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0600U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50600U CN212950600U CN202021566914.1U CN202021566914U CN212950600U CN 212950600 U CN212950600 U CN 212950600U CN 202021566914 U CN202021566914 U CN 202021566914U CN 212950600 U CN212950600 U CN 2129506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outlet
- supply
- duct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在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接回风风道,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切换装置,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与设置于车厢内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送风口通过切换装置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连接,制冷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一出风口连通,制热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二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回风气流方向,保证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调节车厢内的温湿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在轨道车辆上都安装有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由空调机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组成,空调机组大多采用单元式的结构并整体安装在车顶,空调机组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分别与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连接,经过空调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风道送到车厢内,车厢内的空气再通过回风风道流回至空调机组内,形成空气循环。
现有的轨道车辆中安装的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相对独立,送风风道一般安装在车顶板上方并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向车厢内送风的出风口设置在车顶板上;回风风道设置一组,回风风道安装于车顶板的上方或车体地板的下方,车厢内的回风口一般设置于车辆中部或底部。
现有的轨道车辆空调系统,在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冷空气和热空气均由车顶部的送风风道送出,从车辆中部或底部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气流方向都是一样的,由于夏季制冷时冷空气下沉与冬季制热时热空气上浮的方向相反,在保证夏季空调效果时冬季空调效果不理想,若保证冬季空调效果,夏季的空调效果又不理想,无法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可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回风气流方向,保证在任何季节车厢内温度分布均匀,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在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接回风风道,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切换装置,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与设置于车厢内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送风口通过切换装置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连接,制冷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一出风口连通,制热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二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车厢的顶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车厢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或侧墙底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端接于送风口,在送风口处安装切换装置。
进一步,所述切换装置为集成安装在空调机组送风口处的可调节风阀,通过调节风阀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端与送风口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端接入第一风道,所述切换装置为设置在第二风道入口端和第一出风口处的风阀,通过调节风阀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一出风口和第二风道的入口端;
或,所述第二风道入口端与送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端接入第二风道,所述切换装置为设置在第一风道入口端和第二出风口处的风阀,通过调节风阀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二出风口和第一风道的入口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为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
进一步,所述切换装置与空调机组的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切换装置动作。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通过切换装置调节两组出风口与空调机组送风口的连接关系,进而实现在制冷时从顶部送风,制热时从底部送风,用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风气流方向,从而达到改善制冷和制热模式下的车内气流组织,使车厢内温度分布均匀,提高乘客舒适度的目的,保证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实施例一制冷状态时风循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实施例一制热状态时风循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换装置实施例一制冷状态时送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换装置实施例一制热状态时送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机型空调机组实施例二制冷状态时风循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空调机组实施例二制热状态时风循环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空调机组1,送风口2,回风口3,第一风道4,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入口端6,第二风道入口端7,风阀8,风板8a,风板8b,转轴9,送风机10,回风风道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1,在空调机组1上设置有送风口2和回风口3。对于单元式的顶置空调机组,送风口2和回风口3设置在空调机组1的底部,回风口3连接回风风道11,回风风道11与车厢内的回风口连接,车厢内的回风口一般设置在车厢端部或底部。
