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85085U - 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885085U CN212885085U CN202021229967.4U CN202021229967U CN212885085U CN 212885085 U CN212885085 U CN 212885085U CN 202021229967 U CN202021229967 U CN 202021229967U CN 212885085 U CN212885085 U CN 2128850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head
- side hole
- cutting edge
- cutter
- t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包括刀杆,后刀头,所述后刀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杆的前端,所述后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刃口;前刀头,所述前刀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刀头的前端,所述前刀头上设置有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沿所述后刀头朝向所述前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刃口沿所述前刀头朝向所述后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通过一次刀具加工,保证侧面孔的内倒角尺寸合格且批量生产的尺寸均一致,满足零件图纸生产要求,降低不良率,同时通过刀具处理毛刺,提高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零件带有侧面孔的情况下,特别是高精度的侧面孔,先通过钻头进行加工出侧面孔,再通过倒角刀对侧面孔的外表边缘进行外倒角加工,除去外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但是对于侧面孔的内表边缘的毛刺无法除去,因此需要人工打磨,而人工手动处理毛刺,生产效率低下;手工打磨的误差导致零件的侧面孔的内倒角尺寸不能确保,不能满足零件图纸生产要求,尺寸一致性较差,不良率70-80%。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通过在一种刀具上设置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第一刃口用于加工出侧面孔的外倒角,从而除去侧面孔外表面的残留金属毛刺,第二刃口用于加工出侧面孔的内倒角,从而除去侧面孔内表面的残留金属毛刺,且通过一次刀具加工,保证侧面孔的内倒角尺寸合格且批量生产的尺寸均一致,满足零件图纸生产要求,降低不良率,同时通过刀具处理毛刺,提高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包括:刀杆;
后刀头,所述后刀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杆的前端,所述后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刃口;
前刀头,所述前刀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刀头的前端,所述前刀头上设置有第二刃口;
所述第一刃口沿所述后刀头朝向所述前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刃口沿所述前刀头朝向所述后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上述方案中刀具在进入到侧面孔中后,刀具向侧面孔边缘靠近,通过第一刃口加工出侧面孔的外倒角,从而除去侧面孔外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通过第二刃口加工出侧面孔的内倒角,从而除去侧面孔内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且通过一次刀具加工,保证侧面孔的内倒角尺寸合格且批量生产的尺寸均一致,满足零件图纸生产要求,降低不良率,同时通过刀具处理毛刺,提高生产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第一刃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刃口绕所述后刀头呈圆周均布设置;
所述第二刃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刃口绕所述前刀头呈圆周均布设置。
上述方案中,加工过程都是旋转加工切除,多个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的设置,使刀具更锋利,切削更稳定。
可选地,所述前刀头的前端面的直径为1.03-1.07毫米,所述第二刃口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中轴的夹角为15°。
上述方案中,前刀头的前端面的直径为1.03-1.07毫米,方便前刀头进入到侧面孔中,第二刃口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中轴的夹角为15°加工出15度内倒角,能有效的去除侧面孔内表面的金属残留。
可选地,所述前刀头还包括位于前端的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轴向长度为0.2毫米。
上述方案中,由于前刀头的直径比较小,在前刀头上开设第二刃口后,且倾斜设置会造成刀具强度变小,通过加强柱使结构强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第一刃口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中轴的夹角为30°。
上述方案中,第一刃口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中轴的夹角为30°加工出30°的外倒角,能有效的去除侧面孔外表面的金属残留,同时使倒角一次成型,满足图纸的尺寸要求。
