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4279U - 一种行李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李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54279U CN212654279U CN202021111994.1U CN202021111994U CN212654279U CN 212654279 U CN212654279 U CN 212654279U CN 202021111994 U CN202021111994 U CN 202021111994U CN 212654279 U CN212654279 U CN 2126542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clamping piece
- splint
- plate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支架,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其包括横杆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杆两端且可调节间距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由外壳、连接所述外壳与横杆的滑移锁紧机构以及夹紧机构所组成,所述滑移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推动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有供第二夹持件移动的凹槽,凹槽的下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下端构成斜面滑移配合,凹槽的上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上端共同配合来夹持住所述横杆,所述推动件带动第一夹持件前后运动的同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以沿着斜面在凹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与凹槽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稳定性好,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支架。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兴起。1997年开始,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增长,私家车消费时代揭开序幕,我国开始进入全民汽车消费时代。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汽车一直被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管理,是以团体使用为主的生产工作工具。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十五"计划首次提出: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汽车梦"不再是富人的专利,拥有汽车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汽车大规模步入寻常百姓家,街头巷尾,多姿多彩的私家车已成为都市靓丽的风景线。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人们可以借助汽车去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出于环境保护、社会实际情况以及经济省油等原因的考虑,小型化、轻量化、节能化的汽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流行,在欧洲等地区更已经成为主流,在国内也有迅猛增长的势头。但另外一方面,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又往往对车辆提出更大容量的装载能力要求,例如,假日时候能装载一些小划艇、自行车、雪橇或其它物品到郊外进行活动等。未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在小型车辆的顶部加装一车顶行李框,便于大型行李的存放。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安装不便,客户接受度差。
因此,研发出一种车顶行李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顶行李框在安装时需要在原车上打孔或焊接,具有安装不便以及客户接受度差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好,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的行李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行李支架,其包括横杆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杆两端且可调节间距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由外壳、连接所述外壳与横杆的滑移锁紧机构以及夹紧机构所组成,所述滑移锁紧机构包括:
第一夹持件,其可滑移的挂装在所述横杆上;
第二夹持件,其设置在所述横杆的下方且与第一夹持件对应;
推动件,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后端连接且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沿着横杆长度方向前后运动;
所述第一夹持件设有供第二夹持件移动的凹槽,凹槽的下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下端构成斜面滑移配合,凹槽的上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上端共同配合来夹持住所述横杆,所述推动件带动第一夹持件前后运动的同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以沿着斜面在凹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与凹槽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调节。
所述第二夹持件由两块相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两侧的折板组成,所述折板呈倒立的L型,所述第一夹持件上端设有向两侧延伸出来的上夹部,所述折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夹部的下表面水平设置且上下相对应。
所述折板的下端设有下斜坡,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下端设有向两侧延伸出来的下斜台,所述下斜台的斜面从前往后高度逐渐降低。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上端挂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连接二者且调节二者间距的调节组件。
所述第二夹板上端设有弯曲状的勾条,所述第一夹板设有供所述勾条穿入并挂装的条形槽。
所述调节组件采用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夹板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贯穿连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推动件采用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且其末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一夹持件之间设有抵触二者且套装在第二螺栓上的弹性件。
所述外壳有包裹第一夹板前端的保护壳以及覆盖第一夹板后端的门锁板,所述门锁板上设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芯以及设置在锁芯末端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呈条形,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供转动板穿行且呈条形的通行孔,所述转动板跟随锁芯旋转90°后可以从通行孔中通过。
所述第一夹板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架部,所述支架部上表面设有供所述折板滑移运动的滑移槽。
所述横杆中间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第一夹持件滑移的中空槽,第一夹持件上端的两侧位于中空槽内,中空槽两侧设有被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夹持住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横杆两端设置夹持装置,可以适用于车顶有置物架的汽车上,通过夹紧机构夹持住车顶两侧的置物架,先通过滑移锁紧机构调节好横杆两端夹紧机构的间距,再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夹紧机构的夹持力,使整个夹持装置牢牢的抓紧两侧置物架,具有工作稳定性好,适配各种尺寸的车型的优点;
