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555832U -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5832U
CN212555832U CN202021419587.7U CN202021419587U CN212555832U CN 212555832 U CN212555832 U CN 212555832U CN 202021419587 U CN202021419587 U CN 202021419587U CN 212555832 U CN212555832 U CN 212555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lanet
planetary
gears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95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征
王铭东
刘鹏翔
张科勋
郝守刚
姜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an Huake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an Huake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an Huake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an Huake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95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5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5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5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差速器和壳体,第二齿轮与差速器同轴。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差速器固定连接,差速器与车轮连接,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是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传动的,由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均高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且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产生的噪音小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产生的噪音,因此,可以提高传动效率、提高传动平稳性且噪音较小,进一步提高传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驱动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辆使用平行轴电驱动桥来实现车轮的纯电驱动。
现有技术中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输入轴齿轮、中间轴大齿轮、中间轴小齿轮、输出轴齿轮和差速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给输入轴齿轮,输入轴齿轮带动中间轴小齿轮转动,中间轴小齿轮带动中间轴大齿轮转动,中间轴大齿轮带动输出轴齿轮转动,输出轴齿轮将动力传至差速器。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平行轴电驱动桥使用的是三个平行轴齿轮进行传动,这种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的方式传动效率低、传动平稳性低且噪音大,进一步导致传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能够提高传动效率、提高传动平稳性且噪音较小,进一步提高传动效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差速器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同轴,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差速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固定连接,所述差速器与车轮连接。
可选的,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架和齿圈;
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齿圈和所述第一齿轮同轴,每个第一行星齿轮的轴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外啮合,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内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行星架包括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轴,每个第一行星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的轴线平行,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轴,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数量为三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花键连接。
可选的,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三太阳轮、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多个第三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架,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太阳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数量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同轴,每个第二行星齿轮的轴线、每个第三行星齿轮的轴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外啮合,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外啮合,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外啮合,所述第三太阳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和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行星架包括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轴和多个第三行星齿轮轴;
每个第二行星齿轮轴的轴线、每个第三行星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轴,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轴,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数量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数量均为三个。
可选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一体成型。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差速器和壳体,其中,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第二齿轮与差速器同轴,且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差速器均安装于壳体内。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差速器固定连接,差速器与车轮连接,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是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传动的,由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均高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且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产生的噪音小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产生的噪音,因此,可以提高传动效率、提高传动平稳性且噪音较小,进一步提高传动效果。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是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传动的,由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均高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且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产生的噪音小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产生的噪音,因此,可以提高传动效率、提高传动平稳性且噪音较小,进一步提高传动效果。
2、相比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了中间轴,减小了电机与车桥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结构紧凑性,减小了体积,减轻了质量。
3、由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能得到的速比大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所能得到的速比,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能承载的载荷大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所能承载的载荷,因此,还提高了速比以及所能承载的载荷。
4、由于第二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为双星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相比与第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相当于多了一倍的行星齿轮,因此,第二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每个行星齿轮的转速下降了,因此,可以承受更高的扭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1驱动电机,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差速器,5壳体,6第一太阳轮,7第一行星齿轮,8第一行星架,9齿圈,10第二太阳轮,11第三太阳轮,12第二行星齿轮,13第三行星齿轮,14第二行星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能够提高传动效率、提高传动平稳性且噪音较小,进一步提高传动效果。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差速器4和壳体5,其中,第一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齿轮3的分度圆直径。
第二齿轮3与差速器4同轴,且驱动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和差速器4均安装于壳体5内。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作为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刚性连接,即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作为动力输出端与第一齿轮2刚性连接,即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2连接。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3与差速器4固定连接,差速器4与车轮连接。
在工作时,动力由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传至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再由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传至第一齿轮2,第一齿轮2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第二齿轮3再将动力传至差速器4,差速器4最后将动力传至车轮,带动车轮转动。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差速器4和壳体5,其中,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第二齿轮3与差速器4同轴,且驱动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和差速器4均安装于壳体5内。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2连接,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3与差速器4固定连接,差速器4与车轮连接,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是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传动的,由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均高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平稳性,且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产生的噪音小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产生的噪音,因此,可以提高传动效率、提高传动平稳性且噪音较小,进一步提高传动效果。
同时,相比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了中间轴,减小了电机与车桥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结构紧凑性,减小了体积,减轻了质量,又由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能得到的速比大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所能得到的速比,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能承载的载荷大于普通三轴平行轴传动所能承载的载荷,因此,还提高了速比以及所能承载的载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继续参见图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6、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第一行星架8和齿圈9。
