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6136U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86136U CN212986136U CN202021436397.6U CN202021436397U CN212986136U CN 212986136 U CN212986136 U CN 212986136U CN 202021436397 U CN202021436397 U CN 202021436397U CN 212986136 U CN212986136 U CN 2129861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flow
- gas
- channel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0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95 flow curv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杆,该阀体上设有分别连通内、外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以及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阀杆自上而下地穿入到阀体内,设置在阀杆下端的阀芯,阀芯与阀杆同步转动,阀芯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当阀芯旋转时可选择地与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和/或与该出气孔连通的出气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流量调节构件,从而实现对应的出气孔内燃气流量的逐步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流量调节构件的各个依次排列的流量调节口逐渐由大变小,使得调节部件与阀杆同步转动的状态下,各个流量调节口能相对于入口沿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走向同步滑移,从而实现对应的出气孔内燃气流量的逐步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节流量功能的调节阀。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庭灶具,燃气灶主要是以液化可燃气为燃料进行燃烧的灶具。为了便于调节燃气的进气量以符合烹饪食材、烹饪的不同时间段等对火力大小的需求,通常采用流量调节阀来实现。
现有的常用的流量调节阀,多为普通的柱塞阀,一般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上设有出气口,而阀体内设有出气孔,阀芯转动过程中,出气口会对准出气孔,进而实现出气,出气口和出气孔的重叠面积不同,导致出气量的差异。如申请号为201511030969.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燃气旋塞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阀体内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阀体内部设有配气腔,配气腔设置在进气孔的气路上,将进气孔分为内外两段,内段的进气孔与配气腔壁交汇形成配气口,配气腔的内部设有配气轮,配气轮上设有与配气口对应布置的配气孔,配气轮的背面紧贴具有配气口的配气腔壁,阀杆穿过配气轮,阀杆转动同时带动配气轮转动。但是上述的这种流量调节阀,无法实现线性调节,可调范围很小,为此火力调节不够精确。
类似的问题同样也发生在目前通用的燃气灶开关阀中,该燃气灶开关阀通常包括有本体,本体内开设有锥形孔,锥形孔内装配有可在其内转动的闭子。具体可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16481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应用贝塞尔曲线控制燃气流量的燃气灶开关阀》的背景技术中图1~图3所示的燃气灶开关阀,闭子内开有连通气源的轴向孔,闭子的侧壁上于不同的高度处分别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大火引气孔和小火引气孔,通常小火引气孔包括位于同一高度上的间隔设置的一大一小两个小孔,对于那些其旋钮可转动角度较大的开关阀,其闭子还在两个小孔之间有凹槽连接,在闭子外壁上自大火引火孔处延伸开设有一段走向为环向的大火引气槽,大火引气槽的底壁为平直壁。本体上设有对应大火引气孔的大火燃气入口和对应小火引气孔的小火燃气入口,其中,大火燃气入口为燃气灶的外环火供气,小火燃气入口则为燃气灶的内环火供气。使用时,转动开关阀上旋钮,即带动闭子在本体内转动。通常,只要燃气灶点燃,内环火即会一直保持有火燃烧状态,只不过在调整火力时,其会由于小火燃气入口与小火引气孔部位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火力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其对整个燃气灶的火力变化影响不大。对整个燃气灶的火力调整主要还是针对外环火的调整来实现的。故以下主要针对外环火的调整来予以说明。当转动闭子,使闭子上的大火引气孔与本体上的大火燃气入口正对时,气源内的燃气经闭子内的轴向孔、大火引气孔及大火燃气入口进入燃气灶炉头的燃气流量最大,此时燃气灶的火力最大。而当转动闭子,使大火引气孔与大火燃气入口逐渐错开时,则燃气流量随二者错开的程度而逐渐变小,燃气灶的火力也即逐渐变小,当二者完全错开,但大火燃气入口仍与大火引气槽相通时,自大火引气孔出来的燃气仍能经大火引气槽而进入大火燃气入口,由于离大火引气孔越远处,大火引气槽的通道截面越小,故火力会进一步变小,直至大火燃气入口与大火引气槽也完全错开,则外环火完全关闭。
