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6170U - 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 - Google Patents
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16170U CN212616170U CN202021034385.0U CN202021034385U CN212616170U CN 212616170 U CN212616170 U CN 212616170U CN 202021034385 U CN202021034385 U CN 202021034385U CN 212616170 U CN212616170 U CN 2126161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m
- opening
- hydraulic motor
- casing
- wheel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包括蜗轮、蜗杆、壳体和液压马达,所述蜗杆通过左右两端安装的左轴承和右轴承横向水平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包括轮体和设于轮体外缘的蜗齿,轮体中部同轴开设有贯通轮体的卡孔,对应卡孔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和蜗杆右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利用蜗轮、蜗杆传动的速比大的特点,增大扳手的扭距,使用液压马达输出动力,可实现不间断连续转动螺母或螺栓,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拆装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扳手领域,具体是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
背景技术
拆装中大型螺栓螺母连接件时,尤其是在拆装锈蚀严重的螺栓螺母连接件,需要很大的扭矩,人力操作极其困难,必须借用普通扳手和加力杆进行人力操作或借助扭矩更大的液压扳手。现有的液压扳手结构原理为活塞推动棘轮旋转、棘轮内六方卡住螺母外六方使螺母旋转。因活塞只能往复运动,每一次推进行程很小,只能使螺母旋转约20°,活塞缩回复位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推进。不断操作按钮反复按下和松开约18次才能使螺母旋转一周,操作次数多、操作时间长,螺母拧紧前或拆松后还需人力操作拧螺母进行预紧或后期续松,从而使得整个拆装作业时间长、效率低,影响工作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液压扳手拆装作业时不能连续转动螺母或螺栓,必须进行多次操作,造成拆装作业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包括蜗轮、蜗杆、壳体和液压马达,所述蜗杆通过左右两端安装的左轴承和右轴承横向水平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包括轮体和设于轮体外缘的蜗齿,轮体中部同轴开设有贯通轮体的卡孔,对应卡孔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和蜗杆右端固定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蜗杆右端可设有输出轴安装孔,输出轴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右端开口的花键槽,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花键槽配合的花键,液压马达的输出轴插入安装孔中,花键插入花键槽内。
上述轮体的中心轴线可呈前后向水平设置,对应卡孔前后两端位置的壳体上分别设有开口,卡孔内壁向前延伸形成前凸缘,前凸缘穿设于前方开口内,前凸缘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前方开口的内径,对应前方开口和轮体之间位置的前凸缘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前定位环台,前定位环台外径大于前方开口的内径,前定位环台的前端面和前方开口周围位置的壳体内壁相靠近或接触;卡孔内壁向后延伸形成后凸缘,后凸缘穿设于后方开口内,后凸缘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后方开口的内径,对应后方开口和轮体之间位置的后凸缘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后定位环台,后定位环台外径大于后方开口的内径,后定位环台的后端面和后方开口周围位置的壳体内壁相靠近或接触。
上述壳体可由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壳体内部上方形成有左右贯通的蜗杆放置腔,蜗杆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套装在蜗杆放置腔内,壳体内部下方形成有与蜗杆放置腔连通的蜗轮放置腔,前方开口位于前壳体上,后方开口位于后壳体上。
上述对应蜗杆放置腔左端开口位置的壳体上可通过螺栓安装有左轴承端盖,左轴承端盖和左轴承相接触,对应蜗杆放置腔右端开口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右轴承端盖,右轴承端盖和右轴承相接触,右轴承端盖中部同轴设置有贯通右轴承端盖的通孔,右轴承端盖右侧设有液压马达,右轴承端盖和液压马达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穿过通孔与蜗杆右端固定连接。