第一太阳轮6、第一行星架8、齿圈9和第一齿轮2同轴,每个第一行星齿轮7的轴线、第二齿轮3的轴线与第一太阳轮6的轴线相互平行。
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太阳轮6连接,其中,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太阳轮6刚性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式:
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太阳轮6花键连接。
第二种方式:
第一太阳轮6可以与动力输出轴一体成型。
继续参见图1,第一太阳轮6与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外啮合,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安装于第一行星架8,示例性的,第一行星架8包括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轴,每个第一行星齿轮轴的轴线与第一太阳轮6的轴线平行,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轴,其中,第一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第一行星齿轮7的数量相同。
示例性的,第一行星齿轮7的数量可以为三个。
齿圈9固定安装于壳体5的内壁,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与齿圈9内啮合,第一行星架8与第一齿轮2固定连接。
在工作时,动力由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传至第一太阳轮6,第一太阳轮6带动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绕第一太阳轮6在齿圈9的内部转动,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带动第一行星架8转动,第一行星架8带动第一齿轮2转动,第一齿轮2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第二齿轮3再将动力传至差速器4,差速器4最后将动力传至车轮,带动车轮转动。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太阳轮6、多个第一行星齿轮7、第一行星架8和齿圈9的方式来达到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传动的目的。
第二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图3,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10、第三太阳轮11、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架14,其中,第二太阳轮10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三太阳轮11的分度圆直径,第二行星齿轮12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三行星齿轮13的分度圆直径,第二行星齿轮12的数量与第三行星齿轮13的数量相同。
第二太阳轮10、第三太阳轮11和第一齿轮2同轴,每个第二行星齿轮12的轴线、每个第三行星齿轮13的轴线、第二齿轮3的轴线与第二太阳轮10的轴线相互平行。
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太阳轮10连接,其中,动力输出轴与第二太阳轮10刚性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式:
动力输出轴与第二太阳轮10花键连接。
第二种方式:
第二太阳轮10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一体成型。
继续参见图2,第二太阳轮10与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外啮合,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分别与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外啮合,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与
第三太阳轮11外啮合,第三太阳轮11固定安装于壳体5的内壁,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和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安装于第二行星架14,第二行星架14与第一齿轮2固定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行星架14包括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轴和多个第三行星齿轮轴,每个第二行星齿轮轴的轴线、每个第三行星齿轮轴的轴线与第二太阳轮10的轴线相互平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轴,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三行星齿轮轴,其中,第二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第二行星齿轮12的数量相同,第三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第三行星齿轮13的数量相同。
示例性的,第二行星齿轮12的数量和第三行星齿轮13的数量均为三个。
在工作时,动力由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传至第二太阳轮10,第二太阳轮10带动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转动,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带动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绕第三太阳轮11转动,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和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带动第二行星架14转动,第二行星架14带动第一齿轮2转动,第一齿轮2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第二齿轮3再将动力传至差速器4,差速器4最后将动力传至车轮,带动车轮转动。
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太阳轮10、第三太阳轮11、多个第二行星齿轮12、多个第三行星齿轮13和第二行星架14的方式来达到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进行传动的目的。
并且,由于第二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为双星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相比与第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相当于多了一倍的行星齿轮,因此,第二种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每个行星齿轮的转速下降了,因此,可以承受更高的扭矩。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差速器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同轴,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差速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固定连接,所述差速器与车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架和齿圈;
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齿圈和所述第一齿轮同轴,每个第一行星齿轮的轴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外啮合,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齿圈内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包括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轴,每个第一行星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的轴线平行,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轴,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数量为三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花键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三太阳轮、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多个第三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架,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太阳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数量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同轴,每个第二行星齿轮的轴线、每个第三行星齿轮的轴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的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外啮合,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外啮合,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三太阳轮外啮合,所述第三太阳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和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所述第二行星架包括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轴和多个第三行星齿轮轴;
每个第二行星齿轮轴的轴线、每个第三行星齿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轴,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第三行星齿轮轴,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轴的数量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数量相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数量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数量均为三个。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行轴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一体成型。
CN202021419587.7U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Active CN212555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9587.7U CN212555832U (zh)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9587.7U CN212555832U (zh)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5832U true CN21255583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9587.7U Active CN212555832U (zh) 2020-07-19 2020-07-19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58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0433A (zh) * 2020-07-19 2021-05-18 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0433A (zh) * 2020-07-19 2021-05-18 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319627Y (zh) 多轴双联齿轮行星差速减速机
CN113276600A (zh) 一种同轴式两档电驱动桥
CN112810434A (zh) 一种基于两级行星排的同轴电驱动桥
CN113561748A (zh) 电驱动桥系统
CN111439116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同轴式两档行星排电驱动桥
CN207190794U (zh) 一种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
CN117948388A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CN212555832U (zh)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CN212555833U (zh) 一种基于塔式行星排的同轴电驱动桥
CN113212158A (zh) 同轴式行星排电驱动桥及应用其的新能源汽车
CN210821790U (zh) 一种两级减速同轴式电驱动装置
CN211259504U (zh) 一种单/双输入双输出行星齿轮减速器
CN111439117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同轴式两档行星排电驱动桥
CN112810433A (zh) 一种带行星排的平行轴电驱动桥
CN205298422U (zh) 一种同轴式差动行星混速减速器
CN21260450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同轴式两挡行星排电驱动桥
CN218670427U (zh) 同轴式新能源减速器
CN218287331U (zh) 一种双电机单档电驱动桥
CN21260450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同轴式两挡行星排电驱动桥
CN105480076A (zh) 行星差速动力耦合装置
CN215826461U (zh) 双电机外置电驱动桥结构
CN202040280U (zh) 一种锥齿轮行星传动机构
CN216545693U (zh) 紧凑型双电机双档位电驱动桥系统
CN214057215U (zh) 机械差速轮毂电驱桥和汽车
CN209813709U (zh) 一种基于单行星排的单变速箱混合动力耦合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