虽然,现有通用结构能够实现对燃气灶火力大小的调节,但实际的调节效果不甚理想,其原因在于:
1、由于阀体进入阀芯的燃气通道在旋转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圆孔,阀体只能靠阀芯上的圆孔和阀体出气通道的夹缝调节燃气流量,夹缝是有两个圆形成的,在旋转过程中,其面积的突变性非常明显,导致现有普通阀体外环大火调节到小火的有效角度甚至不到15度。用户很难快速而方便得调节到自己需要的火力;
2、阀体的内外环出气量,是由阀芯上单独的孔和相应的阀体通道来调节,导致内外环的出气量是独立的,且不相干的,设计上很难使其火力同步变化,同时为了延续外环关闭时,内环为最大火,当前的阀体从逆时针90度开始到外环关闭,内环火力一直是相对较大的,此原因导致用户在使用时,发现火力不均匀,容易影响了食品的美味和美观。
3、当前阀体的结构也决定了当前阀体无法满足一些常用的火力好调功能,譬如无法有一个好调的火力段;为此需要对现有的阀体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对燃气灶火力大小的平稳调节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用户在调节火力过程中能实现内外环的火力同步变化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易因燃气中有杂质而被堵住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防止电磁阀在被打开的过程中容易损坏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包括有:
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分别连通内、外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以及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
阀杆,所述阀杆自上而下地穿入到所述阀体内;
阀芯,设置在所述阀杆的下端,并与所述阀杆同步转动,所述阀芯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当阀芯旋转时可选择地与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和/或与该出气孔连通的出气槽;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流量调节构件,形成于所述阀体内,所述流量调节构件包括有与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的流量调节通道以及与该流量调节通道的入口处密封配合有能相对于该入口所在平面周向转动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沿周向排列有至少两个对应于火力等级的流量调节口,各个流量调节口形成有至少一段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设计,在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阀杆同步转动的状态下,各个流量调节口能相对于入口沿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走向同步滑移,从而实现对应的出气孔内燃气流量的逐步变化。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出气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阀体第一端的第一横向出气管和第二横向出气管,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阀体相对的第二端的进气管,所述流量调节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出气管和第二横向出气管之间的出气中转通道、与该出气中转通道连通的分流量调节通道以及与所述分流量调节通道相连通的竖向流量调节通道,所述入口位于所述竖向流量调节通道上。由于阀芯设置在与第一横向出气管和第二横向出气管之间的出气中转通道中,并在阀芯的出气孔和/或与该出气孔连通的出气槽能在转动时可选择地与第一横向出气管和第二横向出气管出气通道连通;这样就能实现一个流量控制阀同时控制内、外环的流量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出气中转通道中、并与所述分流量调节通道相抵,在所述阀芯旋转时,阀芯上的出气孔和/或与该出气孔连通的出气槽能选择地与分流量调节通道的流出口相连通。
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有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对应各个流量调节口的位置形成有向下凹陷、用于导流燃气的导气槽,所述调节转盘上还覆盖有封盖,所述封盖上开设有对应最大流量调节口的通孔,所述调节转盘与所述封盖均有供所述阀杆穿过的限位孔。调节转盘上具有一圈导气槽,其目的是封盖盖上调节转盘后,燃气从通孔流入,再通过调节转盘中除了最大流量调节口的其它流量调节口,其它流量调节口的孔不会因为燃气中有杂质而被堵住,原因在于:较小的流量调节口对应的封盖位置不具有通孔,为此燃气先经过导气槽再进入所需要调节的火力对应的流量调节口。