2、另外,当开始装行李支架时,先通过手动滑移横杆上的第一夹持件来选定一个初始距离,将夹具机构安装到车顶两侧的置物架上,再通过手动旋拧推动件来带动第一夹持件往后运动,第一夹持件在往后运动的同时其下斜台将推动第二夹持件的下斜坡往上运动,从而完成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夹持横杆的作用;反之则松开横杆,而且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夹持接触面积大,具有夹持稳定性好,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行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持装置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移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夹持件和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横杆和夹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行李支架,其包括横杆1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杆1两端且可调节间距的夹持装置2,所述夹持装置2由外壳3、连接所述外壳3与横杆1的滑移锁紧机构4以及夹紧机构5所组成,所述滑移锁紧机构4包括:
第一夹持件41,其可滑移的挂装在所述横杆1上;
第二夹持件,其设置在所述横杆1的下方且与第一夹持件41对应;
推动件43,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41的后端连接且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41沿着横杆1长度方向前后运动;
所述第一夹持件41设有供第二夹持件移动的凹槽,凹槽的下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下端构成斜面滑移配合,凹槽的上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上端共同配合来夹持住所述横杆1,所述推动件43带动第一夹持件41前后运动的同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以沿着斜面在凹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与凹槽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调节;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横杆两端设置夹持装置,可以适用于车顶有置物架的汽车上,通过夹紧机构夹持住车顶两侧的置物架,先通过滑移锁紧机构调节好横杆两端夹紧机构的间距,再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夹紧机构的夹持力,使整个夹持装置牢牢的抓紧两侧置物架,具有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
另外,当开始装行李支架时,先通过手动滑移横杆上的第一夹持件来选定一个初始距离,将夹具机构安装到车顶两侧的置物架上,再通过手动旋拧推动件来带动第一夹持件往后运动,第一夹持件在往后运动的同时其下斜台将推动第二夹持件的下斜坡往上运动,从而完成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夹持横杆的作用;反之则松开横杆,具有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的横杆1设有如图7所示,沿长度方向中间开设有供第一夹持件滑移的中空槽11,第一夹持件上端的两侧位于中空槽11内,中空槽两侧设有被第一夹持件上端和折板夹持住的挡板12。
所述第二夹持件由两块相背设置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41两侧的折板42组成,所述折板42呈倒立的L型,所述第一夹持件41上端设有向两侧延伸出来的上夹部44,所述折板42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夹部44的下表面水平设置且上下相对应;所述折板42的下端设有下斜坡45,所述第一夹持件41的下端设有向两侧延伸出来的下斜台46,所述下斜台46的斜面从前往后高度逐渐降低,所述推动件43采用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51的上端且其末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41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夹板51与第一夹持件41之间设有抵触二者且套装在第二螺栓上的弹性件47,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一夹持件之间的螺纹配合可以达到旋拧第二螺栓时带动第一夹持件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如图4所示,当第一夹持件向后运动时,下斜坡与下斜台之间通过斜面滑移配合,下斜台将折板向上推动,使折板与上夹部逐渐夹紧横杆上的挡板,从而达到锁紧的目的,反之,则达到松开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部和下斜台的结构形成了第一夹持件的凹槽。
所述弹性件提供一个回复预紧力的作用。
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第一夹板51和第二夹板52,所述第二夹板52的上端挂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51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板51与第二夹板52之间设有连接二者且调节二者间距的调节组件,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横杆两端设置夹持装置,可以适用于车顶有置物架的汽车上,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住车顶两侧的置物架,先通过滑移锁紧机构调节好横杆两端夹紧机构的间距,再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夹持力,使整个夹持装置牢牢的抓紧两侧置物架,具有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通过手动旋扭调节组件,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间距,具有调节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所述第二夹板52上端设有弯曲状的勾条53,所述第一夹板51设有供所述勾条53穿入并挂装的条形槽54,所述调节组件采用第一螺栓55和第一螺母56,所述第一夹板5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7,所述第二夹板52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7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55贯穿连接第一安装孔57和第二安装孔,如图2所示,第二夹板的勾条挂装在条形槽内,使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当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螺纹配合转动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向夹持住置物架时,勾条与条形槽的配合能起到一个支点的作用,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能牢牢的夹持住置物架。
所述外壳3有包裹第一夹板51前端的保护壳31以及覆盖第一夹板51后端的门锁板32,所述门锁板32上设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芯33以及设置在锁芯33末端的转动板34,所述转动板34呈条形,所述第一夹板51上设有供转动板34穿行且呈条形的通行孔59,所述转动板34跟随锁芯33旋转90°后可以从通行孔59中通过,本实施例通过门锁板来起到保护作用,在没插入钥匙旋拧前,门锁板是拆不下来的,通过钥匙旋拧锁芯,锁芯转动的同时带动末端的转动板一起转动,转动后,转动板就可以从通行孔中穿过,从而将门锁板拆卸下来。
所述第一夹板51与第二夹板52上套设有橡胶套7,防止车顶的置物架夹持受损。
所述第一夹板51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架部8,所述支架部8上表面设有供所述折板42滑移运动的滑移槽8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行李支架,其包括横杆(1)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杆(1)两端且可调节间距的夹持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外壳(3)、连接所述外壳(3)与横杆(1)的滑移锁紧机构(4)以及夹紧机构(5),所述滑移锁紧机构(4)包括:
第一夹持件(41),其可滑移的挂装在所述横杆(1)上;
第二夹持件,其设置在所述横杆(1)的下方且与第一夹持件(41)对应;
