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4119U - 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的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的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54119U CN212454119U CN202020969498.3U CN202020969498U CN212454119U CN 212454119 U CN212454119 U CN 212454119U CN 202020969498 U CN202020969498 U CN 202020969498U CN 212454119 U CN212454119 U CN 2124541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ey
- door
- body frame
- main body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37 pul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03 re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箱式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包括主体框架、上门和下门,所述上门一侧铰接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另一侧与下门铰接,还包括锁紧件和设置在下门远离上门一侧的滑轮组件;所述下门通过滑轮组件与主体框架滑动连接;所述下门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主体框架插接锁紧以保持箱侧壁开启或关闭。本申请通过主体框架与上门和下门之间的配合,解决开门后的空间占用问题,同时,为操作人员在操作开门和关门的过程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箱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
背景技术
随着设备的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各种功能的设备集成在一个箱式结构件中,不仅占用空间少,便于运输设备,且功能更完善,结构更紧凑,大大减少设备在现场的占用空间。目前的箱式制浆系统或者其他箱式的集成设备的侧壁,大多采用向左右两侧开启的门,但是这种门打开后会对现场的空间有一定的间距要求并占用一部分空间,影响在施工现场中操作人员的通行,阻碍物资的运送。另一方面,由于施工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耐用性,门往往采用钢制结构,门的重量较大,开启和关闭过程都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向左右两侧开启的门占用空间,阻碍操作人员和物资通行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解决开门后的空间占用问题,同时,为操作人员在操作开门和关门的过程省力。配浆站或者制浆站控制系统工作环境往往都是在气候相对恶劣的户外,需要较好的耐受度,以抵抗风雨侵蚀和开闭的稳定性,同时在非工作状态下能够对系统起到较好的密闭保护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包括主体框架、上门和下门,所述上门一侧铰接固定在主体框架上,另一侧与下门铰接,还包括锁紧件和设置在下门远离上门一侧的滑轮组件;所述下门通过滑轮组件与主体框架滑动连接;所述下门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主体框架插接锁紧以保持箱侧壁开启或关闭。
本方案将箱侧壁分为上门和下门两个部分,通过主体框架、上门和下门之间的铰接连接实现折叠开启的功能。同时,下门在远离上门的一端与主体框架滑动连接,一方面限制开门后下门和上门始终与主体框架连接,将下门的运动范围限定在一定空间内,避免开启后下门的一侧与主体框架脱离,使箱侧壁的展开面积过大,而采用本方案,开启后,上门和下门之间的夹角从180度逐渐转变为锐角,减少占用空间,避免阻碍人员操作;另一方面,通过滑轮组件来实现滑动连接,能有效减小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在开启和关闭箱侧壁过程中省力,同时还能减小滑动时的噪音。
此外,本方案中设有锁紧件,在箱侧壁关闭时,避免在野外大风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引起箱侧壁振动,不仅容易损坏设备,还造成噪音污染。而在箱侧壁开启时,锁紧件的作用更为重要,锁紧件与主体框架插接使下门保持固定的位置,从而使箱侧壁保持开启的状态,通过机械锁止的方式使得其具有很强的结构稳定性,不受作业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滑轮,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与下门和/或滑轮铰接。
为了使滑轮组件进一步适应下门的运动,下门与滑轮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连接件的作用是当与滑轮配合的轨道与下门的运动轨迹不适应时,连接件可以将下门的运动轨迹与滑轮的运动轨迹相适应,保持下门运动时,滑轮随之运动的状态。因此,连接件设置为两端分别与下门和/或滑轮铰接的形式,实际是一种最简单的设置方法,由于下门远离上门的一端的运动轨迹为竖直方向弧线,接近竖直线,当滑轮的运动轨迹也为竖直线时,弯折的连接件采用这种连接方法是最简单的。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表面完全包覆有柔性材料。
本方案用柔性材料包覆滑轮能使滑轮滑动时具有较好的静音性。此外,现有技术的折叠门中的滑轮往往采用轴承或其他结构的刚性材料,虽然同样能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但是在本申请中,由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整体较大,箱侧壁的重量大,若滑轮使用全刚性材料,滑轮在其运动轨道之中运动时,噪音较大,且滑轮与主体框架之间容易产生撞击,迅速减少其使用寿命。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刚性结构件在本申请所使用的工作环境中非常容易受侵蚀,导致轴承锈蚀,失去滚动省力的作用,甚至会导致卡滞无法开启的问题。本滑轮表面的柔性材料由于具有弹性,能有效缓冲滑轮与主体框架在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而滑轮内部的刚性材料能保证滑轮的强度,两者配合使滑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与滑轮配合并限制滑轮轴向位移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表面设置为与滑轮相适应的弧面。