为了实现关闭外环燃气时,内环仍然能处于较大的火力,优选地,所述调节部件的各个流量调节口中包括有对应外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的外环流量调节口和对应内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的内环流量调节口以及分界外环流量调节口和内环流量调节口的分界流量调节口,所述分界流量调节口的口径大于与之相邻的外环流量调节口和内环流量调节口。当调节部件相对竖向流量调节通道的入口发生周向转动时,当转动至分界流量调节口时,外环燃气关闭,此时内环处于较大的火力,再继续转动调节部件时,位于分界流量调节口之后的内环流量调节口同样具有至少一段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设计,为此能够逐渐调小内环的火力。
为了方便控制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的打开与关闭,优选地,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能打开或关闭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阀体内具有贯通所述进气通道的电磁阀安装孔,并且所述电磁阀安装孔与所述阀体之间具有通气孔,而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电磁阀安装孔内的部分上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随着电磁阀的端部运动封闭或打开所述通气孔。
为解决第四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阀杆和电磁阀之间通过电磁阀顶杆而使得电磁阀吸合或断开,所述电磁阀顶杆包括有与所述电磁阀的端部相连的拨叉、远离电磁阀的端部的拨杆头以及连接拨叉以及拨杆头之间的拨杆,所述阀杆对应所述拨杆头的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内凹的凹槽,所述拨杆头能在所述阀杆下压后相对所述凹槽滑移,通过电磁阀的拨杆带动拨叉移动而使得电磁阀吸合,并在电磁阀的拨杆带动拨叉移动而使得电磁阀吸合的状态下,所述拨杆能发生弯曲形变。由于拨杆能发生一定的弯曲变形,能防止电磁阀被推坏。
为了更好地与凹槽适配,优选地,所述凹槽具有自下而上逐渐向所述拨杆头延伸的斜面,对应地所述拨杆头包括有与所述凹槽之斜面配合的头部以及与所述拨杆连接的尾部,并且所述拨杆头的头部较尾部更向所述凹槽的中心收拢。
为了防止所述拨杆头能在阀杆下压后相对凹槽滑移出,从而使得电磁阀不能继续控制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的打开与关闭,优选地,所述阀杆的下端与所述阀芯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阀芯的顶端具有容纳所述限位块的凹口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凹口部之间保持有预设的间距,且二者之间顶持有压缩弹簧,所述预设的间距需能确保所述拨杆头能在所述阀杆下压后相对所述凹槽滑移时,不离开所述凹槽。
为便于对阀杆定位,优选地,所述阀体的顶部具有用于限位所述阀杆的限位座,所述阀杆的上端伸出所述限位座,并且所述限位座上还设置有能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的压持件,所述阀体的顶部与所述压持件之间设置有保持所述阀杆始终具有向上移动复位趋势的复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流量调节构件的各个依次排列的流量调节口逐渐由大变小,使得调节部件与阀杆同步转动的状态下,各个流量调节口能相对于入口沿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走向同步滑移,从而实现对应的出气孔内燃气流量的逐步变化,这样用户通过选择档位来选择适合使用的火力,多个档位的设置,使得在可调的火力调节范围内,火力调节更加精细,同时相邻流量调节口的口径变化较平稳,为此能实现对燃气灶火力大小的平稳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图1又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拨叉、拨杆头以及连接拨叉以及拨杆头之间的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处于未下压点火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处于下压点火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可实现对燃气调节的流量曲线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转盘上覆盖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包括有阀体1,该阀体1上设有分别连通内、外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以及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自上而下地穿入到阀体1内的阀杆2,以及设置在阀杆2下端的阀芯3,该阀芯3并与阀杆2同步转动,阀芯3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当阀芯3旋转时可选择地与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31和/或与该出气孔31连通的出气槽32,还包括有流量调节构件4,该流量调节构件4形成于阀体1内,流量调节构件4包括有与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连通的流量调节通道以及与该流量调节通道的入口441处密封配合有能相对于该入口441 