可选地,所述后刀头与所述前刀头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实现后刀头和前刀头的稳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直径为0.79-0.8毫米,连接杆的长度为1.5毫米。在加工过程中,连接杆置于侧面孔内,连接杆的直径小于侧面孔的内径,0.79-0.8毫米的尺寸在保证连接杆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实现对侧面孔特别是微小的侧面孔的加工,连接杆的长度根据侧面孔的深度调整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刃口设置有两个。第二刃口对称设置,内倒角要求切除的角度小,因此采用两个第二刃口的设置满足加工要求,同时避免刃口设置过多,而影响前刀头的结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在所述刀杆的前端设置后刀头,所述后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刃口;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刀头的前端的前刀头,所述前刀头上设置有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沿所述后刀头朝向所述前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刃口沿所述前刀头朝向所述后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从而方便刀具在进入到侧面孔中后,刀具向侧面孔边缘靠近,通过第一刃口加工出侧面孔的外倒角,从而除去侧面孔外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通过第二刃口加工出侧面孔的内倒角,从而除去侧面孔内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且通过一次刀具加工,保证侧面孔的内倒角尺寸合格且批量生产的尺寸均一致,满足零件图纸生产要求,降低不良率,同时通过刀具处理毛刺,提高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100、侧面孔;110、内倒角;120、外倒角;200、刀杆;300、后刀头;310、第一刃口;400、前刀头;410、槽;420、第二刃口;500、加强柱;60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方案提出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如图1所示,用于在工件上对侧面孔100加工出内倒角110和外倒角120,从而除去侧面孔100的边缘在工件外表面和工件内表面的残留金属毛刺。如图2所示,本方案中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包括:刀杆200,后刀头300,以及前刀头400。刀杆200用于固定在机床的刀座上,通过机床带动刀杆200,从而驱动刀具进行对工件的加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刀杆200设置为圆柱形。为方便结构描述,以刀杆200朝向加工工件的一端为前端,以夹持在机床上的一端为后端,其余部件的前后关系均以刀具的前后方向作为参考。所述后刀头300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杆200的前端,所述后刀头300上设置有第一刃口310,第一刃口310设置在后刀头300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刃口310沿所述后刀头300朝向所述前刀头400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即第一刃口310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向下。所述前刀头400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刀头300的前端,所述前刀头400上设置有第二刃口420,第二刃口420设置在后刀头300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刃口420沿所述前刀头400朝向所述后刀头300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即第二刃口420沿从前向后的方向倾斜向下。
因此,当刀具在进入到侧面孔100中后,刀具向侧面孔100边缘靠近,通过第一刃口310加工出侧面孔100的外倒角120,从而除去侧面孔100外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通过第二刃口420加工出侧面孔100的内倒角110,从而除去侧面孔100内表面的残留金属毛刺,且通过一次刀具加工,保证侧面孔100的内倒角110尺寸合格且批量生产的尺寸均一致,满足零件图纸生产要求,降低不良率,同时通过刀具处理毛刺,提高生产效率高。
所述第一刃口31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刃口310绕所述后刀头300呈圆周均布设置;所述第二刃口42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刃口420绕所述前刀头400呈圆周均布设置。以第二刃口420为例,通常第二刃口420的设置是在前刀头400的外表面开设槽410,槽410沿前刀头400的轴向延伸,在槽410的槽410口位置进行处理后使槽410口变锋利,从而形成第二刃口420。第一刃口310同理成型。加工过程都是旋转加工切除,多个第一刃口310和第二刃口420的设置,使刀具更锋利,切削更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刃口420设置有两个,第二刃口420对称设置,内倒角110要求切除的角度小,因此采用两个第二刃口420的设置满足加工要求,同时避免刃口设置过多,而影响前刀头400的结构强度。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前刀头400的前端面的直径为尺寸A,所述尺寸A为1.03-1.07毫米,所述第二刃口420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200中轴的夹角为a,所述a为15°。通过前刀头400的前端面的直径为1.03-1.07毫米,方便前刀头400进入到侧面孔100中,第二刃口420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200中轴的夹角为15°加工出15度内倒角110,能有效的去除侧面孔100内表面的金属残留。
所述前刀头400还包括位于前端的加强柱500,所述加强柱500的轴向长度尺寸为E,E为0.2毫米。由于前刀头400的直径比较小,在前刀头400上开设第二刃口420后,导致前刀头400材料变少,且倾斜设置使前刀头400的直径变细,从而会造成刀具强度变小,通过加强柱500使结构强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刃口310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200中轴的夹角为尺寸b,b为30°。第一刃口310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200中轴的夹角为30°加工出30°的外倒角120,能有效的去除侧面孔100外表面的金属残留,同时使倒角一次成型,满足图纸的尺寸要求。