该送风系统还包括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与第一出风口(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二风道5与第二出风口(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沿车体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出风口设置于车厢的顶部,第二出风口设置于车厢的底部,第一出风口设置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或侧墙底部。送风口2通过切换装置可选择地将送风口2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连通,制冷时控制送风口2与第一出风口连通,从车厢顶部送风,制热时控制送风口2与第二出风口连通,从车厢底部送风。
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可以安装于车顶板的上方或侧顶板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风道4安装在车顶板的上方的中间区域,第一风道4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风道5向下延伸主体安装于在车体地板下方,第二风道5的主体也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风道5连接多个支风道(图中未示出),在每个支风道的末端连接与车厢内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的入口端6和第二风道5的入口端7均接于送风口2,在送风口2处安装切换装置。切换装置为集成安装在空调机组送风口2处的可调节风阀8,通过调节风阀8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一风道4的入口端6和第二风道5的入口端7。风阀8与空调机组1的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风阀8动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每个空调机组1内部一般安装有两个送风机10,对应每个送风机10在空调机组1的壳体上设置一个送风口2,即空调机组1的壳体上开设两个送风口2,在每个送风口2处均设置有风阀8,每个送风口2均与第一风道4的入口端6和第二风道5的入口端7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风道4设置在中间,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同时与两个送风机10制冷模式下的出风侧连接,通过风阀8的控制,两个送风机10同时向中间的第一风道4送风。当然,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只设置一个,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入口端可以通过两个连接软管与两个送风口2连接,再汇总至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也可以设置两个第一风道4和两个第二风道5,分别对应两个送风口2连接。
本实施例中,风阀8优选但不限于采用角形风阀,风阀8包括V形风板,风板的折弯点处安装转轴9,转轴9连接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正反向运转带动转轴9旋转,其中一侧风板8a用于封闭第一风道4或第二风道5的入口端,另一侧风板8b用于将送风机10的出风引导至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二风道5或第一风道4的入口端。
如图1和图3所示,制冷时,控制图3中左侧的风阀8向左旋转,左侧风阀8旋转后风板8a将第二风道入口端7封闭,此时第一风道入口端6打开,左侧风阀8的风板8b将送风机10的出风引导至打开的第一风道入口端6。同时,控制图3中右侧的风阀8向右旋转,右侧风阀8旋转后风板8a将第二风道入口端7封闭,此时第一风道入口端6打开,右侧风阀8的风板8b将送风机10的出风引导至打开的第一风道入口端6。
经过空调机组1处理后的冷空气经过两个送风口2及第一风道入口端6同时送入中间的第一风道4内,再经过与第一风道4连接的多个设置于车厢顶部的第一出风口送入车厢内,车厢内的回风经过车厢内的回风口进入回风风道11,再经过空调机组1上的回风口3流回空调机组1内部,实现制冷空气循环。此过程中,冷空气从车厢顶部的多个第一出风口送出,从下方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1,形成上送下回的空气流动路径。
如图2和图4所示,制热时,控制图4中左侧的风阀8向右旋转,左侧风阀8旋转后风板8b将第一风道入口端6封闭,此时第二风道入口端7打开,左侧风阀8的风板8b将送风机10的出风引导至打开的第二风道入口端7。同时,控制图3中右侧的风阀8向左旋转,右侧风阀8旋转后风板8a将第一风道入口端6封闭,此时第二风道入口端7打开,右侧风阀8的风板8b将送风机10的出风引导至打开的第二风道入口端7。
经过空调机组1处理后的热空气经过两个送风口2及两个第二风道入口端7同时送入两侧的第二风道5内,再经过与第二风道5连接的多个设置于车厢底部的第二出风口送入车厢内,车厢内的回风经过车厢内的回风口进入回风风道11,再经过空调机组1上的回风口3流回空调机组1内部,实现制热空气循环。此过程中,热空气从车厢底部的多个第二出风口送出,从上方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1,形成下送上回的空气流动路径。
在空调机组1启动时,控制器首先判断此时的各风门状态是否需要进行切换,然后再进入制冷或制热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各风阀的动作,实现在制冷时从车厢顶部送风下方回风,制热时从车厢底部送风上方回风,可以根据季节切换车厢内空气送回风气流方向,从而达到改善制冷和制热模式下的车内气流组织,使车厢内温度分布均匀,提高乘客舒适度的目的,保证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的入口端(图中未示出)与空调机组1的送风口2连接,第二风道5的入口端(图中未标示)接入第一风道4,第一风道4安装在车顶板上方的中间区域,第一风道4连接多个第一出风口12,多个第一出风口12沿车体长度方向排布在车顶板的中央区域,第二风道5为多个窗间风道和门区风道,从第一风道4的两侧向侧墙方向伸出并延伸至车体底部位置,在第二风道5的末端设置第二出风口13,第二出风口13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或侧墙底部。
切换装置为设置在第二风道入口端和第一出风口12处的风阀(图中未示出),通过调节风阀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风道的入口端。
如图5所示,制冷时,控制第一出风口12处的风阀打开,第二风道入口端的风阀关闭。
经过空调机组1处理后的冷空气经过送风口2及第一风道入口端送入中间的第一风道4内,再经过与第一风道4连接的多个设置于车厢顶部的第一出风口12送入车厢内,车厢内的回风经过车厢内的回风口进入回风风道,再经过空调机组1上的回风口3流回空调机组1内部,实现制冷空气循环,此过程中,冷空气从车厢顶部的多个第一出风口12送出,从下方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1,形成上送下回的空气流动路径。
如图6所示,制热时,控制第一出风口12处的风阀关闭,第二风道入口端的风阀打开。
经过空调机组1处理后的热空气经过送风口2先进入第一风道4内,再通过第一风道4两侧的多个第二风道入口端进入第二风道5,最后从第二风道5末端的第二出风口13送入车厢内,车厢内的回风经过车厢内的回风口进入回风风道,再经过空调机组1上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1内部,实现制热空气循环。此过程中,热空气从车厢底部的多个第二出风口13送出,从上方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1,形成下送上回的空气流动路径。