所在平面周向转动的调节部件41;调节部件41沿周向排列有至少两个对应于火力等级的流量调节口,各个流量调节口形成有至少一段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设计,在调节部件41 与所述阀杆2同步转动的状态下,各个流量调节口能相对于入口441沿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走向同步滑移,从而实现对应的出气孔31内燃气流量的逐步变化,通过流量调节构件4的各个依次排列的流量调节口逐渐由大变小,使得调节部件41与阀杆2同步转动的状态下,各个流量调节口能相对于入口441沿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走向同步滑移,从而实现对应的出气孔31内燃气流量的逐步变化,这样用户通过选择档位来选择适合使用的火力,多个档位的设置,使得在可调的火力调节范围内,火力调节更加精细,同时相邻流量调节口的口径变化较平稳,为此能实现对燃气灶火力大小的平稳调节。
具体地,为了用户在调节火力过程中能实现内外环的火力同步变化,出气通道包括形成在阀体1第一端的第一横向出气管12和第二横向出气管13,进气通道包括形成在阀体1相对的第二端的进气管14,流量调节通道包括位于第一横向出气管12和第二横向出气管13之间的出气中转通道42、与该出气中转通道42连通的分流量调节通道43以及与分流量调节通道43相连通的竖向流量调节通道44,其中入口441位于竖向流量调节通道 44上。由于阀芯3设置在与第一横向出气管12和第二横向出气管13之间的出气中转通道42中,并在阀芯3的出气孔31和/或与该出气孔31连通的出气槽32能在转动时可选择地与第一横向出气管12和第二横向出气管13出气通道连通,这样就能实现一个流量控制阀同时控制内、外环的流量调节。另外,阀芯3位于出气中转通道42中、并与分流量调节通道43相抵,在阀芯3旋转时,阀芯3上的出气孔31和/或与该出气孔31连通的出气槽32能选择地与分流量调节通道43的流出口431相连通。为了进一步地避免调节部件41之流量调节口因燃气中有杂质而被堵住,优选地,调节部件41包括有调节转盘411c,调节转盘411c对应各个流量调节口的位置形成有向下凹陷、用于导流燃气的导气槽412b,调节转盘411c上还覆盖有封盖5,封盖5上开设有对应最大流量调节口的通孔,调节转盘411c与封盖5均有供阀杆2穿过的限位孔40,调节转盘411上具有一圈导气槽412,其目的是封盖5盖上调节转盘411c后,燃气从通孔流入,再通过调节转盘411c 中除了最大流量调节口的其它流量调节口,其它流量调节口的孔不会因为燃气中有杂质而被堵住,原因在于:较小的流量调节口对应的封盖5位置不具有通孔,为此燃气先经过导气槽412再进入所需要调节的火力对应的流量调节口。为了实现关闭外环燃气时,内环仍然能处于较大的火力,本实施例的调节部件41的各个流量调节口中包括有对应外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的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和对应内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的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以及分界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和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的分界流量调节口,分界流量调节口的口径大于与之相邻的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和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当调节部件41相对竖向流量调节通道44的入口441发生周向转动时,当转动至分界流量调节口时,外环燃气关闭,此时内环处于较大的火力,再继续转动调节部件41时,位于分界流量调节口之后的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同样具有至少一段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设计,为此能够逐渐调小内环的火力。