上述卡孔横截面可为等边六边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利用蜗轮、蜗杆传动的速比大的特点,增大扳手的扭距,使用液压马达输出动力,可实现不间断连续转动螺母或螺栓,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拆装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蜗杆、2-蜗轮、3-左轴承、4-右轴承、5-左轴承端盖、6-右轴承端盖、7-液压马达、8-后壳体、9-前壳体、10-前凸缘、11-后凸缘、12-前定位环台、13-后定位环台、14-开口、1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的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如附图1-2所示,该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包括蜗杆1、蜗轮2、壳体和液压马达7,所述蜗杆1通过左右两端安装的左轴承3和右轴承4横向水平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有与蜗杆1啮合的蜗轮2,蜗轮2包括轮体和设于轮体外缘的蜗齿,轮体中部同轴开设有贯通轮体的卡孔,对应卡孔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1转动的液压马达7,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和蜗杆1右端固定连接。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使待拆装的螺栓或螺母穿过开口并位于卡孔内,通过卡孔卡紧待拆装的螺栓或螺母,启动液压马达7,液压马达7带动蜗杆1转动,从而将扭矩传递到蜗轮2上,进而使待拆装的螺栓或螺母拧紧或拧松,完成拆装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利用蜗轮2、蜗杆1传动的速比大的特点,增大扳手的扭距,使用液压马达7输出动力,可实现不间断连续转动待拆装的螺母或螺栓,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拆装时间。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蜗杆1右端设有输出轴安装孔,输出轴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右端开口的花键槽,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花键槽配合的花键,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插入安装孔中,花键插入花键槽内。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与蜗杆1通过花键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更可靠,传动更平稳。
如附图1-2所示,轮体的中心轴线可呈前后向水平设置,对应卡孔前后两端位置的壳体上分别设有开口14,卡孔内壁向前延伸形成前凸缘10,前凸缘10穿设于前方开口14内,前凸缘10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前方开口14的内径,对应前方开口14和轮体之间位置的前凸缘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前定位环台12,前定位环台12外径大于前方开口14的内径,前定位环台12的前端面和前方开口14周围位置的壳体内壁相靠近或接触;卡孔内壁向后延伸形成后凸缘11,后凸缘11穿设于后方开口14内,后凸缘11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后方开口14的内径,对应后方开口14和轮体之间位置的后凸缘11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后定位环台13,后定位环台13外径大于后方开口14的内径,后定位环台13的后端面和后方开口14周围位置的壳体内壁相靠近或接触。根据需要,前凸缘10、前定位环台12、后凸缘11、后定位环台13与轮体为一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快速将蜗轮2安装壳体内部并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转动,使得蜗轮2与蜗杆1传动平稳,实现扭矩的传递。
如附图1-2所示壳体可由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前壳体9和后壳体8组成,壳体内部上方形成有左右贯通的蜗杆放置腔,蜗杆1通过左轴承3和右轴承4套装在蜗杆放置腔内,壳体内部下方形成有与蜗杆放置腔连通的蜗轮放置腔,前方开口14位于前壳体9上,后方开口14位于后壳体8上。根据需要,前壳体9和后壳体8盖合后可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采用前壳体9和后壳体8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结构,便于快速将蜗杆1和蜗轮2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转动,也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日常维护。
如附图1所示,对应蜗杆放置腔左端开口位置的壳体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左轴承端盖5,左轴承端盖5和左轴承3相接触,对应蜗杆放置腔右端开口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右轴承端盖6,右轴承端盖6和右轴承4相接触,右轴承端盖6中部同轴设置有贯通右轴承端盖6的通孔,右轴承端盖6右侧设有液压马达7,右轴承端盖6和液压马达7通过螺栓15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穿过通孔与蜗杆1右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左轴承端盖5与左轴承3外圈相接触,设置右轴承端盖6与右轴承4外圈相接触,防止在使用时蜗杆1轴向窜动,影响使用效果,根据需要,右轴承端盖6和液压马达7可通过同一组螺栓15依次固定在壳体上方右端,从而精简本实用新型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加小巧,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根据需要,卡孔横截面为等边六边形的结构。通过设置横截面为等边六边形的卡孔,便于将待拆装的螺栓或螺母卡紧,使得操作更为便利。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6)