由于本申请的应用场景为野外,环境恶劣,且制浆配浆过程中污染较大,将滑槽上靠近滑轮的一面设置为弧面,与滑轮充分适应,不仅能防止灰尘、砂砾或其他污染物进入滑槽中影响滑轮的效果,还能防止滑轮在滑槽中的相对移动,使本申请具有更好的抗风性和抗摇摆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主体框架和上门铰接设置的至少一根用于支撑上门开启的气动或者液压或者电动伸缩的支撑杆。在箱侧壁的开启过程中,上门以其与主体框架之间的连接处为轴线旋转,支撑杆在以其与主体框架之间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的同时逐渐伸长,支撑杆、上门和主体框架之间形成三角形,使支撑杆为上门提供较为稳定的支撑,分担上门受到的下门重量造成的拉力。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与所述滑轮组件一一对应并分布于上门水平方向的两侧。当支撑杆的数量与滑轮组件的数量对应时,能相互平衡受力,且两者的损耗速度也处于较平衡的情况,是较为经济的设置方式。同时,两者均分布于两侧时,能使上门和下门的剪力更均匀的从两侧向中间增加,这种设置方法使上门和下门具备更优的抗冲击能力和抗形变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分别设在上门和下门上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所述箱侧壁关闭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与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锁孔机构插接固定;所述箱侧壁开启时,第二插销与设置于主体框架上的锁紧孔插接固定。本方案中的箱侧壁在开启和关闭时都能通过第二插销使下门的位置固定,保证了结构的简洁度和使用的便利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将箱侧壁分为上门和下门两个部分,通过主体框架、上门和下门之间的铰接连接实现折叠开启的功能。
(2)下门与主体框架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将下门的运动范围限定在一定空间内,避免开启后下门的一侧与主体框架脱离连接,导致箱侧壁的展开面积过大。
(3)通过滑轮组件来实现滑动连接,能有效减小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在开启和关闭箱侧壁过程中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的箱侧壁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箱侧壁开启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箱侧壁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滑轮与滑槽配合时的剖切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箱侧壁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沿剖切符号A-A方向的全剖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主体框架;2-上门;3-下门;4-滑轮组件;401-连接件;402-滑轮;5-支撑杆;6-第二插销;7-锁紧孔;8-第一插销;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包括主体框架1、上门2和下门3,所述上门2一侧铰接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另一侧与下门3铰接,还包括锁紧件和设置在下门3远离上门2一侧的滑轮组件4;所述下门3通过滑轮组件4与主体框架1滑动连接;所述下门3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主体框架1插接锁紧以保持箱侧壁开启或关闭。
工作原理如下:
当箱侧壁关闭时,上门2与下门3共同将主体框架1以内的空白部分,插接件与主体框架1插接锁紧,使下门3的位置保持固定;当开启箱侧壁时,推动下门3向上滑动,此时,滑轮组件4随下门3一起向上滑动,上门2绕与主体框架1连接的轴线转动,下门3在做向上运动的同时也做旋转的运动,上门2和下门3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当箱侧壁完全开启后,再次利用锁紧件将下门3与主体框架1锁紧,保持开启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下门3的一端设置滑轮组件4与主体框架1连接,滑轮组件4的运动轨迹被限制在主体框架1上,则下门3远离上门的一端能始终保持与主体框架1的连接,限制下门3的运动范围,一方面在开启箱侧壁时,下门3逐渐与上门2折叠,达到折叠开启减小占用空间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滑轮组件4能有效减小摩擦力和噪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滑轮组件4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如图4所示,所述滑轮组件4包括连接件401和滑轮402,所述连接件401两端分别与下门3和/或滑轮402铰接。
工作原理如下:
下门3向上滑动时,下门2与连接件401的连接处的运动轨迹为弧形,且下门3发生了翻转,而滑轮402的运动轨迹无论是直线形还是弧形,都需要设置连接件401与下门3连接。且滑轮402不能随下门3翻转,因此,连接件401中必须有一个以上的铰接点,增加其自由度。如图4示例了连接件401的一种设置方式,连接件401设置为弯折的形状,与滑轮402之间铰接,与下门3固定连接。此外,连接件401还可与下门3铰接,与滑轮402固定连接;还可以设置为连接件401与下门3和滑轮402均铰接的方式。在本申请中,连接件401作为下门3和滑轮402之间的中间构件,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增加了连接件401的自由度,使其达到下门3运动时,滑轮402能保持相应的轨迹运动,达到滑轮402设置的目的。