所述后刀头300与所述前刀头400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接杆600。通过连接杆600实现后刀头300和前刀头400的稳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连接杆600直径为尺寸C,C为0.79-0.8毫米,连接杆600的长度为尺寸D,D为1.5毫米。在加工过程中,连接杆600置于侧面孔100内,连接杆600的直径小于侧面孔100的内径,0.79-0.8毫米的尺寸在保证连接杆60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实现对侧面孔100特别是微小的侧面孔100的加工,连接杆600的长度根据侧面孔100的深度调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在所述刀杆200的前端设置后刀头300,所述后刀头300上设置有第一刃口310;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刀头300的前端的前刀头400,所述前刀头400上设置有第二刃口420;所述第一刃口310沿所述后刀头300朝向所述前刀头400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刃口420沿所述前刀头400朝向所述后刀头300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从而方便刀具在进入到侧面孔100中后,刀具向侧面孔100边缘靠近,通过第一刃口310加工出侧面孔100的外倒角120,从而除去侧面孔100外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通过第二刃口420加工出侧面孔100的内倒角110,从而除去侧面孔100内表面的金属残留金属毛刺,且通过一次刀具加工,保证侧面孔100的内倒角110尺寸合格且批量生产的尺寸均一致,满足零件图纸生产要求,降低不良率,同时通过刀具处理毛刺,提高生产效率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包括刀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刀头,所述后刀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杆的前端,所述后刀头上设置有第一刃口;
前刀头,所述前刀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刀头的前端,所述前刀头上设置有第二刃口;
所述第一刃口沿所述后刀头朝向所述前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刃口沿所述前刀头朝向所述后刀头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刃口绕所述后刀头呈圆周均布设置;
所述第二刃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刃口绕所述前刀头呈圆周均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头的前端面的直径为1.03-1.07毫米,所述第二刃口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中轴的夹角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头还包括位于前端的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轴向长度为0.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口倾斜方向与所述刀杆中轴的夹角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刀头与所述前刀头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直径为0.79-0.8毫米,连接杆的长度为1.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孔倒角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刃口设置有两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29967.4U CN212885085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29967.4U CN212885085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885085U true CN212885085U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528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29967.4U Active CN212885085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885085U (zh)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21229967.4U patent/CN2128850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84824A (zh) | 一种高温合金gh4169异型孔及孔边倒圆的加工方法 | |
CN114378345B (zh) | 一种大倒角成型面加工成型铣刀 | |
CN108176896B (zh) | 用于高精密深孔加工的挤光铰刀 | |
CN212885085U (zh) | 一种侧孔倒角加工刀具 | |
CN206677204U (zh) | 一种粗精一体化镗孔组合刀具 | |
CN210731252U (zh) | 电极帽修磨用刀头、刀片及设备 | |
CN211162115U (zh) | 一种螺旋铣刀 | |
CN109551025B (zh) | 模具铜电极加工的单刃左旋铣刀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7188851U (zh) | 带外凸顶尖的刀具 | |
CN217412591U (zh) | 一种一次成型多个倒圆角的成型铣刀 | |
CN105710426B (zh) | 一种大型轮槽半精铣刀的加工方法 | |
CN209452871U (zh) | 模具铜电极加工的单刃左旋铣刀 | |
CN217393787U (zh) | 一种倒角加工刀具 | |
TWI860867B (zh) | 焊接銑刀之製造方法 | |
CN216680546U (zh) | 一种复合铰刀 | |
CN206382602U (zh) | 钻孔刀具 | |
CN213614388U (zh) | 一种不等分整体铣刀 | |
CN222020671U (zh) | 一种高精度差速器油槽加工成型刀具 | |
CN118832222A (zh) | 一种带倒钝功能的t形刀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5889868B (zh) | 一种两刃铣刀及摄像头组件加工方法 | |
CN220698428U (zh) | 一种用于小孔交叉孔毛刺高效去除的刀具 | |
CN214053677U (zh) | 内孔车削去毛刺一体式刀具 | |
CN210059931U (zh) | 一种磨具钢复合型铣刀 | |
CN217913047U (zh) | 一种卡簧槽加工刀具 | |
CN217570906U (zh) | 一种坩埚加工用的r形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