推动件(43),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41)的后端连接且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41)沿着横杆(1)长度方向前后运动;
所述第一夹持件(41)设有供第二夹持件移动的凹槽,凹槽的下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下端构成斜面滑移配合,凹槽的上表面与第二夹持件的上端共同配合来夹持住所述横杆(1),所述推动件(43)带动第一夹持件(41)前后运动的同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以沿着斜面在凹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与凹槽的上表面之间的间距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由两块相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41)两侧的折板(42)组成,所述折板(42)呈倒立的L型,所述第一夹持件(41)上端设有向两侧延伸出来的上夹部(44),所述折板(42)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夹部(44)的下表面水平设置且上下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42)的下端设有下斜坡(45),所述第一夹持件(41)的下端设有向两侧延伸出来的下斜台(46),所述下斜台(46)的斜面从前往后高度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第一夹板(51)和第二夹板(52),所述第二夹板(52)的上端挂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51)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板(51)与第二夹板(52)之间设有连接二者且调节二者间距的调节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52)上端设有弯曲状的勾条(53),所述第一夹板(51)设有供所述勾条(53)穿入并挂装的条形槽(5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采用第一螺栓(55)和第一螺母(56),所述第一夹板(5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7),所述第二夹板(52)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7)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55)贯穿连接第一安装孔(57)和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43)采用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板(51)的上端且其末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41)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夹板(51)与第一夹持件(41)之间设有抵触二者且套装在第二螺栓上的弹性件(4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有包裹第一夹板(51)前端的保护壳(31)以及覆盖第一夹板(51)后端的门锁板(32),所述门锁板(32)上设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芯(33)以及设置在锁芯(33)末端的转动板(34),所述转动板(34)呈条形,所述第一夹板(51)上设有供转动板(34)穿行且呈条形的通行孔(59),所述转动板(34)跟随锁芯(33)旋转90°后可以从通行孔(59)中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51)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支架部(8),所述支架部(8)上表面设有供所述折板(42)滑移运动的滑移槽(8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中间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第一夹持件滑移的中空槽(11),第一夹持件上端的两侧位于中空槽(11)内,中空槽(11)两侧设有被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夹持住的挡板(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11994.1U CN212654279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一种行李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11994.1U CN212654279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一种行李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54279U true CN212654279U (zh) | 2021-03-05 |
Family
ID=74752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11994.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654279U (zh) | 2020-06-16 | 2020-06-16 | 一种行李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542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7122A (zh) * | 2020-06-16 | 2020-09-29 | 江西森慕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行李支架 |
-
2020
- 2020-06-16 CN CN202021111994.1U patent/CN21265427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7122A (zh) * | 2020-06-16 | 2020-09-29 | 江西森慕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行李支架 |
CN111717122B (zh) * | 2020-06-16 | 2024-10-01 | 江西森慕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行李支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17122A (zh) | 一种行李支架 | |
CN212654279U (zh) | 一种行李支架 | |
CN202107062U (zh) | 箱式折叠电动车 | |
CN204309989U (zh) | 一种新型的折叠电动车 | |
CN201792807U (zh) | 拆卸前轮式车顶自行车架前叉固定装置 | |
JPH09188289A (ja) | 電動補助動力付き自転車 | |
CN214057356U (zh) | 一种车载式两轮车固定装置 | |
CN216070325U (zh) | 一种电动车车厢后挡板 | |
CN108790844B (zh) | 一种扩大载物空间的太阳能式新能源汽车 | |
CN211391054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出风口固定机构 | |
CN211780629U (zh) | 一种桥梁用夜间照明装置 | |
CN108859784B (zh) | 基于太阳能辅助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 |
CN209924498U (zh) | 一种附属房的车载移动式设备的房屋 | |
CN219096887U (zh) | 一种新型自行车前灯 | |
CN221457862U (zh) | 一种续航能力持久的电动车 | |
CN21633182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导航仪器 | |
CN214355801U (zh) | 一种车载水晶雨伞收纳装置 | |
CN221519487U (zh) | 一种车辆尾部安装行李架 | |
CN213948284U (zh) | 一种汽车前后轮盲区观察镜 | |
CN222452468U (zh) | 一种两轮电动车充电器用连车支撑组件 | |
CN216467600U (zh) | 一种车载挂架 | |
CN210437065U (zh) | 一种带杯托的汽车扶手 | |
CN220549156U (zh) | 一种助力自行车显示屏用固定机构 | |
CN218594471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可调式车灯安装结构 | |
CN216143592U (zh) | 一种道路运输用照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100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100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