1.一种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蜗杆、壳体和液压马达,所述蜗杆通过左右两端安装的左轴承和右轴承横向水平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包括轮体和设于轮体外缘的蜗齿,轮体中部同轴开设有贯通轮体的卡孔,对应卡孔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和蜗杆右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右端设有输出轴安装孔,输出轴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右端开口的花键槽,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花键槽配合的花键,液压马达的输出轴插入安装孔中,花键插入花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的中心轴线呈前后向水平设置,对应卡孔前后两端位置的壳体上分别设有开口,卡孔内壁向前延伸形成前凸缘,前凸缘穿设于前方开口内,前凸缘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前方开口的内径,对应前方开口和轮体之间位置的前凸缘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前定位环台,前定位环台外径大于前方开口的内径,前定位环台的前端面和前方开口周围位置的壳体内壁相靠近或接触;卡孔内壁向后延伸形成后凸缘,后凸缘穿设于后方开口内,后凸缘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后方开口的内径,对应后方开口和轮体之间位置的后凸缘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后定位环台,后定位环台外径大于后方开口的内径,后定位环台的后端面和后方开口周围位置的壳体内壁相靠近或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壳体内部上方形成有左右贯通的蜗杆放置腔,蜗杆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套装在蜗杆放置腔内,壳体内部下方形成有与蜗杆放置腔连通的蜗轮放置腔,前方开口位于前壳体上,后方开口位于后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其特征在于对应蜗杆放置腔左端开口位置的壳体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左轴承端盖,左轴承端盖和左轴承相接触,对应蜗杆放置腔右端开口位置的壳体上设有右轴承端盖,右轴承端盖和右轴承相接触,右轴承端盖中部同轴设置有贯通右轴承端盖的通孔,右轴承端盖右侧设有液压马达,右轴承端盖和液压马达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穿过通孔与蜗杆右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横截面为等边六边形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4385.0U CN212616170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34385.0U CN212616170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16170U true CN212616170U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714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34385.0U Active CN212616170U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161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809294C1 (ru) * | 2023-04-12 | 2023-12-11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ТехСистема" | Закр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2020
- 2020-06-08 CN CN202021034385.0U patent/CN2126161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809294C1 (ru) * | 2023-04-12 | 2023-12-11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ТехСистема" | Закр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570889A1 (en) | Power tool plastic gear train | |
CN103029086B (zh) | 多螺母定扭矩安装装置 | |
CN205254877U (zh) | 一种电动扳手 | |
CN212616170U (zh) | 蜗轮蜗杆传动液压扳手 | |
CN206185811U (zh) | 多轴联动标准件预紧工装 | |
JP6145184B1 (ja) | ダブルヘッド型電動工具 | |
CN101462262A (zh) | 一种省力拆装螺栓的手动拆装器 | |
CN219380513U (zh) | 棘轮扳手 | |
CN111070148A (zh) | 螺栓紧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2601564U (zh) | 液动齿轮扳手 | |
CN214643203U (zh) | 一种用于有限作业空间可直角换向的内六角扳手 | |
CN215847906U (zh) | 一种正负压可吸附释放紧固件风动扭矩工具 | |
CN113843746A (zh) | 一种螺栓-螺母组件紧固工具 | |
CN219466033U (zh) | 一种大力矩三角形液压扳手 | |
CN214445932U (zh) | 一种具有电动扳手接口的大直径螺栓快旋棘轮扳手 | |
KR20020095405A (ko) | 타이어휠 조립용 너트런너 | |
CN220882154U (zh) | 一种便于更换套筒的电动扳手 | |
CN216030484U (zh) | 一种电动螺丝刀及其传动机构 | |
CN217735613U (zh) | 一种df4b柴油机电动盘车机 | |
CN2080895U (zh) | 双头螺栓专用套筒 | |
CN215950313U (zh) | 一种锥齿轮座及其发动机 | |
CN116252266A (zh) | 一种用于深海环境的扭矩扳手 | |
CN219404088U (zh) | 调速棘轮扳手 | |
CN218927645U (zh) | 扭力电枪 | |
CN112171567A (zh) | 一种六角螺栓用万能型扳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