具体如图9所示,总的流量调节口具有10个孔,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包括有第一流量调节口411、第二流量调节口412、第三流量调节口413、第四流量调节口414、第五流量调节口415、第六流量调节口416和第七流量调节口417,第一流量调节口411的口径最大、第二流量调节口412的口径比第一流量调节口411较小,而从第三个流量调节口开始,任意一个流量调节口都小于或等于其前面相邻的两个流量调节口,而第八流量调节口418为分界流量调节口,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包括有第九流量调节口419和第十流量调节口420,第八流量调节口418大于与之相邻的第七流量调节口417和第九流量调节口419,第九流量调节口419大于第十流量调节口420,这样流量控制阀在火力控制9段所对应的孔分别是1段(第一流量调节口411+第二流量调节口412)、2段(第二流量调节口412+第三流量调节口413)、3段(第三流量调节口413+第四流量调节口414)、4段(第四流量调节口414+第五流量调节口415)、5段(第五流量调节口 415+第六流量调节口416)、6段(第六流量调节口416+第七流量调节口417)、7段(第七流量调节口417+第八流量调节口418)、8段(第八流量调节口418+第九流量调节口419)、 9段(第九流量调节口419+第十流量调节口420),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负荷按如图8所示,逐渐减小,不会出现调节过程中段与段之间火焰变大再变小而跳动。另外,如图9所示,调节转盘411上具有一圈导气槽412,其目的是封盖5盖上后,燃气从第一流量调节口 411或第二流量调节口412或是第三流量调节口413或是第四流量调节口414进去,经导气槽412流动再分别对应地进入已调节火力段位对应的流量调节口,如:第五流量调节口415、第六流量调节口416、第七流量调节口417,这样由于第五流量调节口415、第六流量调节口416、第七流量调节口417的口径较小,本实施例的通孔仅开设有对应第一流量调节口411的第一通孔51、第二流量调节口412的第二通孔52、第三流量调节口413 的第三通孔53以及第四流量调节口414的第四通孔54,由于其目的是封盖5盖上调节转盘411后,燃气仅从第一通孔51或第二通孔52或第三通孔53或第四通孔54流入,再通过导气槽412而流向第五流量调节口415或第六流量调节口416或第七流量调节口 417,以避免上述三个流量调节口被燃气的杂质堵住。
另外,为了方便控制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的打开与关闭,阀体1内还设置有电磁阀6,电磁阀6能打开或关闭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阀体1内具有贯通进气通道11的电磁阀安装孔61,并且电磁阀安装孔61与阀体1之间具有通气孔62,而电磁阀6位于电磁阀安装孔61内的部分上设置有堵头60,堵头60随着电磁阀6的端部运动封闭或打开通气孔62。而为了防止电磁阀6被打开时,电磁阀6容易被推坏,阀杆2和电磁阀6之间通过电磁阀顶杆63而使得电磁阀6吸合或断开,电磁阀顶杆63包括有与电磁阀6的端部相连的拨叉64、远离电磁阀6的端部的拨杆头65以及连接拨叉64以及拨杆头65之间的拨杆66,阀杆对应拨杆头65的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内凹的凹槽650,拨杆头65能在阀杆2下压后相对凹槽650滑移,通过电磁阀6的拨杆66带动拨叉64移动而使得电磁阀6吸合,并在电磁阀6的拨杆66带动拨叉64移动而使得电磁阀6吸合的状态下,拨杆66能发生弯曲形变。由于拨杆66能发生一定的弯曲变形,能防止电磁阀6 被推坏,而为了更好地与凹槽650适配,凹槽650具有自下而上逐渐向所述拨杆头65延伸的斜面6501,对应地拨杆头65包括有与凹槽650之斜面6501配合的头部651以及与拨杆66连接的尾部652,并且拨杆头65的头部651较尾部652更向凹槽650的中心收拢,而阀杆2的下端与阀芯3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块7,阀芯3的顶端具有容纳限位块7的凹口部30,限位块7与凹口部30之间保持有预设的间距,且二者之间顶持有压缩弹簧8,预设的间距需能确保拨杆头65能在阀杆2下压后相对凹槽650滑移时,不离开凹槽650,这样能防止拨杆头65在阀杆2下压后相对凹槽650滑移出,从而使得电磁阀6不能继续控制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的打开与关闭。最后,为便于对阀杆2定位,阀体1的顶部具有用于限位阀杆2的限位座9,阀杆2的上端伸出限位座9,并且限位座9上还设置有能套设在阀杆2上的压持件91,阀体1的顶部与压持件91之间设置有保持阀杆2 始终具有向上移动复位趋势的复位弹簧92。
使用时:
1)首先,将阀杆2下压一定距离,拨杆头65能在阀杆2下压后相对凹槽650滑移时,但不离开凹槽650,从而拨杆66能发生弯曲形变,从而迫使拨叉64顶动电磁阀6的端部从而使得电磁阀6吸合,且堵头60离开通气孔62,进气通道和竖向流量调节通道44连通,燃气可进入到出气中转通道42和分流量调节通道43内;另外由于阀杆2的下端与阀芯3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块7,阀芯3的顶端具有容纳限位块7的凹口部30,限位块7 与凹口之间保持有预设的间距,且二者之间顶持有压缩弹簧8,预设的间距需能确保拨杆头65能在阀杆2下压后相对凹槽650滑移时,不离开凹槽650,参见图7;
2)然后,将阀杆2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9所示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带动调节部件41即包括调节转盘411和封盖5一起转动,实现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和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的燃气流量的同步逐步变化,参考图,当阀芯3逆时针旋转,使a线超过b线时,分流量调节通道43的燃气开始进入阀芯3的出气槽32内,通过往下的出气孔 31流向出气中转通道42后再分别流向对应内环的第一横向出气管12和对应外环的第二横向出气口,从而流向内环和外环;当c线旋转到d线时,外环关闭,内环的燃气由出气孔31往底部流向内环出气通道对应的第一横向出气管12,该设计保证了外环关闭前,内环和外环的燃气是同时经过出气中转通道42,从而实现燃气调节的同步变化,具体调节曲线如图所示,200度后关闭外环,流量依旧有图8节流片所控制,如上所有结构实现了双环火力,每段精确控制,同时也实现了内外环火力完全同步变化。