对于安装于车下的空调机组1,可以将第二风道入口端7与送风口2连接,第一风道入口端接入第二风道5,第一风道4为多个窗间风道和门区风道,由下至上延伸,在第一风道4的顶端设置第一出风口。其控制方式与上述相同。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均安装于车顶板上方,第一风道4安装在中间,第二风道5为两个安装在第一风道4的两侧,第二风道5连接多个支风道,支风道为窗间风道和门区风道,支风道向下延伸,在支风道的末端设置第二出风口。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风道4或第二风道5连接的支风道的末端连接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支路,在支路上再开设与车厢内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在所述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回风口连接回风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切换装置,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与设置于车厢内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送风口通过切换装置可选择地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连接,制冷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一出风口连通,制热时控制送风口与第二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车厢的顶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车厢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车顶板和/或侧顶板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座椅下方和/或侧墙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端接于送风口,在送风口处安装切换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集成安装在空调机组送风口处的可调节风阀,通过调节风阀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端与送风口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的入口端接入第一风道,所述切换装置为设置在第二风道入口端和第一出风口处的风阀,通过调节风阀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一出风口和第二风道的入口端;
或,所述第二风道入口端与送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风道的入口端接入第二风道,所述切换装置为设置在第一风道入口端和第二出风口处的风阀,通过调节风阀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第二出风口和第一风道的入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为窗间风道或门区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与空调机组的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切换装置动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66914.1U CN212950600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66914.1U CN212950600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50600U true CN212950600U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45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566914.1U Active CN212950600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5060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2333A (zh) * | 2021-08-30 | 2021-11-23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商务区个性化送风系统 |
CN115520235A (zh) * | 2022-10-18 | 2022-12-27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通风结构 |
-
2020
- 2020-07-31 CN CN202021566914.1U patent/CN2129506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2333A (zh) * | 2021-08-30 | 2021-11-23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商务区个性化送风系统 |
CN115520235A (zh) * | 2022-10-18 | 2022-12-27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通风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950600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风系统 | |
CN213228637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送回风系统 | |
KR20130064393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공기토출 시스템 | |
KR101201301B1 (ko) | 차량용 시트 공조장치 | |
KR20180067761A (ko) | 차량용 공기조화장치 | |
KR101544879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KR101162696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US6427760B2 (en) |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210971068U (zh) | 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 | |
KR101494720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에어 커튼 시스템 | |
KR101200755B1 (ko) | 차량용 시트 공조장치 | |
KR101201299B1 (ko) | 차량용 시트 공조장치 | |
CN212022251U (zh) | 一种客车空调系统 | |
CN105835656B (zh) |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 |
KR100601834B1 (ko) | 자동차 시트 공기조화장치 | |
KR20150129883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KR20210105582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KR20070068566A (ko) | 차량용 이층류 공조장치 | |
KR20130019490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KR20150129161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CN220483250U (zh) | 一种纯电动客车多功能导流装置 | |
JPS6332497Y2 (zh) | ||
JP7531327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KR100821304B1 (ko) | 자동차용 공기조화장치 | |
JP2010167876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