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7409U - 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57409U CN212457409U CN202021135161.9U CN202021135161U CN212457409U CN 212457409 U CN212457409 U CN 212457409U CN 202021135161 U CN202021135161 U CN 202021135161U CN 212457409 U CN212457409 U CN 2124574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ed
- hot blast
- heat exchanger
- water outlet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包括热风炉壳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热风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壳体内固定有燃烧器、炉体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紧贴热风炉壳体一侧壁设置;所述热风炉壳体上固定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紧贴的热风炉壳体一侧壁,并和所述换热器正对;所述燃烧器固定于所述炉体的上端或侧壁上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排出烟气的温度接近于回水管内低温循环水的温度,热量的传递效率高;烟气中氮氧化物的量极低,远低于环保要求,无需额外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即可直接排放;本实用新型整体固定于热风炉壳体内,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风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
背景技术
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利用热风作为介质和载体才能更大地提高热利用率和热工作效果。传统电热源和蒸汽热动力在输送过程中往往配置多台循环风机,使之最终还是间接形成热风进行烘干或供暖操作。这种过程存在大量浪费能源及造成附属设备过多、工艺过程复杂等诸多缺点。为此人们研发了燃气热风炉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传统的燃气热风炉采用扩散式燃烧,燃烧温度高,导致烟气氮氧化物含量高,烟气直接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需增设尾气处理装置,增加使用成本。为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采用全预混低温燃烧技术,烟气中氮氧化物的量极低,远低于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包括热风炉壳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热风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壳体内固定有燃烧器、炉体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紧贴热风炉壳体一侧壁设置;所述热风炉壳体上固定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紧贴的热风炉壳体一侧壁,并和所述换热器正对;所述燃烧器固定于所述炉体的上端或侧壁上段;所述燃烧器连通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上设置有预混风机;所述第一进气管道连通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第二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预混风机的进气口的前端;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所述炉体设置有低温水入口、高温水出口、燃烧室、烟气出口和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一端和低温水入口连通,另一端和高温水出口连通;所述低温水入口和回水管连通,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高温水出口和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烟气出口和排烟管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燃烧器、热风机、预混风机、第一电控阀门、循环水泵均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低温水入口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下段;所述高温水出口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上段。
所述换热器为铜管换热器。
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多个所述燃烧室;所述换热盘管开设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
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锥形凸起。
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压力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水管内的水压和水温;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炉体下端设置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和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放水口下端连通有放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排出烟气的温度接近于回水管内低温循环水的温度,热量的传递效率高;烟气中氮氧化物的量极低,远低于环保要求,无需额外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即可直接排放;本实用新型整体固定于热风炉壳体内,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循环水和热烟气形成全逆流,提高了热交换效率;采用多个燃烧室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盘管直接开设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这样整个炉体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形成,有利于降低炉体的生产成本;锥形凸起可以增加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压力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因循环水压力过高或温度过高引起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正面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3中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4中C-C向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4中D-D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7,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包括热风炉壳体1和控制器;控制器固定于热风炉壳体1;热风炉壳体1内固定有燃烧器2、炉体3和换热器4;换热器4紧贴热风炉壳体1一侧壁设置;热风炉壳体1上固定有热风机5;热风机5设置于换热器4紧贴的热风炉壳体1 一侧壁,并和换热器4正对;燃烧器2固定于炉体3的上端或侧壁上段;燃烧器2连通有第一进气管道K1;第一进气管道K1上设置有预混风机6;第一进气管道K1连通有第二进气管道K2;第二进气管道 K2和第一进气管道K1的连通处位于预混风机6的进气口的前端;第二进气管道K2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Z1;炉体3设置有低温水入口 301、高温水出口302、燃烧室303、烟气出口304和换热盘管305;换热盘管305一端和低温水入口301连通,另一端和高温水出口302 连通;低温水入口301和回水管K3连通,回水管K3的另一端和换热器4的出水口连通;高温水出口302和出水管K4连通,出水管K4的另一端和换热器4的进水口连通;燃烧室303和烟气出口304连通;烟气出口304和排烟管K6连通;回水管K3上设置有循环水泵7;燃烧器2、热风机5、预混风机6、第一电控阀门Z1、循环水泵7均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控制器先启动热风机 5、预混风机6、循环水泵7,然后打开第一电控阀门Z1、启动燃烧器 2的点火装置;这样预混风机6通过第一进气管道K1吸入空气,燃气通过第二进气管道K2进入第一进气管道K1和空气预混,并经过预混风机6再次预混后进入燃烧器2被点火装置点燃,在燃烧室303内燃烧,烟气通过烟气出口304-排烟管K6排出;循环水泵7使循环水在回水管K3、换热盘管305、出水管K4、换热器4内依次不断循环;低温循环水经换热盘管305吸收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加热,变成高温循环水,经出水管K4进入换热器4,热风机5的进风经过换热器4的表面与换热器4内的高温循环水进行热交换,热风机5的进风被加热形成热风,并经过热风机5吹出提升室内温度,达到取暖的目;换热器4内的循环水温度降低变成低温循环水经回水管K3进入换热盘管305再次被加热不断循环,热风机5不断吹出热风,提升室内温度。
