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5936U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75936U CN212475936U CN202021731087.7U CN202021731087U CN212475936U CN 212475936 U CN212475936 U CN 212475936U CN 202021731087 U CN202021731087 U CN 202021731087U CN 212475936 U CN212475936 U CN 2124759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pulley
- bearing
- sliding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稳固组件、滑轮组件、承载组件、滑动组件、吊装组件和拉动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实现在局限空间下的管道快速安装作业,提高作业效率;(2)可实现复杂管线环境下的管道安装,安全高效;(3)可实现一次制作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项目中,装置区内生产设施较多,管线复杂,单体间距离较小,施工场地狭小拥挤。当对装置区的单体间管道施工时,在局限空间下往往使用吊装机械进行作业,作业时往往存在吊装机械回转半径不足、作业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造项目中,装置区内管线介质易燃易爆,现有管线复杂,很难满足吊装机械作业条件,使用吊装机械增大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对于装置区封闭单体内管道施工,则无法使用吊装机械进行作业,现场施工往往通过人工搬运管道就位安装的方法,作业效率低下,施工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用于安装滑轮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相对地设置于地面上;
稳固组件,用于稳固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连接;所述稳固组件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
滑轮组件,用于支撑承载组件;两个所述滑轮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上,且共同支撑所述承载组件;
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滑动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连接;
滑动组件,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上滑动;所述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沿其滑动;
吊装组件,用于吊装管道;所述吊装组件分别与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管道连接;
拉动组件,用于拉动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承载组件上滑动;所述拉动组件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铰接,且与所述吊装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门式架,两个所述门式架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地面上,所述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门式架上。
优选地,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缆风绳,所述缆风绳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中的门式架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框架、固定环、滑动轮和顶丝,其中,所述框架套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中的门式架的顶部杆体上,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滑动轮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拉动组件铰接于所述滑动轮上,所述顶丝旋紧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门式架的顶部杆体抵紧。
优选地,所述滑轮组件还包括:侧向移动滑轮,所述侧向移动滑轮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壁上,且滑动支撑于所述门式架的顶部杆体上。
优选地,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索,所述承载索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中的固定环连接,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索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随动滑轮,所述随动滑轮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中的承载索上。
优选地,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倒链和吊装带,其中,所述倒链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动组件中的随动滑轮底部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吊装带顶部连接,所述吊装带底部连接所述管道。
优选地,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牵动索,所述牵动索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中的滑动轮铰接,且与所述吊装组件中的倒链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实现在局限空间下的管道快速安装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2)可实现复杂管线环境下的管道安装,安全高效;
(3)可实现一次制作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0、稳固组件20、滑轮组件30、承载组件40、滑动组件50、吊装组件60和拉动组件70,下面对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10,用于安装滑轮组件30;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相对地设置于地面上;
稳固组件20,用于稳固所述支撑组件10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连接;所述稳固组件20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10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
滑轮组件30,用于支撑承载组件40;两个所述滑轮组件30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10上,且共同支撑所述承载组件40;
承载组件40,用于承载滑动组件50;所述承载组件40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30连接;
滑动组件50,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40上滑动;所述滑动组件50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40上,并沿其滑动;
吊装组件60,用于吊装管道80;所述吊装组件60分别与所述滑动组件50和所述管道80连接;
拉动组件70,用于拉动所述滑动组件50在所述承载组件40上滑动;所述拉动组件70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30铰接,且与所述吊装组件60连接。
当使用此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对管道80进行吊装时,首先根据管道放置位置和管道安装位置在地面上设置两个相对的支撑组件10,使得管道放置位置和管道安装位置位于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组件10之间;然后对每一所述支撑组件10配置一个稳固组件20,也即每个支撑组件10上均设置有一个稳固组件20,使得所述稳固组件20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组件10和地面连接,以稳固所述支撑组件10;接着对每一所述支撑组件10配置一个滑轮组件30,也即在每一个支撑组件10上均设置有一个滑轮组件30;接着将承载组件4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30连接,承载组件40需要位于管道放置位置和管道安装位置上方,便于后续的管道移动操作;接着将滑动组件50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40上,将吊装组件60与所述滑动组件50连接;接着将拉动组件70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30铰接,且与所述吊装组件60连接;接着拉动所述拉动组件70至管道放置位置正上方,操作所述吊装组件60,使其吊起管道;接着拉动所述拉动组件70至管道安装位置正上方,并操作所述吊装组件60,使其拆卸管道至管道安装位置处。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门式架11,两个所述门式架11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地面上,所述滑轮组件30设置于所述门式架11上。所述稳固组件20包括:缆风绳21,所述缆风绳21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10中的门式架11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门式架11包括两个侧边杆体和一个顶部杆体,顶部杆体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侧边杆体连接,侧边杆体支撑于地面上。两个门式架11相对地设置,且管道放置位置和管道安装位置位于两个门式架11之间。每个门式架11均配置有一个对应的缆风绳21,用于支撑和稳固对应的门式架11。缆风绳21的一端与地面连接而另一端与门式架11连接,且每个门式架11上的缆风绳21位于门式架11的外侧端(两个门式架11之间的位置为门式架11的内侧端),此时,当拉动拉动组件70时,两个门式架11受到向内的拉动力,此时,由于有缆风绳21的向外侧的拉动,门式架11可以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30包括:框架31、固定环32、滑动轮33和顶丝34,其中,所述框架31套设于所述支撑组件10中的门式架11的顶部杆体上,所述固定环32设置于所述框架31上,所述承载组件40与所述固定环32连接,所述滑动轮33设置于所述框架31上,所述拉动组件70铰接于所述滑动轮33上,所述顶丝34旋紧设置于所述框架31上,并与所述门式架11的顶部杆体抵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框架31呈环状,且套设于门式架11的顶部杆体上,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在门式架11上的位置。