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889753U - 一种hvac风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hvac风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89753U
CN212889753U CN202021224418.8U CN202021224418U CN212889753U CN 212889753 U CN212889753 U CN 212889753U CN 202021224418 U CN202021224418 U CN 202021224418U CN 212889753 U CN212889753 U CN 212889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vac
mode
air door
air
wind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44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锋
校倩
侯艳丽
薛昭辉
姚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Tide Auto Air Co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Tide Auto Air Co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Tide Auto Air Co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Tide Auto Air Co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44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89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89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89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VAC风门结构,包括HVAC箱体,HVAC箱体内部设置吹脸风道,吹脸风道连通左除霜风道和右除霜风道,吹脸风道中固定连接风门连杆,风门连杆上套接模式风门,吹脸风道侧壁上设置模式执行器,模式执行器连接模式风门,模式执行器电连接空调控制器的输出端,HVAC箱体内还设置有通过风路依次相连的鼓风机、热水箱以及蒸发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模式风门集成在吹脸风道中实现对HVAC体积的压缩,在保证HVAC功能的前提下,可极大的缩小HVAC的体积,增强HVAC本体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HVAC风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VAC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一些汽车设计时对驾驶室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空调箱体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汽车部件,所占空间较大,因此需要对空调箱体体积进行压缩,使其体积尽可能减小,但体积的减小会导致空调箱体部分功能的丧失,例如模式不能调节。目前市面上的空调箱体无法保证在体积减小时,所有功能依旧保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VAC风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整车空间小,空调箱体因体积压缩后而导致模式不能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VAC风门结构,包括HVAC箱体,HVAC箱体内部设置吹脸风道,吹脸风道连通左除霜风道和右除霜风道,吹脸风道中固定连接风门连杆,风门连杆上套接模式风门,吹脸风道侧壁上设置模式执行器,模式执行器连接模式风门,模式执行器电连接空调控制器的输出端,HVAC箱体内还设置有通过风路依次相连的鼓风机、热水箱以及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模式风门包括方轴,方轴上套接风门连杆,方轴上固定风门板。
方轴的端部安装方轴座,方轴座靠近风门板边缘一体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
风门板长度与吹脸风道内壁相适应。
风门板端部采用软性密封条。
两个模式风门相对的方轴上设置密封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将模式风门由原来设置在空调箱体中改为装配在风道中,将空调出风模式的控制机构集成在吹脸风道上,大大减小空调HVAC的体积,对于不同的空调HVAC,通过在风道内部增加风门及控制结构,来实现对各个模式的调节作用,使其具备在更多车型上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产品加工及装配操作工序便捷,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的模式风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的模式风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右视图。
图中,1.吹脸风道,2.风门连杆,3.模式执行器,4.左除霜风道,5.右除霜风道,6.模式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HVAC箱体,HVAC箱体内部设置吹脸风道1,吹脸风道1连通左除霜风道4和右除霜风道5,吹脸风道1中固定连接风门连杆2,风门连杆2上套接模式风门6,吹脸风道1侧壁上设置模式执行器3,模式执行器3连接模式风门6,模式执行器3电连接空调控制器的输出端,模式执行器3进行驱动进行模式风门6闭合,从而达到对空调各个模式的控制,HVAC箱体内还设置有通过风路依次相连的鼓风机、热水箱以及蒸发器。
吹脸风道1连通左除霜风道4和右除霜风道5。
模式风门6包括方轴,方轴上套接风门连杆2,方轴上固定至少两个风门板,方轴的端部安装方轴座,方轴座靠近风门板边缘一体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模式风门6相连装配的结构,两个模式风门6相对的方轴上设置密封台阶,密封台阶与吹脸风道1装配成密封结构,两个模式风门6的方轴上均装配有三个风门板,两个模式风门6的方轴同轴转动,增加了有效的出风面积,优化HVAC总成的出风风量分配。
如图4所示,风门板长度与吹脸风道1内壁相适应,风门板端部采用软性密封条,风门板能够有效密封气体。
