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448054U -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8054U
CN212448054U CN202021964239.8U CN202021964239U CN212448054U CN 212448054 U CN212448054 U CN 212448054U CN 202021964239 U CN202021964239 U CN 202021964239U CN 212448054 U CN212448054 U CN 212448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ing gear
cabin door
door
cabin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42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淑芬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ue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ue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ue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ue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42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8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8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8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其中联动结构包括舱门组件、起落架组件、舱门开合转轴;舱门组件包括舱门板体、起落架舱门;舱门开合转轴连接于舱门板体上,多个舱门铰链套装于舱门开合转轴上并与起落架舱门连接;起落架组件上设有舱门驱动凸轮,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舱门从动凸轴,当起落架组件被驱动放下时,舱门驱动凸轮能够与舱门从动凸轴抵触,并驱动舱门开合转轴枢转,起落架舱门伴随起落架组件同步打开。本申请通过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联动配合,使舱门能够伴随起落架组件放下过程同步打开,无需单独设计舱门打开的驱动机构,简化了舱门结构、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起落架舱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无人机起落架舱门开启与起落架收放通常使用两套独立的结构与伺服电机驱动单元实现,其存在以下缺点:
1、起落架收放结构与舱门结构没有联动机构,需要两套驱动结构和锁定结构,增加了结构重量,不符合小型无人机重量要求轻的设计要求;
2、起落架的锁定机构不能与舱门锁定机构联动,舱门需要再增加一套限位机构和锁定机构,这使得起落架舱门的设计复杂化和相应的成本增加;
3、起落架的收放机构不能与舱门收放机构联动,需要为起落架和舱门配备2套收放驱动伺服电机,使得在空间狭窄的起落架机舱内不便于布置。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在实际生产中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通过起落架组件上设置的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上设置的舱门从动凸轴的联动配合,使舱门能够伴随起落架组件放下过程同步打开,无需单独设计舱门打开的驱动机构,简化了舱门结构、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包括:舱门组件、起落架组件、舱门开合转轴;
其中,舱门组件包括具有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舱门板体,以及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起落架舱门;
其中,所述起落架组件能够经由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空间放下或者收纳;
其中,所述舱门开合转轴通过转轴安装座枢转连接于所述舱门板体上,多个舱门铰链套装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并与起落架舱门连接;
所述起落架组件上设有舱门驱动凸轮,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舱门从动凸轴,当所述起落架组件被驱动放下时,所述舱门驱动凸轮能够与所述舱门从动凸轴抵触,并驱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枢转,所述起落架舱门伴随所述起落架组件同步打开。
优选地,所述起落架组件包括起落架主支撑臂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一端的起落架安装座,所述舱门驱动凸轮设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舱门从动凸轴具有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套装的第一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的摇杆,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为球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舱门驱动凸轮包括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连接的第二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的凸轮,所述凸轮成扇环形,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外侧的径向侧面接触,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开合转轴的一侧的径向侧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铰链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起落架舱门的开启角度。
优选地,所述铰链限位块上具有限位凸起,与所述铰链限位块邻近设置的转轴支撑座上具有阻挡杆,当所述起落架组件放下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阻挡杆接触。
优选地,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舱门闭合摇臂,所述舱门闭合摇臂具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在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抵触连接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朝向舱门内部的一侧,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状态时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脱离接触。
优选地,所述起落架组件在收纳状态与放下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同步带驱动、同步链驱动、多连杆传动结构驱动中的任一项实现。
优选地,所述舱门板体上具有舱门开口。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
有益效果:
通过起落架组件上设置的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上设置的舱门从动凸轴的联动配合,使舱门能够伴随起落架组件放下过程同步打开,无需单独设计舱门打开的驱动机构,简化了舱门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起落架组件放下达到预设位置时(放下到位)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起落架舱门处于打开过程中的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起落架舱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时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对应于起落架舱门打开过程中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接触面示意图。
图8是对应于起落架舱门完全打开后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接触面示意图。
图9是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对应于图9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轴支撑座;2、铰链限位块;3、舱门驱动凸轮;4、舱门从动凸轴;5、起落架主支撑臂;6、舱门闭合锁定摇臂;7、舱门开合转轴;8、起落架舱门;9、舱门开口;10、起落架组件;11、起落架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包括:舱门组件、起落架组件、舱门开合转轴;
其中,舱门组件包括具有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舱门板体,以及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起落架舱门;
其中,所述起落架组件能够经由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空间放下或者收纳;
其中,所述舱门开合转轴通过转轴安装座枢转连接于所述舱门板体上,多个舱门铰链套装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并与起落架舱门连接;
所述起落架组件上设有舱门驱动凸轮,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舱门从动凸轴,当所述起落架组件被驱动放下时,所述舱门驱动凸轮能够与所述舱门从动凸轴抵触,并驱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枢转,所述起落架舱门伴随所述起落架组件同步打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起落架组件上设置的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上设置的舱门从动凸轴的联动配合,使舱门能够伴随起落架组件放下过程同步打开,无需单独设计舱门打开的驱动机构,简化了舱门结构、降低成本。