当框架31的位置在门式架11上确定后,可以旋紧顶丝34,使得顶丝34末端与门式架11的顶部杆体抵紧,从而将框架31牢固地锁紧于门式架11上。当需要调整位置时,可以先旋转松动顶丝34,待位置确定后再次旋紧顶丝34即可。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30还包括:侧向移动滑轮35,所述侧向移动滑轮35设置于所述框架31内壁上,且滑动支撑于所述门式架11的顶部杆体上。当在门式架11上调整框架31的位置时,侧向移动滑轮35在门式架11的顶部杆体上滑动,从而使得框架31与门式架11之间的运动为滑动,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40包括:承载索41,所述承载索41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30中的固定环32连接,所述滑动组件50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索41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索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侧的框架31上的固定环32中。为了方便移动管道80,承载索41应该尽量在管道放置位置和管道安装位置的正上方。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50包括:随动滑轮51,所述随动滑轮51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40中的承载索41上。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组件60包括:倒链61和吊装带62,其中,所述倒链61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动组件50中的随动滑轮51底部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吊装带62顶部连接,所述吊装带62底部连接所述管道80。
如图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拉动组件70包括:牵动索71,所述牵动索71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30中的滑动轮33铰接,且与所述吊装组件60中的倒链61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牵动索71穿过滑动轮33与倒链61连接,且末端自然下垂,供操作者拉动。当拉动牵动索71时,牵动索71在滑动轮33上滑动,并带动倒链61一起朝向拉动方向运动,故而管道80也随之朝向拉动方向运动,直至运动至安装位置正上方。此时操作倒链61,将管道80从吊装带62上释放于安装位置处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实现在局限空间下的管道快速安装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2)可实现复杂管线环境下的管道安装,安全高效;
(3)可实现一次制作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用于安装滑轮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相对地设置于地面上;
稳固组件,用于稳固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连接;所述稳固组件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
滑轮组件,用于支撑承载组件;两个所述滑轮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上,且共同支撑所述承载组件;
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滑动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连接;
滑动组件,用于在所述承载组件上滑动;所述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沿其滑动;
吊装组件,用于吊装管道;所述吊装组件分别与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管道连接;
拉动组件,用于拉动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承载组件上滑动;所述拉动组件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铰接,且与所述吊装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门式架,两个所述门式架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地面上,所述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门式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缆风绳,所述缆风绳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中的门式架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地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框架、固定环、滑动轮和顶丝,其中,所述框架套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中的门式架的顶部杆体上,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滑动轮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拉动组件铰接于所述滑动轮上,所述顶丝旋紧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门式架的顶部杆体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还包括:侧向移动滑轮,所述侧向移动滑轮设置于所述框架内壁上,且滑动支撑于所述门式架的顶部杆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索,所述承载索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中的固定环连接,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随动滑轮,所述随动滑轮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中的承载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倒链和吊装带,其中,所述倒链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动组件中的随动滑轮底部连接而第二端与所述吊装带顶部连接,所述吊装带底部连接所述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组件包括:牵动索,所述牵动索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滑轮组件中的滑动轮铰接,且与所述吊装组件中的倒链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31087.7U CN212475936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31087.7U CN212475936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75936U true CN212475936U (zh) | 2021-02-05 |
Family
ID=74448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3108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475936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7593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27953A (zh) * | 2020-08-18 | 2020-12-04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21731087.7U patent/CN21247593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27953A (zh) * | 2020-08-18 | 2020-12-04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027953B (zh) * | 2020-08-18 | 2023-09-08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31277B (zh) | 一种便携式变压器吊装装置 | |
CN107176547A (zh) | 一种电动滑动式吊运机 | |
KR101405010B1 (ko) | 현수교의 보강형 인상을 위한 갠트리 | |
CN212475936U (zh)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 | |
CN203269442U (zh) | 一种电动葫芦起重机辅助吊挂装置 | |
CN101443256B (zh) | 伸缩式起重机悬臂 | |
CN103233752A (zh) | 一种用于隧道掘进机的物料吊运装置 | |
US4183440A (en) | Extensible boom | |
CN112027953A (zh) | 一种便携式管道双向移动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976674U (zh) | 一种用于单轨吊的起吊梁 | |
CN212608025U (zh) | 管道抓取移动装置 | |
CN203214074U (zh) | 一种用于隧道掘进机的物料吊运装置 | |
CN113605773A (zh) | 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环状钢骨水平安装调整装置及方法 | |
EP3911592B1 (en) | 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 assembly | |
CN204199734U (zh) | 一种自动控制移动的安全兜网 | |
CN103496628B (zh) | 一种钢卷翻转吊具 | |
KR101479866B1 (ko) | 폐자동차 처리용 차량 반전장치 | |
CN203428739U (zh) | 钢卷翻转吊具 | |
CN111422576B (zh) | 一种水电站机组闷头的装运装置 | |
CN104343244A (zh) | 一种自动控制移动的安全兜网 | |
WO2015024187A1 (en) | A head sheave device for a lifting device and a lifting device | |
RU2676900C1 (ru) |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кран | |
CN218708814U (zh) | 一种同时满足行走和升降功能的多吊点高空威压小车 | |
CN213202144U (zh) | 一种门式吊装装置 | |
CN216198174U (zh) | 一种地铁隧道施工管片转运用悬吊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