本实施例中风门连杆2上安装两个模式风门6,两个模式风门6在模式执行器3的控制下同轴转动,通过风门连杆2将模式风门6贯穿并固定于吹脸风道1当中,使风的流向更加顺畅,减少了风阻;模式执行器3采用微电机,带动空调不同的模式风门6运行,风可以顺着模式风门6导入左除霜风道4和右除霜风道5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的工作过程是:由模式执行器3带动风门连杆2及模式风门6,通过吹脸风道1中模式风门6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吹脸风道1、除霜风道口的出风。通过空调模式执行器3带动模式风门6转动进行模式转换;当选用制冷模式时,冷风从吹脸风道1出风口吹出;当选用除霜模式、热除雾模式时,热风从左除霜风道4和右除霜风道5出风口吹出;当选用冷除雾模式时,冷风从除霜左除霜风道4和右除霜风道5出风口吹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装配空间小,用于轻型、中型、重型卡车驾驶室,而且满足取暖、除霜、除雾,实现整个空调气流的控制和调节,故障率低且安装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HVAC风门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模式风门6在风门连杆2和模式执行器3的带动下,转动一定角度,完成对吹脸和除霜模式的控制;根据不同的空间只需改变模式风门6的角度;模式风门6的控制隐藏在吹脸风道1当中,大大减小空调箱体的体积,并保证系统的功能不丢失;可用于各种因整车空间小,空调箱体因体积压缩后而导致模式不能调节的车型当中,在空调系统风道当中对模式进行控制,改变了原来模式控制在HVAC箱体中设置的思路,可有效减小空调箱体的体积,可应用于更多的车型当中。

Claims (6)

1.一种HVAC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HVAC箱体,HVAC箱体内部设置吹脸风道(1),所述吹脸风道(1)连通左除霜风道(4)和右除霜风道(5),所述吹脸风道(1)中固定连接风门连杆(2),风门连杆(2)上套接模式风门(6),所述吹脸风道(1)侧壁上设置模式执行器(3),所述模式执行器(3)连接模式风门(6),所述模式执行器(3)电连接空调控制器的输出端,HVAC箱体内还设置有通过风路依次相连的鼓风机、热水箱以及蒸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VAC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风门(6)包括方轴,方轴上套接风门连杆(2),方轴上固定风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VAC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轴的端部安装方轴座,所述方轴座靠近风门板边缘一体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VAC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板长度与吹脸风道(1)内壁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VAC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板端部采用软性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VAC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模式风门(6)相对的方轴上设置密封台阶。
CN202021224418.8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hvac风门结构 Active CN212889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4418.8U CN2128897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hvac风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4418.8U CN2128897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hvac风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89753U true CN212889753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0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4418.8U Active CN212889753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hvac风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89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8867B (zh) 基于电动汽车的多模式智能空调系统
CN202032680U (zh) 汽车空调系统
CN111923948B (zh) 一种轨道车辆新型空调系统
CN110116602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暖通空调箱
CN110962543A (zh) 一种汽车空调机构
CN212889753U (zh) 一种hvac风门结构
CN10798500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空调hvac总成
CN204623067U (zh) 一种汽车自适应通风系统
CN212950600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CN105292156B (zh) 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890782Y (zh) 一种中型客车空调的蒸发器总成
CN212046778U (zh) 车辆用空调进风系统和车辆
CN212423113U (zh) 一种轨道车辆新型空调系统
CN212073605U (zh)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CN104875763A (zh) 一种轨道客车新风混合装置
CN111251821B (zh) 功能模块重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空调系统
CN210390682U (zh) 一体式空调装置
CN213007498U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5246297A (zh) 一种车用智能空调出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885637Y (zh) 具有制冷加热送新风功能的中型客车空调
CN219007547U (zh)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EP3617029B1 (en) Rail train and air conditioner duct thereof
CN205930133U (zh) 一种客车驾驶室冷暖空调进出风智能控制装置
CN217145580U (zh) 一种带卧铺风口总成的卡车hvac总成
CN210478343U (zh) 一种汽车空调空气调节系统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