Claims (9)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包括有:
阀体(1),所述阀体(1)上设有分别连通内、外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以及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
阀杆(2),所述阀杆(2)自上而下地穿入到所述阀体(1)内;
阀芯(3),设置在所述阀杆(2)的下端,并与所述阀杆(2)同步转动,所述阀芯(3)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当阀芯(3)旋转时可选择地与出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孔(31)和/或与该出气孔(31)连通的出气槽(3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流量调节构件(4),形成于所述阀体(1)内,所述流量调节构件(4)包括有与所述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连通的流量调节通道以及与该流量调节通道的入口(441)处密封配合有能相对于该入口(441)所在平面周向转动的调节部件(41);所述调节部件(41)沿周向排列有至少两个对应于火力等级的流量调节口,各个流量调节口形成有至少一段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设计,在所述调节部件(41)与所述阀杆(2)同步转动的状态下,各个流量调节口能相对于入口(441)沿开口口径逐步变小的走向同步滑移,从而实现对应的出气孔(31)内燃气流量的逐步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阀体(1)第一端的第一横向出气管(12)和第二横向出气管(13),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阀体(1)相对的第二端的进气管(14),所述流量调节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出气管(12)和第二横向出气管(13)之间的出气中转通道(42)、与该出气中转通道(42)连通的分流量调节通道(43)以及与所述分流量调节通道(43)相连通的竖向流量调节通道(44),所述入口(441)位于所述竖向流量调节通道(4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位于所述出气中转通道(42)中、并与所述分流量调节通道(43)相抵,在所述阀芯(3)旋转时,阀芯(3)上的出气孔(31)和/或与该出气孔(31)连通的出气槽(32)能选择地与分流量调节通道(43)的流出口(43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41)包括有调节转盘(411c),所述调节转盘(411c)对应各个流量调节口的位置形成有向下凹陷、用于导流燃气的导气槽(412b),所述调节转盘(411c)上还覆盖有封盖(5),所述封盖(5)上开设有对应最大流量调节口的通孔,所述调节转盘(411c)与所述封盖(5)均有供所述阀杆(2)穿过的限位孔(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41)的各个流量调节口中包括有对应外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的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和对应内环燃烧器的出气通道的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以及分界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和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的分界流量调节口,所述分界流量调节口的口径大于与之相邻的外环流量调节口(410a)和内环流量调节口(410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置有电磁阀(6),所述电磁阀(6)能打开或关闭与气源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所述阀体(1)内具有贯通所述进气通道(11)的电磁阀安装孔(61),并且所述电磁阀安装孔(61)与所述阀体(1)之间具有通气孔(62),而所述电磁阀(6)位于所述电磁阀安装孔(61)内的部分上设置有堵头(60),所述堵头(60)随着电磁阀(6)的端部运动封闭或打开所述通气孔(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和电磁阀(6)之间通过电磁阀顶杆(63)而使得电磁阀(6)吸合或断开,所述电磁阀顶杆(63)包括有与所述电磁阀(6)的端部相连的拨叉(64)、远离电磁阀(6)的端部的拨杆头(65)以及连接拨叉(64)以及拨杆头(65)之间的拨杆(66),所述阀杆(2)对应所述拨杆