具体的,所述起落架组件包括起落架主支撑臂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一端的起落架安装座,所述舱门驱动凸轮设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所述起落架组件收纳或者放下时将被驱动产生运动,所述起落架安装座随前述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舱门驱动凸轮转动,并压迫处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的从动凸轴带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旋转,转动的舱门开合转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舱门铰链转动,由于舱门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起落架舱门固定连接,因此最终实现采用所述起落架组件的运动使所述起落架舱门同步打开的联动,无需针对所述起落架舱门的开启单独设置相应的开启装置,精简结构、降低成本,尤其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等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工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门从动凸轴具有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套装的第一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的摇杆,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为球面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摇杆的自由端被设计为球面结构,能够保证所述舱门从动凸轴与所述舱门驱动凸轮接触面较小,进而减小两者接触的摩擦力,使驱动过程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驱动凸轮包括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连接的第二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的凸轮,所述凸轮成扇环形,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外侧的径向侧面接触,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开合转轴的一侧的径向侧面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舱门驱动凸轮的两个侧面始终与所述舱门从动凸轴接触,而具体针对所述起落架组件的收纳状态与放下状态分别对应不同的接触面,从而保证在放下过程中对起落架舱门的打开角度的不断增大的需求以及在放下到位之后对开启的起落架舱门的打开角度的保持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铰链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起落架舱门的开启角度。具体的,所述铰链限位块上具有限位凸起,与所述铰链限位块邻近设置的转轴支撑座上具有阻挡杆,当所述起落架组件放下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阻挡杆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铰链限位块对所述起落架舱门的最大打开角度进行限定,所述起落架舱门打开处于最大角度时,不应对所述起落架组件的放下过程形成干涉。
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舱门闭合摇臂,所述舱门闭合摇臂具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在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抵触连接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朝向舱门内部的一侧,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状态时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脱离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舱门闭合摇臂的伸出杆充当所述起落架舱门的关闭锁定装置,在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其被设置在起落架主支撑臂的内侧,从而在起落架组件收起过程中,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能够带动所述伸出杆进而带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旋转,最终带动所述起落架舱门关闭并可靠锁定,结构巧妙、新颖,且也无需单独针对起落架舱门的锁定设置对应的驱动或者锁定装置,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所述起落架组件在收纳状态与放下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同步带驱动、同步链驱动、多连杆传动结构驱动中的任一项实现,以满足不同大小起落架舱的安装要求。所述舱门板体上还可以开设舱门开口。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起落架组件放下达到预设位置时(放下到位)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中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起落架舱门处于打开过程中的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起落架舱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时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对应于起落架舱门打开过程中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接触面示意图。图8是对应于起落架舱门完全打开后舱门驱动凸轮与舱门从动凸轴的接触面示意图。图9是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对应于图9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包括:舱门组件、起落架组件10、舱门开合转轴7;
其中,舱门组件包括具有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舱门板体,以及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起落架舱门8;
其中,所述起落架组件10能够经由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空间放下或者收纳;
其中,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通过转轴安装座枢转连接于所述舱门板体上,多个舱门铰链套装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上并与起落架舱门8连接;
所述起落架组件10上设有舱门驱动凸轮3,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上还套装有舱门从动凸轴4,当所述起落架组件10被驱动放下时,所述舱门驱动凸轮3能够与所述舱门从动凸轴4抵触,并驱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枢转,所述起落架舱门8伴随所述起落架组件10同步打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起落架组件10上设置的舱门驱动凸轮3与舱门上设置的舱门从动凸轴4的联动配合,使舱门能够伴随起落架组件10放下过程同步打开,无需单独设计舱门打开的驱动机构,简化了舱门结构、降低成本。
具体的,所述起落架组件10包括起落架主支撑臂5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5一端的起落架安装座11,所述舱门驱动凸轮3设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11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所述起落架组件10收纳或者放下时将被驱动产生运动,所述起落架安装座11随前述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舱门驱动凸轮3转动,并压迫处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上的从动凸轴带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旋转,转动的舱门开合转轴7带动与其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舱门铰链转动,由于舱门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起落架舱门8固定连接,因此最终实现采用所述起落架组件10的运动使所述起落架舱门8同步打开的联动,无需针对所述起落架舱门8的开启单独设置相应的开启装置,精简结构、降低成本,尤其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等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工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门从动凸轴4具有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套装的第一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的摇杆,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为球面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摇杆的自由端被设计为球面结构,能够保证所述舱门从动凸轴4与所述舱门驱动凸轮3接触面较小,进而减小两者接触的摩擦力,使驱动过程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驱动凸轮3包括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11连接的第二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的凸轮,所述凸轮成扇环形,当所述起落架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外侧的径向侧面接触,当所述起落架组件10处于放下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开合转轴7的一侧的径向侧面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舱门驱动凸轮3的两个侧面始终与所述舱门从动凸轴4接触,而具体针对所述起落架组件10的收纳状态与放下状态分别对应不同的接触面,从而保证在放下过程中对起落架舱门8的打开角度的不断增大的需求以及在放下到位之后对开启的起落架舱门8的打开角度的保持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上还套装有铰链限位块2,用于限制所述起落架舱门8的开启角度。具体的,所述铰链限位块2上具有限位凸起,与所述铰链限位块2邻近设置的转轴支撑座1上具有阻挡杆,当所述起落架组件10放下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阻挡杆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铰链限位块2对所述起落架舱门8的最大打开角度进行限定,所述起落架舱门8打开处于最大角度时,不应对所述起落架组件10的放下过程形成干涉。
