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668111U -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8111U
CN212668111U CN202021392138.8U CN202021392138U CN212668111U CN 212668111 U CN212668111 U CN 212668111U CN 202021392138 U CN202021392138 U CN 202021392138U CN 212668111 U CN212668111 U CN 212668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uffer
buffer plate
paper card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21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21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8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8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8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由一张纸卡折叠而成,包括:壳体,其顶板设有容置孔;缓冲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弯折线;其中,所述缓冲部包括周期性折叠的缓冲板组,该缓冲板组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板组与第二缓冲板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缓冲部包括第一缓冲板组与第二缓冲板组,其依次穿插折叠在壳体内形成一个类似弹簧的高强度缓冲结构;对容置孔内的产品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该缓冲部无需粘接,安全环保,重量轻巧且方便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电子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上常见的智能电子产品包装大多采用吸塑或纸塑作为缓冲结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采取限塑令,吸塑在市场上已经不占优势,而纸塑的成本又比较高。
现有技术CN206927046U公开了一种内衬结构,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多张纸板叠加粘贴形成,各所述纸板上均设有容纳孔,多张所述纸板粘贴在一起后各所述容纳孔共同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容置槽;该专利中支撑体与外壳均是独立的结构,且支撑体需要粘接,制作工艺负责且需要额外的粘贴材料。
综上,现需要设计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塑不环保和纸塑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将卡纸折叠穿插的方式形成一款高强度的内缓冲结构,实现安全稳定、节约环保、重量轻巧又方便回收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由一张纸卡折叠而成,包括:
壳体,其顶板设有容置孔;
缓冲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弯折线;
其中,所述缓冲部包括周期性折叠的缓冲板组,该缓冲板组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板组与第二缓冲板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四个侧边分别连接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一缓冲板组;所述前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二缓冲板组;所述第一缓冲板组包括第一上缓冲板和第一下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组包括第二上缓冲板和第二下缓冲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缓冲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设有弯折线,所述第一上缓冲板相对于所述后侧板向下弯折;所述第一下缓冲板相对于所述第一上缓冲板向上弯折;所述第二上缓冲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设有弯折线,所述第二上缓冲板相对于所述前侧板向下弯折;所述第二下缓冲板相对于所述第二上缓冲板向上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缓冲板组之间设有向下的弯折线;所述第一缓冲板组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组依次穿插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孔的外围设有若干个襟片;所述襟片之间设有裁切线,所述襟片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弯折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底板;所述左侧板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第三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二底板;所述右侧板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第四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卡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利用所述卡块和所述限位孔固定连接形成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和所述第四加强板的形状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插接配合;所述第三加强板和所述第四加强板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缓冲部包括第一缓冲板组与第二缓冲板组,其依次穿插折叠在壳体内形成一个类似弹簧的高强度缓冲结构;对容置孔内的产品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该缓冲部无需粘接,安全环保,重量轻巧且方便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的刀版图。
图2为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的右侧剖面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顶板;2-襟片;3-第一底板;4-第二底板;5-限位孔;6-卡块;7-左侧板;8-右侧板;9-后侧板;10-前侧板;11-第一加强板;12-第二加强板;13-第三加强板;14-第四加强板;15-第一缓冲板组;151-第一上缓冲板;152-第一下缓冲板;16-第二缓冲板组;161-第二上缓冲板;162-第二下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由一张纸卡折叠而成,包括:壳体,其顶板1设有容置孔;缓冲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弯折线;其中,所述缓冲部包括周期性折叠的缓冲板组,该缓冲板组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板组15与第二缓冲板组16。
参照图1所示的刀版图,所述顶板1的四个侧边分别连接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10、后侧板9、左侧板7和右侧板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顶板1,其中间为一环形,该环形被均匀的分割为12个襟片2,襟片2的外圆周为弯折线,相邻的襟片2之间为裁剪线;在使用过程中,将产品放入容置孔内,襟片2根据产品的大小不同,沿弯折线向下弯折的角度也不同,能够对产品的四周起到保护作用,参照图2和图4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后侧板9,在其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1的一侧即该后侧板9的后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一缓冲板组15;所述第一缓冲板组15包括第一上缓冲板151和第一下缓冲板152;后侧板9连接有四组第一缓冲板组15;相邻的第一缓冲板组15之间设有向下的弯折线;也就是说不同的第一缓冲板组15的第一下缓冲板152与第一上缓冲板151之间向下的弯折线;在同一个第一缓冲板组15中,第一下缓冲板152相对于第一上缓冲板151向上弯折。