本实用新型排出烟气的温度接近于回水管K3内低温循环水的温度,热量的传递效率高,相比于传统的燃气热风炉可节约60%以上的燃气用量,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由于采用了全预混燃烧技术,并且燃气在燃烧室303内燃烧产生的热量及时通过换热盘管305被带走,使燃气一直处于低温燃烧,因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量极低,远低于环保要求,无需额外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即可直接排放;本实用新型整体固定于热风炉壳体1内,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于没有暖气的厂房等场所特别适用。
低温水入口301设置于炉体3的下段;高温水出口302设置于炉体3的上段。
这样低温循环水在换热盘管305内由下向上运动,燃烧室303内的热烟气由上向下运动,循环水和热烟气形成全逆流,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换热器4为铜管换热器。
炉体3内设置有多个燃烧室303;换热盘管305开设于燃烧室303 的侧壁。
采用多个燃烧室303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盘管305直接开设于燃烧室303的侧壁,这样整个炉体3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形成,有利于降低炉体3的生产成本。
燃烧室30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锥形凸起306。
锥形凸起306可以增加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出水管K4上设置有压力温度传感器8;压力温度传感器8用于检测出水管K4内的水压和水温;压力温度传感器8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当压力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出水管K4内的水压或水温高于设定值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Z1关闭停止燃气的供应,并发出报警,防止因循环水压力过高或温度过高引起故障。
炉体3下端设置有放水口307;放水口307和燃烧室303连通;放水口307下端连通有放水管K5。
由于燃烧室303的热烟气预冷后,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冷凝成的液态水可以通过放水管K5流出。
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含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包括热风炉壳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热风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壳体内固定有燃烧器、炉体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紧贴热风炉壳体一侧壁设置;所述热风炉壳体上固定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紧贴的热风炉壳体一侧壁,并和所述换热器正对;
所述燃烧器固定于所述炉体的上端或侧壁上段;所述燃烧器连通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上设置有预混风机;所述第一进气管道连通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第二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预混风机的进气口的前端;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
所述炉体设置有低温水入口、高温水出口、燃烧室、烟气出口和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一端和低温水入口连通,另一端和高温水出口连通;所述低温水入口和回水管连通,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高温水出口和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烟气出口和排烟管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所述燃烧器、热风机、预混风机、第一电控阀门、循环水泵均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水入口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下段;所述高温水出口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上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铜管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多个所述燃烧室;所述换热盘管开设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锥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压力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水管内的水压和水温;所述压力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下端设置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和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放水口下端连通有放水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35161.9U CN212457409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35161.9U CN212457409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57409U true CN212457409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7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35161.9U Active CN212457409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57409U (zh) |
-
2020
- 2020-06-18 CN CN202021135161.9U patent/CN2124574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8127B (zh) | 全预混冷凝式采暖热水两用装置 | |
CN100467971C (zh) | 节能燃油热风炉 | |
CN207831665U (zh) | 一种节能燃气热风炉 | |
CN212457409U (zh) | 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 | |
CN201062869Y (zh) | 节能燃油热风炉 | |
CN109323443B (zh) | 燃气热水器 | |
CN209726512U (zh) | 导热油供热系统 | |
CN218120207U (zh) | 用于燃气热水设备的热交换组件和燃气热水设备 | |
CN212585200U (zh) | 一种可供暖的燃气热水器 | |
CN201757419U (zh) | 一种环保节能锅炉 | |
CN206145956U (zh) | 一种分段控制的二级换热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 | |
CN211204401U (zh) | 壁挂炉 | |
CN211290558U (zh) | 一种冷凝式壁挂炉 | |
CN209978367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09812976B (zh) | 一种燃气壁挂炉和锅炉的多重冷凝结构 | |
KR200287014Y1 (ko) | 선박용 건조장치 | |
CN106766172A (zh) | 一种高效节能燃气采暖壁挂炉 | |
CN217541526U (zh) | 一种带有回燃室的热风炉结构 | |
CN221505292U (zh) | 一种燃气热水炉用燃烧器 | |
CN206310711U (zh) | 一种节能式壁挂炉以及采暖系统 | |
CN221301598U (zh) | 一种燃烧模组及使用该燃烧模组的热水设备 | |
CN215951794U (zh) | 一种节能采暖壁挂炉 | |
CN202118996U (zh) | 暖气装置 | |
CN204757366U (zh) | 热风炉 | |
CN218179252U (zh) | 降温增效模块炉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