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上还套装有舱门闭合摇臂,所述舱门闭合摇臂具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在所述起落架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抵触连接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5朝向舱门内部的一侧,当所述起落架组件10处于放下状态时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5脱离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舱门闭合摇臂的伸出杆充当所述起落架舱门8的关闭锁定装置,在所述起落架组件10处于收纳状态时,其被设置在起落架主支撑臂5的内侧,从而在起落架组件10收起过程中,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5能够带动所述伸出杆进而带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7旋转,最终带动所述起落架舱门8关闭并可靠锁定,结构巧妙、新颖,且也无需单独针对起落架舱门8的锁定设置对应的驱动或者锁定装置,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所述起落架组件10在收纳状态与放下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同步带驱动、同步链驱动、多连杆传动结构驱动中的任一项实现,以满足不同大小起落架舱的安装要求。所述舱门板体上还可以开设舱门开口9。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门组件、起落架组件、舱门开合转轴;
其中,舱门组件包括具有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舱门板体,以及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口的起落架舱门;
其中,所述起落架组件能够经由所述起落架收放通行空间放下或者收纳;
其中,所述舱门开合转轴通过转轴安装座枢转连接于所述舱门板体上,多个舱门铰链套装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并与起落架舱门连接;
所述起落架组件上设有舱门驱动凸轮,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舱门从动凸轴,当所述起落架组件被驱动放下时,所述舱门驱动凸轮能够与所述舱门从动凸轴抵触,并驱动所述舱门开合转轴枢转,所述起落架舱门伴随所述起落架组件同步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组件包括起落架主支撑臂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一端的起落架安装座,所述舱门驱动凸轮设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从动凸轴具有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套装的第一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的摇杆,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为球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驱动凸轮包括与所述起落架安装座连接的第二轴套以及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的凸轮,所述凸轮成扇环形,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外侧的径向侧面接触,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状态时,所述摇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扇环形朝向舱门开合转轴的一侧的径向侧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铰链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起落架舱门的开启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限位块上具有限位凸起,与所述铰链限位块邻近设置的转轴支撑座上具有阻挡杆,当所述起落架组件放下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阻挡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开合转轴上还套装有舱门闭合摇臂,所述舱门闭合摇臂具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在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抵触连接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朝向舱门内部的一侧,当所述起落架组件处于放下状态时与所述起落架主支撑臂脱离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组件在收纳状态与放下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同步带驱动、同步链驱动、多连杆传动结构驱动中的任一项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板体上具有舱门开口。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
CN202021964239.8U 2020-09-10 2020-09-10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Active CN212448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4239.8U CN212448054U (zh) 2020-09-10 2020-09-10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4239.8U CN212448054U (zh) 2020-09-10 2020-09-10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8054U true CN212448054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4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4239.8U Active CN212448054U (zh) 2020-09-10 2020-09-10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80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341A (zh) * 2020-09-10 2020-11-06 四川跃纳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CN115892452A (zh) * 2022-12-20 2023-04-04 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舱门收放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1341A (zh) * 2020-09-10 2020-11-06 四川跃纳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CN111891341B (zh) * 2020-09-10 2024-06-18 四川跃纳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CN115892452A (zh) * 2022-12-20 2023-04-04 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舱门收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83769A (en) Door drive equipment for mass transit vehicle
CN212448054U (zh)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US5213286A (en) Door for aircraft nacelle
CN103384616B (zh) 用于在车辆上进行简单安装的装置和安装方法
EP3142877B1 (en) Articulated gull wing door
US6352221B1 (en) Rotary landing gear assembly
CN111891341A (zh) 无人机起落架与舱门联动结构、无人机
JP2022508456A (ja) 車両ドア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車
JP2002536569A (ja) 車両リフトゲートの作動システム
EP1306512B1 (en) An actuator assembly
EP1247675A1 (en) Wing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truck
CN105752165A (zh) 电动后备箱的驱动模块
RU2414382C2 (ru) Две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а также фюзеляж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 такой дверной системой
US6568495B1 (en) Automotive vehicle hood system
CN110422186B (zh) 一种机车头罩开闭装置
CN111719970A (zh) 开门限位机构、门板总成及装甲车
EP2828190B1 (en) Elevator car door drive mechanism
EP3242987B1 (en) Automobile comprising a boot lid
CN207466316U (zh) 一种军用越野车翻转式后背门
JP2007261405A (ja) リンク機構
CN114248912B (zh) 用于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收放与舱门联动机构
JP2007261403A (ja) エマージェンシー機構
CN210049735U (zh) 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铰链系统以及车辆
CN118148464A (zh) 一种电动外开式舱门的打开关闭机构及飞行器
CN101547806B (zh) 用于可分开地翻开的车辆尾盖的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