值得说明的是,连接件401的功能是使滑轮402的运动轨迹与下门3的运动轨迹相适应,在下门3运动时,保持对下门3的运动范围限制作用和减小摩擦的作用。因此,连接件401包括但不仅限于说明书附图3-5所示的结构。例如,将连接件401设置为连杆结构,而滑轮402的运动轨迹取决于连杆的运动轨迹,当使用连杆结构时,铰接处不仅能设置在连接件401与下门3和/或滑轮402之间,还可设置在多个连杆之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滑轮402以及滑轮402的安装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如图6所示,滑轮402表面完全包覆有柔性材料。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与滑轮402配合并限制滑轮402轴向位移的滑槽9。所述滑槽9表面设置为与滑轮402相适应的弧面。
滑轮402在滑槽9内滑动,本实施例中的滑槽9,如图6所示,其内表面为弧面与滑轮402配合,使滑轮402不仅能在滑槽9内滑动,且滑轮402与滑槽9之间间隙较小,施工场地中较大的砂砾或其他污染物等不易进入到滑槽9中,影响滑轮402滑动过程的流畅度。
此外,滑轮402的内部为刚性材料,表面包覆柔性材料,既能保证滑轮402的强度,又能达到较好的减震抗侵蚀的作用,具体如图6所示。再配合能限制滑轮402轴向位移,与滑轮402之间间隙较小的滑槽9,能有效防止滑轮402在滑槽9中的偏移,同时,柔性材料内部的弹性能有效减小滑轮402与滑槽9之间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保护滑轮402和滑槽9,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达到较好的静音性和滑动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柔性材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橡胶、树脂和塑料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任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从力学角度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限定。
如图3-5和图7-9所示,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主体框架1和上门2铰接设置的至少一根用于支撑上门2开启的气动或者液压或者电动伸缩的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数量与所述滑轮组件4一一对应并分布于上门2水平方向的两侧。
工作原理如下:
图3为箱侧壁完全关闭时的状态,此时支撑杆5与上门2相互平行。图4为箱侧壁开启过程中的状态,在开启过程中,上门2以其与主体框架1之间的连接处为轴线旋转,支撑杆5在以其与主体框架1之间的连接处为轴线转动的同时逐渐伸长,支撑杆5、上门2和主体框架1之间形成三角形。图5为箱侧壁完全开启时的状态,此时,下门3与立体框架1相互垂直,上门2、下门3和立体框架1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
值得说明的是,支撑杆5的数量与滑轮组件4对应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当两者数量对应时,能相互平衡受力,且损耗速度也处于较平衡的情况,是较为经济的设置方式,但支撑杆5的数量不仅限于与滑轮组件4的数量对应。此外,滑轮组件4也包括但不仅限于分布于上门2水平方向的两侧。如图1和图8所示,滑轮组件5和支撑杆5分布于上门2水平方向的两侧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设置,当两者均分布于两侧时,能使上门2和下门3的剪力更均匀的从两侧向中间增加,这种设置方法使上门2和下门3具备更优的抗冲击能力和抗形变能力。
值得说明的是,支撑杆5长度变化的方式可以采用气动、液压或电动伸缩的方式,具体的,如气弹簧、液压杆和电动伸缩杆等。气弹簧中譬如自由型气弹簧、自锁型气弹簧和摩擦式气弹簧均适用于本申请。其中,自由型气弹簧只有最短和最长两个位置,在行程中无法自行停止,则箱侧壁关闭时,自由型气弹簧应处于最短的位置,箱侧壁完全开启时,自由型气弹簧应处于最长的位置。自锁型气弹簧能在行程中的任意位置停止,停止后有很大的锁紧力,使用自锁型气弹簧时,支撑杆5能分担箱侧壁完全开启时锁紧件受到的力,增加稳定性。摩擦式气弹簧同样能停在行程中的任意位置,但没有锁紧力。当支撑杆5采用自锁型气弹簧或摩擦式气弹簧时,在下门3上设置能使下门3停留在任意位置的锁紧件,就能达到任意调节箱侧壁开启大小的目的。液压杆和电动伸缩杆的原理与气弹簧类似,在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的阐述。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5和图7所示,箱侧壁完全开启时,下门3与主体框架1相互垂直,上门2与下门3之间呈锐角,此时,折叠后的侧壁在主体框架1上方起到遮挡的作用,还具有防雨的效果,上门2从与主体框架1的连接处向下倾斜,有利于排走雨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锁紧件的设置方式。
如图2所示,所述锁紧件包括分别设在上门2和下门3上第一插销8和第二插销6;所述箱侧壁关闭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插销8和第二插销6与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的锁孔机构插接固定;所述箱侧壁开启时,第二插销6与设置于主体框架1上的锁紧孔7插接固定。
工作原理如下:
箱侧壁关闭时,第一插销8和第二插销6将上门2和下门3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能防止上门2和下门3松动,使之具有抗风性和一定的稳定性。箱侧壁开启后,第二插销6还能在上方与主体框架1上设置的锁紧孔7插接固定,使下门3保持固定位置,箱侧壁维持开启状态,通过机械锁止的方式使得其具有很强的结构稳定性,不受作业环境的影响。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插销6设置在下门3的下侧靠近端部的位置,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与第二插销6配合的锁孔机构,能在箱侧壁关闭时起到将下门3与主体框架1连接的作用,保证了结构的简洁度和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包括主体框架(1)、上门(2)和下门(3),所述上门(2)一侧铰接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另一侧与下门(3)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件和设置在下门(3)远离上门(2)一侧的滑轮组件(4);