头(65)的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内凹的凹槽(650),所述拨杆头(65)能在所述阀杆(2)下压后相对所述凹槽(650)滑移,通过电磁阀(6)的拨杆(66)带动拨叉(64)移动而使得电磁阀(6)吸合,并在电磁阀(6)的拨杆(66)带动拨叉(64)移动而使得电磁阀(6)吸合的状态下,所述拨杆(66)能发生弯曲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50)具有自下而上逐渐向所述拨杆头(65)延伸的斜面(6501),对应地所述拨杆头(65)包括有与所述凹槽(650)之斜面(6501)配合的头部(651)以及与所述拨杆(66)连接的尾部(652),并且所述拨杆头(65)的头部(651)较尾部(652)更向所述凹槽(650)的中心收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的下端与所述阀芯(3)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阀芯(3)的顶端具有容纳所述限位块(7)的凹口部(30),所述限位块(7)与所述凹口部(30)之间保持有预设的间距,且二者之间顶持有压缩弹簧(8),所述预设的间距需能确保所述拨杆头(65)能在所述阀杆(2)下压后相对所述凹槽(650)滑移时,不离开所述凹槽(6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6397.6U CN21298613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6397.6U CN21298613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86136U true CN212986136U (zh) | 2021-04-16 |
Family
ID=75428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36397.6U Active CN21298613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8613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58733A (zh) * | 2020-07-20 | 2022-01-21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
2020
- 2020-07-20 CN CN202021436397.6U patent/CN2129861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58733A (zh) * | 2020-07-20 | 2022-01-21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041730U (zh) | 一种多样控火的燃气灶气阀 | |
CN105715818A (zh) | 可实现外环火和内环火同步变化的燃气阀 | |
CN212986136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
CN206496023U (zh) | 外环火和内环火同步调节的电控燃气阀 | |
CN109931421B (zh) | 燃气旋塞阀 | |
CN113958733A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流量控制阀 | |
CN108180508B (zh) | 一种单环火燃烧器 | |
CN108869805A (zh) | 一种燃气灶具用步进电机自动开关阀 | |
CN205423908U (zh) | 可实现外环火和内环火同步变化的燃气阀 | |
CN207093851U (zh) | 一种多功能燃气控制阀 | |
CN112344331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214700689U (zh) | 一种在混合气体出口处调节风门的燃烧器 | |
CN113091057B (zh) | 一种在混合气体出口处调节风门的燃烧器及其作用方法 | |
CN110307544A (zh) |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0566960A (zh) | 灶具燃烧器 | |
CN204084473U (zh) | 一种节能灶铸铁炉膛 | |
CN209325097U (zh) | 同步调节燃气阀 | |
CN212004376U (zh) | 阀芯、旋塞阀和燃气具 | |
CN211119507U (zh) | 一种燃气灶 | |
CN210770433U (zh) | 一种向燃气炉灶的燃烧器输送空气和燃气的联动装置 | |
CN209557698U (zh) | 一种双气源共用燃气阀 | |
CN210951310U (zh) | 一种可调节火孔出火形态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20489204U (zh) | 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燃气流量控制装置 | |
CN116906627A (zh) | 阀体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 |
CN207936126U (zh) | 一种单环火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