同样地,对于前侧板10,在其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1的一侧即前侧板10的前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二缓冲板组16;所述第二缓冲板组16包括第二上缓冲板161和第二下缓冲板162;前侧板10也连接有四组第二缓冲板组16;相邻的第二缓冲板组16之间设有向下的弯折线;也就是说不同的第二缓冲板组16的第二下缓冲板162与第二上缓冲板161之间向下的弯折线;在同一个第二缓冲板组16中,第二下缓冲板162相对于第二上缓冲板161向上弯折。参照图1所示,在缓冲板组的弯折线中,较短的弯折线为向下的弯折线,较长的弯折线为向上的弯折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组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缓冲板组15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组16依次穿插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左侧板7,其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1的一侧即左侧板7的左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底板3;该第一底板3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孔5;所述左侧板7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第三加强板13和第一加强板11。对于右侧板8,其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1的一侧即右侧板8的右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二底板4;该第二底板4的右侧设有卡块6,使用时,卡块6可插入限位孔5中使得所述第一底板3和所述第二底板4固定连接形成底板。所述右侧板8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第四加强板14和第二加强板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11、所述第二加强板12、所述第三加强板13和所述第四加强板14的形状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11和所述第二加强板12插接配合设于前侧板10的外侧;所述第三加强板13和所述第四加强板14插接配合设于后侧板9的外侧;用于支撑固定缓冲部。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为:
先将前侧板10、后侧板9、左侧板7和右侧板8分别相对顶板1向下弯折90°,将第一缓冲板组15和第二缓冲组16按照向上或向下的弯折线弯折,参照图3所示,先将第一缓冲板组15弯折在顶板1的下方,然后将第二缓冲板组16折叠在第一缓冲板组15的下方,再将另外一组的第一缓冲板组15折叠在第二缓冲板组16下方,重复上述步骤,将第一缓冲板组15和第二缓冲板组16穿插折叠在顶板1的下方,形成类似弹簧的形状,以达到缓冲的目的。缓冲部折叠完成后,再将与左侧板7连接的第一加强板11和第三加强板13均向右弯折90°,两个加强板卡接用于支撑前侧板10,将与右侧板8连接的第二加强板12和第四加强板14均向左弯折90°,两个加强板卡接用于支撑后侧板9。最后将第一底板3相对左侧板7向下弯折90°,将第二底板4相对右侧板8向下弯折90°,再将卡块6插接在限位孔5中,形成完整的底板,至此该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组装完整,完成无需任何粘接材料,环保安全,重量轻巧且方便回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一张纸卡折叠而成,包括:
壳体,其顶板设有容置孔;
缓冲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弯折线;
其中,所述缓冲部包括周期性折叠的缓冲板组,该缓冲板组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缓冲板组与第二缓冲板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四个侧边分别连接有向下弯折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一缓冲板组;所述前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二缓冲板组;所述第一缓冲板组包括第一上缓冲板和第一下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组包括第二上缓冲板和第二下缓冲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缓冲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设有弯折线,所述第一上缓冲板相对于所述后侧板向下弯折;所述第一下缓冲板相对于所述第一上缓冲板向上弯折;所述第二上缓冲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设有弯折线,所述第二上缓冲板相对于所述前侧板向下弯折;所述第二下缓冲板相对于所述第二上缓冲板向上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缓冲板组之间设有向下的弯折线;所述第一缓冲板组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组依次穿插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的外围设有若干个襟片;所述襟片之间设有裁切线,所述襟片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弯折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底板;所述左侧板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第三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相对于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向下弯折的第二底板;所述右侧板的上下两侧边分别连接第四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卡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利用所述卡块和所述限位孔固定连接形成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和所述第四加强板的形状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插接配合;所述第三加强板和所述第四加强板插接配合。
CN202021392138.8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Active CN212668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2138.8U CN212668111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2138.8U CN212668111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8111U true CN212668111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3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2138.8U Active CN212668111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8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0357B (en) Stereoscopic inner spacer
CN201121004Y (zh) 薄型面板包装箱
CN111361831A (zh) 一种手机包装盒、包装盒盒坯及其折叠方法
CN212668111U (zh) 一种高强度纸卡缓冲内结构
CN109606890B (zh) 一种家用电器用纸卡包装箱
CN210455545U (zh) 一种薄膜包装防护内衬及包装盒
CN202175245U (zh) 一种包装盒
US6769543B2 (en) Stereoscopic inner spacer
CN202481430U (zh) 一种3d眼镜包装盒
CN209956416U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盒
CN202686918U (zh) 包装盒
CN201745828U (zh) 包装盒
CN101468738A (zh) 缓冲托架
CN22262982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包装盒
CN212606433U (zh) 一种可变体积物流箱
CN101161554B (zh) 立体隔板
CN211055591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2951563U (zh) 一种包装纸箱
CN222388727U (zh) 一种手提式免胶插锁双水杯包装盒
CN211494856U (zh) 一种内卡及内卡盒
CN217049519U (zh) 一种适用于平板电脑的抗震型包装结构
CN215362317U (zh) 一种包装盒
CN220682982U (zh) 一种包装盒
CN100371226C (zh) 缓冲包装结构
CN110562594B (zh) 一种包装盒盖、包装盒及其折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