所述下门(3)通过滑轮组件(4)与主体框架(1)滑动连接;
所述下门(3)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主体框架(1)插接锁紧以保持箱侧壁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4)包括连接件(401)和滑轮(402),所述连接件(401)两端分别与下门(3)和/或滑轮(40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402)表面完全包覆有柔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与滑轮(402)配合并限制滑轮(402)轴向位移的滑槽(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表面设置为与滑轮(402)相适应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主体框架(1)和上门(2)铰接设置的至少一根用于支撑上门(2)开启的气动或者液压或者电动伸缩的支撑杆(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数量与所述滑轮组件(4)一一对应并分布于上门(2)水平方向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分别设在上门(2)和下门(3)上第一插销(8)和第二插销(6);所述箱侧壁关闭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插销(8)和第二插销(6)与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的锁孔机构插接固定;所述箱侧壁开启时,第二插销(6)与设置于主体框架(1)上的锁紧孔(7)插接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69498.3U CN212454119U (zh) | 2020-06-01 | 2020-06-01 | 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的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69498.3U CN212454119U (zh) | 2020-06-01 | 2020-06-01 | 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的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54119U true CN212454119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7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69498.3U Active CN212454119U (zh) | 2020-06-01 | 2020-06-01 | 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的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54119U (zh) |
-
2020
- 2020-06-01 CN CN202020969498.3U patent/CN2124541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2832270C2 (de) | Aufhängung für eine Schwenkschiebetür | |
EP1612355A2 (en) | Disappearing hinging device for windows and doors with wing and swivel wing opening | |
CN212454119U (zh) | 一种用于制浆配浆控制系统的可折叠开启的箱侧壁 | |
KR101908840B1 (ko) | 트럭 적재함의 덮개장치 | |
US11697962B2 (en) |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and train having the same | |
CN201981902U (zh) | 滑撑以及锁定构造 | |
DE60307176T2 (de) | Puffereinrichtung zur Dämpfung von Stössen zwischen Transportmitteln, Lade- und Abladeflächen, Lagerhauseingängen und dergleichen | |
CN110939341B (zh) | 一种极端环境下车辆车门装置 | |
CN212447508U (zh) | 一种检修门开闭机构及动车头罩 | |
CN2937398Y (zh) | 一种门窗开合五连杆机构 | |
EP2274492B1 (de) | Haushaltsgerät | |
CN204590891U (zh) | 大型、重型平开窗用滑撑铰链 | |
CN103485623A (zh) | 一种滑撑 | |
CN211944706U (zh) | 具有缓降功能的罐车人孔盖铰链结构 | |
CN105464488A (zh) | 塞拉门的门锁装置 | |
CN205297078U (zh) | 塞拉门的门锁装置 | |
DE202018107202U1 (de) | Endbeschlag für eine Schubkette | |
GB2228529A (en) | Friction stay-hinge | |
CN107792090B (zh) | 罩板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列车操作台 | |
CN211038263U (zh) | 一种大型外开窗摩擦铰链 | |
CN211144125U (zh) | 一种防火门的安装铰链组件 | |
CN211736884U (zh) | 一种洁净室用平移门 | |
CN218324447U (zh) | 一种用于门窗的上承重式连接装置 | |
US6385924B1 (en) | Reinforced window system | |
CN101037924B (zh) | 一种高性能百页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