007754U (zh) 2020-06-30 2020-06-30 车辆扶手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7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77076U (zh) 一种汽车座椅腿托
US9387777B2 (en) Seat underframe for motor vehicle seats
CN213007754U (zh) 车辆扶手及车辆
KR102141904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각도 조절 장치
WO2023093199A1 (zh) 一种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一体化的汽车座椅
KR101381576B1 (ko) 차량용 시트
KR101499998B1 (ko)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210047365U (zh) 座椅总成及车辆
CN205344574U (zh) 用于调整汽车座椅的装置
CN219325753U (zh) 一种可左右调节的汽车座椅扶手
CN114194088A (zh) 座椅骨架
CN217259722U (zh) 一种两段式滑动的汽车扶手
CN218966760U (zh) 一种腿托及汽车座椅
CN219584001U (zh) 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座椅骨架、座椅和车辆
CN217227349U (zh) 消除座椅靠背腰部异物感的双侧解锁机构
CN220615437U (zh)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CN214492653U (zh) 一种电动升降扶手及车辆
CN214728329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多向解锁机构
CN212500046U (zh) 可调节的扶手以及具有车辆装置和可调节的扶手的总成
CN215552679U (zh) 车辆座椅总成及车辆
CN221213617U (zh) 一种车辆座椅的靠背扶手联动机构
CN220700962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机构
CN118322962B (zh) 可动扶手组件和座舱座椅
CN220785541U (zh) 一种具有随动扶手的汽车座椅装置
CN219749577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装置及零重力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